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合同法出台的背景 一、劳动法的颁布实施确立了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的法律制度。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的试点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暂行规定,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中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这一市场经济国家确定劳动关系的通行做法加以了肯定,但该暂行规定的适用范围非常有限,仅仅适用于国营企业新招聘的职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该法于1995年l月l日起施行。劳动法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定义和适用范围,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和效力,劳动合同的内容、形式和期限,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等主要问题,正式确立了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 劳动法颁布实施了十多年,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已经基本建立。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使得劳动关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法律地位平等的合同关系,双方真正成为劳动关系的主体,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也发挥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的作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法律约束力,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劳动合同制度确立了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机制,劳动者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按需用人,促进了劳动力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合理配置,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二、原有劳动合同制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不足和缺陷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存在许多空白,不能适应对劳动关系进行全面、有效调整的需要。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的条文比较简单,总共才17条,远远不能适应市经济条件下对纷繁复杂的劳动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需要。劳动法对劳动合同的订立、效力,合同条款,合同期限,合同的变更、终止和解除,以及合同的责任等作了规定,但基本上都是原则性、纲要性的,不能对实践中的劳动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自我国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在劳动合同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比较低。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对劳动者的法律义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使得双方的劳动关系是否存在难以确认,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并与劳动关系相关的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二是劳动合同的短期化趋势明显。根据有关调查,2007年前,全国劳动合期限以短期合同为主,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的职业归属感和对用人单位的归属感,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三是对社会上出现的新的用工形式如非全日制劳动用工、劳动派遣和实践中急需规范的一些问题如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等缺乏法律规定。四是劳动合同签订、变更、履行非常不规范。法律缺乏劳动合同签订的具体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无法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有效监管;一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条款,严重侵犯劳动者权益,随意设立违约金,限制了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弥补劳动法对劳动合同规定的不足,填补法律调整的空白,完善劳动合同制度,需要制定一部劳动合同法。 第二,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效力偏低,法律制度不统一。由于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为了解决和规范现实劳动关系中的诸多问题,劳动行政部门颁布了许多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如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的赔偿办法等,这些部门规章及政策虽然对调整现实中的劳动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法律效力偏低。劳动部门规章和政策的效力局限于劳动行政部门内部的业务范围,人民法院在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中最多只是作为“参照”而不是作为“依据。其二,劳动行政规章和政策,特别是以“解答”、“通知”乃至“复函为表现形式的政策,缺乏规范性、公开性,其法律效力有限。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立法的缺位和调整劳动关系现实的迫切需要,我国劳动合同的地方立法走到了国家立法的前面,如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北京等许多省市都出台了规范劳动合同关系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劳动合同法规的出台对规范地方的劳动关系,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国家立法提供了实践基础,然而,地方立法也出现了“各自为政”、“各有特色”的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乃至矛盾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也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更有损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制统一原则。为了解决劳动合同制度的上述问题,弥补劳动法制的空白,完善劳动合同法律制度,需要制定一部统一的劳动合同法。 三、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和实施2007年6月29日 下午3点05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以145票赞成、O票反对、O票弃权、l人未投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国家主席胡锦涛于同日签署了这一法律。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通过及其自2008年l月l日开始正式实施,中国的劳动关系便有了规范的、明确的、具体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分为八章共九十八条。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令第535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条例分为六章三十八条。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据天津劳动法律网了解及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于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开始于2004年,当时正是其母法劳动法颁布10周年之际。10年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此同时,劳动争议大幅度增加。 而众多劳动争议案件中的核心便是合同问题。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次全国劳动法执法检查发现,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20%,个体经济组织的签订率更低。调查还显示,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大多是一年一签,有的甚至一年几签。 调查发现,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一是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许多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逃避法律责任,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突出。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为了最大限度地自由选择劳动者,并减少支付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短期化,不仅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企业自身发展也最终会受到影响。 三是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理由”,试用期满不予录用。由于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工资待遇较低,又没有其他劳动保障,有些用人单位便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规避对劳动者的法律义务。有些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拖欠、克扣工人工资,不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有些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定额标准,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不支付加班费等。有的用人单位甚至对劳动者实行强迫劳动,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劳动者合法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音乐专业听力试题及答案
- 黑吉辽蒙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地理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九师联盟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政治(含答案)
- 《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项目一刀工与原料成形
- 钻石专业试题及答案大全
- 路面施工方案反光衣
- 库房物资搬运施工方案
- 地产开发合作协议示例
- 楼顶油漆施工方案
- DB32-T 4451.10-2023 医用影像设备临床使用管理与质量控制规范 第10部分:超声成像设备
- 2025年中学生法治素养竞赛题库及答案
-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 肺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名著章节课件-《水浒传》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巩固试题
- 海口寰岛小升初数学试卷
- 城市更新中装饰工程重点及难点措施
- 惠普尔养障体肺炎诊疗要点解析
- 贷款中介员工培训
- 以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全面推进“十五五”现代渔业建设
- 校长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湖南2025年湖南省省直事业单位第二次集中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