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作文素材的多向运用” “ 作文素材的多向运用 ” 教学设计 一、首先请大家阅读下面的作文片断,然后分析说明它们在作文材料运用方面的特点。 1东坡披发仰天大呼 “ 大江东去 ” ,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 “ 庄生晓梦迷蝴蝶 ” 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 “ 河 ” 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 “ 摆渡 ” 。 “ 忘记 ” 话题 2是那个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的隐士,是那个 “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 的雅人,是那个 “ 戴月荷锄归 ” 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 “ 为五斗米折腰 ” ,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 桃花源。 3是那个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的寒鸦么?是那个 “ 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 ” 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 大江东去 ” 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 “ 才与2 / 10 李白同,识比李白厚 ” 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 “ 夜饮东坡醒复醉 ” ,在黄州 “ 倚杖听江声 ” ,在黄州写下 “ 大江东去 ” 。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 “ 亲煮东坡肉 ” ,何来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的旷达与豪迈? “ 忘记核铭记话题 ” 4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 通子。他们是通达主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 “ 曳尾于途 ” ;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 ;闲适者如王维,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5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 径通幽为伴,倚马挥毫,信可乐3 / 10 也。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汩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 ?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 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 “ 圣人不凝滞于物 ” 呢 ?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 “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 ”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着呢 !他终成一家之言。 6棱角分明,无所谓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 “ 投戎从笔 ” 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 38 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 执子们执着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润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 ”4 / 10 中学会从容,在 “ 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 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会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粱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 圆和棱形 ” 图形作文 学生分析解说,然后教师归纳。 教师归纳:略 二、阅读下面文段,分析下面的老材料如何写出了新意。 (一)李白 是黄沙漫天,北风吹雁中骑驴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钓 鳌客么?是遍访青山绿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是歌功颂德,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在朝要高力士脱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于青崖之间。 于是你注定要孤独, “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 ” ,然而你傲然,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而当我们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二)苏东坡 5 / 10 是捡 (应为 “ 拣 ”) 尽寒枝终不肯栖的寒鸦么?是举杯邀明月的饮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么? 在那个 “ 群星荟萃 ” 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韬光养晦,游戏笔墨罢了,而你偏偏要独上高楼,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场和文坛一齐泼来的污水。 而我只看见你青青的竹枝,脚上的芒鞋,被雨淋湿的脊背,你的笑容从容洒脱,你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你坚守着自我,从而达到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三)辛弃疾 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江南游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为狂人么?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么? 在那个崇尚享乐的年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卖弄诗文罢了,而你偏要独上高楼, “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 。 一边是 “ 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 ,另一边却是 “ 香车宝马香满路 ” ,而你,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你痛斥, “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黄土 ” ;你彷徨, “ 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你期待, “ 醉里挑灯看剑,梦会吹角连营 ” 。 我多想跨越千年时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开篇的南山西畴,临清流而赋诗;在明月朗照的6 / 10 深山竹林,抚琴而长吟;在明月下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世俗的期许,在青山绿水间吟哦着流水般轻扬的诗句。 若一袭单薄的长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进了历史,从远古走来,从发黄的线装书里走来。是你们,因为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护了永恒的精神家园。 在那些 “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的时代,是你们独上高楼,抛开了世俗的期许,守护了自我,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 ” 话题 (四)苏轼 1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 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 “ 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 ,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顿悟。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2 古人说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 “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 的简单的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掉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7 / 10 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才子或高高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 “ 寂寞东坡一病翁 ” 。他只是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不再计较仕途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体的鼓劲,它的内核充实了,他吟出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的豁达,他的赤壁赋被一代代的传诵,成为永垂历史的名篇。失去的是官场的显达,得到的是返朴归真的自由与灵性。苏东坡将生命的本质填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得与失话题 三、作文 素材多向运用练习 (一)阅读下面作文素材,思考回答问题。 巴尔扎克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和很多人一样,他也曾困顿过,狼狈过。 巴尔扎克本是学法律的,在当时的法国,律师有着丰厚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劝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作品又不断地被退回。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 最困难的时候,巴尔扎克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 ,他便用指头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 “ 香肠 ” 、 “ 火腿 ” 、 “ 奶酪 ” 、 “ 牛排 ” 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在这段最为拮据的日子里,他破费 700 法郎买了一根镶8 / 10 有玛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 “ 我能战胜一切挫折。 ” 正是这句响亮的豪言在支持着他,在他的书室里还有一座作为摆饰的小型拿破仑塑像,在塑像座盘边上,巴尔扎克亲笔写着: “ 他用宝剑未能完成的大业,我将用笔杆来完成。 ”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果然成功了。 思考:运用这则材料可证明什么观点?如何改动? (二)阅读下面作 文素材,思考回答问题。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 yng)、曹頫 (f)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 60 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 “ 秦淮风月 ” 之地的 “ 繁华 ” 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 “ 行为不端 ” 、 “ 骚扰驿站 ” 和“ 亏空 ” 罪名革 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 “ 枷号 ” 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 ,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 ,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9 / 10 晚年 ,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 ,“ 满径蓬蒿 ”,“ 举家食粥 ”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 ,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 , “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 。乾隆二十七年 (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 。到了这一年的除夕 (1763 年 2 月 12 日 ),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思考:运用这则材料可证明什么观点?如何改动? (三)阅读下面作文素材,思考回答问题。 尼 奥斯特洛夫斯基, 1904 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 11 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 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 1927 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资销售网络合作协议
- 企业数字化升级项目定制合作协议
- 科技创新解锁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与社会治理创新
- 医护关系协议范本
- 高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结合教学计划
- 家庭农场共建共营及农产品质量保证合同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小学班级管理秘籍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故障指示器在输电及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及捆扎机电气系统设计及制作
- 年度优秀员工评选报告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Unit10 SectionB Hometown Feelings 课件
- 联通创新人才认证(物联网)考试题库(附答案)
- GB/T 5900.1-2008机床主轴端部与卡盘连接尺寸第1部分:圆锥连接
- GB/T 10294-2008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防护热板法
- 房屋验收记录表
- 星火英语六级词汇大全(带音标)
- 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 体育教学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