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北 大 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 生 姓 名:学 号:学 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微型光伏电源系统设计指导教师:2015 年 4 月 2 日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 1选题依据:文 献 综 述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意义1.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现状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已使我们置身于信息时代。传感器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的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IT时代的产业革命。WSN技术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仍是主要在军事领域中应用。在进入21世纪以后,WSN才开始逐渐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多种应用领域中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在WSN已在国际上被认定为继互联网之后的第二大网络,2003年由美国技术评论杂志评选出对人类未来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十大新兴技术中WSN名列第一。WSN中综合了微电子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覆盖区域中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信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并以自组多跳的网络方式传送给观察者1。简言之,WSN可以采集信号并对其进行预处理,同时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技术报告感知信息。 目前WSN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环境的监测和保护2,医疗研究和家庭护理34,军事领域5,交通监控系统6以及在一些危险的工业环境中实施安全监测7。尽管目前WSN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经展示出了非凡的应用。价值,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推进,一定会得到更大更广阔的应用。WSN的远景目标:联系物理世界,感知无处不在,它将成为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纽带8。 WSN般由一组节点组成,它们以多跳的、自组的方式构成无线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的感知,采集和处理给定的监控区域内的物理信息,并将之与观察者进行交互。一个微型传感器节点的结构框图,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电源管理单元、数据釆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数据收发单元。此外,它可能还包括与应用相关的部分,如定位系统和动力系统。信息采集单元中含有传感器和模数转换器(ADC),传感器感应区域内的被监控物理量产生一个模拟信号,ADC把此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并将之移交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中的处理器用来执行用户程序和处理数据,应用程序和相关数据被存入一个小型存储器;数据收发单元以相互通信方式将众多传感器节点连接成WSN;电源管理模块是WSN节点上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它为其它部分的正常运作提供电力能源。1.2微型光伏电源系统的发展现状最早的微型光伏电源系统(Micro-scale PV Power system)中包含一块几平方厘米大小的太阳电池用于光电转换,产生的电能直接共给负载使用。由于光能量实时变化且有日夜之分,为了能够为负载持续供电需要在光能充裕时将能量收集到一个能量存储介质中以备光能不足之需。另外,由于太阳电池是一个非线性有限功率源,为了提高太阳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需要对它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简称MPPT),也就是说对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工作进行合理控制来提高转换效率。一个典型的微型光伏电源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1)太阳电池,它是光电能量转换器;(2)微能量收集器,在MPPT器的控制下实现功率转换;(3)能量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静电能量;(4)直流电压变换器,用于实现电压变换按需供给负载用电。关于微型光伏电源系统的研究相应分为如下四个领域:(1)太阳电池的建模和仿真,只有为太阳电池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才能够对光伏系统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才能为光伏系统设计最合理的太阳电池组件(阵列)9。文献10-14等使用解析法建模,根据已知条件(太阳电池的特殊工作点)建立封闭方程组求解模型参数,并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建立等效电路模型。文献15-17等使用数值法建模,根据一条测试得到的I-V特性曲线,通过曲线拟合确定模型参数,从而建立起等效电路模型。等效电路模型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太阳电池模型,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是基于太阳电池的伏安外特性法建立数学模型。由于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厂家产品说明书中会给出相关的参数,比如: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以及标准光照强度下输出功率峰值、最大功率点电压和最大功率点电流等,因此可以用这些描述电池外特性的参数直接建立模型,则该模型便于用户解读和理解,设计也简单实用,但物理意义不够清晰,是一种纯粹的数学模型。 (2)微能量收集器的设计,主要包括MPPT控制算法的研究和功率转移电路的研究两个方面。文献18中总结并对比了多种MPPT算法,由于受到功耗和成本的限制,这些方法并不是全部都能应用于微型光伏电源系统之中。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以恒压法19、开路电压法20-23、短路电流法23-24、和最大负载功耗法25-28最为常见。用于实现功率转移的电路结构上类似于直流电压变换器(DC-DC Converter),共同点都是将输入功率转移到输出端,区别在于传统直流电压变换器实现的是可变电压到固定电压的转换,其输出电压是一个稳定值,而能量收集器中的功率转移电路的目的是稳定输入电压,使其一直等于所处环境下的最大功率点处。 (3)储能单元设计,微型光伏电源系统的储能单元一般为蓄电池组、超级电容器或是二者的组合模式。由于超级电容自身具有多项的突出优点,现己逐步取代蓄电池组成为静电储能的主流元件29-32,文献33中详细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物理特性和电学特性,可供设计者参考。 (4)直流电压变换器的设计,由于特定的应用环境微型光伏电源系统中的电压变换器与通用型DC-DC变换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里更为注重的是功耗和成本问题。参考文献1 刘云浩.物联网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 B.A. Warneke and K. S. J. Pister. Anultra-low energy micro-controller for smart dust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 Proc. ISSCC,2004,pp. 316-317.3 S.Y. Lee and S. C. Lee. An implantable wireless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microstimulator for neuromuscular stimulation. IEEE Trans, on Circuits Syst. I,Reg. Papers,2005 vol. 52(12): 2526-25384 C.V.Hoof, R. F. Yazicioglu, T. Torfs,et al. Ultra-low-power biopotential interfa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wearable and implantable systems. Microelectron. 2009, vol. 40(9):1313-13215 赵争鸣,刘建政,孙晓瑛.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 阿地里江阿不力米提.智能交通系统传感器技术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98 蒋荣华,肖顺珍.硅基太阳能电池与材料.新材料产业,2003,vol.116(7):8-139 吴功宜.智慧的物联网:感知中国和世界的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 Deepti Jain and Vinod M. Vokkarane. Energy-efficient target monitor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Proc. of, 2008, pp. 275-28011 A.Sinha and A.Chandrakasan.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IEEE Design and Test of Computers, 2001,vol. 18(2): 62-7412 D. Brunelli, C. Moser, L. Benini, and L. Thiele. An efficient solar energy harvester for wireless sensor nodes, in Design, Automation Test in Europe Conference Exhibition,200813 L. Mateu and F. Moll. Review of energy harvesting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for microelectronics, in Proc. SPIE Microtechnol, New Millennium, 2005, pp.359-373.14 C. Park, P. Chou. Ambimax: Autonomous energy harvesting platform for multi-supply wireless sensor nodes, in Proc. of SECON 06,2006, vol. 1:168-17715 Renewable Energy.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Annual Energy Review 200916 丁金磊.太阳电池I-V方程显示求解原理研究及其应用:博士学位论文.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17 M. HaouariMerbah, M. Belhamel.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solar cell Parameters from the illuminated current-voltage curve. Solar Energy Materialssolar cells, 2005, vol.87(1-4):225-23318 A.OrtizConde, F.J,Garc.Sanehez. New method to extract the model Parameters of solar cells from the explicit analytic solutions for their illuminated I-V characteristics. Solar Energy Materialssolar cells, 2006,vol.90(3): 352-36119 M.Bashahu, A.Habyarimana. Review of and test of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Solar cell series resistance. Renewable Energy. 1995, 6(2):129-13820 E. Kiran, D. Inan. An approximation to solar cell equation for determination of solar cell parameters. Renewable Energy, 1999, 27(2):235-24121 S.K. Sharmat, DPavithra, N. Srinivasamurthy, B. L. Agrawal. Determination of solar cell parameter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Phys.D,1993, 26:1130-11322 M. HaouariMerbah, M. Belhamel.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solar cell parameters from the illuminated current-voltage curve. Solar energy Materialssolar cells, 87(1-4): 225-23323 徐林,崔界强,庞乾骏.对太阳电池I-V曲线进行拟合的数论方法.太阳能学报,2000,21(2): 160-16424 V. Martinez, J. C. Jimeno. Simultaneous fit to I-V characteristics of solar cells, in Proc. Of 2nd World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on Photovoltaic Solar Energy Conversion, 1998, 132425 T. Esram and P. Chapman. Comparison of photovoltaic array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iques. 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 2007,vol.22(2): 439-44926 吴理博.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研究及实现: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627 G W. Hart, H. M. Branz, and C. H. Cox. Experimental tests of open loop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techniques. Solar Cells, 1984, vol.13: 185-19528 汉斯S劳申巴赫.太阳电池阵设计手册一光电能转换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宇航出版社,198729 B. Bekker and H. J. Beukes. Finding an optimal PV pane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ethod, in Proc. 7th AFRICON Conf. Africa, 2004,pp. 1125-112930 H.-J. Noh, D.-Y. Lee, and D.-S. Hyun. An improved MPPT converter with cuirent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small scaled PV-applications. In Proc. of 28th Annu. Conf. Ind. Electron. Soc.,2002, pp. 1113-111831 T. Noguchi, S. Togashi, and R. Nakamoto. Short-current pulse based adaptiv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 Proc. if 2000 IEEE Int. Symp. Ind. Electron?,2000, pp. 157-16232尼曼,赵毅强,姚素英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3 J. H. R. Enslin and D. B. Snyman. Simplified feed-forward control of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in PV installations, in Proc. of 1992 Int. Conf.IECIA,1992,pp. 548-553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研究方案:1 本设计主要研究的问题(1)如何确定一套合理的关于微型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方案。(2)如何确定光伏组件的功率和超级电容组的容量。(3)怎样设计一款由模拟电路实现的可以根据光照强度变化而自适应调整工作性能的跟踪器,使得电路仿真结果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太阳电池的能量转移效率,电压纹波小于理想值的10%。(4)如何完成微型光伏电源系统中的DC-DC转换器设计,使得电路仿真结果证明负载调整率和线性调整率均小于1%。2 本设计拟采用的研究途径光伏阵列充放电控制器DC/DC变换器直流负载超级电容 图2.1光伏独立电源系统(1) 光伏发电系统总的设计原则是在保证负载用电需要的前提下,选用最小规模的太阳电池组件,以尽量减少投资,即需要在可靠性和经济性之间进行折中。关于光伏组件的功率我们将通过负载的需求和具体的环境特征来估算。为太阳电池建立了精确的数学模型才能够对光伏系统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才能为光伏系统设计最合理的太阳电池组件。本设计将采用等效电路模型或基于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法建立数学模型。等效电路模型具有清晰的物理意义,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太阳电池模型,而基于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便于用户解读和理解,设计简单实用,但物理意义不够清晰。(2) 根据光照强度变化而自适应调整工作性能的跟踪器主要原理是MPPT控制算法,现在的研究成果中以恒压法开路电压法短路电流法和最大负载功耗法最为常见。本设计将选取其中之一来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3)本设计的储能元件计划采用超级电容。它的优点是电容量大,循环使用寿命长,功率密度高,控制简单方便,适应能力强,安全无污染。目前由于超级电容器产业化还在快速发展,因此超级电容器的制造成本能够进一步降低。在与光伏阵列配合使用时由于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控制简单,因此更易于实现MPPT控制。另外,随着超级电容器的放电深度的提高,能够释放更多的电能,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将大大提高。与蓄电池相比,超级电容器的循环使用寿命更长,可达100万次以上,维护周期显著延长。由于WSN节点数目众多,因此降低每一个节点上的储能成本对于整个WSN的搭建和维护成本的降低是显著而有效的。为了能够为负载提供不间断的能源保障,要求超级电容具备足够的能源储备能力,考虑到无光照条件下负载的用电需求,本次设计可以将超级电容组并联使用来满足要求。(4)光伏电源系统中的DC-DC转换器设计。首先要明确的是本文所设计的电压转换器是专为应用于WSN节点的微型光伏电源系统配置的。它要实现的功能是根据节点负载芯片的能源需求,把超级电容中存储的能量输送过去,并以固定电压的形式为负载芯片供电。因此,需要根据超级电容的存储情况和负载芯片的需求来确定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医院三基考试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年反射疗法师3级练习题(培优A卷)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重庆科创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高分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副高级职称高频难、易错点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4施工员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自考专业(会计)常考点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4-2025学年自考专业(金融)模拟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2025执业药师过关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题库(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册单词(2025秋)
-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的护理
- 村居法律明白人培训课件
- 6.3.3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数学高教版2023修订版基础模块 下册
- 盆腔炎性疾病护理查房
- 视觉引导装配自动化
- 2024全国司法考试真题
- 罗伊模式在肿瘤个案护理中的应用
- 乡镇综合执法工作培训
- 2025新会计法培训
- 小儿麻醉危机管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