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1页
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2页
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3页
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4页
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V抗体检测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编号 01是否受控是/否持有人签字xxxxxxx艾滋病筛查实验室2010年3月1日dfg文 件 编 号xx版 次2.0HIV-SOP002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写日期2006.07.01修订日期2010.03.01标 题HIV样品采集、登记和处理编写人员x修订人员x 1. 目的:为HIV实验室技术人员统一样品采集、登记和处理操作程序,保证样品采集、处理质量,特制定本程序。2. 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3.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4. 相关器材设备:无菌注射器、一次性试管、镊子、无菌棉签、止血带、碘伏、记号笔等。5. 安全防护器材与措施: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样品采集前首先穿好一次性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最后戴好乳胶手套,如果采集已知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血液和体液时应戴双层手套,最后进行样品的采集工作。采集标本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直接接触血液。6. 操作步骤:6.1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艾滋病检测最常用的样品是血液,包括血清、血浆和全血。常用样品的采集方法如下:6.1.1血清样品采集:首先用记号笔在一次性试管上标记好姓名或编号,然后用注射器抽出3-5ml静脉血,室温下自然放置1-2小时,待血液凝固和血块收缩后再用3000rpm离心15分钟,吸出血清备用。6.1.2抗凝血样品采集:用加有EDTA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或用消毒注射器抽取静脉血,转移至加有EDTA抗凝剂的试管,反复轻摇,使EDTA抗凝剂与血清充分混匀。根据要求及时上送山东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或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备用。如需进行病毒RNA测定,应在4-8小时以内分离血浆。6.2 样品的保存6.2.1 根据检测要求不同样品分别保存:用于抗体检测的血清或血浆样品应存放于-20以下, 短期内(1周)进行检测的样品可存放于2-8。6.2.2用于抗原和核酸检测的血浆和血细胞样品应冻存于-20以下,进行病毒 RNA检测的样品如长期(3个月以上)保存应置于-80。6.3 样品的运送6.3.1实验室间传递的样品应为血清或血浆,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运送全血。样品应置于带盖的试管内,试管上应有明显的标记,标明样品的编号或受检者姓名、种类和采集时间。随样品应附有送检单,送检单应与标本分开,不能混放。6.3.2将试管放入专用带盖的容器内,容器的材料要易于消毒处理。在试管的周围应垫有缓冲吸水材料,以免碰碎。如果路程较远或气候炎热,应在2-8条件下运送。用于抗体检测的样品可在短期内(48小时)室温递送。每一包装的体积不得超过50ml。 26.3.3特殊情况下如需对个别样品进行复测,可以用特快专递形式投寄,但必须将盛样品的试管包扎好,禁止使用玻璃仪器,以保证不会破碎和溢漏。6.4 样品的接收6.4.1 接到含有感染性样品的包裹必须在具有处理感染源设备的实验室内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打开,用后的包裹应进行消毒。6.4.2核对标本与送检单,检查样品管有无破损和溢漏。如发现溢漏应立即将尚存留的样品移出、对样品管和盛器消毒,同时还要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6.4.3 检查样品的状况,记录有无严重溶血、微生物污染、血脂过多以及黄疸等情况。6.5标本的登记收到标本检查完毕确认完好后,及时将有关参数,包括受检者姓名或代号、试管编号、性别、年龄、职业、送检单位、人群类别、检验结果、送检日期、报告日期、备注 ( 必要时记录通信地址 )等信息填写在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登记表上。文件阅读确认记录表阅读时间阅读人阅读内容程度确认3xxxx艾滋病筛查实验室检测登记表 登记日期 年 月 日标本编号(GB码)姓 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群特征通 讯 地 址采样日期检测日期检测结果结果报告日期报告人确认结果备注ELISAPA快速 4文 件 编 号xxxx版 次2.0HIV-SOP003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写日期2006.07.01修订日期2010.03.01标 题检测试剂和检测程序编写人员xxx修订人员xxx7. 目的:为HIV实验室各技术人员统一试剂采购验收标准,规范样品检测流程,特制定本程序。8. 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9.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4 相关器材设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HIV1/2 。5 安全防护器材与措施: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接收或取用试剂时应把试剂视作感染性材料对待。首先穿好一次性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最后戴好乳胶手套后再接触试剂。6 操作步骤6.1检测试剂选用标准:筛查试剂必须是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批批检合格、临床评估质量优良、在有效期内的HIV-1/2混合型试剂。选用试剂参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HIV抗体诊断试剂临床质量评估结果。6.2 试剂的验收与使用:每次购买或接收新试剂后,接收人员首先要验收试剂的外包装是否破损,批号和有效期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数量、品牌是否与所定试剂相符、有没有试剂的鉴定报告书,检查合格后通知相关人员办理出入库手续,填写生物诊断试剂登记表。每次试验前取用试剂要填写生物诊断试剂使用记录。6.3 检测程序6.3.1 标本验收合格后,用筛查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对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须进行重复检测。6.3.2 重复检测对筛查呈阳性反应的标本用原有试剂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需送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应尽可能将重新采集的受检者血液标本和原有标本一并送检。样 品6.3.3筛查实验流程图筛查试剂阳性反应筛查检测阴性反应原有试剂另外一种筛查试剂重复检测均阳性反应一阴一阳均阴性反应5阴性报告送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7 附录7.1 生物诊断试剂登记表7.2 生物诊断试剂使用记录文件阅读确认记录表阅读时间阅读人阅读内容程度确认6 生物诊断试剂使用记录 共 页,第 页试剂名称使用日期主要性状使用者备注7 生物诊断试剂登记表 共 页,第 页编号试剂名称数量供货单位保藏方式存放地点到货日期有效期8888文 件 编 号xxx版 次2.0HIV-SOP002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写日期2006.07.01修订日期2010.03.01标 题检测方法和检测步骤编写人员xx修订人员xxx10. 目的:为HIV实验室各技术人员统一实验操作程序,保证实验质量,特制定本程序。11. 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12.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4 相关器材设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HIV(1+2)。5 安全防护器材与措施: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接收或取用试剂时应把试剂视作感染性材料对待。首先穿好一次性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最后戴好乳胶手套后再接触试剂。6 检测方法与步骤6.1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6.1.1 试剂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6.1.2试剂厂家:北京万泰生物试剂有限公司6.1.3原理及用途:采用基因工程抗原gp41和gp36包被酶联板,用基因工程HIV-1和HIV-2嵌合抗原ENV18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与其他试剂组成试剂盒,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用于献血员及高危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筛查。6.1.4 试剂盒组成(96人份) 6.1.4.1.预包被板条 12孔8/8孔12 6.1.4.2.HIV酶标记物12ml1瓶6.1.4.3.阴性对照1ml1瓶6.1.4.4.阳性对照1ml1瓶6.1.4.5.25倍浓缩洗液80ml1瓶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稀释 6.1.4.6.底物缓冲液8ml1瓶6.1.4.7.底物液8ml1瓶6.1.4.8.终止液7ml1瓶6.1.4.9.封口袋1个6.1.4.10.说明书1份6.1.5操作方法6.1.5.1. 加样:将预包被板条固定于板架上。每次试验设阴性对照2孔、阳性对照2孔,分别加入阴、阳性对照100ul;设空白对照1孔,不加样品。其余孔加入待测样品100ul。6.1.5.2. 温育:置37温育60分钟。6.1.5.3. 洗涤:弃去孔内液体,将稀释后的洗液注满各孔,静置3060秒,弃去孔内洗液,扣干。重复洗5次。6.1.5.4. 加酶:空白对照孔不加酶,其余孔加入酶标记物100ul。6.1.5.5. 温育:置37温育30分钟。6.1.5.6. 洗涤:弃去孔内酶标记物,重复洗5次(同操作步骤3)。6.1.5.7. 显色:每孔加入底物缓冲液50ul,再加入底物液50ul,振荡混匀,置37温育10分钟。6.1.5.8. 终止:每孔加入终止液50ul,轻拍混匀。在单波长450nm或双波长450nm/630nm下,用空白孔校零,再读取各孔OD值。6.1.6结果判读 96.1.6.1. 要求: 阳性对照OD值应 0.80 阴性对照OD值应 0.08(空白校零后)6.1.6.2. 临界值(C.O.)计算: 临界值(C.O.) 阳性对照平均OD值10% 备注:阳性对照OD值大于2.5按2.5计算。6.1.6.3. 结果判定:样品OD值 临界值(C.O.)为HIV抗体阳性样品OD值 临界值(C.O.)为HIV抗体阴性初筛试验阳性者应重新取样进行双孔复试,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需将血样或重新采血送“HIV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确认试验。6.2.1试剂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6.2.2试剂厂家: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6.2.3原理及用途:本试剂盒采用双抗原夹心两部法检测人血清或血浆样本中(HIV 1/2)型抗体.采用多种HIV-1和HIV-2的特异性抗原制作预包被板及酶结合物.当待检样本中存在HIV抗体时,在反应过程中形成“固相HIV抗原-HIV抗体-酶标记HIV抗原”的免疫复合物,加入底物后形成显色反应.适用于辅助诊断及献血员筛查。6.2.4试剂盒组份6.2.4.1. 测抗-HIV酶联板1块 (96孔) 7. 显色剂A 1瓶 (7ml)6.2.4.2. 测抗-HIV样品稀释液1瓶 (7ml) 8. 显色剂B 1瓶(7ml)6.2.4.3. 测抗-HIV酶标抗原1瓶 (13ml)9. 终止液 1瓶 (7ml)6.2.4.4. 抗-HIV阳性对照(已灭活)1瓶 (1ml)10.不干胶封片2张6.2.4.5. 抗-HIV阴性对照(已灭活)1瓶 (1ml)11.说明书1份6.2.4.6. 20洗涤液 1瓶 (50ml)12.密封袋、干燥剂1套6.2.5标本要求 血清或血浆(可用枸橼酸钠、肝素等作抗凝剂)6.2.6仪器要求 酶标仪 洗板机 恒温箱 加液器等 6.2.7检测程序6.2.7.1将各种试剂移到室温(18-25)平衡半小时后,取一瓶20洗涤液,加蒸馏水至1000 ml,混匀后备用。6.2.7.2将酶联板从密封袋中取出,每孔加入1000l酶标抗体,设一个空白对照孔,两个阳性对照孔,两个阴性对照孔。取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分别充分混匀后各20l 加入对照孔中,其余每个孔加待检血清20l,充分混匀,将酶联反应板置微板振荡器上混合510秒,用不干胶封片封盖反应板。未用完的板条在密封袋中保存。6.2.7.3酶联板置37温育60分钟, 小心吸干孔中血清,用洗涤液洗5次,然后在吸水纸上拍干。6.2.7.4每孔加显色剂A 50l ,显色剂B 50l ,轻轻振荡后置37暗处显色30分钟,每孔加终止液50l。6.2.7.5选择酶标仪测定波长450nm,用空白孔调零点,测定各孔OD值。也可选择630 nm作为参考波长,用双波长测定。6.2.8结果判定6.2.8.1Cutoff值0.12N(阴性对照的平均值)6.2.8.2阴性对照OD值大于等于0.10。6.2.8.3阳性对照OD值大于等于0.80,阴性对照OD值大于0.1,则实验不成立,全部实验重做。6.2.8.4标本OD值小于Cutoff值为阴性,大于等于Cutoff值为阳性。 106.2.8.5阳性者须重新取样双孔复试,复试阳性者应按全国HIV管理规范,送HIV筛查中心实验室进行确认。6.2.9注意事项6.2.9.1. 本试剂的使用单位必须是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HIV初筛实验室。6.2.9.2. 整个HIV检测必须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生物安全守则规定,严格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时必须戴手套、穿工作服,严格健全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6.2.9.3. HIV-1/HIV-2抗体测定结果的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6.2.9.4. 样品及各种试剂应用加液器加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6.2.9.5. 洗涤时各孔均需加满洗液,防止孔口有游离酶不能洗净。6.2.9.6. 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6.2.9.7. 微孔板条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在室温中平衡至潮气干尽方可使用,未用完者须放入有干燥剂的密封袋中保存。6.2.9.8. 用于检测的样品应保持新鲜。6.2.9.9. 剩余样品及废弃物应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或用5.0g/L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处理30分钟后废弃。6.2.9.10. 若倍浓缩洗液出现结晶,请放置37至溶解。6.2.9.11. 结果判读请在15分钟内完成。6.2.9.12. 不同批号的试剂组份不可混用。6.3.1 试剂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6.3.2试剂厂家: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6.3.3原理及用途:本品系用纯化基因工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型和型(HIV-1/HIV-2)抗原(合成肽或基因重组蛋白)包被的微孔板和酶标记的HIV-1/HIV-2抗原及其他试剂组成,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原理(Sandwich ELISA)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的HIV-1/HIV-2抗体。6.3.4.1.HIV抗原包被板 12孔8/8孔12 6.3.4.2.HIV酶标记物7ml1瓶6.3.4.3.阴性对照1ml1瓶6.3.4.4.阳性对照1ml1瓶6.3.4.5.20倍浓缩洗液50ml1瓶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6.3.4.6.底物缓冲液7ml1瓶6.3.4.7.底物液7ml1瓶6.3.4.8.终止液7ml1瓶6.3.4.9.封口袋1个6.3.4.10.说明书1份6.3.5操作方法6.3.5.1. 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取出所需的条板,剩余的即时封存。6.3.5.2. 用去离子水和蒸馏水20倍稀释浓缩洗涤液。6.3.5.3.将所需数量的条板固定于支架,按顺序编号,设置样品孔、空白对照孔、阳性对照孔和阴性对照孔(每次实验需设空白对照1孔,阳性对照2孔,阴性对照3孔。)。在样品孔中加入50ul待测样品, 空白孔不加任何液体,阴性、阳性对照孔分别加入50ul阴性或阳性对照,轻拍混匀。6.3.5.4.置37温育30分钟。6.3.5.5. 将孔内液体甩干,置洗板机用洗涤液充分洗涤6遍,扣干。(注:洗涤时各孔要加满洗液,勿使孔间交叉污染。采用洗板机时应设定每遍有60秒的浸泡时间。) 116.3.5.6. 每孔加入50ul酶标记物(空白孔除外),轻拍混匀。6.3.5.7. 置37温育30分钟。6.3.5.8. 将孔内液体甩干,置洗板机用洗涤液充分洗涤6遍,扣干。(注:洗涤时各孔要加满洗液,勿使孔间交叉污染。采用洗板机时应设定每遍有60秒的浸泡时间。)。6.3.5.9. 每孔加入50ul底物缓冲液和50ul底物液,轻拍混匀,置37避光温育30分钟。6.3.5.10. 每孔加入50ul终止液终止显色反应.6.3.5.11. 用酶标仪单波长450nm(需设空白对照孔,并以空白对照孔调零)或双波长450nm/630nm测定各孔A值。6.3.6结果判定 6.3.6.1. 临界值(Cutoff)0.15阴性对照的平均A值6.3.6.2样品的A值Cut off值为HIV抗体反应阳性。6.3.6.3样品的A值Cut off值为HIV抗体反应阴性。6.3.6.4. 正常时,阴性对照A值应0.12,阳性对照A值应0.80,阴性对照值若小于0.08以0.08计算。 6.3.6.5. 若阳性对照A值孔间之差大于30%,应重复实验。6.3.6.6. 初次实验阳性者应重新取样进行双孔复试,按全国HIV检测管理规范的要求,须将血样或重新采血送HIV确认实验室做确认实验,确认报告阴性者,血可以发放使用;凡确认实验阳性和可疑者,血不能发放使用,统一送确认实验室处理。6.3.7注意事项6.3.7.1. 本试剂的使用单位必须是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HIV初筛实验室。6.3.7.2. 整个HIV检测必须符合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生物安全守则规定,严格防止交叉感染。操作时必须戴手套、穿工作服,严格健全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6.3.7.3. HIV-1/HIV-2抗体测定结果的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6.3.7.4. 样品及各种试剂应用加液器加注,并经常校对其准确性。6.3.7.5. 洗涤时各孔均需加满洗液,防止孔口有游离酶不能洗净。6.3.7.6. 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6.3.7.7. 微孔板条从冷藏环境中取出时应在室温中平衡至潮气干尽方可使用,未用完者须放入有干燥剂的密封袋中保存。6.3.7.8. 用于检测的样品应保持新鲜。6.3.7.9. 剩余样品及废弃物应经121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或用5.0g/L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处理30分钟后废弃。6.3.7.10. 不同批号的试剂组份不可混用。6.4.1试剂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乳胶层析法)6.4.2试剂厂家: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6.4.3实验原理:本品系用特异性重组HIV1/2抗原gp41和gp36及兔抗HIV1/2多克隆抗体包被硝酸纤维素膜,配以红色乳胶标记重组HIV1/2抗原pg41和pg36及其他试剂制成,应用双抗原夹心反应原理,定性检测血清/血浆标本忠HIV1/2抗体,用于无偿献血的现场筛查.6.3.4.试剂组成6.3.4.1.说明书1份6.3.4.2. 艾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乳胶层析法)6.3.4.3. 一次性吸管.6.3.5 试验方法:6.3.5.1. 本试剂使用人血清或血浆。检测时应尽量使用新鲜的样本;样本出现浑浊时,通过离心或12过滤取上清检测。6.3.5.2. 不能检测含有悬浮纤维蛋白或聚集物、重度溶血的样品。6.3.5.3. 样品中应无微生物,无菌分离的样品可以再2-8储存1周,长期储存应于-20或更底温度条件,避免反复冻融。6.3.5.4. 使用前请将样品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冷冻样品实验前需混匀。6.3.5.5. 不能使用放置时间过常、长菌、发臭的标本,这样避免因标本污染而造成的非特异反应。6.3.6 实验方法:在加样处滴加样品80ul,平置于室温,30分钟内看结果,9.6.3.7结果判定 6.3.7.1. 在30分钟后的结果无效。6.3.7.2. 样品视为传染品,注意安全操作。6.3.7.3. 测试卡上显示两条红线时,即可判为初筛实验阳性结果。6.3.7.4. 测试卡从包装中取出后,应在60分钟内使用,潮湿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将影响检测结果。如测试卡储存于冰箱(2-8),取出后,应平衡至室温再开口使用。6.3.7. 注意事项6.3.7.1. 检测为阳性的标本药注意保藏,并需要进一步确正。6.3.7.2. 检测为阳性的样品,需要进行复检,复检为阳性的样品,应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送HIV确证实验。6.3.7.3.测试卡应在HIV初筛实验室由经过HIV检测技术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使用。7 附录7.1 北京万泰双抗原夹心法试剂盒使用说明书7.2 英可新创双抗原夹心法试剂盒使用说明书7.3 珠海丽珠双抗原夹心法试剂盒使用说明书7.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乳胶层析法)使用说明书文件阅读确认记录表阅读时间阅读人阅读内容程度确认文 件 编 号xxxx版 次2.0HIV-SOP005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写日期2006.07.01修订日期2010.03.01标 题仪器使用维护和校准编写人员xxx修订人员xxx13. 目的:为HIV实验室技术人员统一仪器操作使用规程,保证仪器正常工作状态,特制定本程序。14. 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15.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16. 相关器材设备:DNM-9602酶标仪,DNX-9620洗板机,移液器,冰箱,水浴箱。17. 安全防护器材与措施: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操作仪器前首先穿好一次性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最后戴好乳胶手套,方可进行仪器操作。6 操作步骤6.1 仪器使用6.1.1 DNM-9602酶标仪使用6.1.1.1接上电源,打开机器后面开关,机器开启后首先进行自检,自检完成后即可进入机器的操作界面。6.1.1.2 如果试验的程序已编好,则可直接调出在储存检索菜单里的程序,直接读板。如果试验的程序需要重新编辑,则按编辑菜单里面的程序设置,进行新的试验程序的编辑。6.1.1.3 编辑新程序:按编辑菜单,首先进入程序设置,里面有需要进行编辑的分菜单。a). 编程:在主菜单中选择2编程,仪器显示编程菜单。用字母键输入名称(1-10个字符)后回车,光标下移到程序编程号,输入程序的编号(01-30),光标移到下级,再按回车,进入下级菜单,如果这时想返回主菜单,可以用方向键将光标下移到上级并回车,或直接按数字键完成。b). 工作方式:仪器默认单波长方式且波长为450nm光标自动停在下级处,如果默认值与试剂说明书要求一致,可直接按回车,进入下级菜单,否则应根据试剂说明书的要求选择单波长或双波长,并输入试剂说明书指定的工作波长,任意选双波长时先输入检测波长,然后再输入参考波长.c). 检测方式:仪器默认吸光度检测,如果只想检测样本的吸光度值,而不需要进行任何分析和计算时,选择该方式即可,这时直接回车,进入下级.当需要对待测样本进行阴、阳性临界值判断时,应选择临界值检测,直接按面板数字键2再回车进入下级.当需要检测出待测样本的浓度含量时,应选择浓度检测方式,直接按面板数字键3再回车进入下级.d). 报告种类设置:仪器默认的报告方式是浓度值,如果只需要最后打印出各种待测样本的浓度含量值,可直接按回车进入下级菜单。如果还需进行正常值判断,请按数字键2选择“正常值判断”,这样在检测结束后,即可打印出浓度值,又可打印出相对正常值的判断结果。e). 酶标板布局的设定:仪器允许各对照孔可在酶标板上任意设置。如需要修改孔位代号时,首先选择相应序号,默认的代号会自动消失,这时只要输入实际需要的孔位代号即可(注意:当同类孔需要两个以上孔位时,两孔位之间应输入“逗号”分隔)。当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质控时,请输入质控的孔位代号,仪器只记存一个质控空的测得值。输入的孔位代号必须要与样品在酶标板的实际安排一致。空白孔可设0-2个,阴、阳性孔可设1-3个,质控孔只设1个。f). 滤光片设置:机器标准配置为四个滤光片为405、450、490、630,如果有需要可加装滤光片。机器最多可配七个虑光片。g) OD值测定:将待测酶标板放入酶标仪中,关好盖板,按“检测”键开始测定,测定完后等待仪器打印数据,关机。填写仪器使用记录。6.1.2 DNX-9620洗板机使用146.1.2.1打开仪器,液晶屏上显示DNX-9620电脑洗板机,仪器进行初始化设置,随后屏幕上显示主菜单。6.1.2.2调用程序:如果洗板的程序已编辑号并存贮于机器当中,直接调用即可,其方法是:当界面是主菜单时,直接按洗板键。此时屏幕上就会显示机器里存有的程序:包括固化程序和自己编辑的程序(仪器出厂固化有10 套洗板程序),按“向下箭头”键或“向上箭头”键,选择你所需要的洗板程序,直接按回车键,执行洗板程序。6.1.2.3编辑程序:如果机器里现有的程序不适合试验要求,需要编辑一个新的洗板程序,其方法是:a) 洗板程序的编号:主菜单按“洗板”,按回车键确认, 这时液晶屏上显示洗板方式菜单,在洗板机内部存储的16个洗板机程序中,选择一个不适用的程序,以它的编号作为即将编制的洗板程序编号。选定之后,再仔细阅读一下这个程序,不要让即将编制的洗板程序把以后还要用到的洗板程序覆盖掉。b) 设置冲洗次数:选定程序编号后,按右移键,使液晶屏“次”字前的数字反白显示;按动增加键或减少键改变这个数字,来设置对酶标板的冲洗次数。最少要冲洗1次,最多可以冲洗9次。c) 设置冲洗排数:有时,不需要对酶标板上所有的8排或12排孔洞全部冲洗,请按右移键,使液晶屏“排”字前的数字“12”反白显示;按动增加键或减少键改变这个数字,来设置对酶标板孔洞的冲洗排数。(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设定的冲洗排数是指最靠近冲洗喷头的1排、2排、,乃至全部12排孔洞。洗板机是不能够隔排冲洗的。)d) 设置浸泡时间:按右移键,使液晶屏“秒”字前的数字反白显示,按动增加或减少键改变这个数字,来设置冲洗液在酶标板孔洞中的浸泡时间。最少浸泡0秒,最多浸泡600秒。e) 冲洗液灌注量的调整:从主菜单中进入调整菜单,使数字反白显示,按动增加或减少键使这个数字增大或减小,这个数字是和注水量多少成比例的。调整完毕,按回车键确认,返回主菜单。f) 至此,一个新的洗板程序已经编制完毕,仪器也自动将这个程序存储下来了。编制过程中,如果那一项参数不需要改变,可以跳过它转向对其他参数的设置。g) 洗板完成后要冲洗管路,即可关闭电源。填写仪器使用记录。6.2 仪器维护6.2.1酶标读数仪、洗板机维护每次使用时核对滤光片波长,检查洗板机管道是否通畅,是否有漏液现象。每周:清洁仪器表面,保护光学零件不沾灰尘。每月:检查洗涤时各孔是否与相应的冲洗头对位良好,负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每年:检查、清洗滤光片,如果出现破裂或霉点则要更换。根据仪器内具有的校准程序或使用校准板,对滤光片的精密度进行校准并保留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处理,可根据使用情况更换必要的部件。每次维护后要填写仪器设备维护记录。6.2.2冰箱和水浴箱必须每天检查和记录冰箱及水浴箱的温度,并做好记录。6.3 仪器校准6.3.1酶标仪、洗板机一年至少应该校准检定一次,每年年初制定检定计划,请省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发现异常情况应随时进行检定。检定证书要存档保存备查。6.3.2移液器一年至少应该标定一次,标定方法包括有色溶液光谱分析法、称量校准法、同位素计数法以及使用配套校准盒等。移液器的精密度应在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 157.附件71 仪器使用记录72 仪器设备维护记录7. 3 移液器校准记录表7. 4 仪器设备温度记录文件阅读确认记录表阅读时间阅读人阅读内容程度确认文 件 编 号xxx版 次2.0HIV-SOP006标准操作程序文件编写日期2006.07.01修订日期2010.03.01标 题实验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编写人员xxx修订人员xxxx18. 目的:为HIV实验室各技术人员统一实验操作程序,保证实验检测质量,特制定本程序。19. 适用范围:适用于HIV实验室技术人员。20. 规范性引用文件: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年版)。21. 相关器材设备:酶标仪、洗板机、标准血清。22. 安全防护器材与措施:一次性乳胶手套、隔离衣、口罩、帽子,取用试剂时应把试剂视作感染性材料对待。首先穿好一次性隔离衣,戴好口罩、帽子,最后戴好乳胶手套后再接触试剂进行试验。23. 操作步骤:在每次实验中必须包含有内部对照质控血清和外部对照质控血清。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指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内部对照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每一次检测必须按照试剂盒使用说明书使用内部对照,而且只能在同批号的试剂盒中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是为了监控检测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以及试剂盒批间或孔间差异而由实验室设置的一套对照血清,包括强阳性、弱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弱阳性对照,以该试剂盒临界值(Cut-off)的23倍为宜。6.1 质控血清的制备和保存(以ELISA试验检测HIV抗体为例)6.1.1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制备HIV抗体阳性和阴性血清,56 30min灭活,3000r/min,离心15min。弱阳性对照可以用HIV抗体阴性血清梯度稀释HIV抗体强阳性血清并标定后得到。按一年使用量配制(可加入不影响检测结果的防腐剂)用0.2m滤膜过滤除菌。6.1.2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保存6.1.2.1 按一周实验用量分装、分类、标记、封口、-20冻存于非自动除霜冰箱中。6.1.2.2 外部对照血清不可反复冻融,一旦融化后应该存放28,供一周内使用。6.1.3 外部对照质控血清的使用每一次实验必须使用外部对照质控血清,以便监控实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同时可以了解各批试剂盒的批间或孔间差异,绘制质量控制图。6.1.4 外部对照质控物的质量要求质控物的管间或瓶间变异必须小于监测系统预期的变异(cv20%),并且质控物的成分应在稳定状态中。质控物应无菌,并不含有影响ELISA反应的防腐剂。6.2 质控图的建立及应用(以ELISA试验检测HIV抗体为例)最常用的质控图是Levey-Jennings质控图,使用累计和技术或趋势分析技术的图形可提供系统偏移和漂移的状况。 216.2.1 建立质控图参数外部对照质控物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应建立在实验室常规使用方法对质控物重复测定的基础上。一般采用在不同批次检测取得至少20个数据;如果仅做少量批次的检测,也至少做5个批次的检测,每个批次中不少于4个质控物测定结果,以建立一个临时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当达到20批次数据后,替代临时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6.2.1.1 算术平均值 ( ): 代表一组S/CO值的平均值。为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应该采用至少20次(天)所测得的外部对照质控血清S/CO值结果计算出平均值。6.2.1.2 标准差(s):是描述样品与均数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是与对照质控血清S/CO值均值有关的预期范围。一组S/CO值的标准差以s表示。6.2.1.3 变异系数(cv):是反映各次S/CO值相对于均值离散程度的一个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检测的重复性或精密度。6.2.1.4 控制限:由实验室根据对质控物检测结果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来确定。例如12S质控规则的控制限为外部对照S/CO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13S质控规则的控制限为外部对照S/CO平均值加减3个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x = n s 计算公式为: ( xn - )2 s = n-1 cv 计算公式为: s cv = - x 100 % 6.2.2 绘制质控图质控图是把检测数据与已确定的(计算出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包含一条中心横线和其上、下两条平行的控制线,并按时间顺序点入本实验室每次试验质控血清的测定值。质控图的绘制步骤:6.2.2.1 在常规条件下,对同一批血清连续测定20次(天)或以上,获得一组S/CO值,求均数()和标准差(s), 超出2s或3s的数据不应删除。6.2.2.2 将均值()和标准差(s)分别在质控框架图中标示出来。以S/CO值作纵座标(Y轴),每一次(天)试验作横座标(x轴),绘制质控图。6.2.2.3 从第21次起,将每次质控血清的检测结果依次点入该质控框架图中,检验进入质控状态。 226.2.3 质控规则及使用实验室在报告实验结果之前必须评价质控数据,可通过图形记录的检查或由计算机审核结果来决定。目前许多质控规则已被采用,常用的是12S和13S规则。6.2.3.1 告警(12S):当外部对照的S/CO值超出+2s范围时,系统处于告警状态,应予注意,是否可以继续检测需要进一步观察。若将12S做失控标准,有较高的假失控概率,所以一般不采用。6.2.3.2 失控(13S):当外部对照的S/CO值超出+3s范围时,系统处于失控状态,本次实验结果不能被接受,可能是系统误差、随机误差或外部对照滴度下降造成。6.2.3.3 位移:连续几次(35次)外部对照S/CO值都落在均值的一侧则称为位移,提示实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6.2.3.4 趋势:连续几次(57次)外部对照S/CO值几乎按一个方向分布时称为趋势,通常由参数的缓慢改变引起。质控规则的使用应检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即具有高的检出分析误差的能力,同时应具有较低的假失控概率。考察试验系统的可靠性应采用多标准质控方案,多规则质控方法能提高误差检出,并具有低的假失控概率。其要点为:出现一次2s范围的变化时,系统处于告警状态,应予注意,是否可以继续检测需要进一步观察。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暂停检测查找原因:出现一次3s范围的变化、连续两次出现同一方向2s范围的变化、连续四次出现同一方向的1s范围的变化、连续10次结果都在1s范围内,但落在均值线的同一侧。6.2.4 质控图的分析及失控处理实验室应建立质控图分析及失控情况处理程序。当质控已有计划并恰当地执行时,要求可靠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用于计算质控限,将假失控概率降到最低。当出现失控时进行如重复质控测定或重新分析新的质控物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必须找出问题原因,找出解除故障的方法,并消除原因,防止将来出现同样的问题。6.2.5 绘制和分析质控图的要点6.2.5.1 要在常规条件下建立质控图参数,用S/CO比值绘制质控图。对同一批质控物连续测定得到20个数据,求均值()和标准差(s), 超出2s或3s的数据不应删除。6.2.5.2 由专人负责建立质控图,每月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