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号与线性系统第二版答案【篇一:7月份自考信号与线性系统习题答案】f(k)?cos( 3?5 k)为周期序列,其周期为 ( c ) a 2 b. 5 c. 10d. 12 2. 题2图所示f(t)的数学表达式为 (b ) 图题2 af(t)?10sin(?t)?(t)?(t?1) b. f(t)?10sin(?t)?(t)?(t?1) c. f(t)?10sin(?t)?(t)?(t?2) d. f(t)?10sin(?t)?(t)?(t?2) 3.已知f(t)? ? ? sin(?t)t ? (t)dt,其值是 ( a ) a? b. 2? c. 3?d. 4? 4.冲激函数?(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a ) a 1 b. 2 c. 3 d. 4 5.为了使信号无失真传输,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应为 (d ) a h(jw)?e jwtd b. h(jw)?e ?jwtd c. h(jw)?ke jwtd d. h(jw)?ke ?jwtd 6.已知序列f(k)?()?(k),其z变换为(b ) 1 k 3 a zz? 13 b. zz?13 c. zz? 14 d. zz? 14 7.离散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ah(k)?0,k?0 b. h(k)?0,k?0c. h(k)?0,k?0 d. h(k)?0,k?0 8.已知f(t)的傅里叶变换为f(jw),则f(t?3)的傅里叶变换为( c ) af(jw)e b. f(jw)e kjw j2w c. f(jw)e j3w d. f(jw)e j4w 9.已知f(k)?(k),h(k)?(k?2),则f(k)?h(k)的值为(b ) a? k?1 ?(k?1) b. ?k?2?(k?2) c. ?k?3?(k?3) d. ?k?4?(k?4) 10.连续时间系统的零输入响应的“零”是指( a) a. 激励为零 b.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c. 系统的冲激响应为零d. 系统的阶跃响应为零 ? 11. 已知序列f(k)?e j 3 k 为周期序列,其周期为 ( c ) a 2 b. 4 c. 6 d. 8 12. 题2图所示f(t)的数学表达式为 (a) t a f(t)?(t?1)?(t?1)b.f(t)?(t?1)?(t?1) c. f(t)?(t)?(t?1)f(t)?(t)?(t?1) 13.已知f1(t)?(t?1),f2(t)?(t?2),则 f1(t)?f2(t)的值是 (d ) a?(t) b. ?(t?1) c. ?(t?2)d. ?(t?3) 14.已知f(j?)?j?,则其对应的原函数为 ( b ) a?(t) b. ? (t) c. ? (t) d. ? (t) 15.连续因果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b ) a h(t)?0,t?0 b. h(t)?0,t?0 c. h(t)?0,t?0 d. h(t)?0,t?0 16.单位阶跃序列?(k)的z变换为( d ) a zz?1,z?1 b. zz?1,z?1 c. zz?1,z?1 d. zz?1 ,z?1 17.已知系统函数h(s)?1 s ,则其单位冲激响应h(t)为 (a ) a?(t) b. t?(t) c. 2t?(t) d. 3t?(t) 18.已知f(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f(s),则f(5t)的拉普拉斯变换为(c) af(s) b. 1s1s53f(5) c. 5f(5) d. 1s7f(5 ) 19.已知f(k)?k?2 ?(k?2),h(k)?(k?2),则f(k)?h(k)的值为( d ) a? k?1 ?(k?1)b. ?k?2?(k?2) c. ?k?3?(k?3) d. ?k?4?(k?4) 20.已知f(t)的傅里叶变换为f(j?),则f(jt)的傅里叶变换为( c )d. a. ?f(?)b. ?f(?) c. 2?f(?)d. 2?f(?) 21. 下列微分或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是时变系统的是 (b) a y(t)?2y(t)?f(t)?2f(t)b. y(t)?sinty(t)?f(t)c. y(t)?y(t)?f(t)d. y(k)?y(k?1)y(k?2)?f(k) 22. 已知f1(t)?t?(t),f2(t)?(t),则f1(t)?f2(t)的值是 ( c) a0.1t?(t) b. 0.3t?(t) c. 0.5t?(t)d. 0.7t?(t) 23.符号函数sgn(t)的频谱函数为( b ) 2 2 2 2 2 a 1234b.c.d. j?j?j?j? 24.连续系统是稳定系统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 a ? ? ? h(t)?mb. ? ? ? h(t)?mc. ? ? ? h(t)dt?md. ? ? ? h(t)dt?m 25.已知函数f(t)的象函数f(s)? (s?6) ,则原函数f(t)的初值为 (s?2)(s?5) (b ) a 0b. 1 c. 2 d. 3 26.已知系统函数h(s)? ?t ?t 3 ,则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 ( c) s?1 ?t ?t ae?(t) b.2e?(t) c.3e?(t) d. 4e?(t) 27.已知f(k)? k k?1 ?(k?1),h(k)?(k?2),则f(k)?h(k)的值为 ( d ) k?1 a?(k) b.?(k?1) c.?k?2?(k?2) d. ?k?3?(k?3) 28.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是指( c ) a.系统无激励信号 b.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c. 系统的激励为零,仅由系统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 d. 系统的初始状态为零,仅由系统的激励引起的响应 29.偶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中 ( b ) a只有正弦项 b.只有余弦项c. 只有偶次谐波 d. 只有奇次谐波 30. 已知信号f(t)的波形,则f()的波形为(b ) a将f(t)以原点为基准,沿横轴压缩到原来的c. 将f(t)以原点为基准,沿横轴压缩到原来的 t2 1 214 b. 将f(t)以原点为基准,沿横轴展宽到原来的2倍d. 将f(t)以原点为基准,沿横轴展宽到原来的4倍 简答题。 1简述根据数学模型的不同,系统常用的几种分类。答:根据数学模型的不同,系统可分为4种类型. 即时系统与动态系统; 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时变系统与时不变系统2简述稳定系统的概念及连续时间系统时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答:(1)一个系统(连续的或离散的)如果对任意的有界输入,其零状态响应也是有界的则称该系统是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系统。(2)连续时间系统时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 ? h(t)dt?m 3简述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收敛域的定义。答: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正变换为:f(s)? ? ? f(t)e?stdt 1?jw 逆变换为:f(t)?f(s)estds ?2?j?jw ?t 收敛域为:在s平面上,能使limf(t)e?0满足和成立的?的取值范围(或区域),称为f(t)或f(s) t? 的收敛域。 4简述时域取样定理的内容。答:一个频谱受限的信号f(t),如果频谱只占据?wmwm的范围,则信号f(t)可以用等间隔的抽样值唯一表示。而抽样间隔必须不大于 1 (wm?2?fm),或者说,最低抽样2fm 频率为2fm。 5.简述系统的时不变性和时变性。答:如果系统的参数都是常数,它们不随时间变化,则称该系统为时不变(或非时变)系统或常参量系统,否则称为时变系统。 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而描述线性时变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变系数线性微分(或差分)方程。 6.简述频域取样定理。答:一个在时域区间(?tm,tm)以外为零的有限时间信号f(t)的频谱函数f(jw),可 ? n?1 )sa(wtm?n?),)上的样点值f(jnws)确定。f(jw)?f(j唯一地由其在均匀间隔fs(fs? t2tmn?m tm? 1 2fs 7.简述0?时刻系统状态的含义。答:在系统分析中,一般认为输入f(t)是在t?0接入系统的。在t?0?时,激励尚未接入,因而响应及其导数在该时刻的值y (j) (0?)与激励无关,它们为求得t?0时的响应y(t)提 供了以往的历史的全部信息,故t?0?时刻的值为初始状态。 8. 简述信号拉普拉斯变换的终值定理。答:若f(t)及其导数 df(t) 可以进行拉氏变换,f(t)的变换式为dt s?0 而且limf(t)存在,则信号f(t)的终值为limf(t)?limsf(s)。终值定理的条件是:仅当sf(s)f(s), t? t? 在s平面的虚轴上及其右边都为解析时(原点除外),终值定理才可用。 9.简述lti连续系统微分方程经典解的求解过程。答:(1)列写特征方程,根据特征方程得到特征根,根据特征根得到齐次解的表达式 (2) 根据激励函数的形式,设特解函数的形式,将特解代入原微分方程,求出待定系数得到特解的具体值.(3) 得到微分方程全解的表达式, 代入初值,求出待定系数(4) 得到微分方程的全解 10.简述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答:(1)时域卷积定理:若f1(t)?f1(j?),f2(t)?f2(j?),则 f1(t)?f2(t)?f1(j?)f2(j?)(2) 频域卷积定理:若f1(t)?f1(j?),f2(t)?f2(j?),则 f1(t)f2(t)? 11.简述lti离散系统差分方程的经典解的求解过程。答:(1)列写特征方程,得到特征根,根据特征根 1 f1(j?)?f2(j?)2? 得到齐次解的表达式(2) 根据激励函数的形式,设特解的形式,将特解代入原差分方程, 求出待定系数, 得到特解的具体值.(3) 得到差分方程全解的表达式, 代入初始条件,求出待定系数,(4) 得到差分方程的全解 12.简述信号z变换的终值定理。答:终值定理适用于右边序列,可以由象函数直接求得序列的终 值,而不必求得原序列。如果序列在k?m 时,f(k)?0,设f(k)?f(z),?z?且 0?1,则序列的终值为f(?)?limf(k)?lim k? z?1 z?1 f(z)或写为f(?)?lim(z?1)f(z)上式中 z?1z k? 是取z?1的极限,因此终值定理要求z?1在收敛域内0?1,这时limf(k)存在。 13.简述全通系统及全通函数的定义。答 全通系统是指如果系统的幅频响应h(jw)对所有的w均 为常数,则该系统为全通系统,其相应的系统函数称为全通函数。凡极点位于左半开平面, 零点位于右半开平面,且所有的零点与极点为一一镜像对称于jw轴的系统函数即为全通函数。 14.简述lti系统的特点。答:当系统的输入激励增大? 倍时,由其产生的响应也增大?倍,则 称该系统是齐次的或均匀的;若两个激励之和的响应等于各个激励所引起的响应之和,则称该系统是可加的。如果系统既满足齐次性又满足可加性,则称系统是线性的;如果系统的参数都是常数,它们不随时间变化,则称该系统为时不变系统或常参量系统。同时满足线性和时不变的系统就称为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系统。描述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是常系数线性微分(差分)方程。线性时不变系统还具有微分特性。 15.简述信号的基本运算答:(1)加法运算,信号f1(?)与 f2(?)之和是指同一瞬时两信号之值对应相加所构成的“和信号”,即f(?)?f1(?)?f2(?) (2)乘法运算,信号f1(?)与 f2(?)之积是指同一瞬时两信号 之值对应相乘所构成的“积信号”,即f(?)?f1(?)f2(?))(3)反转运算:将信号f(t)或f(k)中的自变量t或k换为?t或?k,其几何含义是将信号f(?)以纵坐标为轴反转(4)平移运算:对于连续信号f(t),若有常数t0?0,延时信号f(t?t0)是将原信号沿t轴正方向平移t0时间,而f(t?t0)是将原信号沿t轴负【篇二:信号与线性系统试题与答案1】 class=txta、数字信号和离散信号b、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 c、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 d、因果信号与反因果信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两个周期信号x(t),y(t)的和x(t)+y(t)一定是周期信号。 b、两个周期信号x(t),y(t)的周期分别为2和2,则其和信号x(t)+y(t) 是周期信号。 c、两个周期信号x(t),y(t)的周期分别为2和?,其和信号x(t)+y(t)是周期信号。 d、两个周期信号x(t),y(t)的周期分别为2和3,其和信号x(t)+y(t)是周期信号。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一般周期信号为功率信号。 4.将信号f(t)变换为( a )称为对信号f(t)的平移或移位。 a、f(tt0) b、f(k0) c、f(at) d、f(-t) 5.将信号f(t)变换为(a)称为对信号f(t)的尺度变换。 a、f(at) b、f(tk0) c、f(tt0) d、f(-t) 6.下列关于冲激函数性质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b )。 a、f(t)?(t)?f(0)?(t) b、?(at)? c、 1 ?t? a ? t ? ?(?)d?(t) d、?(-t)?(t) ? 7.下列关于冲激函数性质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d )。 a、?(t)dt?0 b、?f(t)?(t)dt?f(0) ? ? ? c、 ? t ? ?(?)d?(t) d、?(t)dt?(t) ? ? 8.下列关于冲激函数性质的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b )。 a、f(t?1)?(t)?f(1)?(t)b、?f(t)?(t)dt?f?(0) ? ? c、 ? t ? ?(?)d?(t) d、?f(t)?(t)dt?f(0) ? ? 9.下列基本单元属于数乘器的是( a ) 。 a、f ( t) ( t )b、 af ? f 1(t) t) c、 d、 10.下列基本单元属于加法器的是(c ) 。 af a、f ( t) ( t )b、 ? f 1(t) t) c、 d、 11.h(s)? 2(s?2) ,属于其零点的是(b)。 (s?1)2(s2?1) a、-1b、-2 c、-j d、j 12.h(s)? 2s(s?2) ,属于其极点的是( b )。 (s?1)(s?2) a、1b、2 c、0 d、-2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h(s)在左半平面的极点所对应的响应函数为衰减的。即当t时,响应均趋于0。 b、 h(s)在虚轴上的一阶极点所对应的响应函数为稳态分量。 c、 h(s)在虚轴上的高阶极点或右半平面上的极点,其所对应的响应函数都是递增的。 d、h(s)的零点在左半平面所对应的响应函数为衰减的。即当t时,响应均趋于0。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h(z)在单位圆内的极点所对应的响应序列为衰减的。即当k时,响应均趋于0。b、h(z)在单位圆上的一阶极点所对应的响应函数为稳态响应。 c、h(z)在单位圆上的高阶极点或单位圆外的极点,其所对应的响应序列都是递增的。即当k时,响应均趋于。 d、h(z)的零点在单位圆内所对应的响应序列为衰减的。即当k时,响应均趋于0。 . 15.对因果系统,只要判断h(s)的极点,即a(s)=0的根(称为系统特征根)是否都在左半平面上,即可判定系统是否稳定。下列式中对应的系统可能稳定的是b a、s3+2008s2-2000s+2007b、s3+2008s2+2007s c、s3-2008s2-2007s-2000 d、s3+2008s2+2007s+2000 16. 序列的收敛域描述错误的是( b): a、对于有限长的序列,其双边z变换在整个平面; b、对因果序列,其z变换的收敛域为某个圆外区域; c、对反因果序列,其z变换的收敛域为某个圆外区域; d、对双边序列,其z变换的收敛域为环状区域。 22下列傅里叶变换错误的是 23、若f(t) f(s) , res?0,且有实数a0 ,则f(at) 1s1s a、af(a) b、af(a) resa?0 s1s c、f(a) d、af(a) res?0 24、若f(t) -f(s) , res?0, 且有实常数t00 ,则 a、f(t-t0)?(t-t0)-e-st0f(s) b、f(t-t0)?(t-t0)-e-st0f(s) , res?0 c、f(t-t0)?(t-t0)-est0f(s) , res?0 d、f(t-t0)?(t-t0)-e-st0f(s) , res0 25、对因果系统,只要判断h(s)的极点,即a(s)=0的根(称为系统特征根)在平面上的位置,即可判定系统是否稳定。下列式中对应的系统可能稳定的是 a、s3+4s2-3s+2b、s3+4s2+3s c、s3-4s2-3s-2 d、s3+4s2+3s+2 26已知 f (t) ,为求 f (3-2t) 则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 a f (-2t) 左移 b f (-2t) 右移 c f (2t) 左移 d f (2t) 右移 足条件( a ) a 时不变系统b 因果系统 c 稳定系统d 线性系统 28.对因果系统,只要判断h(s)的极点,即a(s)=0的根(称为系统特征根)是否都在左半平面上,即可判定系统是否稳定。下列式中对应的系统可能稳定的是b a、s3+2008s2-2000s+2007b、s3+2008s2+2007s c、s3-2008s2-2007s-2000 d、s3+2008s2+2007s+2000 32若f(t) f(s) , res?0,则f(2t) d a、 12f(s2) b、1s 2f(2) res2?0 c、f(s2) d、12f(s 2 ) res?0 33、下列傅里叶变换错误的是 b 34、若f(t) -f(s) , res?0, 且有实常数t00 ,则 b a、f(t-t0)?(t-t0)-e-st0f(s) b、f(t-t0)?(t-t0)-e-st0f(s) , res?0 c、f(t-t0)?(t-t0)-est0f(s) , res?0 d、f(t-t0)?(t-t0)-e-st0f(s) , res0 36、函数f(t) 的图像如图所示,f(t)为 c a 偶函数b 奇函数 c 奇谐函数 d 都不是 37、函数f(t) 的图像如图所示,f(t)为 b a 偶函数b 奇函数 c 奇谐函数 d 都不是【篇三:专升本信号与线性系统_试卷_答案】txt一、 (共60题,共156分) 1. 能量有限信号是指总能量为有限值而平均功率为_的信号。 (2分) .标准答案:1. 零; 2. 系统响应中随时间增长而趋于稳定的部分称为_分量。 (2分) .标准答案:1. 稳态响应; 3. 单位函数响应h(k)是指离散时间系统对 4. 若周期函数f (t)满足,则称其为_函数。 (2分) .标准答案:1. 奇谐; 5. h(t)是连续因果lti系统的冲激响应,则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是 _。 (2分) .标准答案:1. ; 6. _。 (2分) .标准答案:1. 0; 7. 时间函数中变化较_的信号必定具有较宽的频带。 (2分) .标准答案:1. 快; 8. 信号的最小抽样频率为 _ hz。 (2分) .标准答案:1. ; 9. 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f (s) = _。 (2分) .标准答案:1. ; 10. 序列的z变换的表达式为 _。 (2分) .标准答案:1. ; 12. 为获得信号,应将信号向右平移( )。 (3分) a.1 b.2 c.3 d.6 .标准答案:b 13. 如果连续时间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g(t),则其单位冲激响应h(t)为( )。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14. 直流信号f (t) = 2的傅里叶变换为( )。 (3分) a. b. c. d.标准答案:c 15. 实奇函数f (t)的傅里叶变换是( )。 (3分) a.实偶函数b.实奇函数c.虚偶函数d.虚奇函数 .标准答案:d a. b. c. d. .标准答案:c 18. 序列的z变换的收敛区为( )。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b 19. 以下属于周期信号频谱特点的是( )。 (4分) a.周期性 b.离散性 c.谐波性 d.收敛性.标准答案:b,c,d 20. 已知某系统输入-输出方程为,则该系统是( )系统。 (4分) a.线性的 b.时不变的c.因果的 d.稳定的.标准答案:a,d 21. 如果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为h(t),激励为e(t),则零状态响应为_ _。 (2分) .标准答案:1. ; 22.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h(z)与单位函数响应h(k)的关系是 _。 (2分) .标准答案:1. ; 23. 当周期信号的周期减小时,其频谱谱线间的间隔变_。 (2分) .标准答案:1. 大; 24. 当信号通过线性系统时,系统对信号中各频率分量产生的相移不与频率成正比,结果使各频率分量在时间轴上的相对位置产生变化,就会造成_失真。 (2分) .标准答案:1. 相位; 25.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若其响应出现的时间不在施加激励的时间之前,就是_系统。 (2分) .标准答案:1. 因果; 26. 余弦函数的傅里叶变换为 _。 (2分) .标准答案:1. ; 27. 一个因果且稳定的连续时间lti系统的所有极点一定位于s平面的_半平面。 (2分) .标准答案:1. 左; 28. 的原函数为 _。 (2分) .标准答案:1. ; 29. 描述线性移不变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是 _。 (2分) .标准答案:1.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30. 序列的z变换的表达式为 _。 (2分) .标准答案:1. ; 31. 下列方程中,( )描述的系统是线性时不变的。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32. 离散信号的周期为( )。 (3分) a. b.8 c.3 d.2 .标准答案:b 33. 卷积= ( )。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c 34. 若系统函数,则零输入响应的模式为( )。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d 35. 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为( )。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d 36. 如果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g(k),则其单位函数响应h(k)为( )。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c 37. 关于z变换的收敛区,以下说法中,( )是正确的。 (3分) a.右边序列的收敛区是在z平面内以原点为中心的圆的外部,一定包含无穷远点 b.左边序列的收敛区是在z平面内以原点为中心的圆的内部,可能不包含原点 c.双边序列的收敛区是在z平面内以原点为中心的两个圆所夹的环形区,可能包含原点 d.有限长序列的收敛区是整个z平面,一定包含原点和无穷远点 .标准答案:b 38. 下列( )单位函数响应所代表的系统是因果且稳定的。 (3分) a. b. c. d. .标准答案:a 39. 图1所示的离散时间信号f (k),可用以下的( )来表示。 (4分) a. b. c. d. .标准答案:c,d 40. 以下关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4分) a.全响应不仅可以分解为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还可以分解为自由响应和强迫响应 b.零输入响应就是自由响应,零状态响应就是强迫响应 c.强迫响应是零状态响应的一部分,自由响应包括零输入响应部分 d.稳定系统的自由响应一定是暂态的 .标准答案:a,c,d 41. 将信号f (2t2)反褶得到的另一个信号是 _。 (2分) .标准答案:1. f (2t2); 42. 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的变换有傅里叶变换和_。 (2分) .标准答案:1. 拉普拉斯变换; 43. 线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泥生产过程中工业固废的固化土改性技术
- 生物基建筑材料的使用与生态友好特性
- 地铁施工管线迁改悬吊保护方案施工效率提升
- 高科技手段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应用与前景
- 保温装饰装修材料的隔热效果与室内舒适度提升
- 2025年食品安全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药厂环卫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培融合背景下的创新课程设计与实施
- 茶叶电商平台的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转型路径
- 行记合同(标准版)
- 湖北省公务员遴选考试题目及答案
- 医疗机构小儿推拿技术规范-公示稿
- 吊篮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小麦加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护理查房
- 减盐减油知识课件
- 焊接过程化学反应
- 手术体位安全管理制度
- 慈善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
- 八马加盟合同样本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