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课件(40张).ppt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课件(40张).ppt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课件(40张).ppt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课件(40张).ppt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课件(4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知识总结及练习,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ng)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且贰于楚也: (贰: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 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若不阙秦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二、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共其乏困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名词做动词,结盟。) 夜缒而出 (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做状语),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A、且贰于楚也: 古义为从属二主;今义为“二”的大写; B、无能为也已: 无能:古义:不能够;今义:没有能力。 C、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现象,E、何厌之有; 古义:满足;今义:厌烦,讨厌; G、共其乏困: 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劳; H、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I:亦去之: 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去;,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A、以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介词结构后置;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 C、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D、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E、敢以烦执事: 省略句;,四、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F、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 G、邻之厚,君之薄也: 判断句 H、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省略句 I:因人之力而敝之/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判断句,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A、而: 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不译) 朝济而夕设版焉/因人之力而敝之 (表转折,但是),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B、以: 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敢以(之)烦/以乱易整 (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把,介词),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C、焉: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 (疑问副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哪里)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 (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D、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邻之厚,君之薄也 (取消句子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 (取消句子独立性)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代词,代这件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结构助词,的),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补充: D、之 1、辍耕之垄上 (往,到) 2、执策而临之 (代它(马) 3、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指代我(自己) 4、顷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用在时间速记之后,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5、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E、其: 以其无礼于晋 (代词,他) 君知其难也 (代词,这件事) 又欲肆其西封 (代词,它的) 吾其还也 (疑问副词,表商量事希望语气,还是) 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代自己,自己的),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F、封 既东封郑 (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又欲肆其西封 (名词,疆界),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G、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动词,作为)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动词,给予),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H、若: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你) 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像) 5、曾不若孀妻弱子 (比得上),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I、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 (喜欢,高兴) 4、说备使抚表众 (劝说) 5、捕蛇者说 (一种文体) 6、是说也,人常疑之 (说法),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J、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2停数日,辞去 (告别) 3不辞劳苦 (推托) 4、挟天子以令诸侯,动以朝廷为辞 (借口) 5、近者奉辞伐罪 (命令) 6、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辞赋,一种文体),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K、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 4、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五、指出下列一词多义,H、微:1则名微而众寡 (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 (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稍微,略微) 4、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含蓄不露) 6、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副词,不),1、下列加黄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从属二主)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 ) B.晋军函陵(驻扎)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C.行李之往来(使者)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D秦伯说(言,道) 又欲肆其西封(扩张),课堂练习,2下列加点的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D.晋军函陵,课堂练习,3下列加黄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 (往,到) 是寡人之过也(的)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独,不译) 子犯请击之(他们,指郑军)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 敢以烦执事 (拿) 阙秦以利晋 (来) 以乱易整,不武(因此),课堂练习,3下列加黄的多义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以其无礼于晋 (它,指代郑国) 共其乏困 (代使者) 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语气) 失其所与,不知 (自己,自己的) D.(秦军)乃还 (于是,就)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竟,竟然)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你,你的)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才),课堂练习,4选出与“子亦有不利焉”中的“焉”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B 将焉取之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D且焉置土石,课堂练习,5“以”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皆以美于徐公 B 敢以烦执事 必以长安君为质 C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D 以其无礼于晋 焉用亡郑以陪邻,课堂练习,6“于”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 赵氏求救于齐 B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C 皆以美于徐公 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 D 于是葬死者,问伤者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课堂练习,7“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D.以为得之矣,课堂练习,8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课堂练习,9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课堂练习,10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课堂练习,11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 B秦伯说,与郑人盟: 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课堂练习,12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有的是谦称,有的是敬称,属于敬称的有: A、是寡人之过也; B、吾不能早用子;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君亦无所害 E、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课堂练习,13.下列加红词语都有词类活用的一组是 秦军氾南贰于楚既东封郑因人之力而敝之阙秦以利晋国危矣君亦无所害以乱易整 A、 B、 C、 D、,课堂练习,14、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无异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行李之往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课堂练习,15、从句子语气的角度看,下列四句话中语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