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七颗钻石教案 2 课时 七颗钻石教案 2 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俄国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个童话故事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在于,读关于爱心的神奇故事,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三年级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童话,对童话很感兴趣。学生已经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2 / 12 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 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 ” 等词语。 2.有感 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 凭借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教学难点】 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 2.学生:搜集关于童话的资料。 【教学方法】 通过问题导入课题,在学习过程中会用到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概括一些句子的大体意思体会其深层含义从而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3 / 12 一、问题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导入:大家知道什么是童话吗?谁来和大家说说。 出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让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指名读) 2.同学们读过童话故事吗?谁来和大家说说你读过什么童话故事。 3.揭题: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 七颗钻石。 4.板书课题: 19 七颗钻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同学们知道这篇童话的作者是谁吗?(列夫 托尔斯泰) 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列夫 托尔斯泰的资料,谁来读一下? 出示:列夫 托尔斯泰( 1828-1910) ,19 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妮娜复活 ,也创作了大量童话 .被列宁称为 “ 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 天才艺术家 ” 。(这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作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学到他写的文章,希望同学们能记住他。) 2.我们已经了解了作者,那接下来请大家欣赏小视频七颗钻石,思考这个小视频也就是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希望4 / 12 大家认真看,仔细听,一会老师找同学起来说一说。 出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的故事。 三、学习生字词 1.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那通过预习这些词你会读了吗? 出示: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指名读、齐读) ( 1) “ 干涸 ” 是什么意思?谁能来说说。你能用 “ 干涸 ”造句吗?(干涸:没有水了。) 2.这些字你认识了吗? ( 1)出示:竟、匆、绊、瞬、凑、咽、唾、沫(指名读、齐读)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字里有个多音字?(估计学生能发现是“ 咽 ” ) “ 咽 ” 是个多音字,在本文中读 “yn” 。那它还有什么读音,谁来说说?能组个词语吗?( “yn” 咽喉;“y” 呜咽。) ( 2)填空 5 / 12 出示: 他咽()喉肿痛,疼的连饭都咽()不下去。 山泉呜咽(),草木含悲,似乎都在哀悼英雄王 二小。 3.出示会写的要字:渴、罐、累、竟、匆、哀、舔、反、递、忍、凑、咽、唾、沫、涌,指名认读。 ( 1)刚刚我们讲解了 “ 咽 ” 这个多音字,那么大家看看这些字里还有别的多音字吗?( “ 累 ” )在这篇课文中它读“li” ,那它还有什么读音,谁来说说?能组个词语吗?( “li” 硕果累累; li 积累) 填空: 爸爸长年累()月地辛苦工作,终于因劳累()过度而病倒了。 深秋,果园里果实累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 2)学生观察,谈发现。 ( 3)写好这些字需要注意什么? “ 渴 ”“ 沫 ”“ 涌 ” 左边均为三点 水; “ 凑 ” 的左边是两点; 注意 “ 累 ” 字下半部分的写法; “ 舔 ” 字右下部的写法。可以与 “ 添 ” 字比较记忆; “ 罐 ” 字的笔画比较多,不要漏写。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我们先来观看一组与旱灾有关的图片。 6 / 12 2.看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二、研读重点,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段 ( 1)你能从文中找到图片中描写的内容吗? ( 2)出示:在很久很久以前 ,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 ,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 ,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 ,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一段,你感受到什么?(旱灾的严重以及带来的危害很大) 从文中哪个词语体会到的?( “ 所有、都、干涸、也都、焦渴而死 ” ) 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写出了旱灾的严重,以及水的重要性) ( 3)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什么?(水)谁还想把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评价:听了你的读,老师都觉得焦渴难耐。) 是啊,没有水等待我们的就只有 死亡。 2.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在小女孩找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用 标出水罐发生变化的句子。 ( 1)全班交流 水罐的神奇变化 人物什么行为让水罐变化 7 / 12 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装满了水 水还是满满的 木的变成银的 银的变成金的 变成钻石 ,涌出泉水 ( 2)找同学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出示下列句子: 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 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 3)这些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吃惊、惊讶、激动 ) ( 4)谁能来带着吃惊的语气试着读一读这几句话? 同学们他读的怎么样,谁想来给他评一评。(看来你认真地听他朗读了,那你能试着读一读么?) ( 4)小结:水罐的神奇和一次次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空木水罐 有水木水罐 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 木8 / 12 水罐变银水罐 银水罐变金水罐 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4.那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的句子用 标出来,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可以在旁边写一写体会。 ( 1)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空水罐装满了水? 出示句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a.你体会到什么? b.指导朗读 c.大胆想象 :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大胆地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a.“ 喜出望外 ” 是什么意思?谁能来说说。你能用 “ 喜出望外 ” 造句吗?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b.小姑娘为什么这么高兴? c.指导朗读 9 / 12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a.你体会到什么? b.指导朗读 小姑娘回到家,把水灌交给了母亲。母亲说: “ 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 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 a.你体会到什么? b.指导朗读。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 ,把水灌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a.“ 咽了一口唾沫 ” 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女孩是强忍焦渴,她多么想喝一口啊,可遇见讨水的路人她又毫不犹豫地递出水罐。体现了小姑娘的爱心是广博而无私的,她的心里总想着别人。 b.指导朗读 ( 2)小组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水罐 5 次发生变化的原因,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水罐的神奇变化 人物什么行为让水罐变化 作者通过故事歌颂什么 装满了水 10 / 12 为母找水 孝心 博大的、无私的爱心 水还是满满的 为母省水 孝心 木的变成银的 倒水给小狗喝 善心 银的变 成金的 母亲让水给女儿 母爱 变成钻石 ,涌出泉水 让水给过路人 爱心 师:通过分析句子知道水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为母找水(孝心) 为母着想(孝心) 给小狗水(善心) 母让女水(母爱) 给路人水(爱心)。 总而言之,是什么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生:爱心。 师:什么样的爱心? 生:博大的、无私的爱心。 11 / 12 6.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爱心巨大而又神奇的力量。 是啊,就是这博大的、无私的爱心,让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出示齐读: ( 1)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 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 2)你体会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爱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普照人间。)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探究 为什么课文不用 “ 神奇的水罐 ”“ 水罐的变化 ”“ 一罐水 ” 等作题目,而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发酵型辣椒酱微生物群落结构与风味关联研究
- 2025-2030协作机器人人机共融场景下的安全标准升级趋势跟踪报告
- 2025-2030动力锂电池回收网络布局优化与渠道建设战略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隔膜生产工艺优化与原材料替代可行性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负极材料技术路线更迭对产业格局影响预测
- 2025-2030动力电池硅基负极材料量产工艺难点与设备改造需求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突破与经济性评估研究报告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纠纷预防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路线比较与渠道体系构建研究
- 幼儿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及总结
- 我国主要城市历年降水量
- 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物理汇编:物态变化章节综合3
- LY/T 2267-2014林业基础信息代码编制规范
- GB/T 23904-2009无损检测超声表面波检测方法
- GB/T 18043-2013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海绵城市总结课件
-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课件
- 压疮预防及护理操作流程
- 政治学基本原理-精选课件
- 会计学全套课件第一学期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