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密 级 公 开 学 号 XX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疯秧歌作品中“表演元素”的变化历程分析论文作者:XXX指导教师:XX系别:XXXX专业XXXX年级:XXXX提交日期:XXXX答辩日期:XXXXX14第 页 毕业论文(设计)学术承诺本人在此承诺:所撰写的论文是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通过独立专研所获得的成果。所呈交的疯秧歌作品中“表演元素”的变化历程分析除了文中一些特别加注的标准和引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含有任何抄袭的情况,也不包含他的学术研究成果。作者签名: 日 期: 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熟知衡水学院的校矩校规,将会遵守校内有关保留和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或向有关部门送交学生毕业论文的原件或复印件,允许论文被其他学生查阅和借阅;学校有权公开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同时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来保存论文的相关资料。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论文题目:疯秧歌作品中“表演元素”的变化 历程分析摘 要:疯秧歌,据说法原是流传于安徽省凤阳一带的具有皖北风情韵味的汉族舞蹈,原名“凤秧歌”。疯秧歌具有粗犷、风趣、泼辣、独特等特点。一直深受到人们的喜爱,疯秧歌有着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男角表演起来洒脱大方,女角表演起来妖娆多姿,让人看的赏心悦目。疯秧歌从早期耕种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已成为一种让陇陕人民所喜欢的民间艺术。民间艺术说到底蕴含着很浓的民族文化,好的文化就应该被人们所认知、所传承、所歌颂。本文介绍了凤秧歌的起源,艺术传承与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具有深远的研究舞蹈文化价值。关键词:凤秧歌;舞蹈;表演元素;文化传承TITLE:EXPOUND THE PHOENIX YANGKO DANCE WORKS “PERFORMANCE ELEMENTS”CHANGE PROCESS ANALYSISAbstract: crazy yangko is originally spread in Fenyang Anhui province and with a special dance in Northern style , it is formerly known as “Phoenix Yangko .” The Phoenix Yangko has a crazy, funny, untamed, distinctive features and so on. Phoenix Yangko has been well received by the favorite, crazy yangko dance with colorful performances. The men dance the Phoenix yangko look very chic and the women dance very charming. Phoenix yangko dance from early farming era continues today , it has become people like the folk art. The folk art is embody the national culture. So, people should inherit i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artistic heritage The Phoenix Yangkos future direction, with far-reaching study of dance and cultural value.Key words: Phoenix Yangko, Dancing, Performance Element, Cultural Heritage目录摘 要:3Abstract4绪论71秧歌舞的现状71.1 疯秧歌的人文地理71.2 无人传承72不同时期出现的疯秧歌的作品92.1疯秧歌作为民间舞被收集在国家舞蹈集成中92.2疯秧歌“表演元素”的提炼过程93 疯秧歌走进高校课堂的情况分析103.1首次出现在衡水学院的课堂分析103.2民间舞蹈演变的利与弊11结 语11注 释12参考文献13致谢14 绪论1秧歌舞的现状疯秧歌又名凤阳歌,也可叫做街秧歌,是陇陕一带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舞蹈。因男角头上佩戴着一顶甩圈帽,帽子上面缀着一个红色的小绒球,看起来颇像凤凰的头冠,故叫做秧歌舞。疯秧歌在早期原是流传于安徽省凤阳一带的一种带有浓郁皖北风情的汉族舞蹈,在不少民间文化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的世态里,学者专家应找出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凤秧歌在19世纪末,传入到景县孙镇,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结合了景县当地人文的特点,已经发展成一支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舞蹈形式。疯秧歌具有粗犷、泼辣、风趣等特点,疯秧歌作为当地老百姓熟悉的舞蹈形式在当下存在着无人传承,濒临失传的现状,现政府和百姓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拯救,通过创编疯秧歌体裁的作品,及疯秧歌走进高校课堂等措施的方法对现阶段发展进行传承与保护。笔者通过对现阶段疯秧歌发展状况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疯秧歌的了解,以及窥探民间舞蹈的未来发展方向。这对于未来探索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联系。1.1 疯秧歌的人文地理北方的民族舞蹈种类繁多,秧歌舞在北方是流行于民间的舞蹈,多数分布在东北一带,因此,东北的秧歌异常盛行。从我国南北两方看来,凤秧歌的影响力主要还是北方居多,北方可以延伸至哈尔滨、青海、河北、陕西、辽宁等多地。南方极少有表演秧歌舞的地方,不过,在一些节目出演上,偶尔也会有人为了博得大家的欢乐,在表演节目时,扭上一段富有活力的秧歌舞蹈。随着秧歌舞近年来的不断地向各地推广,秧歌舞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转变。且表演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秧歌舞一直深受当地人的喜爱,每当节假日总会排上这么一段扭秧歌。秧歌舞演出的剧情中包括内容冲突和人物情节等,这些元素构成一曲曲动听的民间小唱。歌曲中有歌颂劳动的,有描述亲情、爱情故事的,也有有描绘自然风景的。种类繁多,形式不一,其中有代表性的大过年获得了民间艺术的好评。1.2 无人传承疯秧歌起源较早,按理说,发展到现在。应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文化。随着各类舞蹈的纷至沓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新舞蹈,却极少有人再去顾暇民间舞。而比较热门的舞蹈是爵士舞、街舞、牛仔舞等一系列流行舞蹈。特别是受年轻人的欢迎。所以很多民间艺术舞蹈要么是没有人传承,要么是出现民间舞蹈老年化的现象。就以具有千年历史的秧歌为例吧,据现在很多的老艺人说,选择学习和表演秧歌舞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也就容易造成秧歌人才上的断缺。即使老一辈的艺人想教,也没有人乐意学习。处于三十岁以下学习凤秧歌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大多数还是老人们在继承这一文化。据蓝色快报采访秧歌出现老年化与无人传承的现象。内容包括:作为薛家村秧歌队的“总指挥”,70岁的薛汉明至今也没有收过徒弟,至于原因老人表示,不是自己不愿意教,而是“根本没人学”。 可见,秧歌舞在渐渐地被年轻人置若罔闻,再这样下去,秧歌舞还能走多久?2不同时期出现的疯秧歌的作品 随着各个时期的发展,凤秧歌出现了大量的作品,这将是未来聚集秧歌艺术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民间历史价值的蕴藏。2.1疯秧歌作为民间舞被收集在国家舞蹈集成中疯秧歌作为民间流传以久的文化遗产,应受到人们的保护与挖掘。景县所保留下来的疯秧歌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华民间艺术的一块亮丽瑰宝。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政府为了保留住这一文化遗产投入了不少的人力与物在疯秧歌上。景县的人文科学工作者也来到了景县孙镇,经过一番的专研与实地调查,最终把疯秧歌完成地整理出来。从那以后,疯秧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疯秧歌通过舞蹈表演在文化节目上获得了很多光荣的成就。景县从地图上看来位于我国河北省衡水市,大运河的西岸。疯秧歌从民间脱颖出来后,渐渐地走上更为广阔的舞台,有的甚至走出了国门,步入了国际文化市场。凤秧歌从不同的分类上有多种,一般分为高跷和地秧歌两种。疯秧歌从它的艺术形式或是类型上讲,都是一种戏剧,而不仅是所属的舞蹈与歌唱。通过课程熟知,疯秧歌是一种词、曲、歌赋相结合的统一体,具有着粗犷、泼辣、风趣等特点。由疯秧歌创作的歌曲和戏剧众多,单传统节目就有八十多个。并且,一些新创意的歌剧随着社会不断的萌生着。疯秧歌一般于农历十几号的时候,人们在各自的村子以撵旺火、上院和踩街的形式进行表演。疯秧歌所表演的节目中,大多数反应出来的是农民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劳动力。在1986年间,河北省景县的疯秧歌被正式收集在我国的国家舞蹈集成中,同时,作为河北省定为全省全力普及的6个舞蹈之一。2.2疯秧歌“表演元素”的提炼过程学习舞蹈的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会发现舞蹈是可以进行提炼的。所谓提炼就是在原来的舞蹈基础上去杂质,提取出舞蹈本身所要突出的特质,然后创造出更加具有教学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舞蹈。只要对舞蹈进行细致的分析,就能从中找到最具风格特色的舞蹈动作元素来,疯秧歌同样也可以提炼出最具有民族代表性的表演风格。在疯秧歌的结构动作体态中,主要是靠脸部,脚部和身体表现出来。秧歌舞中脸部的特征包括正脸和腆腮,腆腮有害羞、腼腆之一,通过这一脸部表情,可以生动地表达出“三道弯”的一些形态,这一体态为后面的“探”元素奠定了基石。尔后所要讲到的身体特征,主要是讲通过身体的柔韧度形成一种上下身拧成的姿势,也就是秧歌舞中所提及的麻花腰,因为动作上形似麻花,故称之为麻花,它的独特之处是既构成了“三道弯”又为具有特色的“拧”元素提供了形成依据。脚的特征主要是用来配合动作的,有踏步节拍和旁点步,由于前两者形成体态上的“三道弯”需要身体通过重心的调节来支撑,所以脚部在秧歌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无论是在舞蹈原身的动作上,还是心里上,能衡量好舞蹈元素中的要点,收住气息,提取侧重点,加大本身的动作和幅度,达到恰到好处的吻合点,就能创造出舞动的完美曲线。以下可参考一下花鼓秧歌的一些要点,秧歌舞蹈的形式一般由四人以上来进行走场,人多的话,叠加式一般为偶数。形式有八字走和蛇蜕皮等。分配好队伍后,编排成圆圈,方可开始无伴唱的集体表演。秧歌舞以这样的唱法延续了很多年,后来发展为二人或是二人以上的对唱。歌曲大多是用来歌唱爱情生活的,在戏剧中加入故事情节后,增强了疯秧歌的传染性,秧歌队领头的人叫伞头,一只手撑着伞,另一只一手指挥队形,在浓浓的喜悦里,即兴编词,出口成章,唱着祝福的贺词,传播着幸福的生活。秧歌舞在服饰,装扮和道具上典型化。这个跨越性的演变过程,使民间小曲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花鼓秧歌)3 疯秧歌走进高校课堂的情况分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人文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族舞蹈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大力支持。疯秧歌作为民族文化艺术,应得到子孙的传承与接纳。3.1首次出现在衡水学院的课堂分析如今,秧歌舞作为舞蹈艺术,已被高校学院纳入课程中。2014年下半年,在衡水学院2012级开设了疯秧歌课程,课内通过对凤秧歌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舞蹈训练,提高了学生对凤秧歌的了解以及对舞蹈大胆创意的认识。舞蹈,按研究学上的说法是一种通过人体有节奏、有提炼和有组织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造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艺术。就连著名的作词家闻一多先生对疯秧舞也有研究,“说舞是闻一多的艺术类型论系列论文中的一篇。该文通过对一场原始舞蹈科罗泼利(cor-roborry)舞的描绘与分析,阐述了舞蹈艺术的一般的审美性质与特点 ”。经过细微的观察,可以从发现疯秧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的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人们可以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在感受着传统艺术文化所带给人心灵上的撞击。3.2民间舞蹈演变的利与弊民间舞蹈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产业,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探索价值。在其他舞蹈中起着积极的领导作用,通过民间舞蹈的反响,可以带动各类舞蹈的发展。民间舞蹈在演变的过程中,一方面有着创新的好处,另一方面会破坏舞蹈原生态的特质。各民族舞蹈现代舞化越来越鲜明,尤其是疯秧歌更显得鲜明与突出,新型的舞蹈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和视觉上的享受,但是也导致了民间舞蹈发生变异的特点,给舞蹈产业带来了很多利弊参半的问题。力求在舞蹈发展创作中不破坏舞蹈本身的文化与精髓,把握好尺度,才能取得双赢的效果。而不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期里,不断的去开辟新的舞蹈道路,摒弃舞蹈本身的文化内涵。如今,世界处在多元化的时代,如何抓住机会把具有文化价值的舞蹈推上各国的舞台已成为全体国民所关注的问题。结 语民间舞蹈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所遗留下的产物,对于优秀的艺术文化我们应该有所继承,历史是以螺旋形的趋势向上发展着,每一个时代都应该给后人遗留着具有研究性价值的文化。疯秧歌的历史传承已延续了若干年,在一定程度上说来,该文化跨越的了多个朝代,吸收了渊远流长的历史价值。所以,我想,秧歌舞的原生态舞蹈应被后人所传承。注 释 1995年,李二俊率队参加北京全国民间舞蹈比较,以凤秧歌出演的大过年获得了优秀奖,被相关专家评为“真正反映劳动人民欢乐和美好愿望的民间艺术”。王钦帅.半岛网J半岛都市报.EB/OL. /news_html/201302/20130207/news_20130207_2076145_2.shtml“1986年,景县疯秧歌被收集在国家舞蹈集成中,并被河北省定为在全省普及推广的6个舞蹈节目之一”该句稿件来源景县县委宣传部,由新华网河北频道于2008-07-21日进行报导。沁源县文化管编沁源民歌概况(内部资料),2006年印,第3-6页。出处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54-56页。1986年,景县疯秧歌被收集在国家舞蹈集成中,并被河北省评为全省普及推广6个舞蹈节目之一 参考文献1 于平.武道文虎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29-41.2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16-34.3 潘志涛.中国民间舞蹈教材与教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1-144 资华筠,王宁.舞蹈生态学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7-17.5 李北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机械设备调度管理方案
- 大学毕业论文致谢词8篇
- 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2025年针对国有企业的水电供应合同
- 2.3群落的演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北师大版必修二第七单元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斯大林模式”教学设计
- 毕业设计(论文)致谢7篇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第2课时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标准化管理方案
- 现代智力七巧板赛前培训
- 国航特殊餐食代码表
-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ppt课件(完整版)
- AS9100D体系标准中文版
- 免疫细胞治疗中心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 中国铁塔-基站规范培训课件
- 《中国人民警察警歌》歌词
- GB-T 41378-2022 塑料 液态食品包装用吹塑聚丙烯容器(高清版)
- 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
- 酱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
- 有机氟化合物的合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