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说课_第1页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说课_第2页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说课_第3页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说课_第4页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说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说课 课题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从容说课 环境问题是全球极为关注的事情。本课题主要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对 “ 环境 ”这样一个大题目进行教学。 首先。教师通过两组形成鲜明对比的画面,使学生认识到燃料燃烧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其次,教师组织学生通过 “ 模拟酸雨地危害 ” 实验,加深对酸雨危害的认识。 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学习乙醇、氢气等新型燃 料以及一些绿色能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模拟实验,认识酸雨的危害。 (2)运用讨论的方法,获取更多的新知识。 2 / 16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3)逐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 “ 燃料的燃烧 ” 。 (4)培养对化学、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教 学难点 1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引导 实验 联系实际 拓展引申 开阔视野 小结内容。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烧杯、 “ 模拟酸雨水 ” 。 学生用具:树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以图片的对比,创设情境 教师 在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观看两组幻灯片。 (或投影 ) 3 / 16 投影 第一组:课本 P128 图 7 24。 第二组:课本 P134 图 7 30、图 7 31、图 7 32。 设问 这样的两组画面给同学们传递了什 么样的信息呢 ? 学生回答 第一组画面显示的是化石燃料在人类生活中的用途;第二组画面显示了燃料在燃烧提供能量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腐蚀岩石,污染空气。 过渡 非常好。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 “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 。 板书 课题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新课引入 燃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却对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我们主要从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的角度来学习。 板书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设问 你知道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呢 ? 学生讨论 回答 可能有的 答案: 1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2 1930 年 12 月 1 日至 5 日,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4 / 16 由于燃料的燃烧排放出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在逆温的条件下大量积累,使 60 多人中毒死亡,几千人患呼吸道疾病,许多家禽死亡。 3汽车中的燃料 柴油或汽油,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尾气中含有一些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氧化物和烟尘等,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比如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美国洛杉 矶市发生了严重的光化学污染事件, 65 岁以上的老人死亡 400人。由于该市三面环山,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汽车漏油、汽油不完全燃烧和汽车排放尾气,城市上空聚积近千吨的石油废气、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这些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了淡蓝邑的光化学烟雾。 4光化学烟雾对污染环境危害性很大,但这种现象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不是经常出现的。目前酸雨的危害日趋严重,酸度不断增加,范围日益扩大。据报道,过去酸雨只限于大城市和工业集中区,近年来已发展到中小城市甚至农村。 评价 大家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非常好 。 过渡 说到酸雨,我们从刚才的图片上已经看到酸雨对森林、雕像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下面,我们一起通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来认识一下酸雨对环境的破坏 (教材 P140页 )。 5 / 16 活动与探究 (因制 So2 存在污染问题,所以教师课前配好模拟酸雨水,课上供给学生做实验。 ) 现象 1植物叶片 (或果皮 )都变色。 2有气泡冒出,镁条或锌粒逐渐变小。 3有气泡冒出。 教师补充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 酸雨。 设问 那么,同学们根据上述的实验,能否具体谈 淡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等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 回答 1酸雨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它能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3酸雨对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注有腐蚀性。 4.酸雨渗入地下,可能引起地下水酸化。 5.对人体的健康有直接的危害,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得多,可以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致死。 过渡 我们生活的家园 地球,她在流泪,她在滴血,她的儿女们不能坐以待毙。那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保护6 / 16 她呢 ? 学生讨论 回答 1减少人为排放的污染物。 2减少煤中的含硫量,对煤炭中的硫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3改进设备,使燃料充分燃烧;增加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成无害气体。 4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铝物质排放。 5开发新能源。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刚才的内容并板书 板书 过渡 煤和石油虽然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它们燃烧时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人类把眼光放在了使用和开发清洁的燃料上。 板书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投影 车用乙醇汽油 乙醇是以高梁、玉米、小 麦、薯类、糖蜜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将乙醇液中含有的水进一步除去,再添加适量的变性剂 (为防止饮用 )可形成变性燃料乙醇。车用乙醇汽7 / 16 油是将变性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使用这种燃料不但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和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乙醇汽油在一些国家已成功使用多年,目前在我国也开始受到重视。 2001年 4 月 2 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变性燃料乙醇和车用乙醇汽油两项国家标准;并于 2001 年 4 月 15 日开始实施。我国将根据具体情况,在一些城市逐步推广使用乙醇 汽油。 讲解 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乙醇还容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且还是一种优良的有机溶剂。 乙醇的成分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它的化学式是c2H5oH。 设问 根据乙醇的化学式,你认为作为汽车变性燃料的乙醇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生成物是什么呢 ? 回答 二氧化碳和水。 追问 为什么呢 ? 回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的角度来讲,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评价 非常好 !大家学习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板书 1乙醇 (酒精 ) c2H5oH+3o22co2+3H2o 8 / 16 引申 在街上吃火锅时,有的火锅下面燃烧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冰的一种物质,它真的是冰吗 ? 回答 不是,这种类似于冰的物质其实是一种固体酒精。 教师补充 从这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乙醇同样有着三态变化。由于乙醇燃烧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它被用作酒精灯、火锅、内燃机等的燃料。 设问 除了乙醇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新型的燃料或者能源。 回答 1氢气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点燃后生成了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所以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2地热。地球 的地心是高达几千摄氏度的熔岩,地热能的总量,相当于煤炭总量的 1 7 亿倍。 3潮汐能。它是一种不消耗的燃料,是没有污染,不受洪水或枯水影响,用之不竭的再生 能源。在海洋能源中,潮汐能的开发利用最为现实,最为方便。 板书 2氢气 2H2+o22H2o 过渡 科学家在开发新能源上,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可喜的成果。 (或投影或制成课件 ) 投影 9 / 16 一、用地热水发电 产生地热能源需要两个条件:发热的岩石和滚烫的水。在冰岛,这两者都具备,而且丰富得很。由此派生出地热利用 的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将地下热水抽出,另一种是向地下有热岩的地方注入冷水,利用热岩加热冷水,再把热水从另一处抽出。前一种方式较省事,但地下热水中含有多种腐蚀物,对供热管道的腐蚀极大,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事先加以预防,这种地热利用是不会长久的。后一种方式虽然腐蚀问题不严重,但是,很难控制地下那个巨大的 “ 加热炉 ”( 即热岩 )的活动。总之,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利用地热,都必须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 冰岛利用地热主要靠注入冷水取得地热能。利用地下沸水的内斯韦利热能发电厂,居然提供了雷克雅未克所需热能的 1 3。该厂位于地热高温区,地下 2000 米深处的温度已达400 。从 18 个钻孔中冒出水与蒸汽的混合物。这些混合物经过热交换器,冷水就被加热到约 90 。不过,由于水中存在的大量的氧气对管道系统具有相当强的腐蚀作用,所以必须去除水中的氧气。为此,人们不仅使用普通的排气法,还在水中添加少量硫化氢。硫化氢与氧气发生反应后,就可以除去剩余的氧气,这就是为什么雷克雅未克的热水中常常会有一股淡淡的臭鸡蛋味的缘故。 10 / 16 冰岛人采用的这一措施还真有效,如果来自地层深处的沸水直接进入管道系统,管壁很快就会穿孔。因为地下水中含有丰富 的矿物质以及酸性腐蚀物质,即使采用最好的钢管,用不了几个月也会被腐蚀。而硅酸、氯化钠及铁、钙等元素在冷却时却会凝固成黏合物,很快将水龙头堵塞。若在水中添加少量硫化氢,上述弊端即都能克服。 在日本,新源产业技术综合机构则于 1991 年末成功地进行了地下热水发电实验。他们将热水在低温下与沸腾的煤体进行热量交换,利用交换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发电。 由于日本拥有大量的温泉,因此在温泉旁打井,然后安装设备,利用地下热水发电是很方便的,目前,这项实验正在进行中。 二、太阳灶 收集太阳能代替煤、电,用来煮水烧饭,是大阳 灶的特长。 例如,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注重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这里的城乡居民普遍使用太阳灶,住宅民房顶上的太阳能器具群已成为该市的一大景观。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个太阳能研究小组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灶,效率很高。该装置的关键设备是一个独特的太阳能集热器,其形状为弓状的不锈钢镜子,镜子长 5 英尺 (约合 152 厘米 )、宽 2 英尺 (约合 61 厘米 )。将这种太阳灶置于11 / 16 屋外的地面上,镜子始终正对着太阳光,在其正中央布置一套发散式吸热管,通过管子循环的水由于被加热而变成蒸汽;再用管子将蒸汽引到屋内的灶上,用这种办法可使 灶温达到 180 。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可进行各种烹调,既能炸制、烤制食品,也能蒸煮食品,一个灶可供应 25 个人就餐。 此外,由于白天在压力容器中产生的热量散发的速度很慢,所以甚至到深夜,炉灶也能保持高温,故在夜间仍可使用。 三、干净的核能 1986 年,世界核电装机容量还只有 2 5 亿千瓦, 7 年后的1993 年就发展到 4 亿千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 17,预计再过 7 年,到本世纪末,核电装机容量还将增加到 5 亿千瓦,发电量将占世界发电量的 1 3 1 2。尤其是少煤缺油的法国与日本, 1993 年已建成投入运行的核反应堆已有 56 座与48 座,分列世界第一位与第二位。发电总功率也达到了 0 6亿千瓦与 0 4 亿千瓦。就是那些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的国家,也在大力发展核电,其中羌国运行的核反应堆在80 年代未就已超过了 100 座。而英国、俄国、德国的运行堆数在 1993 年也分别达到了 35 座、 29 座和 20 座。由此可见,进入 21 世纪后,能源结构中核电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大,其作用和地位也将日显重要。到那时,核能将像现在的煤、油、气等天然常规能源那样,日渐为众多的人们所接受,进入寻常的百姓人家。 12 / 16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人类利用燃料 的同时,也给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 地球,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作为地球人类的一员,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努力学习,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中。 布置作业 习题 2、 3、 4、 5、 6 板书设计 课题 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 (酒精 ) c2H5oH+3o22co2+3H2o 2氢气 2H2+o22H2o 考题回顾 1 (XX 年福州市考题 )绿色能源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不会造 成 环 境 的 污 染 , 下 列 不 属 于 绿 色 能 源 的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氢能源 D煤 13 / 16 2 (XX 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考题 )我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至今煤仍是我区工业和民用的主要燃料。煤的大量燃烧使我区一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下降,你知道煤燃烧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至少答两种 ) 3 (XX 年武汉市考题 )XX 年,武汉市政府坚决取缔正三轮摩托车 (俗称 “ 电麻木 ”) ,原因之一是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城市生态环境。据有关专家介绍,每辆正三轮摩托车产生的尾气远远超过小汽车的排放量。 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 现机动车尾气是由汽油等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有 co2、 So2、 co、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固体颗粒等物质。由此该同学推测:汽油中含有碳以及少量的氮、硫等物质,汽油在燃烧中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2c+o22co(不完全燃烧 ) c+o2co2(完全燃烧 ) S+o2So2 (1)该同学的推测 (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2)请提出一条用化学手段治理汽车尾气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 1 D2 co2So2No(或氮氧化物 )烟尘 (任选两个 ) 3.(1)不正确,汽油中不存在碳、硫、氮等单质。所列反应式不 能表示汽油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2)改变发动机的结构,使汽油充分燃烧。或在汽车发动机内安装转化器,加入催化剂,使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14 / 16 备课资料 1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为什么它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 ? 从汽车中排出的大量废气严重污染空气。汽车废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些碳氢化合物,形成所渭的 “ 光化学烟雾 ” ,使人眼睛受刺激、泪水不止,头晕目眩 ,甚至手足抽搐。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汽车废气中的二氧化氮受阳光紫外线照射后,放出氧原子,变成一氧化氮。而游离的氧原 子又和空气中的氧气分子相化合,变成臭氧分子。不论是氧原子还是臭氧分子,都能使汽车废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氧化,变成乙醛。乙醛本是一种无色液体,但很容易挥发,沸点只有 20 8 ,它的蒸气具有刺鼻的气味,能强烈刺激人眼,造成流泪、红肿。另外,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碳氢化合物经过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而产生氧化剂,也能使人眼红和喉痛。因为这是在日光中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所以叫 “ 光化学烟雾 ” 。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曾使 400 多人死亡,许多人得了红眼病。据统计,在 60 年代美国每年汽车废气中排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 碳和碳氢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多达 8100 余万吨。 日本也是如此。在东京的街道上,经常弥漫着汽车废气造成的光化学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