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数据准备和系统安装2第一节 系统的结构2第二节 软硬件配置要求3第三节 数据准备31.雷达数据准备32.自动站数据准备43.相关Micaps数据44.相关其他信息文件4第三节 系统安装41.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5第二章 服务器高级配置和模块进阶设置8第一节 服务器高级配置81.运行环境配置82.监视器的使用10第二节 系统的模块高级配置111.三维拼图和定量降水估测配置122.Trec风场和反射率预报配置163.定量降水预报配置164.风暴识别追踪配置175.Titan风暴识别追踪产品配置177.雨量报警监视配置188.温度报警监视配置199.大风报警监视配置2010.积冰积雪报警监视配置2111.沙尘和雾报警监视配置2212.龙卷冰雹报警监视配置2313.雷达回波报警配置2414.雷达回波文字预报配置2415.风暴识别和追踪检验2416.反射率预报检验25系统安装配置手册本手册介绍了短时临近系统的结构,数据和安装步骤以及算法的高级设置,本手册主要为系统管理员及希望了解短时临近系统细节的人员提供相关技术和参考资料。第1章 数据准备和系统安装第一节 系统的结构短时临近系统由算法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算法服务器提供资料的处理,结果的生成和消息通知功能,客户端面向用户提供图形浏览,操作,发出警报。服务器由一个链式运转环境和各算法组件组成,链式运转环境在短时间的间隔内不断运行列表链中的各个模块,处理响应的资料,把生成的结果通知给本网段内的所有客户端。客户端接收服务器的产品消息,显示相应的产品和报警信息,出于网络负担考虑,发送的消息仅仅是生成的数据文件位置,客户端从相应的网络位置读取数据文件。本版本处理模块包括三维雷达拼图和基于拼图的风暴相关算法,降水估计和预测模块,以及温压风,特殊天气的检测报警模块。系统提供两个压缩包,为服务器包和客户端包。第2节 软硬件配置要求硬件要求: 服务器端 CPU双核 3G以上 内存 2GB 硬盘250G。 客户端 常用普通PC操作系统要求:服务器端 Windows Server 2003 标准版 客户端 Windows XP sp2 或以上网络要求: 百兆以太网第三节 数据准备本节描述短时临近系统所需要的各类资料以及需要各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了保证系统运行效率,短时临近系统使用的数据集要求只暂存23天的资料,过量的数据可能导致目录搜索极为缓慢,使模块运行超时而得不出结果。1.雷达数据准备临近预报系统需要雷达基数据和PUP雷达产品。数据源使用Micaps3雷达单站显示所需要的雷达数据目录树,即基数据和产品都分站点存放。基数据要求采用上传的Z开头的bz2压缩格式的文件,在主目录下按照站点分目录存放,每个站点目录下存放压缩后的基数据。PUP产品要求使用标准的PUP的产品目录树,同样是在主目录下按照站点存放,每个站点目录下是本站点的PUP目录树。2.自动站数据准备 自动站数据包含两类2种数据。 自动气象站数据。该类数据一般为地市气象站站点所在地的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数据。站号为5位(如合肥为58321)。加密气象站数据。该类数据指的是由各省单独布点的乡镇一级的自动气象站。要求按照国家规定的Z文件格式生成数据(生成的时间间隔各省自定义)3.相关Micaps数据1.全要素地面填图数据:用来检测大雾和沙层暴的报警,一般在micaps的surface/plot目录。2.特殊天气报数据:用来检测积雪深度和电线积冰的报警。一般在micaps的surface/special目录下。3.雨量文件采用Micaps雨量数据4.相关其他信息文件雷达特征量提取模块radforecast.exe所用到的地理信息radforecast_gis.dat雷达特征量提取模块radforecast.exe所用到的参数信息文件 radforecast_parameter.dat处理报文所需的站点文件station.CFG. radarpath.ini拼图站点目录设定此文件用来映射拼图站点的名称和目录,格式是站点名目录。第三节 系统安装目前系统采用zip压缩包的方式发放,安装盘下包含二个压缩文件,分别为Server.zip,Client.zip分别是服务器端程序,客户端程序。1.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服务器安装步骤:1.打开安装文件目录2.将Server.zip解压到目标磁盘上3.未安装过Visual C+ 2008运行环境的系统运行解压后目录下的vcredist_x86_2008.exe安装运行库。服务器配置步骤:运行服务器,可以看到主界面如下:工具栏分别是开始,停止,运行框架设置,服务器配置按钮,左边为模块列表和模块操作,右边为运行状态和网络发送状态。1.运行系统设置菜单下的服务器配置向导2.配置输入资料的路径产品输出路径为本系统产品集根目录,设定后系统会自动在其下建立目录树,同时要共享该目录,以便客户端映射虚拟盘。雷达基数据路径为雷达基数据存放目录,采用BZ2压缩格式。雷达产品路径基PUP产品目录树。Micaps雨量路径为Micaps格式的1小时雨量数据。自动站Z文件路径为自动站Z文件存放的位置。危险天气报路径为WS报路径全要素地面报路径采用Micaps地面报路径特殊天气报路径为Micaps特殊报回放模式是是否以回放方式运行,在回放方式中,逐个处理目录中的每一个资料,实时模式中只从最新一个资料开始计算。3.配置雷达拼图的站点和范围列表上面通过双击相应站点来加入对方列表,如果要新增雷达,可以编辑conf目录下的initsetting.ini和radarconf.ini两个文件,加入相应的雷达信息。4.根据准备的其他信息,编辑配置其他必备数据列表中的文件,双击打开编辑器编辑。其中radarpath.ini必须配置,该文件是雷达站名和对应的资料子目录名映射。5.配置服务器共享盘,将产品输出文件夹设置为共享,以便让客户端机器建立映射盘。6.运行服务器程序,点击工具栏的开始按钮,服务器进入运行状态。7.运行监视程序,运行Runmonitor程序,看到接收到消息就表示正常,此程序会监视服务器工作,在服务器崩溃后自动重启服务器。8.停止服务器,如果需要停止服务器,按工具栏的停止按钮,如果服务器处于处理中,会在当前进程结束后才停止。第二章 服务器高级配置和模块进阶设置此节介绍服务器的高级设置和各个模块的进阶设置,一般情况下用户不需要更改这些设置,在改动这些设置之前确保更改者熟悉这个系统,并对相应的更改字段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凡是标注了受向导影响的部分,都是可以通过配置向导来配置,不用单独更改。更详细的模块细节请参考技术说明书。第一节 服务器高级配置1.运行环境配置使用系统设置,框架配置可以打开运行环境的高级配置:全局配置分为服务器基本设置和模块设置。服务器基本设置是服务器运行的基本参数窗口标题为显示在主窗口的后缀标题启动间隔是单个线程启动的间隔时间(单位为秒),如果上一次运行没有结束,则等下一次间隔线程超时是指超过该定义时间(单位为秒),则强行中断当前运行线程,根据具体计算机运算能力改一个合适的数值。发送端口是向客户端发送的网络端口,要和客户端的定义一致产品根目录是所有产品存放目录的父目录。此设置受配置向导影响。监视器IP是指运行监视器RunMonitor的机器IP,如果要使用监视器的自动重启服务器功能,需要将2个程序放在同一机器上,使用默认配置127.0.0.1监视器端口是监视器接受消息的端口,和监视器配置一样即可。网络发送是是否把生成的文件通知客户端,设置1时表示发送,0时不发送。模块列表是配置功能模块的部分,第一行是模块数,下面采用“模块”+编号的方式,输入位于proc目录下的程序名。2.监视器的使用服务器程序由于模块的不稳定,可能产生异常退出现象,可以使用Runmonitor监视器来监视运行情况,Runmonitor会在监视间隔中检测服务器运行模块的情况,如果在此时间段内接受不到服务器的运行信息就会重新启动服务器。运行监视器界面如下:上端是监视器情况,包括倒计数和收到的消息次数,消息的状态。中间是运行输出的情况。下面是四个功能按钮。监视器的功能包括设置,启动服务器,退出监视器,强行关闭服务器。监视设置:打开配置对话框主要设定死机判定时间,如果该时间内没有收到服务器消息,则重新启动一个服务器进程,根据具体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设定一个较大的值,保证运行最慢的一个模块能够运行完,可以和服务器的线程超时定位一样。启动服务器:可以从监视器界面直接打开服务器并直接进入运行状态。退出监视:退出监视程序,不影响已经在运行的服务器。关闭服务器:直接关闭服务器程序。第二节 系统的模块高级配置目前短时临近系统提供的算法模块一共是13个:三维拼图,cotrec风场和反射率预报 ,风暴识别和追踪,定量降水预报,Titan风暴追踪,雨量报警,温度报警,大风报警,雾和沙尘报警,龙卷冰雹报警,积雪积冰报警,雷达回波报警,单站雷达回波文字预报。另外对回波预报,风暴追踪和QPF模块,附加了检验算法的模块。所有模块采用统一配置界面,分路径设置,计算参数,附加设置三个部分。典型的配置界面如下:左边是三个参数设置栏,右边是具体的配置说明。计算参数是模块运行需要设置的参数,其中包括一些需要本地化的参数模块的路径配置部分在使用服务器设置功能时会自动修改,此部分如非特殊需要,尽量避免手工修改。附加设置是除计算参数和路径外的一些其他功能设置,比如LOG文件或者附加程序的设置。1.三维拼图和定量降水估测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雷达基数据路径:雷达基数据文件的实际存储目录(绝对路径)Micaps雨量路径:Micaps三类格式自动站一小时雨量资料文件目录(绝对路径)基数据临时输出路径:系统存放解压缩的基数据文件目录(绝对路径)。基数据质量控制输出路径:单站质量控制后的资料输出文件目录(绝对路径)。三维拼图产品:CAPPI三维拼图产品文件输出目录(绝对路径)。组合反射率产品:生成的组合反射率产品文件输出目录(绝对路径)。回波顶高产品:生成的回波顶高产品文件输出目录(绝对路径)。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产品:生成的液态水含量产品文件输出目录(绝对路径)。降水估测产品:生成的一小时估算降水产品文件输出目录(绝对路径)。计算参数站点数:参加处理的站点总数,后续站点为0该总数。站点0-xx:各站点的名称(各站点资料文件存放目录名)起始经度:拼图范围中的左下角经度(度)。终止经度:拼图范围中的右上角经度(度)。终止纬度:拼图范围中的右上角纬度(度)。起始纬度:拼图范围中的左下角纬度(度)。时间延迟:设置各站点同一次拼图中,允许的最长时间延迟(分钟),当前的拼图时间为最新的一个站的资料时间(规整到每六分钟的起始时间)。拼图名:三维拼图产品中的拼图区域说明。输入格式类型:雷达基数据是否使用bz2格式压缩文件,1使用bz2格式文件,0使用已解压文件。输入文件扩展名:输入解压后雷达基数据文件扩展名时间标准:Micaps自动雨量站资料使用的时间格式:1为北京时 0为世界时QPE开始:QPE计算起始时刻(分钟),从此时刻开始计算上一小时的QPEQPE终止:QPE计算截止时刻(分钟),从此时刻开始不计算上一小时的QPE 滤波:质量控制中的滤波过程控制参数:1为进行滤波 0为不进行滤波滤波点数:质量控制滤波过程中使用的滤波点数横向格点数:单部雷达X方向水平格点数(插值到经纬网格时的水平格点数)纵向格点数:单部雷达Y方向垂直格点数(插值到经纬网格时的垂直格点数)横向分辨率:单部雷达X方向水平分辩率(度)纵向分辨率:单部雷达Y方向垂直分辩率(度)层次数:三维拼图的垂直层数层次00-xx:各垂直层的高度(公里)CR:组合反射率产品对应的调色盘序号(系统使用)ET:回波顶高产品对应的调色盘序号(系统使用)VIL:液态水含量产品对应的调色盘序号(系统使用)QPE:一小时估算降水产品对应的调色盘序号(系统使用)附加设置解压程序:设置使用bz2格式压缩文件时,解压程序bunzip的相对路径。 运行模式:控制模块的计算方式,历史计算回算设为1,实时计算设为0。此模块包含两个附属文件:文件的基本关系是radarpath.ini为站点目录映射表,radsiteconf.ini 各雷达站参数设置文件,配置中使用的站点是中文名,通过radarpath.ini来映射到具体目录,然后根据站点名从radarsiteconf.ini中查询站点参数,需要增加新的站点时,先在radarsiteconf.ini中增加新的雷达站点参数,然后在radarpath.ini中添加新目录的映射,最后在initsetting.ini中增加站点,这样便可以用配置对话框配置。(1)雷达站参数xxxx:站点站名:雷达站名站号:雷达站号经度:雷达站经度(浮点数数格式,单位:度)纬度:雷达站纬度(浮点数数格式,单位:度)高度:雷达站高度(单位:米)雷达型号:雷达型号反射率偏差订正:雷达回波偏差修正值(以某一雷达为基准,单位:dbz)(2)雷达估算降水参数降水估算所用扫描层:雷达站估算降水用的数据层的第几个仰角(从0开始)降水估算A系数:雷达站估算降水用的Z-R关系的气候值(3)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参数是否进行质量控制:在拼图之前是否对雷达基数据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最大距离:雷达观测范围(SC雷达不要超过230km,单位:km)。(4)弱回波抑制参数弱回波抑制_距离分档:远近距离的分割值,单位:公里,默认为100弱回波抑制_近距离弱回波阈值:近距离弱回波阈值,单位:dBz,默认为12.0弱回波抑制_远距离弱回波阈值:远距离弱回波阈值,单位:dBz,默认为8.0(5)噪声抑制参数噪声抑制_窗口距离库数:扇形区域所占的距离库数,默认为7噪声抑制_窗口方位数:扇形区域所占的的方位数,默认为5噪声抑制_气象回波格点百分数:气象格点占总格点的最低百分数,默认为65(6)垂直梯度参数阈值垂直梯度_参考层最低高度:计算垂直梯度参考层的最低高度,单位:米,默认为2800垂直梯度_参考层最大高度:计算垂直梯度参考层的最高高度,单位:米,默认为4500(7)纹理参数纹理参数_窗口距离库数:计算TDBZ扇形区域所占的距离库数,默认为9纹理参数_窗口方位数:计算TDBZ扇形区域所占的的方位数,默认为5纹理参数_反射率最低阈值:计算TDBZ扇形区域反射率最低阈值,单位:dbz,默认为5(8)SPIN参数SPIN_窗口方位数:计算SPIN扇形区域所占的的方位数,默认为7SPIN_窗口距离库数:计算SPIN扇形区域所占的距离库数,默认为5SPIN_库间反射率脉动最低阈值:SPIN强度变化阈值,单位:dbz,默认为2(9)径向速度和谱宽参数速度和谱宽_窗口方位数:计算MDVE和MDSW扇形区域所占的的方位数,默认为3速度和谱宽_窗口距离库数:计算MDVE和MDSW扇形区域所占的距离库数,默认为11(10)模糊逻辑参数模糊逻辑_杂波最低阈值:模糊逻辑识别杂波的阈值,默认为0.6(0-1.0)模糊逻辑_纹理参数隶属函数文件路径:TDBZ隶属函数文件路径,建议文件名为TDBZ.tab模糊逻辑_垂直梯度参数隶属函数文件路径:VDBZ隶属函数文件路径,建议文件名为VDBZ.tab模糊逻辑_SPIN参数隶属函数文件路径:SPIN隶属函数文件路径,建议文件名为SPIN.tab模糊逻辑_平均径向速度隶属函数文件路径:MDVE隶属函数文件路径,建议文件名为MDVE.tab模糊逻辑_平均谱宽隶属函数文件路径:MDSW隶属函数文件路径,建议文件名为MDSW.tab3)radarpath.ini 单站雷达基数据路径设置文件单站雷达基数据目录名站名:Radarmosaic.ini中计算参数所列站点对应的名称。相对路径:各站点在雷达基数据文件路径下的目录名。举例:如各雷达基数据文件绝对路径为:E:basedatawuhan E:basedataenshi E:basedatayichang E:basedatashiyan 则相对路径设置为:武汉=wuhan恩施=enshi宜昌=yichang十堰=shiyan以上隶属函数文件均位于服务器conf目录下的radarmosaic目录。2.Trec风场和反射率预报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三维拼图产品 为武汉的三维拼图产品结果Cotrec风场产品 Cotrec风场输出路径反射率预报产品 6分钟间隔的反射率输出附加设置日志路径 相对路径,为cotrec模块日志输出的路径计算参数拼图高度(公里) 使用的拼图的CAPPI的高度,单位为公里。3.定量降水预报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 三维拼图产品 为武汉的三维拼图产品结果 反射率预报产品 cotrec的反射率预报输出 Micaps雨量路径 是micaps格式的一小时雨量资料定量降水预报产品 是QPF产品输出结果计算参数自动站扫描半径:计算格点时对每个格点以此数值为半径搜索范围内自动站,单位为公里,如果自动站较少,此值需要设置大一点。拼图时间间隔:输入拼图资料的时间间隔。预报反射率时间间隔:输入的cotrec预报反射率的时间间隔。4.风暴识别追踪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 三维拼图产品 是输入武汉的三维拼图资料 Cotrec风场产品 是输入cotrec算法的风场的结果 风暴识别产品 是风暴识别算法的输出风暴路径产品 是风暴路径算法的输出5.Titan风暴识别追踪产品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三维拼图产品 为武汉三维拼图输入数据所在目录TITAN风暴识别追踪产品 指定输出数据文件所在目录计算参数运行模式:目前只能为1,即实时模式运行;如果为0,则为历史模式,目前未经测试。输入数据格式:目前为2,即为武汉三维拼图算法输出的数据;如果为0则为单站雷达SA基数据资料,需要参数文件radar_sites.txt。数据排列顺序:目前为1,即武汉三维拼图算法输出的数据为从北向南排列,如果为从南向北排列,则修改为0。指定输入数据名称:模版否指定输入数据名称模版,0-不指定,1-指定输入数据名称模版:定输入文件命名方式。其中$YYYY 代表年,$MM 代表月份,$DD 代表日,$HH代表时次,$mm 代表分钟,目前设置为Z_OTHE_RADAMOSAIC_$YYYY$MM$DD$HH$mm.BIN输出数据格式:目前只能为1代表二进制文件。输出数据名称模版:定输出文件命名方式,使用方法同“输入数据名称模版”。目前为 Z_TITAN_$YYYY$MM$DD$HH$mm$SS.bin是否预报定是否预报:0-否,1-是预报时间间隔定预报时间间隔:单位:分钟。目前为10预报时效指定预报时效,单位:分钟,最长120分钟。目前为60。雷暴识别阈值设置具体的雷暴识别阈值,单位dBZ,目前为35。6.报文预处理配置此模块监测用户生成的标准Z文件观测资料,对新文件进行解码,输出中间格式的自动站和加密站文件,供后续的温度,雨量,大风报警使用。需要在报警模块运行前运行。路径设置自动站Z文件路径 自动站的资料输入存放路径中间文件资料输入路径 生成供报警模块使用的文件7.雨量报警监视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中间文件资料输入路径:由awspreprocessor.exe模块处理Z文件后生成的自动站和加密站中 间文件所在的路径。由系统自动配置。雨量产品:雨量中间文件及报警文件的输出路径。默认为系统输出目录下的rain子目录。计算参数强阵雨雨量:各级报警所对应的强阵雨雨量阈值(毫米)。强阵雨自动站个数:满足各级强阵雨报警的自动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强阵雨加密站个数:满足各级强阵雨报警的加密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强阵雨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强阵雨报警站点(自动站和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强阵雨多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强阵雨报警站点(自动站或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强阵雨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暴雨雨量:各级报警所对应的暴雨雨量阈值(毫米)。暴雨自动站个数:满足各级暴雨报警的自动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暴雨加密站个数:满足各级暴雨报警的加密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暴雨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暴雨报警站点(自动站和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暴雨多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暴雨报警站点(自动站或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暴雨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8.温度报警监视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中间文件资料输入路径:由awspreprocessor.exe模块处理Z文件后生成的自动站和加密站中 间文件所在的路径。由系统自动配置。温度产品:温度中间文件及报警文件的输出路径。默认为系统输出目录下的temp子目录。计算参数高温温度:各级报警所对应的高温温度(只有三级)。高温自动站个数:满足各级高温报警的自动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高温加密站个数:满足各级高温报警的加密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高温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高温报警站点(自动站和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高温多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高温报警站点(自动站或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高温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低温温度:各级低温报警所对应的温度值。降温幅度:寒潮所对应的降温幅度低温自动站个数:满足各级低温报警的自动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低温加密站个数:满足各级低温报警的加密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低温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低温报警站点(自动站和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低温多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低温报警站点(自动站或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低温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9.大风报警监视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中间文件资料输入路径:由awspreprocessor.exe模块处理Z文件后生成的自动站和加密站中 间文件所在的路径。由系统自动配置。危险天气报路径:系统危险天气报所在的路径。大风产品:大风中间文件及报警文件的输出路径。默认为系统输出目录下的wind子目录。计算参数平均风速:各级报警所对应的平均风速阈值。最大风速:各级报警所对应的最大风速。自动站个数:满足各级大风报警的自动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加密站个数:满足各级大风报警的加密站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大风报警站点(自动站和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多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大风报警站点(自动站或加密站)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10.积冰积雪报警监视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特殊天气报路径:micaps特殊报路径,一般在micaps的special目录下积雪积冰产品:积雪积冰产品中间文件及报警文件路径。默认为系统输出目录下的icesnow子目录。计算参数积冰直径:满足各级报警所对应的电线积冰直径的阈值。积冰站点个数:满足各级报警的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积冰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报警站点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积冰多站报警形式:满足站点阈值的多站报警形式。积冰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积雪深度:满足各级报警所对应的积雪深度直径的阈值。积雪站点个数:满足各级报警的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积雪单站报警形式:同积冰积雪多站报警形式:同积冰积雪报警有效时间:同积冰11.沙尘和雾报警监视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全要素地面报路径:micaps地面报路径,一般在micaps的地面报plot目录下危险天气报路径:危险天气报所在的路径雾沙尘暴产品:雾沙尘暴中间文件以及报警文件所在的路径。默认为系统输出目录下的fogsandstorm子目录。计算参数大雾能见度:满足各级报警的大雾能见度值。例如1000,500,200,50表示一级报警要求能见度小于1000米,二级报警能见度小于500米,依此类推。大雾站点个数:满足各级报警的站点个数。例如=4,3,2,1表示一级报警要满足4个才产生多占满足条件的报警,否则,只产生单站满足条件的报警。大雾单站报警形式:未达到规定报警站点个数的每个单站的报警方式。例如,规定规定一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是4,但一共只有3个站点满足,则这三个站点的报警输出形式为单站报警形式。大雾多站报警形式:满足站点阈值的多站报警形式。大雾报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指的是同一级别报警持续时间。如果在这个时间段内出现重复报警形式,则不输出。沙尘暴能见度:满足各级报警的沙尘暴能见度值。只有三级报警沙尘暴站点个数:满足各级报警的站点个数。沙尘暴单站报警形式:同大雾沙尘暴多站报警形式:同大雾沙尘暴报警有效时间:同大雾12.龙卷冰雹报警监视配置路径设置,此部分受配置向导影响。危险天气报路径:危险天气报目录,一般在单收站的PUB1MSG(此处为WS报路径)龙卷冰雹产品:龙卷冰雹中间文件以及报警文件所在的路径。默认为系统输出目录下的tvshail子目录。计算参数冰雹直径:满足各级报警的冰雹直径。冰雹站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