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湿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湿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湿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doc_第3页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湿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doc_第4页
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湿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湿地的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中文摘要 湿地作为自然保护区,其本身就有一种特殊性,可以作为景区进行开发保护,湿地自身所具备丰富的综合功能,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可以说,湿地旅游的发展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是一般常规性旅游开发模式无法适应湿地的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及独特的区位,从而制约了湿地旅游的发展。所以构建湿地旅游开发模式,打造湿地旅游产业化经济,实现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成为湿地经营开发者和旅游工作者急需攻克的难题。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珍惜候鸟越冬栖息的理想处所,升金湖亦有“中国鹤湖”之称。但是,现如今的升金湖湿地面临着诸多严重的问题,如景区人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建设,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宣传力度、环境的治理等。升金湖国家自然保护区要走好旅游开发和景区保护这一步,确定一个适合自身而且具有特色的旅游开发模式。本文分析了湿地旅游生态环境特点、湿地面临的开发问题及构造有特色的旅游开发模式,运用生态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及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对升金湖进行一个完整性的理论分析,通过对杭州西溪湿地开发成功的实例进行分析,从国内实例中获取经验,分析规律,提出建立有特色的湿地旅游开发模式。本文结合理论基础并通过实地考察并进行研究,总结出了适合升金湖的旅游开发模式,即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开发模式,得出了对于升金湖来说只有抓住其自身优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并且专注其优势,才可能使其旅游经济得到更好的展开,并且具有优势这一结论。关键词:湿地旅游;升金湖湿地; 特色; 湿地旅游开发模式Wet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 As a Wetland Nature Reserve, which itself has a kind of special, can be used as a scenic spot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wetland itself has a comprehensive, feature rich, can satisfy people higher level of spiritual pursui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tland tourism meets a very good opportunity. But the ordinary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cannot adapt to the wetland natur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unique location,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tourism. So the establishment of development mode of wetland tourism, build wetland tourism industry economy, realiz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tourism, and tourism workers become wetland managers need to conquer problem. Sheng Jin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tland permanent fresh water lake, is one of the few birds wintering habitat is the ideal place to cherish, or Jinhu also have Crane Lake Chinese said. However, todays rise of Jinhu wetland is facing many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the area of artificial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urism traffic,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market, tourism propaganda,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L Jinhu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scenic spot to take this step, to determine a suitable for their ow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problems, wetland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of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by using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logy, tourism, tourism economics, using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a complete theory of the rise of Jinhu,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Hangzhou XiXi Wetland development successful analysis, acquisition experience from domestic examples analysis law, put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wetland tourism to establish a unique.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and research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summarizes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of Jinhu,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logical tourism and leisure tourism, the rise in Jinhu only to seize their own advantag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natural resources, etc.), and focus on its advantages, it may make the tourism economy better,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this conclusion.Keywords:Wetland tourism; ShengJinhu wetland; Characteristic; Wet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目录一、绪论1(一)研究背景11、湿地旅游的发展态势12、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2(二) 研究意义2(三) 研究现状21、国外研究现状22、国内研究现状3(四) 研究内容(特色)3(五) 研究方法61、文献研究法62、实地调查法63、SWOT分析法6(六) 理论基础61、生态学理论62、旅游学理论73、旅游经济学理论8二、 升金湖风景区概况9(一)景区的旅游资源概况91、无价的鸟类资源92、多样的动、植物资源93、美丽的季节景观资源94、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105、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106、周边的资源10(二) 景区的管理概况101、行政区划有制约102、多部门管理不协调113、观念认知有差距11三、升金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12(一) 景区当前的生态保护利用现状12(二)升金湖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行性分析121、升金湖景区开发的优势(strengths)122、升金湖景区开发的劣势(weaknesses)133、升金湖景区开发的机会(opportunities)134、升金湖景区开发的威胁(threats)13四、升金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5(一)地方规划各自为政15(二)旅游设施、产品极度匮乏151、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152、旅游产品匮乏且不具特色15(三)旅游投资单一且宣传力度不足15(四)生态环境管理不到位16五、升金湖的旅游开发对策17(一)解决问题对策旅游开发模式171、升金湖景区的重新定位172、地方政府共同协作173、明确旅游产品类型174、明确旅游发展类型175、构建大旅游理念176、构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开发模式18(二)升金湖的开发对策181、景区内部规划182、景区外部规划193、景区品牌规划19(三)总结20参考文献21致 谢22一、绪论(一)研究背景1、湿地旅游的发展态势(1)生态旅游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是保护生态环境,其准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以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相应的人文生态系统为依托,开展生态体验,教育等活动,采取生态友好的方式,认知和获得身心愉悦,总而言之,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方式。因为生态旅游对自然和文化差异的尊重,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促使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所以被看作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提出这一名词,而后受到旅游行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其的定义是:一种肩负自然环境保护和维持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两项责任的旅游活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旅游业在全球的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其他行业,而在旅游业中,增长最为迅速的莫过于生态旅游市场。据统计,十多年前,全球生态旅游每年的增长率为10%左右。到了最近十年来,已经上升到将近30%,作为旅游市场的一个分支,它的增长速度非常快。(2)湿地旅游不断升温作为人类十分重要的生存环境以及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场所,湿地自身所独有的自然与生物景观资源,使得湿地成为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逐渐成为宣传环境保护的教育基地。由于湿地自身所富有的综合功能,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的人们高层次的精神方面需求,从而给湿地旅游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目前湿地旅游正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在我国有不少知名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湿地旅游活动,比如杭州西溪湿地、太湖等。由于它们的名气都享誉国内外,所以当地政府采取依托湿地开展娱乐活动的方式为当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在近些年来电影与景区的合作次数越来越多,景区借助电影这一平台为其宣传,其旅游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例如,2008年非诚勿扰1的上映,给西溪湿地带来了一笔巨大的财富,据统计(在互联网查到的数据),2009年上半年,西溪湿地入园游客已超过170万人次,景区总收入58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西溪湿地景区的收入多了3000多万元。入园游客量(人次)和景区总收入的增幅都超过了360%。2010年,人数达到了300多万人,收入达到1.2亿以上。2011年至今,每年的平均增长率在10%左右,比GDP年平均增长率要高。2、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多样化的湿地类型以及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使得一些常规的、传统的固定开发模式不具有普片性,比如,湿地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区位的不同,会导致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模式无法满足所有湿地的发展需要。目前,相关部门对于湿地在旅游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还比较缺乏,对于湿地的开发利用基本上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因此,保护这种珍贵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已成为当今旅游工作者重视的项目。(2) 研究意义首先,作为近几年来人们比较热衷的旅游目的地,湿地自身的价值得以在旅游上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湿地近些年来遭受一定的破坏,急需要人员的管理和保护,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这给当地政府带来不小的财政负担。综合两方面考虑,在湿地原有的生态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这样既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又能很好的保护湿地这种珍贵的旅游资源。升金湖湿地位于东至县和贵池区之间,是一种永久性淡水湖泊湿地。每年基本上从十月中下旬到来年的四月中上旬,都有来自北方的候鸟到此地过冬。近些年来,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基本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些湖泊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这些湖泊湿地不再适合鸟类的栖息。但还有为数不多的湖泊湿地幸免于难,升金湖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基本上保存的比较完整。但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前提的今天,升金湖周边的经济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使得地方居民的生活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升金湖得不到有效开发,政府缺乏投资力度,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的基础设施严重匮乏,交通严重短板,升金湖在人民群众的知名度很低。其实开发是最好的保护,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趋势,响应池州市旅游资源转型的需要,发展湖泊湿地生态旅游成为升金湖湿地开发所面临的一种战略选择。(3) 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目前对湿地科学的研究不是很均衡,其中发展中国家对湿地的研究比较晚,研究的程度比较浅。与之相比,发达国家对湿地的研究相对而言就比较系统,它们研究的比发展中国家要早、要深入。虽然在海外,湿地旅游开展活动比较早,而且有的湿地作为旅游目的地,其自身开发和管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国外对湿地旅游的理论研究并不是很多,湿地旅游的研究从大体上来讲还处在初始阶段。其中比较著名的研究有:1999年,来自加拿大的Goceffyr对湿地旅游进行过论述,认为世界湿地旅游业会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同样在1999年,YanezArancubua对海滨湿地旅游业进行过论述,他明确指出海滨湿地旅游业的发展在海滨生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协调作用,但也仅仅只是在湿地旅游的定义、分类、保护等方面对其进行过论述,其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理论作为指导。由于湿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在针对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上,旅游工作者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的、系统的研究。目前,国际社会现在逐渐形成了共识,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湿地的保护、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已经受到了各国的密切关注。2、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对湿地的研究开始于1950年以后,到如今也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在1992年,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湿地公约,自此以后,我国政府对湿地的保护工作加强了力度,并明确相应的规章制度。针对破坏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人,相关部门会给予严厉的处罚。经过中国湿地研究工作者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后,中国在湿地的研究才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近年来关于湿地开发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是湿地功能与效益的开发,以及湿地生态旅游业、养殖业、农业开发利用的发展研究等,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国内在湿地旅游的理论研究方面缺乏人才,尤其在湿地的生态系统研究方面比较薄弱。为数不多的有:鲁铭、龚胜生从湿地景观文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湿地旅游价值进行过探讨研究。 国内湿地旅游的实践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虽然我国湿地范围广、类型多、湿地资源丰富,但湿地旅游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原因就是我国对湿地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晚;缺乏对湿地旅游景观资源的特色研究;缺乏对湿地生态旅游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所以加强湿地生态旅游的实践与研究,对湿地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4) 研究内容(特色)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湿地旅游的发展在近年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巨大的欣赏价值。但是形成湿地旅游产业的过程是艰难的,需要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如果不科学的盲目开发利用,无形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这是旅游工作者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必须在开发湿地旅游产业过程中加强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充分考虑开发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多大影响。同时开发的前提需要解决大量的基础问题,本文正是抓住湿地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需要考虑问题这一关键点,通过实践调查与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对湿地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升金湖湿地旅游产业发展为例,探讨湿地旅游开发模式及相应的对策研究(创新地提出生态休闲观光湿地游)。根据上文所论述,论文研究内容主要是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了解与湿地旅游开发相关的理论基础,并经过实地调查后了解到景区的概况;二是对升金湖湿地目前开发可行性进行分析;三是总结解决问题的办法,探讨升金湖湿地旅游开发模式及对策研究。其研究框架如下图1:研究背景学科理论研究准备前人成果实地调查文献总结 基础研究理论基础景区概况开发可行性分析 湿地旅游开发模式 生态休闲观光游(特色) 研究深入 对策研究 案例研究 升金湖湿地旅游开发图1研究框架(5)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理论文献,网上检索出相关的中外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对湿地研究的最新动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查询相关资料后,要对湿地旅游的概念有一个全新的准确认识与把握。另一方面,搜集一些与升金湖相关的政府文件及规划资料,把握政府的指导政策,分析升金湖的发展趋势,制定出一项符合其自身的旅游开发模式。2、实地调查法到当地进行考察取证,获得一手资料。了解升金湖湿地自身的生态环境状况与目前的开发状况,从而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同时也对其周边乡镇的情况进行细致的考察,包括其周边的基础设施、交通、市场等状况。另外可以到当地的旅游、城市规划建设等部门找相关专家进行请教咨询。 3、SWOT分析法对升金湖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用来确定升金湖景区开发过程中,景区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景区的发展战略与景区内部生态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分析的过程中,会发现升金湖湿地作为景区开发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问题探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6) 理论基础1、生态学理论(1)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将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视为一个复杂、有机的整体,自然要素、人与社会要素、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的复杂结构和相应功能。生态经济学理论强调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供给能力是有限的,在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索取和污染排放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时,就会使得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造成生态系统退化或逆向演化。生态经济效益指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两大部分,其中包括人们投入一定劳动耗费后所得到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生态经济学理论在生态旅游领域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生态经济学理论强调必须运用生态经济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态旅游系统的整体,分析生态旅游系统的生态、经济子系统构成及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区居民和生态旅游经营者在开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次,生态旅游系统是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功能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是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过来影响系统的结构,系统功能的发挥即为系统效益。(2)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学科。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景观功能、景观结构和景观动态三个方面,其应用在土地利用规划、自然资源管理、自然保护等方面表现的很突出。景观生态学强调作为自然与文化的综合体或自然综合体的景观的整体及其空间的异质性。景观由异质要素组成,异质性对景观的功能和过程有重要影响,是作为景观的结构特征,是景观功能的基础,同时也决定着空间格局的多样性。景观生态学对生态旅游开发的指导意义在于生态旅游开发应遵从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和空间的异质性结构设计。2、旅游学理论(1)生态旅游理论目前国内外对生态旅游没有明确的统一概念,主流思想是: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生态资源的旅游,其次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保护当地生态资源的旅游,最后生态旅游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利益的旅游。它强调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的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强调“生态”和“旅游”有机结合。用生态学思想指导包括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在内的旅游系统的发展。湿地旅游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领域,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对湿地旅游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因此生态旅游理论对湿地旅游的发展同样有指导作用和理论意义。(2)体验旅游理论体验旅游理论提出的是一种“新旅游”的概念。“新旅游”的特征是细分化、灵活性和更加真实的旅游体验。当今的旅游正在发生着这样的变化,大众化、非人性化的旅游转化为更多的人性关怀、关注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新旅游”。这种新旅游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于一系列的因素造成的,如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使用,环境的压力和大众旅游对目的地的负面影响。“新旅游”与“旧旅游”最大的区别在于,“旧旅游”关注的是生产者的利益,而“新旅游”关注的焦点是游客的需求和体验。“新旅游时代”的游客也较之“大众旅游时代”的游客更具有主动性,更愿意暂时离开自己的群体而参与到其他群体中,以期获得不同的体验。湿地旅游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新的体验旅游方式更容易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更适合湿地旅游的发展。对于参与湿地旅游,游客会更感兴趣,喜欢从亲身感受中提升对湿地旅游的认识,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3、旅游经济学理论(1)可持续原理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方面。它体现了公平性、共同性、可持续性三个特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所以应采取各种手段对湿地生态系统加以管理与保护,使得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性,从而才能使湿地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利用,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湿地生态旅游强调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要对自然保护做出贡献,涉及到社区利益、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追求的是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湿地可持续发展利用是湿地旅游开发的有效模式之一,要求在湿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不能破坏湿地生态环境,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2、 升金湖风景区概况(一)景区的旅游资源概况1、无价的鸟类资源升金湖水域面积在丰水期也只仅有133.4平方公里,平时大部分时间的水域面积都比这要小,但每年来升金湖越冬的鸟类多达10多万只,大约占长江中下游水鸟总数量的5%-10%,是白头鹤、鸿雁和东方白鹳等在迁徙路上主要的越冬地,同时也是亚太地区最主要雁鸭类、鹳类、鹤类的越冬地。每年来此越冬的鸿雁占全球种群数量的40%以上,东方白鹳占世界总数的15%。根据互联网查到的数据如下表1:表1珍惜鸟类种类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肩雕、大鸨、白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小天鹅、白枕鹤、灰鹤、红隼、白琵鹭、黄嘴白鹭、鸳鸯、白额雁、普通鵟、乌雕、草鸮、白腹鹞、白尾鹞等13种。 省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杜鹃、大杜鹃、大斑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黑枕黄鹂、家燕、金腰燕等7种 省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暗绿绣眼鸟、赤麻鸭、花脸鸭、鸿雁、豆雁、小白额雁、鸬鹚等26种 2、多样的动、植物资源升金湖保护区植被基本上属于水域植被与草本湿地植被这两种类型,保护区内植被覆盖率达80%左右。就水生植物而言,按自然形态可以分为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保护区中的水体植物茂密,而且各自成片;在春夏时节碧绿滴翠,并且形态丰泽,是升金湖保护区内重要的一种生态旅游资源。另外,保护区内还有一些动物,主要包括两栖爬行类和鱼类。3、美丽的季节景观资源春季,在升金湖的两岸,十万亩油菜花同时绽放,构成一片花海,其场面非常的壮观。另外还有杏花、桃花、梨花等各种颜色的鲜花在湖畔周围竞相绽放,使得花的海洋变得多姿多彩。来此地越冬候鸟有的怡然踱步其间,有的翱翔于花海之上。在不远处可以望见连绵起伏的丘陵,这在升金湖水的映衬下,愈发觉得春意盎然,山、水、鸟、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这是升金湖最美的季节。夏季,夏天是湖水最多的季节,同时也是升金湖一年之中最为壮观的季节,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错落有致的分布在湖中,有着一定的层次感。另外群山环抱,水天一色,林木葱郁,放舟湖中,渔舟唱晚,怡然自得。秋季,金秋十月,蟹美鱼肥,菊花飘香,厚厚的草甸遍布湖滩,这是升金湖丰收的季节。冬季,冬天的升金湖是候鸟的乐园,是升金湖一年之中最具价值的季节。十多万只候鸟云集升金湖,蔚为壮观,候鸟的到来使得冬日的升金湖显得勃勃生机。有时雪花飘起,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令人流连忘返。4、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升金湖的农业资源丰富,农、林、渔、牧业全面发展,是东至县农业发展重点区域,这里共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企业17家、县级企业22家。现已基本形成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如张溪镇的江南农业科技园、东湖生态休闲农业园等,渔家乐、农家乐也发展有十余家,并且初具规模,各具特色,深受旅游消费者的欢迎。另外,无公害农副产品作为主要的旅游商品,有15种升金湖鱼类通过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其中东至麦鱼被国家商标局评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著名地方特产。还有张溪土鸡蛋、升金湖鸭蛋、龙溪麻油、陶公菊为省内知名旅游商品。5、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升金湖也有着历史人文资源,孕育出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有体育专家俞子箴,有生物学家章韫胎,有好于慈善、勤于捐资办学的章大光等名人。升金湖当地也有着绚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东至花灯之龙船灯、龙灯、十番九子灯、蚌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等,龙网捕鱼,张溪民歌,胜利民歌,剪纸,打夯号子等众多国家、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的至德县令,宋代诗人梅尧臣在升金湖畔留下过“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的创世佳句。6、周边的资源在升金湖的周边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3A级风景区大历山、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东流古文化区。沿湖两岸遍布着天堂、贵池区金竹洞、东至青龙洞、五丰洞、金铃庵、将军庙、江心回民村、九房朱遗址、山荫塘、赖湖十景等景点。(2) 景区的管理概况1、行政区划有制约升金湖有3/4在东至县,1/4属于贵池区。市政府把位于东至县境内的中湖划归市农委经营管理。虽然同属于池州市,但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重重,很难形成贵池区与东至县两方合力。中湖的维护方式基本就是以发包替代管理模式,全部承包给养殖户养鱼,这就使得湖面都上是渔网,一整块湖面被分割的七零八落,湖貌惨不忍睹,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多部门管理不协调升金湖的管理部门涉及水产、林业、保护区管理局等多个部门,由于各部门所履行的职责和执行的权利不同,而且属于不同层级的行政管辖,所以缺乏一个非常有效的统一协调部门。在管理过程中矛盾冲突时有发生,这对升金湖自然资源的保护利用非常地不利。由于部门和单位的差异性,在保护、管理和利用方面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各部门虽然各司其职但却又时常各自为政,部门之间矛盾较为突出,从而影响了升金湖的科学管理。 3、观念认知有差距由于各自的认知和思想的差异性,有的人认为,升金湖本来就是渔场,为什么还搞保护和利用?也有的人认为,升金湖既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搞什么旅游?尤其是在保护利用的建设投入上,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进行引入资本运作和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也未把资源的保护利用这一主题推向市场。 三、升金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 景区当前的生态保护利用现状池州市一直重视升金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2003年,池州市政府就编制申报“升金湖生态科考旅游区”建设项目,并将其列入省“861”行动计划。在当年入围省“861”行动计划七个项目中,这是唯一的非工业项目,其目的是以保护为前提,对升金湖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并且进一步改善升金湖的生态环境,从而带动当地居民致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对升金湖湿地资源进行更好地保护这一目标。到目前为止,现已整合多方资源,完成了升金湖观光大桥工程以及楼阁至五丰段的24.3公里湖区油路,兴建了联合观鸟台、杨娥头观湖亭、观鸟步道等旅游观光考察设施。升金湖湿地生态科普中心一期现已投入使用。沿湖退耕还林、堤坝加固、生态环保等各项基础工程在逐年稳步推进中。2011年,池州市为进一步加大湖区鸟类及湿地的保护力度,以“保护优先,自然增殖”为原则,对上湖实施生态修复性养殖。禁止渔民对湖区投放鱼蟹苗、饵料和化肥,减少人为破坏水质环境的行为,实现湖区的自然增殖,优化水质环境这一目标。另外,积极开展种草移螺活动,增加水生动、植物数量,从而补充鸟类食物的不足。这些措施都对升金湖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阶段性作用,使得升金湖的鸟类保护状况一直比其他同类质资源地区要好。(二)升金湖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行性分析1、升金湖景区开发的优势(strengths)升金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候鸟资源而独具魅力。近些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牺牲掉了自然环境,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也都因经济开发造成的污染而不再适合鸟类的栖息,但升金湖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成为一块难得保存十分完好的重要湿地。现如今在长江下游地区很难找到第二块像升金湖这样的湿地资源。这是升金湖开发的第一大优势。升金湖水质非常的好,浮游生物种类结构合理,由于水中的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才使得水生植物分布范围广、软体动物种类多,食物链比较完整,生态系统保持着平衡,具有典型性和完整性。在每年的10月份,长江中下游会迎来旱季,升金湖的水域面积会随长江水位的下降而有所缩减,会露出大片浅水滩、泥滩,从而形成湿地沼泽,这就给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吸引大批鹤类、雁鸭类、鹳类、鸥类水鸟前来停歇或者越冬。据统计,每年来保护区越冬的水鸟数量超过10万只,数量有84种左右。凭借丰富的鸟类资源,可以开发极具特色的休闲观鸟游,多建立几个观鸟楼,为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近珍惜鸟类的平台,但不会干扰到鸟类的正常生活习性,类似于在非洲大草原上近距离接近野生动物的方式。这是升金湖开发的第二大优势。升金湖地处东至县与贵池区的交界处,牵动着两地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区位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东至县政府愿意投资开发升金湖,希望借助升金湖保护区的名气来发展旅游经济,从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是升金湖开发的第三大优势。2、升金湖景区开发的劣势(weaknesses)升金湖作为保护区知名度很高,但作为旅游景区,其旅游发展基本为空白,一切开发都是要重头开始,由于其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所以其旅游发展会显得尤为缓慢,旅游市场过于狭小,这是升金湖开发的第一大劣势。升金湖湿地这一特殊的自然景观,开发起来有着很大的难处,作为国家级保护区,如果在开发过程中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这显然违背了开发的原则,这是不被允许的,这是升金湖开发的第二大劣势。在旅游经济放缓的今天,像杭州西溪湿地这种已经发展成型的景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旅游市场,湿地旅游市场已接近饱和,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是很难被旅游市场所接受。这是升金湖开发的第三大劣势。3、升金湖景区开发的机会(opportunities)虽然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全球的经济遭遇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的经济也不例外,受到了一些影响,其中影响最严重的事旅游经济,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放缓,但旅游作为第三种经济体,一种朝阳产业,国家还是大力支持旅游经济。近几年,旅游经济得到全面的恢复,发展回到了正轨。皖江城市带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及安徽省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规划都明确提出加快升金湖旅游资源的利用,进行深生态旅游的试点和示范,建设升金湖湿地公园。升金湖要借此机遇,跟随旅游发展潮流,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大环境下,升金湖的开发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机会与困难并存,困难越大,机会也就越大。升金湖借助自己特色的生态资源,发展特色旅游经济,这很好的迎合了当今旅游消费者的口味。4、升金湖景区开发的威胁(threats)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今天,升金湖的开发同样面临着挑战,外部环境里,受到其它景区抢占旅游市场(湿地景区和非湿地景区),在抢占旅游市场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来自竞争地政府的压力,游客旅游满意度的压力,开发需要的资金的压力等,这些都是升金湖开发所需要面临的外部威胁。内部环境里,湿地当前的生态状况不是很好,需要治理的时间,而且开发难免会破环一点生态环境,另外来自当地居民的压力,目前,有一些居民在升金湖内从事大面积养殖业,如果升金湖要开发,就必须缩减养殖业规模,这将会导致当地部分居民失业,引发社会不稳定情绪的产生,这对升金湖的进一步开发制造了困难。这些都是升金湖开发所要面临的内部威胁。 内部环境 优势(S) 劣势(W)SO战略 WO战略 机会、优势组合 机会、劣势组合机会(O)(特色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积极寻求投资机会,招商引资 发展战略,最大限度的 发展旅游经济,利用机会, 发展) 回避弱点) 外部环境 ST战略WT战略威胁(T)威胁、优势组合 威胁、劣势组合 (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利用 (恢复生态环境、努力解决基础优势、减低威胁) 问题,收缩养殖业规模,合并湿地 个体经济,统一经营) 图2 SWOT矩阵分析四、升金湖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方规划各自为政由于升金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3/4的地域面积属于东至县,1/4的地域面积属于贵池区,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地方无法协调工作,为推动升金湖旅游经济的发展,沿湖的各级政府部门都编制了各自的发展规划,各有想法,各有思路。由于各级部门各自为政,使得针对升金湖的规划布局不能充分协调。无法制定出一套符合升金湖的发展规划。(二)旅游设施、产品极度匮乏1、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升金湖周边的道路系统十分的不完善,为得到一手的数据,自己寒假期间亲自前往升金湖游玩,发现从东至直接通往升金湖的道路只有一条,而且在途中会分好几次叉道,另外道路的路况也不是很好,大部分都是坑坑凹凹的水泥路面,如果不是自行开车前去的话,交通极度不方便,根本搭不到前去升金湖的直达车。另外,在去往升金湖的途中,路上基本没有指示标语,对于外地来的游客很难找到正确的行车路线,不便游客前去观光游览。在升金湖保护区内发现,景区没有整体的规划,设施分布的七零八落,没有统一性和逻辑性。可供游客休憩游玩的设施很少,为数不多的设施由于缺乏人员的维护,早已破烂不堪。这一问题都是缺乏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各类旅游项目无法得到实施,周边自发建成的农家乐布局不合理,配套的服务跟不上,都不能满足游客最基本的吃住行需求,基本游客是带着极大的兴趣前来,带着失望的心情离开的,严重的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2、旅游产品匮乏且不具特色现如今的升金湖湿地的旅游产品十分的稀少,基本都是单一的观鸟,而且还缺乏观鸟的平台和设备。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产品。(三)旅游投资单一且宣传力度不足对于升金湖的旅游发展,有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去完善,光靠政府单一渠道的进行投资,这样的投资只能解决小部分问题,难有大的改观。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需寻求大企业前来投资,给与优惠政策,景区与企业双赢。目前对升级湖的宣传也都是非常单一化,宣传的都是国家级珍惜鸟类保护区,对升金湖自身的人文景观宣传的比较少,在这一方面,有关部门值得去挖掘升金湖的文化内涵。对于广大旅游消费者来说,假期都会去知名度较高的景区的游玩,景区的知名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景区的宣传力度。在这一方面上,升金湖的宣传力度严重不足,它为业界所知名的的是珍惜鸟类保护区,在景区知名度上远不及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在同类型的景区中,也大大落后杭州西溪湿地的知名度,这一方面的不足,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升金湖地处东至县和贵池区的交界处,这两个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都是农村,恩格尔系数都非常的高,大多数人没有额外的钱去休闲娱乐。升金湖的本土市场就比较的狭小,所以对外加强宣传,提升知名度,扩大旅游市场对于升金湖长远的旅游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四)生态环境管理不到位升金湖湿地有着大面积的水域面积,所以许多升金湖的周边居民在湖内从事养殖业,由于旅游发展滞后,景区缺乏人员管理维护,这其中破坏性养殖方式大量存在,加上气候环境的影响,使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在这一方面有关部门没有采取应对措施解决问题。另外,还有部分乡镇的企业环保措施做的不到位,排放污水进入了湖内,对升金湖的生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关部门也并没有采取措施解决。五、升金湖的旅游开发对策(一)解决问题对策旅游开发模式1、升金湖景区的重新定位升金湖最为人所知的是其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也是升金湖当前的的定位标准,但在旅游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这一标准显然不够,因为这一标准没有多大的经济效益,没有效益,更别说保护了。所以为适应当前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升金湖景区进行重新定位。根据升金湖自生的旅游资源状况以及外部旅游市场的需求状况,将其定位为国家级特色湿地公园。2、地方政府共同协作由于升金湖处在池州市,要发展升金湖旅游经济,必需要池州市政府起带头作用,东至县政府为辅,将各级政府统一集中,聘请相关专家,召开会议。在会议上统一思想,结合各级政府提出的规划建议,综合性的提出适合升金湖湿地的发展规划,功能定位明确。各级政府的分工要明确,相互协作,相互监督。 3、明确旅游产品类型由于升金湖是一个湿地,地理位置及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在每年的秋冬季节,来自北方的一些候鸟会迁徙到此地过冬,所以其旅游资源相对比较集中,鸟类资源是升金湖的一大特色,其旅游产品类型属于资源集中型,重点发展观光产品,比如九寨沟属于这样的模式,资源很集中,而且具有特色,很突出。另外可以在文化上做工作,给旅游产品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旅游产品更具有吸引力。4、明确旅游发展类型升金湖地处东至县和贵池区,这两地的地方经济都是欠发达,属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一定要强调产业型,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被称为社会型,这种产业型发展,就意味着有一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县域旅游就是一个主体型产业,应该形成主题化发展。5、构建大旅游理念现在很多地方的县域旅游发展大体上还是小旅游概念,所谓的小旅游最早就是饭店、旅行社、景区的概念,之后提出了旅游六要素的概念,就是食、住、游、购、娱、行六要素,但在现在来看,这是一个中旅游概念,还达不到大旅游概念。所谓大旅游核心是两句话,第一旅游吸引物,第二旅游目的地,只要能产生吸引力的东西,就是旅游吸引物,一个县域应该建设成综合的旅游目的地,而不仅仅是一个景区的概念。6、构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开发模式借助升金湖自身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对升金湖的资源进行一定的改造整合,让其形成特色的旅游产品,塑造成一种主题化特色,构建大旅游理念,对其进行大力宣传。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得出构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开发模式。(二)升金湖的开发对策 1、景区内部规划(1)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协调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统一规划安排人员对景区进行定期的维护,各级部门员工分工明确,有理可依。制定相应的景区管理制度,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正确处理生态保护、旅游发展与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之间的关系。(2)升金湖内部水域的管理进行统一协调,统一管理,保证升金湖水域的正常化,保证景区内珍惜动植物的安全,不破坏其生态环境,对水域进行有效的保护。保护珍惜动植物,让景区能够可持续发展。另外,加大生态保护的宣传。(3)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景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分布并不合理,且严重老化和破损,要将其进行拆除。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设备分布要合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量不能很大,要适合湿地自身的环境背景,不能对湿地的生态环境有过大的伤害,不能够影响到鸟类的生活习性。游客的休憩场所的分布要科学化,公共厕所要远离湖边,防止湖泊受到污染。景区内部的路径规划合理,不会让游客走“冤枉路”。景区有专门的场地建造娱乐设施,如近距离接触鸟类,在观鸟的同时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在虚拟环境里,开展“人与鸟齐飞”体验鸟类飞翔的乐趣,还有各种的捕鸟游戏(虚拟环境下)。开展观光渔业,游客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部分人工养殖区域给游客提供捕鱼的游乐方式,另外,还有鱼苗的放生活动,两人一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