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语文教学片段与评析_第1页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学片段与评析_第2页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学片段与评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学片段与评析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学片段与评析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 122 大江保卫战语文教学片段与评析 【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小黑板上的两句话,细细体会,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你觉得哪句更为好些? 1、 1998 年的夏天,一场接一场的大暴雨,使江水暴涨,肆虐的江水冲击着江堤。 2、 1998 年的夏天,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奔腾不息的长江,转瞬间变成了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着千里江堤。 师:轻声朗读、思考。请把你的感受与同 桌分享。 生:同桌间相互交流。 师:把你阅读的体会与同学分享。 生:第二句比第一句好,第二句强调了暴雨不但大,而且一场接一场,下个不停。 生:文中把长江比成暴怒的巨龙 ,形象地告诉我们洪水凶猛、江堤告急! 生:同样是写雨大雨多,但第二句话语言美,读起来更有节奏感,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有身临其境之感。 2 / 3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体会洪水的凶猛,情况的万分危急! 生: 【评析】 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从比较中辨同异 ,从同异中辨特征。人们认识事物,往往受到自身水平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表现出肤浅,而不能走向深刻。学生学习语言更多体现出这一特征!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潜心读文,对文中精妙的语言进行品味、咀嚼,以培养和增强语感呢?顾萍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范例。首先,设疑激趣,引导思辨。教者在出示意思相同而表达迥异的两句话后,提示学生细读慢品,捕捉感受。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思想之中。其次,组织交流,分享成果。教者要求学生先把思辨的成果与同桌交流 ,再与其他同学分享。因为思维的狭隘性和个人经验的限制,学生的感受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可以让学习者共享学习的成果,启迪思维,发展并深化对学习材料的认识。最后,朗读外现,积累内化。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者带领学生放声朗读文本中的内容,把抽象的思维成果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外现出来,达到积累3 / 3 和内化的目的。事实证明,在教学中,比较法是培养学生评、品语言能力,增强语感的有效途径,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懂得句子表达形式取决于表达内容的需要。选择语言表达的简洁性抑或生动性,要 视所要表达的内容的科学性或是艺术性。科学研究强调客观事实,追求语言表达的精确和简约,而艺术创作则强调主观感受,追求语言表达的生动和丰富。一味强调拿来比较的那个语言简洁的句子 “ 不好 ” ,而用了比喻句写得生动才是好的,会导致学生盲目追求浮华,堆砌词藻的不良文风。 http:/blog/user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