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 徽 农 业 大 学毕 业 论 文(设计)论文题目 公共建筑设计 姓 名 张云 学 号 07111027 学 院 林学与园林学院 专 业 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 杨奇峰 职 称 讲师 中国合肥 二零一二年六月安徽农业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公共建筑设计课题来源自选课题学生姓名张云专业07城市规划1班学号07111027指导教师姓名杨奇峰职称讲师研究内容研究计划3月10日3月19日 搜集有关建筑设计资料;3月20日4月3日 初步方案设计,要求构思两个以上方案;4月12日4月20日 根据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方案初稿;4月21日4月30日 修改、完善方案,绘制总平面图;5月1日5月16日 根据确定的总平面图,绘制相关配套图纸;5月17日5月30日 编写文字说明;5月31日6月9日 整理图纸和相关文字;特色与创新1以以人为本为基点,结合建筑自身的特点与要求,追求功能空间上的创新。通过先进的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的应用,力求摆脱传统建筑对空间设计上的束缚,完成功能空间的创新,并将空间美学的新理念引入其中。2通过先进建筑材料及形式的应用,引入潮流的保温、采光、通风等系统,建造绿色、节能、低碳的新建筑。3空间及功能组合的可变性及建筑的内涵化。指导教师意见教研室意见学院意见 主要领导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4前言41总则 11设计依据412建筑设计原则42基地分析21背景522基地分析53博物馆设计规范摘要31博物馆设计规范摘要54建筑设计元素41冲突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对立:冲突中产生美742地下博物馆设计的一大发展趋势743生态节能现今所有建筑都不得不考虑的一点75设计构思51古代与现代852内部与外部853地上与地下854采光与避光955人性化处理96附则 61技术经济指标961名词解释962设计图纸107结语 108致谢 11参考文献11英文摘要11公共建筑方案设计作者:张云 指导老师:杨奇峰(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00036)中文摘要:博物馆作为社会的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和研究历史的见证物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长期和谐发展服务的,为社会公众服务。展览是博物馆为社会提供的最有效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序厅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展览的开始部分,以内容来说它是展览的高度概括。序厅设计应当集中体现陈列展览的主题思想,起到点题、烘托气氛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博物馆界对于序厅设计的重要性都非常认同,却对序厅产生、发展、设计元素构成等问题则没有进行过探讨,这也暴露了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基础研究的不足。 目前,许多博物馆展览设计的资料和理论书籍更多的关注设计中的形式原则,而对使用者-观众对展览设计意义的关注度不够,无法从本质来揭示博物馆艺术设计原则中更深层次的东西。这也决定了设计者是否能真正从关爱“人”的角度出发去解决展览的设计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选题在博物馆学和艺术设计学理论指导下,试图通过对展览中的一个基本单元部分序厅的研究,去寻找利用建筑学中相关的人与环境的理论从使用者的角度对整个展览设计进行有效研究。关键词:建筑 空间 冲突 地下 前言博物馆设计,博物馆自身的功能日趋复合化。博物馆建筑在沿袭传统模式的同时,常常会有一些会议,观察、图书,甚至餐饮、商业、娱乐等服务设施加入其中,无形中成为某种文化综合体的代名词。正如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所说,“在当今时代,博物馆正扮演着与过去的神庙相类似的社会功能。” 1.总则1.1 设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JGJ 44-48(2002年版)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1.2建筑设计坚持原则:1.2.1坚持社会性原则赋予环境景观亲切宜人的艺术感召力,通过美化生活环境,体现社区文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倡公共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1.2.2坚持经济性原则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注重节能、节材,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反对浮华铺张,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达到优良的性价比。1.2.3坚持生态原则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提倡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环境景观的塑造中去,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2.4坚持地域性原则应体现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避免盲目移植。1.2.5坚持历史性原则要尊重历史,保护和利用历史性景观,对于历史保护地区的住区景观设计,更要注重整体的协调统一,做到保留在先,改造在后。2.基地分析2.1背景2.1.1建筑方案必须符合规划和建筑规范的要求。要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与周边环境联系、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2.1.2依据住区的规模和建筑形态,从平面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合理的组织空间、功能等安排设计,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2.1.3某历史文化小镇在旧城改造中所建设的博物馆。2.2 基地分析 本项目属于某历史文化小镇的旧城改造设计项目。总用地面积为6800,建筑面积4000。项目地形较狭长偏梯形,周遍环境限制较多,基地北边界距古城墙遗址10m,南临小溪,东西两侧侧为道路。只能在西侧开出入口,且用地比较狭长,还有高度限制,不利于在建筑高度,建筑面积及建筑外形中取得平衡。因次,我决定采用现今博物馆往地下建的潮流做法,并依据地形,设计出来源于梯形几何体的变化的不规则集合几何体块。3.博物馆设计规范摘要3.1 博物馆设计规范第1.0.1条为适应博物馆建设的需要,保证博物馆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第1.0.3条 博物馆分为大、中、小型。大型馆(建筑规模大于10000)一般适用于中央各部委直属博物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博物馆;中型馆(建筑规模为400010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省厅(局)直属博物馆和省辖市(地)博物馆;小型馆(建筑规模小于4000)一般适用于各系统市(地)、县(县级市)局直属博物馆和县(县级市)博物馆。注:建筑规模仅指博物馆的业务及辅助用房面积之和,不包括职工生活用房面积。第1.0.6条 博物馆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相配合,满足藏品的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等基本功能,并应设置配套的观众服务设施。第1.0.8条 博物馆建筑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第2.0.2条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三、馆区内宜合理布置观众活动、休息场地;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建筑布置,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置应便于观众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置,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措施;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第3.1.1条 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第3.1.2条 观众服务设施应包括售票处、存物处、纪念品出售处、食品小卖部、休息处、厕所等。第3.1.3条 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4层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第3.1.4条 藏品的运送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珍品及对温湿度变化较敏感的藏品不应通过露天运送。第3.1.6条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排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第3.2.1条 藏品库区应由藏品库房、缓冲间、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保管装具贮藏室、管理办公室等部分组成。第3.2.2条 藏品暂存库房、鉴赏室、贮藏室、办公室等用房应设在藏品库房的总门之外。第3.2.3条 收藏对温湿度较敏感的藏品,应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处设缓冲间,面积不应小于6。第3.2.4条 大、中型馆的藏品宜按质地分间贮藏,每间库房的面积不宜小于50。第3.2.6条 每间藏品库房应单独设门。窗地面积比不宜大于1/20。珍品库房不宜设窗。第3.2.7条 藏品库房的开间或柱网尺寸应与保管装具的排列和藏品进出的通道相适应。第3.2.8条 藏品库房的净高应为2.43m。若有梁或管道等突出物,其底面净高不应低于2.2m。第3.2.9条 藏品库房不宜开设除门窗以外的其它洞口,必须开洞时应采取防火、防盗措施。第3.3.1条 陈列区应由陈列室、美术制作室、陈列装具贮藏室、进厅、观众休息处、报告厅、接待室、管理办公室、警卫值班室、厕所等部分组成。第3.3.2条 陈列室应布置在陈列区内通行便捷的部分,并远离工程机房。陈列室之间的空间组织应保证陈列的系统性、顺序性、灵活性和参观的可选择性。第3.3.3条 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每一陈列主题的展线长度不宜大于300m。第3.3.5条 陈列室的室内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应为3.55m。第3.3.6条 除特殊要求采用全部人工照明外,普通陈列室应根据展品的特征和陈列设计的要求确定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合理分布和组合。第3.3.7条 陈列室应防止直接眩光和反射眩光,并防止阳光直射展品。展品面的照度通常应高于室内一般照度,并根据展品特征,确定光线投射角。第3.3.8条 当陈列室面积较大时,室内宜有相应的吸声处理。第3.3.10条 大、中型馆内陈列室的每层楼面应配置男女厕所各一间,若该层的陈列室面积之和超过1000,则应再适当增加厕所的数量。男女厕所内至少应各设2只大便器,并配有污水池。第3.3.11条 大、中型馆宜设置报告厅,位置应与陈列室较为接近,并便于独立对外开放。第3.3.12条 报告厅宜按12 /座设计,室内应设置电化教育设施。当规模大于或等于300座时,室内应作吸声处理。有条件时可设置空气调节。第四节技术及办公用房第3.4.1条 技术及办公用房应由鉴定编目室、摄影室、熏蒸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研究阅览室、行政管理办公室及其库房等部分组成。第3.4.3条 鉴定编目室、摄影室、修复室等用房应接近藏品库区布置.专用的研究阅览室及图书资料库应有单独的出入口与藏品库区相通。第3.4.4条 鉴定编目室、实验室、修复室、文物复制室、标本制作室等用房的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6,室内光线应稳定、柔和。第4.1.1条 藏品防护应包括温湿度、防潮、防水、光照、防烟尘、防有害气体、防虫、防鼠和防盗等要求。其它如防火、防雷等要求除应符合专业规范外,尚应执行本规范第五、六章的有关规定。第4.4.3条 陈列室的一般照度应根据展品类别确定,推荐值参照表4.4.3。展品照度推荐值 表4.4.3 展品类别 照度推荐值(LX) 对光不敏感:金属、石材、玻璃、陶瓷、珠宝、搪瓷、珐琅等300(色温6500K) 对光较敏感:竹感、木器、藤器、漆器、骨器、油画、壁画、角制品、天然皮革、动物标本等180(色温4000K) 对光特别敏感:纸质书画、纺织品、印刷品、树胶彩画、染色皮革、植物标本等50(色温2900K) 4.设计元素4.1冲突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与对立:冲突中产生美当代社会的环境意识正在不断加强,因此达到建筑与环境的充分融合是建筑师追求的目标。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它们的外部环境具有各自的秩序和特点。其中一部分博物馆是通过地下空间的利用,在环境中求得适合自身的存在方式。这种得体的、具有亲和力的表达方法已经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和欢迎,并且为地区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做出贡献。但另一方面,历史也不断的证明,乱世出英雄,往往两个相对事物的相对冲突却能砰出绚丽的火花,黑与白交集的灰色中埋有更多的真理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一片新规划的金融行政中心,不久,博物馆的周围将会高楼林立。在摩天大楼包围的混凝土峡谷之中,博物馆应该发挥文化建筑的亲和力,创造迥异于周围冷漠的环境气氛。而且,博物馆在楼群包围的广场中,更应该是一座雕塑。这便是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对该博物馆的理解和定位。他把建筑分解成若干片段,围绕下沉式内院组织成封闭的格局。博物馆的入口便从这里到达。地上部分的3层为行政办公和图书馆,地下层是展览空间和地下供货层,还有3层地下停车场。博物馆在大尺度、大规模的都市空间中,为人们赢得一处宜人的具有文化氛围的休憩空间。而本案与当代艺术博物馆却恰恰相反在一个本身已经充满了太多静颐的古朴文化的小镇中,以强烈的现代气息和活力与其冲突来引起古镇中的另一种美。4.2地下博物馆的一大发展趋势随着城镇与社会的发展,博物馆建筑建筑中一般适宜从地上转入地下的空间为展厅、展品库房、服务用房、设备机房、停车场等。尤其是作为博物馆主体的展示空间与收藏空间两大部分,在地下均有良好的适应性。从建筑空间环境和使用特征角度看,地下空间具有温度稳定性、隔离性(防风尘、隔噪声、减震、遮光等)、防护性和抗震性等特征。同时,在地面空间紧缺的情况下,成为保护地面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观的有效手段。如果能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得到满意的建筑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和谐统一,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对于博物馆建筑来说,其积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根据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地下空间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防灾功能使得博物馆建筑在地下空间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从而与现代建筑注重生态与节能的趋势相一致。4.3生态节能与建筑多功能的平衡现今所有建筑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省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耗能大省,人多地少,又是一个资源和能源比较匮乏的省份,80%的能源要依靠省外;我省人口密度全国最大,矿产性资源全国最少,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全省在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和经济国际化的提升期,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能源供应紧张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将极有可能成为制约今后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是节约能源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要从战略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并推进我省的建筑节能工作,全面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但是,现在许多建筑以节能为卖点,并冠于德国,美国等名目来表明起选用技术先进性,这是个误导。节能技术的特点是因地制宜,目前没有所谓普遍采用的生态技术,由于水文,天气,地址和资源的差异性,不同地域的节能技术会有不同的方向和策略。所以说节能技术是一个特制化的技术而不是普遍技术。 不过节能技术的提倡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我国迈向节约型,集约化社会的可喜一步。但我们不能神化现有的节能技术,现有的技术达到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要有政策的大力支持,节能技术福利大众是不可能因为几句口号就完成的。套用一句俗话,节能不是万能,但没有节能是万万不能。5 设计构思5.1 现代与古代博物馆,古代文化与现代审美冲突最为集中的空间。作为城市该历史文化小镇的未来的标志性建筑,古代历史文化已经很丰富的小镇所要求更多的应是现代技艺的气息。冲突中摩擦出亮丽的火花,在外部环境相对古朴情况下,结合自身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创造一个与外部古镇空间相互冲突却又相互吸引特制的肌理。在不同的肌理块中,富裕各个功能空间,通过冲突、联系、渗透、沟通形成建筑在古镇中特例的形象。博物馆作为古今文化的一个枢纽,应成为一种广场化的产物,一个契合点,而不是一个单纯的建筑。针对地形和周围古朴的建筑形体,在建筑突出大量现代元素,增加视觉冲击效果和形体的变化,其中网架,玻璃盒子,不规则几何形,延伸是主要元素。以现代最流行的一些因素对周边古朴环境形成最强烈冲击。5.2内部与外部 本案造型与结构的设计,不仅追求着外观的上现代美学的气息,同时也着重于对内部环境的营造。 在外部结构造型方面,把握以下三点当代公建的设计潮流元素: (1)不规则几何造型:或由几个不规则的几何体组合而成,或干脆整个建筑就是一个形象的造型,如今的公建更多的是本身的结构造型来展示魅力。从鸟巢到央视大楼再到中国馆莫不是如此。(2)规则或不规则网状构架外部造型。(3)大玻璃盒子体块。而在内部,着重与宽敞的游玩空间和内部的结构美为来客展现亮丽5.3地上与地下参考地下空间与室外地坪的特殊关系,博物馆建筑在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构成以及与地上部分的衔接等方面都有所人性化考虑。打破地下空间在土壤包围中形成的封闭性特征,借助大透彻空间带来阳光、树木等自然因素的引入,使空间更加生动并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气氛。而且还利用地下空间的内在意义与特点,配合博物馆展览的主题渲染室内空间气氛。根据博物馆的功能特点,使地下空间良好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防灾功能在博物馆中发挥良好的适应性,并与与现代建筑注重生态与节能的趋势相一致。5.4采光与避光阳光对于博物馆来说绝对是一个爱恨交加的事物,许多特殊藏品对于避光的要求,与另一些藏品展览及办公对光照的需求,是博物馆建筑中一个很重要的冲突点,也是必须解决好的一点。5.5人性化处理建筑的功能从来就不是鼓励存在的,功能是由人的行为和空间的结合而存在的,脱开人的行为单谈功能是偏颇的也是无法成立的。在博物馆建筑中,人性化包扩两方面:一是游客参观游览行走及休息路线的安排。二是工作人员对藏品的运输保管问题。6 附则6.1 经济技术指标指标名称数值单位总用地面积6800建筑底面积1923建筑面积4287容积率2.23 建筑密度34.1%绿地率398%建筑高度8.8M展厅层高4.3m办公及库藏层高3.456.2 名词解释1 建筑面积密度:是反映建筑用地使用强度的主要指标。计算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时,通常不包括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2 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路幅的边界线反映了道路红线宽度,它的组成包括:通行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所需的道路宽度;敷设地下、地上工程管线和城市公用设施所需增加的宽度;种植行道树所需的宽度。 任何建筑物、构筑物不得越过道路红线。根据城市景观的要求,沿街建筑物可以从道路红线外侧退后建设。3 建筑红线: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4博物馆建筑:供收集、保管、研究和陈列、展览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实物或标本之用的公共建筑。5馆区:对基地内各类建筑物及道路、广场、绿地等占用的整个区域的总称。6藏品库区:对藏品库房及为保管藏品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7藏品库房:存放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8暂存库房:暂时存放尚未清理、消毒的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9珍品库房:存放各类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级藏品及保密性藏品、经济价值贵重藏品的专设藏品库房。10藏品库房总门:藏品库房及其室外通道、场地等所在区域的大门,位于藏品库区之内。11缓冲间:在藏品库区或藏品库房的入口处专设的过渡房间,主要用以防止藏品在短时间内经受较剧烈的温湿度变化。12装具:陈列和保管中使用的橱柜、台座、屏风、支架、板面、箱盒、镜框、瓶罐等器具。13陈列区:对陈列室及为参观、教育、休息而专设的房间、通道、场地等占用的空间的总称。14陈列室:陈列、展览各类文物和标本的专设房间。15技术用房:对藏品和展品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处理的专设房间。63 设计图纸631. 建筑设计方案总平面图632. 方案透视图633. 方案地下一层层平面图634. 方案一层平面图635. 方案二层平面图636 .方案南面图637. 方案东面图6310.方案东面图6311.方案剖面图一6312.方案剖面图二6313.交通分析图7.结语通过对此次建筑方案的毕业设计,对类似的中小型博物馆有了很多的了解。本方案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为出发点,重视用地特征,注重内外环境的设计,使建筑单体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能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将该工程打造成为集展览、游玩、娱乐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此次设计图纸包括规划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方案透视图、 各层平面图、各立面图、剖面图、构思图、交通分析图、内部空间效果图。这次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详细的实地勘察,任务书编制,规划方案的出炉,我对不仅对类似建筑方案设计的实质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而且建筑设计的意识有很大的提高。8.致 谢:本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由衷感谢杨奇峰老师在课题设计和论文写作上的悉心指导,同时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和同学致以谢忱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空间组合论彭一刚编.建筑空间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89(1989 年版);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4、合肥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5、建筑设计资料集 4(第二版);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997;7、建筑材料蔡飞、潘红霞 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5-08出版)8、李冬 映射与时间 建筑师NO127 OCT2007;9、空间与建筑师 荷赫次伯格 著, 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10、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作品选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1、建设部城市规划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解说.12、吴良镛. 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13、Vemoon Mays Architecture GAROEN FRTRESS 199914、Daniel R.Mandelker,Land Use Law(Third Edition).The Michie Company,1993:46115、法贝尔纳.古尔内,江振霄译.行政学.商务印书馆,1995:56.16、Norman K.Booth.Basic Element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al Design. 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 1983 英文摘要:The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Linquan Road residential area in HefeiAuthor:Wang Zhengren(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Tutor:Yang Qifeng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well-being society, satisfy the increasing improvement of 21th centurys residence level and promote the environment view design in our country to reach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we reconstruct some old building completed in 80s and 90s and make overall plans on the residenti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re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pulling down and reconstructing the residence, we construct environmental view in the residential areas and supply public service and related municipal facilities on the principle of economy, practicality, handsomeness and beatification, meanwhile, under the direction of detailed constructive planning and city design of the district and development concerned. Create more “sparkling spot” to make people both in city and country live and work in a more comfortable, more beautiful and healthier environment.林学与园林学院(系)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阅意见学生姓名 张云 年级 07级 城市规划 评阅意见(论文选题意见,研究内容,实验设计,数据结果分析)评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林学与园林学院(系)毕业论文(设计)评卷教师意见学生姓名 张云 年级 07级 城市规划 评阅人姓名 职称 学历 评阅意见 评阅人 年 月 日毕 业 论 文 成 绩 评 定 表1评语: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于 年 月 日审查了该生毕业论文(设计),并参考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认为: 2成绩为: 3其他建议: 毕业论文(设计)答辩领导小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安 徽 农 业 大 学毕 业 论 文(设 计)任 务 书论文(设计)题目 公共建筑设计 院 系 名 称 林学与园林学院 专 业 (班 级) 07城市规划(1)班 学 生 姓 名 张云 学 号 07111027 指 导 教 师 杨 奇 峰 下发任务书日期 2012年 3月10日一、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博物馆作为社会的公共服务机构,是社会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存和研究历史的见证物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长期和谐发展服务的,为社会公众服务。展览是博物馆为社会提供的最有效的精神文化产品,也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手段。序厅是展览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展览的开始部分,以内容来说它是展览的高度概括。序厅设计应当集中体现陈列展览的主题思想,起到点题、烘托气氛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博物馆界对于序厅设计的重要性都非常认同,却对序厅产生、发展、设计元素构成等问题则没有进行过探讨,这也暴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蒲公英养护知识培训课件
- 葡萄酒软木塞知识培训课件
- 项数加法类型题目及答案
- 曹县一中模拟考试题目及答案
- 沧州医院入职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购房合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练习【含答案】
- 2025版本的房屋租赁合同
- 营销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生产策划管理办法
- 职业健康粉尘防护培训
- 妇科疾病中医外治课件
- 制定工装模具管理办法
- 关于湿疹的课件
- 2025年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爱的五种能力》
- 石膏固定病人护理常规
- 2025至2030中国管道运输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麻醉科临床操作技术规范
- 术后谵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