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水资源论文地下水资源论文.doc_第1页
环保水资源论文地下水资源论文.doc_第2页
环保水资源论文地下水资源论文.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环保水资源论文地下水资源论文水资源危机唤醒公众环保意识摘要: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面临着众多环境问题,水资源问题尤为突出。水资源压力过大,水生态严重恶化成为令人十分堪忧的问题。水问真实全面地告诉观众中国正面临着怎样的用水困难,并深刻解析了中国水资源状况。本文旨在研究水问引发的保护水资源的思索,并强调培养大众环保意识的重要,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和声张“生态正义”,应对环境恶化,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关键词:水资源;危机;环保意识;生态文明;生态正义 水是万物生命之源,是人类发展的命脉。水问题不仅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也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水资源的短缺也时刻警醒着我们。水问以极具思考深度并令人注目的方式,用无可争议、令人震惊的实例,向观众展现了大量伴随水资源危机而产生的巨大危害。 水问含有“水的哭诉”、“水的呐喊”之意,直接而尖锐,急促而紧迫1。该片的总编导王猛说:“水是宽容的,因为这种宽容才产生了生命,也因为这种宽容,它容纳了这个世界所有肮脏的东西。中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时间,作为代价,中国的河流与湖泊也浓缩了西方两百年的污染史”。水默默的维护人类的干净、舒适、健康,也默默地承受人类交给它的肮脏。水是有生命、有感知的,它会释放情感,在饱受污染时,它也有哭诉的愿望。 一、水问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真实现状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都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着。但当我们沉浸于自己取得的骄人成绩时,却也开始尝到了自己酿制的苦果2。巨大成就的背后,隐藏着严重的生态和环境危机,其中以水资源危机最为突出和严重,也最为直观。事实上水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开始蔓延。 清茶一杯是中国传统的待客之道,但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能喝上一杯干净的水已经变成一种奢侈,很多人因为水源干涸而不得背井离乡。华北地区的打井高潮时,每年打井在三百万眼以上,而如今,这些井已经无水可取。在衡水市,以前打井只需要100多米便可,如今须打300多米才可见水,取水工具最初是离心泵,后来是工业泵,现在必须用深潜水泵才能抽出水来,水源的干涸速度令人瞠目结舌。被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但昆明市每天有约25万吨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滇池,导致滇池生态承载能力越来越弱3。我国的东南地区是著名的水乡,随着经济发展,污染十分严重,已成为缺水地区。 黄河源头有千湖之县美誉的玛多因缺水要搬迁了;世界第四大淡水湖的咸海已消失了一半;淮河因污染导致岸边所有河蟹养殖户破产;在长江,人们花费巨资,只为寻找白鳍豚;“太湖美”、“汾河清”已是曾经的景色。水资源危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制约了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对水资源现状的思索 水问真实再现了中国水资源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从道德、伦理等精神层面上都深深震撼着观众的心灵,对保护水资源,对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起到了重大作用。 水资源问题已经从以前模糊的概念渐渐变成大众听得见、看得见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滇池太湖蓝藻、重庆大旱、济南暴雨、南方洪水等水环境问题,以及震惊全国的松花江苯污染、北江韶关镉污染、阳宗海砷污染、新洋港河水源污染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一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深忧虑。水问将中国众多地区水资源的真实现状全面、立体地呈现给观众。事实告诉我们,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杯水,中国人均水资源却只有杯底上很少的水,整个中国都处于缺水的状态,只是缺水的方式不同而已。可以说,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确已到了令人十分堪忧的地步。 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水问选取了观众最熟悉的题材,同时又从中挖掘出最不为人知或是难于理解的真相来告知观众。它从全新的角度来呈现中国水资源情况,深刻剖析了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平时一说到水污染,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工业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污水所造成的。实际上,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大量垃圾污物无序堆放,使得大部分河流湖泊成为排污明沟和纳污水体。中国的环保标准并不比欧美发达国家低,但英国泰晤士河边可能只有十家工厂,而长江沿岸就有上千家工厂,即使每家工厂都保证达标排放,所有工厂排放的污染总量也远远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 a)培养大众环保意识势在必行 面对我国水资源如此恶劣的情况,水问并未告诉观众过多的解决办法,但却是观众看完影片后最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环保意识不仅是一个概念,一个口号,而是一种需要随时随地,从小培养的意识。应该将更深层次的环保理念融入到大众最潜在的意识当中。 2007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倡导人们改变久已形成的传统观念,树立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2。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这一概念,它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正义是一个新的环保概念,它包括代际正义和代内正义。代内正义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的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的权利均等。代际正义关注的是当代与后代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和生态责任问题5。它强调以人的持续发展为目标,要求上一代为下一代合理储存资源。 我国著名环境学家曲格平曾提出:“为子孙后代,我们需要一场变革”4。水资源的享用者,不仅是这一代的居民,还包括更多的后代子孙。当代人在享有良好水资源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保护水资源的义务。每一代人总是从前人留下的资源储备而发展起来的,如果前一代人偏爱自己的利益,过多消耗自然资源,将导致后代资源的匮乏。因此,培养生态正义意识,就是力求使当代人能够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同时也为了满足后代子孙能平等地享用水资源。 水问告诉我们,工业文明时期的与大自然对抗、征服自然为我所用的思想是行不通的。取而代之的是创建生态文明,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水问让广大民众更加了解我国的水环境状况,清楚环境危机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加强环境保护不但要有法律的支持,还要以大众的道德观及潜意识作为约束。这就需要扩大环保宣传力度,掀起全民生态教育,培养一种崭新的精神上的环保主义。 b)结语 中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人们都知道水的重要性,但当重要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时,就容易被人忽视。 中国的水资源整体状况已经恶化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境地。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正义,就必须让公众了解我国目前的真实环境状况和环境问题。水问成功的传播了环保知识,让公众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的环保记录片的问世,进一步提高大众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水问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环保警钟N 四川新闻网,2008,10.26 2.赵淑杰环境危局唤醒人类生态精神一部环保纪录片引发的生态思考J 生态保护,2008,38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