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工程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土方开挖工程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土方开挖工程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土方开挖工程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土方开挖工程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土方开挖作业指导书 编号:编号:LZB-TJ-01LZB-TJ-01 批 准: 日期: 技术审核: 日期: 编 写: 日期: 二一年四月 目 录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3 2. 编写依据编写依据 .3 3. 作业流程作业流程 .4 4. 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4 4.1 人员配备 .4 4.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4 5作业方法作业方法.5 5.1 坡度的确定 .5 5.2 开挖顺序.5 5.3 测量放线.6 5.4 土方开挖.6 6安健环控制措施安健环控制措施 .7 6.1 控制措施 .7 6.2 危险点辨识 .8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8 7.1 质量控制措施.8 8.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9 8.1 本工程施工对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影响.9 8.2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环境保护.9 8.3 文明施工的目标、实施方案.10 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220kV 榄州变电站工程站位于广东省高要市金利镇金淘工业园内,占地约 60 亩, 站区围墙内用地面积为 27059.5m2,站址场地自然高程为 6.8m19.4m(黄基) ,站址场 地设计高程为 11.2m,挖方区的建筑物地基基础采用天然地基。 2. 编写依据 序号标准及规范名称颁发机构 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 3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 第 1 部分:土建工程 (DL/T 52101.1-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 展和改革委员会 4 110kV500kV 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 定标准第 3 部分:变电土建工程 (Q/CSG10017.3-2007)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3. 作业作业流程流程 4. 作业准备作业准备 4.1 人员配备人员配备 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 确定坡度 11 确定开挖顺序 11 测量放线 32 土方开挖 821 清底 411 4.2 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 1 铁锹(尖、平头两 种) 把 10 2 梯子副 3 3 铁镐把 10 4 撬棍个 10 5 手推车 辆 3 6 小白线或 20 号铅丝个 5 7 钢卷尺以及坡度尺把 3 确定开挖的顺序 修边清底 土方开挖 测量放线 开始 完成 确定坡度 8 挖土机辆 1 9 自卸车辆 2 10 测量设备套 2 5作业方法作业方法 5.1 坡度的确定坡度的确定 5.1.1 在天然湿度的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下列数值 的规定,可不放坡,不加支撑。 5.1.1.1 密实、中密的砂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m; 5.1.1.2 硬塑、可塑的粘质粉土及粉质粘土-1.25m; 5.1.1.3 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 5.1.1.4 坚硬的粘土-2.0m。 5.1.2 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 5m 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 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按规定放坡。如挖土深 度超过 5m 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5.2 开挖顺序开挖顺序 5.2.1 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始(纵向)推土, 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基坑(槽)的两侧。 5.2.2 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 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5.2.3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或 管沟深度的 1/2。 5.2.4 构支架区域一般有站区道路、下水管道、电缆沟、构架基础、支架基础、断 路器基础等,施工时必须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各工序施工的先后次序,做到场地布置 合理、工序交接合理、衔接紧凑。 5.2.5 构支架基础土方开挖采用按电气间隔分组进行,由于现场土方考虑在站区平 衡,开挖的土方临时堆放另一间隔区域,待基础施工完后将土方运回填基坑,再进行 另一间隔土方的开挖,开挖土方也可堆在两个间隔之间的空地上,或先堆置于道路的 另一侧区域,以便就近取土回填。 5.2.6 开挖的原则是先深后浅,先基础后地梁,先框架后沟道,先主体后附属。按 照工程进度情况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流水作业,尽量安排后挖的土方回填附近先施 工的基坑,余土则运至填方区堆放平整。 5.2.7 电缆沟的开挖待一个区域的构支架基础施工完成并回填平整之后再进行。 5.2.8 构支架基础施工前一般须先将该区域的下水道完成。 5.3 测量放线测量放线 5.3.1 在开挖前,要根据施工图纸、开挖放坡坡度及核准的轴线桩测放开挖上下口 的白灰线。 5.3.2 开挖前,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用 大方木桩深打后钉上铁钉并加以保护。 5.3.3 在挖掘土方施工过程中,应进行中线、槽断面、高程的校核。 5.3.4 所有的测量木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应落实专人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复核, 以确保红线的准确性。 5.4 土方开挖土方开挖 5.4.1 基坑(槽)开挖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站区土方平衡:基坑(槽)开挖前应先按照设计施工图,计算本工程基坑土 方开挖量及回填土方量,并根据业主提供的现有施工场地,在满足设计和业主要求的 前提下,有预见性地进行站区的土方平衡,根据已提供的坐标控制点,现场测算场地 挖方区与填方区的面积(辅助仪器用经纬仪和钢卷尺) ;并测设现场标高(辅助仪器用 水准仪和塔尺) ,计算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量及回填土方量;利用上述所得的数据,采 用网格法进行站区的土方平衡;从而确定整个站区的基准标高,便于后续施工控制。 (2)基坑(槽)开挖前,要复核建筑物定位的标准轴线桩、水平桩及灰线尺寸, 根据地质资料和地下水位对基坑开挖的影响,确定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案,以保证基坑 作业顺利进行。 (3)基坑(槽)开挖前,要决定挖土方案,包括开挖方法、挖土顺序、堆土弃土 位置、运土方法及路线等。 (4)基坑(槽)开挖前,障碍物和地下管道要进行处理或迁移。 (5)基坑(槽)开挖前,应先熟悉图纸,并按坐标控制点进行定位放样,根据确 定的基准标高和设计要求进行挖深控制。 (6)土方开挖前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尽量安排在晴朗天气进行,确实因进度需 要而无法避开雨天时,则要充分做好排水准备,及时排走积雨水。 5.4.2 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5.4.3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状态。深度大于 1.5m 时,根据土质变 化情况,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5.4.4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超挖,宜开挖至设计标高 10cm 以上。 5.4.5 在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人工配合随时进行挖掘,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5.5 修边和清底修边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 50cm 槽边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 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以此修整 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6安健环控制措施安健环控制措施 6.1 控制措施控制措施 6.1.1 开挖土方的操作人员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横向间距不小于 2m。纵向间距不小于 3m。 6.1.2 按要求设置开挖坡度,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6.1.3 挖土机起动后,铲斗内、管杆、履带和机棚上严禁站人。 6.1.4 工作位置必须平坦稳固。工作前履带应制动,轮胎式挖掘机应顶好支腿,车 身方向应与挖掘工作面延伸方向一致,操作时进铲不应过深,提斗不得过猛。 6.1.5 在高陡的工作面上挖掘夹有石块的土方时,应将较大的石块和杂物除掉。如 果土体挖成悬空状态而不能自然塌落时,严禁用铲斗将悬空土方砸下。 6.1.6 对吊杆顶端的滑轮和钢丝绳进行保养、检修拆换时,应将铲斗和吊杆放落地 面,然后再进行维修。 6.1.7 严禁铲斗从运土车的驾驶室顶上越过。向运土车辆卸土时,应降低铲斗高度, 防止偏载或砸坏车厢。铲斗运转范围内,严禁站人。 6.1.8 开挖形成的基坑应及时设置围护栏杆、警示标志。 6.1.9 加强道路洒水,防止扬尘。 6.1.10 距居民区较近的施工区域,午休、夜间应停止施工,防止影响周围居民休息。 6.2 危险点辨识危险点辨识 序号危险点预控措施 1 机械倾覆 场地平整,检查站机平台稳定性,设专人指挥、 监护。 2 用电管理不到位,施工用 电保护;装置不完善,电 源线路老化、破损。 制定用电管理制度,使用三相五线制,实行三 级用电保护,使用标准电源开关箱。 3 管理制度不到位;驾驶员 素质不高;设备状况不良; 运输道路状况不良;交通 标志不明。 加强驾驶员素质教育; 加强车辆维修和路面保养; 设专人指挥、监护倒车。 4 潜水泵漏电 加强水泵的保养和检查,实行三级用电保护, 使用标准电源开关箱。 5 基坑临边 开挖形成的基坑应及时栏杆等围护起来,并设 置警示标志。 6 夜间跌落坑洞 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 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7 坍塌,物体打击 两人操作间距保持 23 米,并由上而下逐层挖 掘,禁止掏挖。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必 要时设置固壁支撑。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沟边 1 米以外,且高度不得超过 1.5 米。 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1 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措施 7.1.1 边坡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现行施工规范的规定以及施工技术措施要求。 7.1.2 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标桩间的距离宜3m,以防基底超挖。 7.1.3 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坑槽内应设置合理的排水措施。 7.1.4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有方案。地质资料反映有细砂粉土、中 粗砂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 7.1.5 产品保护 (1)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 查其可靠性。 (2)基坑(槽) 、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措施,避免塌陷。 (3)如基坑(槽)或管沟开挖后未能及时修筑基础或安装管道,基底土应视土质 条件预留 100200厚度,施工之前再予以挖除。 (4)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任意损坏或拆 除。 7.2 质量检验标准 7.2.1 按照 Q/CSC 10017.3-2007110kV500kV 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第 3 部分:变电土建工程(上册) 中表 5.3.1 的规定执行。 7.2.2施工工序关键的质量控制点 (1)基底土质属于停工待验(H)点。 (2)边坡坡度偏差属于停工待验(H)点。 (3)基底处理属于停工待验(H)点。 8.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方面的有 关规定。全面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 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8.1 本工程施工对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影响本工程施工对环境保护可能引起的影响 (1)施工机械日夜工作所产生的噪声。 (2)土建工程施工后期产生的污水排放。 8.2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环境保护加强施工管理、严格环境保护 8.2.1 环境保护的目标: 在施工中和施工完成后,保持好施工区域周围的自然环境、各种生产设施、生活 设施,最大限度的保持生态环境的原状。 8.2.2 环境保护的措施: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对施工机具进行维修保养,保持施工机具的良好性能,有噪声的工作尽量避 免夜间施工。 (3)做到工完、料清、场地净,施工中产生的废油、废料、垃圾等杂物排放到指 定的地点,并及时清理、转运。 8.3 文明施工的目标、实施方案文明施工的目标、实施方案 8.3.1 文明施工的目标: 生产场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