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设备维修手册.doc_第1页
CO2设备维修手册.doc_第2页
CO2设备维修手册.doc_第3页
CO2设备维修手册.doc_第4页
CO2设备维修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CO2系统所使用的CO2 防火系统是通过隔间内空气O2 含量从正常大气的21%体积浓度降低到低于支持燃烧(正常的体积浓度为15%)所必须的水平来使燃气轮机设备灭火。为了将O2 含量降低到大约15%,必须把一定量的CO2 喷入到待保护的隔间内,足以产生等于或大于隔间体积的34%的大气CO2 浓度,在开始喷入的1 分钟内就必须达到这个浓度水平。考虑到潜在的可燃性闪弧会受到高温金属的影响,为了在一个持续时间内保持灭火浓度,必须提供持续喷入CO2。该防火系统由用于从低压贮槽把CO2 输入到万一着火的燃气轮机隔间的管道分配系统组成。通常是把这个低压贮槽安装在离座模块上。如果客户要求也可安装在透平机控制室内。其互相连接的现场管道通常是由安装人员提供的,CO2 就是从该离座模块输送到燃气轮机隔间的,该管道连接到基本管道上并且通过喷口把CO2 分配到隔间内。两个单独的分配系统可用于:初始喷入和持续喷入,在启动后一段时间内(由客户预先决定),有充够的CO2 从初始喷入系统流入燃气轮机隔间内以便迅速地产生灭火浓度(通常为34%)。然后为了补偿隔间泄漏,可通过从持续喷入系统逐渐加入更多CO2 来保持CO2 浓度(通常为30%)。对于初始喷入系统和持续喷入系统,均可通过每个隔间喷入喷嘴孔的尺寸大小来控制CO2 流量。初始喷入系统的孔大,允许快速喷入CO2 以便迅速达到上述灭火浓度。持续喷入系统的孔小些,允许喷入速度相对慢些,以便在整个持续时间内(根据透平机机架尺寸紧急压缩的时间而定)都能保持灭火浓度,使再点火火焰的可能性减至最小。此CO2 系统向两个区域,即透平机隔间/气体燃料盒和万一着火时的排气扩压器/2 号轴承区提供CO2。该系统由一个管道分配系统组成。低压贮槽已安装在与透平机壳分开的单独模块上并且通过冷冻压气机在-18(0)时的20.69 Barg(300 psig)贮存压力时维持饱和的CO2。第一节 贮存装置-维修1 概述贮存装置的维修规程按两个主要部件:压力容器和制冷系统分范围给出表2 和3 是这两个主要部件中每一个的故障排除表。当贮存装置出问题时,维修应该如下进行:a. 由熟悉贮存装置的有能力的维修人员承担,并配备有检修压力容器和/或制冷机用的合适工具和测试设备。b. 在需要维修制冷系统的地方由能胜任的当地合格制冷人员来修理低温商用/工业用制冷机。2 泄放阀(见图1)泄放阀设置在341 PSI 压力下打开。当罐压上升到该点时,卸压阀将打开并允许少量二氧化碳蒸汽逃逸到大气中。2.1 拆卸。旋掉切换阀的手柄(图3)。转手柄并把手柄的方凹口套到切换阀杆的方形端头上。顺时针转动手柄以关闭切换阀。旋下泄放阀。2.2 调整。不应该试图调整该阀的设置。如果明显是调整不正确,或者如果阀有泄漏,就应该更换掉整个阀。阀帽图1 泄放阀示意图2.3 修理。阀帽和阀体之间的结合处发现泄漏可能可通过拧紧法兰有头螺钉来制止。顺时针转动每一个螺钉,均匀地拧紧每一个螺钉。2.4 重新安装。在安装泄放阀之前,在切换阀的螺纹上涂上管封化合物。把阀接到管接件上,向上拉它到尽可能远。通过逆时针旋足杆来打开切换阀以允许压力进入泄放阀。2.5 测试。测试二氧化碳泄漏。3 安全卸压阀如果万一有异常高的热量进入罐中并导致罐压上升快于泄放阀所能处置的能力,安全卸压阀就会打开(在357 PSI 压力下)。安全泄压阀比泄放阀有大得多的能力,甚至在很高的外界温度下也能阻止罐压上升。在常规安全卸压阀因更换而断开连接时,借助于切换阀,辅助安全卸压阀也给出这同样的保护。3.1 拆卸小心在试图拆下或更换安全卸压阀之前,要检查贮存装置压力是否充分地低于357 PSIG 安全卸压阀的设置点。在进行拆除或更换工作时万一安全卸压排放就可能导致伤害或死亡。安全不应该试图去调节这个阀的设置。这个阀通常应该在357 PSI 下打开,如果发现设置不正确,就要把阀送到经ASME 认证的工厂作调整并重新认定或者换一个新的安全卸压阀。入口图2 安全卸压阀示意图a. 拆下到安全排气歧管的管接件。b. 拆下把安全排气歧管紧固到安全卸压阀上的3/8螺栓和歧管支架。c. 旋下切换阀手柄。(图3)。d. 倒转手柄并把手柄的方凹口套到切换阀杆的方形端头上(图3)。顺时转动手柄以关闭切换阀。e. 小心地从切换阀上旋下安全卸压阀。3.2 重新安装。在安装阀门前涂少量的管封化合物到螺纹上,并逆转第3.1 段的步骤进行。3.3 测试。测试二氧化碳泄漏(。4 切换阀图3 三通切换阀示意图切换阀的用途是截断到泄放阀和/或安全卸压阀的压力,这两阀可能不得不从贮存罐上拆下。用这个阀,有可能截断到含一个泄放阀和一个安全阀(图3,项2)端出口的压力或者到含一个辅助安全阀(1)端出口的压力,但不可能同时切断两个安全卸压阀出口。4.1 切换阀必须保持在大幅度打开的位置上,这样压力就处于泄放阀和安全卸压阀上,但到辅助安全卸压阀是关断的。在这个位置,压力也从切换阀的填料压盖上被截断从而根本没有经过填料压盖(5,6)泄漏的可能性。4.2 只有在需要对泄放阀或卸压阀进行维修时才转换切换阀,要保证在修理完毕,泄放阀和主安全卸压阀两者都安装好后把切换阀转回到其正常位置上。辅助卸压阀可以在切换阀处于其正常大幅度打开位置时进行检修。4.3 手柄(4)必须旋下并倒转以使方凹口套在杆的方形端头上来操作阀门。逆时针方向旋转手柄移动阀盘(3)以使它关断出口(1)和来自入口的填料压盖。按相反方向旋转手柄把阀盘旋下去以关断出口(2)。5 液位计(液位计是一个整体组件,当该组件不能提供罐容量的正确读数时应把它作为一个单元来更换。5.1 更换。更换液位计不需要从贮存罐撤消所有的压力。按下列步骤来更换液位计:注意:拆下制冷机外壳罩盖。a. 切断到报警电路的电源。b. 从压力表截止阀和液位计液体管路截止阀上拆下保护帽。用1/4制冷扳手或小的活络扳手来关闭两个阀门。c. 断开连到液位计后面的管子。注意:这会排放出任何存在的管路压力。d. 拆下把液位计固定到制冷外壳上的螺丝。从制冷外壳后面把液位计提升出来。e. 从坏的液位计背后拆下翻边管接件。在螺纹上使用管封化合物把它们装到换上的液位计上。f. 用四个螺丝安装换上的液位计组件。g. 连接管子到液位计后面。h. 打开液位计背面的均衡阀。i.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表应该读到“零”。j. 关闭均衡阀。k.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l. 放回阀上的保护帽。m. 重新接上报警电路电源。5.2 测试。测试液位计接头有无二氧化碳泄漏,并装回制冷外壳罩。6 压力表压力表是从0 到600 PSI 校准的。它是用三根螺栓固定到制冷外壳上。不应该试图修理或更换压力表部件。在损坏或故障工作的情况下,应该更换整个压力表。6.1 拆除。拆除压力表不需要从储存罐撤消所有压力。按下列步骤来拆除压力表:注意:拆下制冷机外壳罩盖。a. 切断到报警电路的电流。b. 关闭液位计供液阀。c. 关闭压力表供汽阀。d. 断开连到压力表后面的管子。注意:这会排放出任何存在的管路压力。e. 拆下把压力表固定到外壳上的三个螺丝,并提升出来。f. 从压力表背面拆除管接件。6.2 检查。通过对一个已知压力源进行测试来检查压力表的正确性。如果表读数不准就必须更换掉。6.3 重新安装。按下列做法来安装压力表:a. 在螺纹上使用管封化合物把管接件安装到旧的或新的表上。b. 把组件用三个螺丝固定到外壳上。c. 连接管子到表的后面。d.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e.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f. 重新接上报警电路电源。6.4 测试。测试表接头有无二氧化碳泄漏,并装回制冷外壳罩。7 表计截止阀有三个控制看到表计的压力:表蒸汽截止阀位于安全卸压组件上,液位计供液阀位于贮存装置靠近其底座的一侧,而表压均衡阀位于制冷外壳下面在液位计背面。表供汽阀和液位计供液阀是用来切断到压力表,液位计,CO2 压力控制开关和报警压力控制开关的二氧化碳压力。均衡阀是用作维修用途。万一阀有泄漏,此阀就应更换掉。7.1 拆除截止阀只能在贮存装置没有压力时拆除。在试图拆除或更换这些阀时贮存装置的二氧化碳必须完全放空。无论何时只要有阀从罐上拆下就要塞住这个打开的罐出口以免空气,脏物或湿气进入贮存装置。表压均衡阀可以无需放空贮存装置来拆除。7.1.1 要拆除截止阀,注意贮存装置必须是空的。然后断开铜管或从贮存装置上旋下阀门。7.1.2 要拆除表压均衡阀。a) 关闭表供汽阀和液位计供液阀。b) 拆下制冷外壳。c) 松开液位计背面的管件-管子中捕集的二氧化碳压力将排出。d) 拆下均衡阀。7.2 重新安装表计阀门7.2.1 供汽阀和供液阀 把阀旋转到贮存装置上然后装上铜管。在管螺纹上使用管封化合物。用二氧化碳蒸汽给罐加压。7.2.2 表压均衡阀 把阀旋到液位计背面的管接件中。再接上铜管。打开均衡阀-然后打开表供汽阀-关闭均衡阀-打开液位计供液阀。测试所有接头有无泄漏-如果没有发现泄漏,就完成了重新安装。7.3 测试。测试所有接头有无二氧化碳泄漏。如果没有发现泄漏则用二氧化碳再灌充罐。8 充液阀和蒸汽均衡阀充液阀和蒸汽均衡阀是球型阀。阀杆周围的泄漏有时可以通过轻轻地拧紧填料压盖固定螺丝来纠正。如果这样做还不能纠正杆周围的泄漏或者泄漏是通过阀体和阀座,那么这个阀必须更换掉。8.1 检查。检查阀的所有区域有无二氧化碳泄漏特别是阀杆周围和出口。如有必要则更换掉。* 小心 *更换这两个阀都需要从贮存罐撤去所有压力。无论何时只要有阀从罐上拆下就要塞住这个罐出口以免空气或脏物进入贮存装置。8.2 拆除。在拆下有泄漏的阀之前,要获得一个新阀并已到手。在贮存装置是空的并且其中没有压力时,从贮存装置上拆下泄漏的阀。8.3 安装。在安装充液阀和蒸汽均衡阀之前在阳螺纹上使用管封化合物。在阀处于关闭位置时,找出球中的排放孔。用排放孔一侧连到压力容器上来安装阀。8.4 测试。 用二氧化碳蒸汽灌充贮存罐到300 PSI 压力。在用液态CO2 灌充罐之前测试阀有无二氧化碳泄漏。9 CO2压力控制开关压力控制开关提供用来起动和停止压缩机。这是要维持罐压在290 和310PSIG 之间。在罐压力增加到310 PSI 时这个控制使压缩机起动,而当罐压力降到290 PSI 时就使压缩机停止运行。制冷电路包括了压力控制开关。压力控制的设置可以用调节螺丝(图4)来调节。这个调节等量提高接通设置和切断设置。开关有一个固定的切入和切断之间大约20 PSI 的差压。贮存装置压力控制开关应该正常地设置使压缩机在310 PSI 下接通,并在290 PSI 压力下关断。9.1 检查。要检查CO2 压力控制开关,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注意:拆去制冷机外壳罩。a. 断开到报警电路的电源。b. 关闭液位计供液阀。c. 关闭供汽阀。d. 拆下控制柜内部测试端口的塞子。* 小心 *在松开测试端口塞子时应该留意使压力慢慢的逸出。注意:贮存装置压力表应该读到0 PSI,并且压缩机组应该不工作。e. 在测试端口上接一个带压力调节器的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它能提供250 到340 PSIG 范围的恒定压力到测试端口。f. 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贮存装置压力表读到310 PSI。注意:对照一个已知压力源来检查贮存装置压力表的精度。如果表的读数对于可靠使用太不正确,就应该把它换掉(见第6 段)。压缩机应该在低于290 PSI 的任何压力下都关断。压缩机应该在305 和310 PSI 之间的某个压力上接通。压缩机应该在高于310 PSI 的任何压力下都接通。g. 现在,逐渐地减少压力从310 PSI 到0 PSI,并注意下面的状态。压缩机应该在高于310 PSI 的任何压力下都接通。压缩机应该在295 和310 PSI 之间的某个压力下接通。压缩机应该在290 PSI 以下的任何压力下都关断。9.2 如果上述状态都满足,则无需调节CO2 压力控制开关。在这种情况下,按下列步骤把系统恢复到其正常状态。a. 从测试端口上拆除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及压力调节阀。b. 装回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c.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d.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e. 装回制冷机外壳罩。f. 重新接上到报警电路的电源。9.3 如果压缩机没有上面概述的功能,则需要调节它。9.4 调节。CO2 压力控制开关应该正常地设置使压缩机在310 PSI 下接通,并且在290 PSI压力下关断。然而如果开关调节得高压点在305 到310 PSI 的极限之间并且低压在290 和295 PSI的极限之间,则可获得令人满意的工作。要调节CO2 压力控制开关,按下列步骤进行:注意:拆下制冷机外壳罩。a. 断开到报警电路的电源。b. 关闭液位计供液阀。c. 关闭表供汽阀。点调节螺丝图4 CO2 压力控制开关示意图d. 拆下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 小心 *在松开测试端口塞子时应该留意使压力慢慢地逸出。注意:贮存装置压力表应该读到0 PSI,并且压缩机组应该不工作。e. 在测试端口上接一个带压力调节器的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它能提供250 到340 PSIG 范围的恒定压力到测试端口。f. 拆下CO2 压力控制开关上的盖。需要用一把1/4开口扳手来转动调节螺丝。(见图4)。g. 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贮存装置压力计读到310 PSI 为止。如果压缩机不工作,则慢慢地逆时针转动调节螺丝直到压缩机起动。如果压缩机工作,则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节螺丝直到压缩机停止。h. 逐渐减少压力直到贮存装置压力计读到290 PSI 为止。如果压缩机工作,则慢慢地顺时针转动调节螺丝直到压缩机停止。i. 现在重复h 和i,直到得到正确的制冷循环,310 到290 PSI。在停止和起动之间可能需要有几分钟间隔使压缩机排出压力泄放出来。这个暂停可以防止起动器过载加热器反冲出去。注意:除了调节之外不应该试图对开关作检修。高低压之间的范围(压差)不可调节;在正常工作的开关中压差不超过20 PSI。如果开关不能调节得令人满意,则应该按第9.6 段更换整个开关。9.5 在进行了正确的调节以后,按下列步骤把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a. 装回CO2 压力控制开关上的盖。b. 从测试端口上拆除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及压力调节阀。c. 装回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d.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e.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f. 重新接上到报警电路的电源。g. 装回制冷外壳罩和控制柜进入盖。9.6 拆除。CO2 压力控制开关按下列步骤拆除。a. 把制冷机电路和报警电路断路并标出标签。b.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c.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d. 拆下CO2 压力控制开关的盖。e. 检查到报警电路和制冷机的电源都已断开。f. 慢慢地从开关边上拆下翻边螺母和管子。* 小心 *在松开螺母时应该留意让压力慢慢地逸出。g. 标记并断开内部接线。h. 拆下四个基座安装螺丝。9.7 重新安装。按下列步骤安装CO2 压力控制开关:a. 拆下开关盖。b. 把开关定位并插入四个基座安装螺丝。* 小心 2A*确保切断电源。c. 连接内部接线。d. 接上管子。e. 安装开关盖。f. 恢复制冷机电源。g. 恢复报警电路电源。h. 测试。测试所有的蒸汽管路有二氧化碳泄漏。按第9.1 段检查控制开关。10.1 检查。检查报警压力开关动作设置,按下列步骤进行:注意:拆下制冷机外壳罩和控制柜进入盖。a. 检验报警电路电源为接通。b. 关闭液位计供液阀。c. 关闭表供汽阀。d. 拆下位于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 小心 *在松开测试端口塞子时应该留意使压力慢慢地逸出。注意:贮存装置压力表应该读到0 PSI,并且报警铃应该响起。e. 连接一个带适用的压力调节阀的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到测试端口。f. 逐渐增加压力直到贮存装置压力表读到330 PSI。注意:对照一个已知压力源来检查贮存装置压力表的精度。如果表的读数对于可靠使用太不正确,就应该把它换掉(见第6 段)。注意以下的状态:报警应该在0 PSI 压力下响起,并且应该在低于270 PSI 的任何压力继续响着。报警应该在280 和320 PSI 之间消声。报警应该在大于330 PSI 的任何压力下响起。g. 现在,逐步减少压力从330 PSI 到0 PSI,并且注意以下的状态:报警应该在高于330 PSI 的任何压力下响起。报警应该在320 和280 PSI 之间消声。报警应该在270 和0 PSI 之间的任何压力下继续响着。10.2 如果所有的上述状态都满足,则无需调节报警压力开关。在这种情况下,按下列步骤可把系统恢复到其正常状态。a. 从测试端口上拆除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及压力调节阀。b. 装回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c.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d.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e. 装回表计截止阀上的防护罩。f. 装回制冷外壳罩和控制柜进入盖。10.3 如果报警压力开关没有上述概述的功能,它就需要调节。10.4 调节。当贮存罐达到320330 PSI 的高压和当它达到280270 PSI 的低压时报警压力开关应该使报警铃响起。报警应在325 PSI 高压和在275 PSI 低压时响起。要调节报警压力开关动作设置,按下列步骤进行:a. 断开,锁住制冷机电源开关并打出标签。b. 检验报警电路电源为接通。c. 关闭液位计供液阀。注意:拆下制冷机外壳罩和控制柜进入盖。d. 关闭表供汽阀。e. 拆下位于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 小心 *在松开测试端口塞子时应该留意使压力慢慢地逸出。注意:贮存装置压力表应该读到0 PSI,并且报警铃应该响起。f. 连接一个带适用的压力调节阀的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到测试端口。g. 拆下报警压力开关。小心在开关端子上会有电压存在。10.4.1 要调节高压报警装置(320 到330 PSI),按下列步骤进行:a. 缓慢调节调节器输出压力直到贮存装置压力表读得325 PSI。b. 如果报警铃在响,就慢慢地顺时针转动高端接通调节螺丝直到报警停止。c. 如果报警不响,就慢慢地逆时针转动高端接通调节螺丝直到报警响起。10.4.2 要调节低压报警设置(280 到270 PSI),按下列步骤进行:a. 从325 PSI 开始慢慢地减少调节器输出压力,直到贮存装置压力表读得275 PSI。b. 如果报警铃在响,就慢慢地逆时针调节低端接通调节螺丝直到报警停止。c. 如果报警铃不响,就慢慢地顺时针调节低端接通调节螺丝直到报警响起。警铃现已被粗略地设置到320330 PSI 之间和280270 PSI 之间。现在,重复第10.4.1 和10.4.2 段中概述的步骤直到设置处于正确的范围内。注意:除了调节之外不要试图对开关作维护。如果开关不能满意地调节,则通过测量端子上的电压来检查开关工作。如果开关工作正常,则检查报警铃。如果开关工作不正常,应该按第10.5和10.6 段所述把整个开关更换掉。在作了正确调节之后,按下列步骤使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a. 装回报警压力开关盖。b. 从测试端口上拆除二氧化碳或氮气钢瓶及压力调节阀。c. 装回控制柜内的测试端口塞子。d. 打开压力表截止阀。e. 打开液位计供液阀。f. 装回表计截止阀上的防护罩。g. 装回制冷外壳罩和控制柜进入盖。h. 报警铃静音开关应在“ON”位置。i. 合上连接制冷机的电源开关。10.5 拆除。报警压力开关按下列步骤拆除:a. 断开,锁住到报警电路的电源开关并标出。b. 关闭液位计供液阀。c. 关闭压力表截止阀。d. 拆下报警压力开关的盖。e. 从开关底部慢慢地拆下翻边螺母和管子。* 小心 *在松开螺母应该留意让压力慢慢地逸出。还有,要保证在这时候没有电源从报警电路上断开。f. 标记并断开内部接线。g. 从开关后面拆下安装螺丝。10.6 重新安装。按下列步骤安装报警压力开关* 小心 *要保证电源是切断的。a)拆下开关阀。b)把开关定位并通过开关后面来装上安装螺丝。c)连接内部接线。d)把管子接到开关底部的翻边管接件上。e)装上开关盖。f)合上到报警电路的电源开关。g)测试所有的蒸汽压力管路有无二氧化碳泄漏。按第10.1 段检查报警开关。11 制冷系统总则。本节中的操作规程是对熟悉制冷机并配置有适用工具和测试设备的有能力的维修人员的导向。在对制冷系统进行维修之前,必须遵守下列规程:a. 在制冷系统不工作情况下,贮存装置压力将最终上升到首先是安全泄放阀,然后是安全卸压阀将要打开的点上。这将导致二氧化碳损失。因此,维修应该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进行,以免二氧化碳的过度损失。b. 一般来说,制冷机上进行的大多数维修工作应该在电隔离开关打开时进行。* 警告 *如果工作必须带电进行,不要靠近风机叶片,因为机组是自动工作的并且随时可能转动。在维修冷凝机时在所有时间都要戴好安全眼镜。c. 当冷凝机的任何部分打开时,必须从系统的那个部分撤走制冷剂。d. 无论何时系统的任何部分被打开,就要保证塞住开口,为的是防止空气进入到系统中。在系统已打开的部分关闭时,总要让少量制冷剂来把可能已进入开口的空气吹出。环境注意:虽然HFC 没有臭氧枯竭的潜在危险,但有责任心的用户仍要避免这些化学试剂不必要地向大气中排放。所有关于使用和散发这些物质的政府法规都必须遵守。进一步的信息请与有关政府机构联系(在美国环境保护局管理有关HFC 的使用的发散)。12 制冷剂加注在贮存装置离厂前制冷系统已正确地加注好。注意:贮液器容量,90%满,1 匹马力机组是5.4 磅R404A(DuPont SUVA HP62);1 1/2 匹马力和2 匹马力机组是18.6 磅R404A。只有在系统制冷剂缺少时才需要再加注。在再加注之间,要非常彻底地检查泄漏。必定在某处有泄漏,否则系统应无需添加制冷剂。记住,如果没有泄漏损失,一次制冷剂加注将维持无限长时间。找出泄漏-纠正它-然后准备用制冷剂加注系统。12.1 检查加注情况。12.2 再加注。要再加注系统,按下列步骤进行:* 小心 *无论何时在制冷系统附近工作都不要靠近风机。制冷机是自动工作的并且随时可能起动(除非制冷隔离开关已打开)。制冷剂 压缩机使用R404A (DuPont Suva HP62)。这种制冷剂是一种混合物。如果必须对机组添加制冷剂,则R404A 必须以液态离开加注钢瓶。在加注软管和压缩机抽吸辅助阀之间应该装一个观察窗。调节钢瓶阀门;以使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是消化的。注意:决不要想不用表计就来加注系统。液态离开加注钢瓶.蒸汽进入压缩机抽吸侧辅助阀。a)从压缩机辅助阀上拆下保护杆盖。确保杆逆时针方向旋出到尽可能最远距离。这将关闭压力测试端口。b)从辅助阀的压力表端口上拆下塞子。c)用一个商用制冷歧管组件来加注系统。d)把组件的吸入软管(通常是蓝色的)接到观察窗入口及观察窗入口到抽吸辅助阀的表计端口。连上这个接头但此时不要拧紧。把排放软管(通常是红色的)接到排放辅助阀的表计端口。拧紧这个接头。连上并拧紧制冷歧管组件到制冷剂钢瓶的中央软管(通常是黄色的)。e)顺时针关闭歧管表计组件上的两个阀门。f)打开制冷剂钢瓶阀。g)在拧紧吸入软管接头之前,从吸入软管和中央软管吹空气。做法是慢慢地打开歧管表计阀(标签为“LOW(低)”),让少量制冷剂吹过吸入软管接头,从软管中驱走空气。h)关闭制冷歧管表计组件上标签为“LOW(低)”的阀并拧紧抽吸辅助阀的接头。i)顺时针转动吸入和排放辅助阀的阀杆到部分关闭,一个整圈,这样就使这两个压力表端口及制冷盘管对压缩机打开了。j)起动冷凝机。(。k)慢慢地打开歧管表计组件上标签为“LOW(低)”的阀,让制冷剂气体进入系统直接到吸入压力表读得在50 和60 PSI 之间。可能有必要通过加注歧管来节流或者在歧管表计组件和加注管路观察窗之间的加注软管周围加热(例如,把加注软管浸入热水管中)以免液体进入压缩机的吸入侧中。记住R404A 液体必须从供应钢瓶中抽出。l)几分钟后观察排放压力表读数和系统观察窗。m)在观察窗中不再出现气泡以后立即关断制冷歧管组件上标签为“LOW(低)”的阀。注意:如果制冷剂歧管组件上标签为“LOW(低)”的阀没有在观察窗中不再出现气泡后立即关断,那么机组可能会过量加注制冷剂,导致其它问题。记住观察窗中的气泡可能是由于受到限制及制冷剂缺乏造成的。n)如果在制冷剂歧管表计组件上标签为“LOW(低)”的阀关闭后一会儿,系统观察窗中气泡又有重现趋向,可添加少量制冷剂。做法是慢慢地打开标签为“LOW(低)”的阀直到吸入压力读数达到50 PSI。在系统观察窗中停止出现气泡后立即关闭阀门。如果系统观察窗中的液体不能保持至少20 分钟没有汽泡,则重复上述规程。12.3 在制冷系统运行时并且在压缩机已工作约15 分钟后,读两个压力表。吸入压力应该为约24 PSI。如果吸入压力表没有读到约24 PSI,则参阅第24 段膨胀阀包含的内容。12.4 在机组已正确加注并且两个压力表读数达到要求后,应该采取下列步骤:a)断开制冷机的电源。b)拆除用来旁路CO2 压力控制开关的跨接线。* 小心 *在这个时候冷凝机的冷却风机可能起动,因而在这个区域内工作时要留神。c)在制冷剂管路中的所有接头上测试制冷剂有无泄漏。13 制冷系统中的过量加注或空气在通常的制冷压力和温度下空气不能冷凝成液体。它聚积在冷凝器和贮液器中。占去了应该由激活的制冷剂气体占据的空间。两种气体(空气和制冷剂)的混合产生出远高于正常压力的一个压力。如果有足够空气存在,排放压力将高到使马达过载并可能导致马达依靠它的过载保护而关断。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系统中的空气会导致系统的某些部件氧化并与制冷剂结合形成酸。13.1 为了确定是空气还是制冷剂过量加注造成了高排放压力,冷凝机组应该停机冷却。把制冷歧管表计组件装到排放辅助阀上。13.2 如果系统是过量加注,排放压力将回到与目前室温相应的正常值。13.3 如果有空气存在于系统中,排放压力将不会回复正常。压力大小将取决于空气量。排放压力应该相应于,压缩机冷。14 除去过多制冷剂如果系统是过量加注的,必须由合格的制冷维修人员来除去过量。15 除去空气如果空气进入系统,它通常聚积在冷凝器和贮存器顶上。然而,它也可能聚集在压缩机,盘管和/或管道中。如果空气已经进入系统,系统应该尽快抽空并重新加注。在有些情况下,立即除去制冷剂及抽空系统是不实际的。作为一种短期纠正方法,下面的规程可以用来从系统中吹出绝大多数空气。制冷剂的停止加注和系统的抽空应该尽可能快地进行保证令人满意的长期工作。按下列步骤从冷凝器中吹扫空气。a)注意压缩机运转时的排放压力。b)关断压缩机让冷凝器冷却。冷却可以通过冷凝器环流空气来加快。允许5 到10 分钟让空气上升到冷凝器中蒸汽空间顶部。c)慢慢地打开歧管表计组件上标签为“HIGH(高)”的阀。限制气体流量。允许空气在几秒钟内的慢慢排出。不要试图在一个时间去除所有的空气。这是重要的因为空气快速排放将导致液体制冷剂沸腾。沸腾将导致制冷剂蒸汽与空气再混合。d)关闭标签为“HIGH(高)”的阀。e)起动冷凝机并检查歧管表计看排放压力是否仍是异常地高。如果这样,就重复吹扫过程。在所有空气除去后如果观察窗出现气泡那就可能要添加制冷剂。如果从冷凝器吹走空气不能使压力恢复正常,那么空气可能存在于压缩机和/或其它系统部件中。这就要求由有能力的制冷维修技术员用适当的设备从整个系统中把制冷剂(及空气)抽空。16 抽空制冷系统要“抽空”系统是指要从压缩机的吸入侧,蒸发器盘管,和铜管以及贮液箱和蒸发器盘管之间的部件中除去制冷剂和压力。在必要时更换过滤器/干燥器、观察窗、电磁阀或膨胀阀。注意:压缩机抽空,有时仅用来表示从压缩机曲轴箱除去制冷剂,供装运、贮存、长期不工作或压缩机维修更换之用。(见第16.2 段)。16.1 要抽空系统低位侧,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 安装制冷歧管表计组件到压缩机上。b. 关闭抽吸辅助阀-整_圈(顺时针转动阀杆)以使吸入压力表端口打开。c. 紧紧地关闭贮液器出口辅助阀。d. 然后用一根跨接线,手动操作制冷压力控制开关使压缩机运转并把制冷剂从吸入侧泵入到贮液器中。(见第11.4 段)。e. 在除去了绝大多数制冷剂后,这会在几分钟内出现,吸入压力将下降。在大约6 到8 PSI压力下,压缩机将由压缩机高-低压控制开关来停止。* 小心 *绝对不允许吸入压力降到真空。过低的吸入压力可能损坏压缩机。注意:如果压力低于零PSI,则决不要打开制冷系统。在要打开的系统部分应该有一点正压这样在系统打开时压力将朝外吹出。这可阻止空气吸入系统中。吸入压力在抽空后可以提升,方法是稍稍打开贮液器液体出口阀并允许少量制冷剂流入到蒸发器盘管中。通常需要一些时间使管道中的所有制冷剂蒸发并从盘管中分离出来。因此,将会注意到吸入压力首次降到6 到8 PSI 且压缩机已停止后,吸入压力将立即上升。当压力达到近似18 PSI 时,压缩机高-低控制开关应该接通并起动压缩机,在大约6 到8 PSI 压力时压缩机将停止。这种循环会自动重复直到不再有足够的制冷剂停留在压缩机吸入侧以建立起18 PSI 为止。如果吸入压力最终没有保持在18 PSI 以下,从而保持系统关断,那么压缩机机头中的阀可能有泄漏。要瞬时缓解这个问题,在压缩机停止后就关闭压缩机排放辅助阀。当吸入压力保持在接近6 到8 PSI 并且压缩机不再循环时,断开制冷系统隔离开关以防止在系统打开时机组工作。现在可以在贮液器和压缩机之间的压缩机吸入侧的任何一点上打开系统。塞位开口以免脏物,空气或湿气进入系统。注意上面指出的规程仅从系统的一部分,压缩机吸入侧除去制冷剂。压缩机排放侧,冷凝盘管、贮液器和连接排放侧的管道将仍处于全部制冷剂压力下。如果系统的排放侧必须打开修理,那就必须从整个系统除去制冷剂。仅有的例外是一个能用辅助阀隔离的部件。16.2 要仅抽空压缩机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 关闭压缩机抽吸辅助阀。b. 用一根跨接线手动操作制冷压力控制开关使压缩机运转。(见第13 段)。c. 随着制冷剂从压缩机中除去,压力将降压。在接近6 到8 PSI 压力时,压缩机将由压缩机高-低压控制开关来停止。它停止后,要立即关闭压缩机排放辅助阀。d. 为了防止机组在维修时运行的任何可能性,要断开、锁住制冷系统隔离开关并标出标签。17 冷凝机组件空气冷却的冷凝机组件包括压缩机、贮液器、冷凝器,马达和压缩机辅助阀。压缩机和马达是半气密型。如果需要更换两者之一,则要以正确的尺寸和电压订购整个装置。18 冷凝器空气冷却的冷凝器由一定长度的通过金属格栅来回盘行的管子组成。来自压缩机的变热的汽化制冷剂从顶部进入冷凝器。随着制冷剂流过冷凝器,它被风机扇出的经过冷凝器的风冷却。冷却使制冷剂转变成液体。万一冷凝器管子有泄漏,就应该换掉整个冷凝器。18 .1 清洁处理。冷凝器管子必须保持清洁以允许通过盘管的空气和制冷剂之间有充分的热交换。作为年检的一部分,这些盘管要检查其清洁度和状态。在肮脏的环境中,可能需要以月度为基础来检查这些盘管。为了进行清洁处理,要断开、锁住制冷系统电源并给出标签。用为此用途设计的长鬃毛刷清这些盘管。再接上电源(注:如果检查发现盘管损坏或受蚀,就必须把冷凝器换掉)。18.2 更换。在更换冷凝器时,冷凝器和贮液器中的制冷剂必须要从系统中除去。这需要有经验的维修人员使用适用的设备。19 压缩机在压缩机运行期间重要的是只有蒸汽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并且吸入压力要保持足够高以致只有少量油会进入汽缸的活塞上室。因为液态制冷剂和压缩机油是不可压缩的,所以它们会导致压缩机阀破裂。在压缩机中的液态制冷剂将由压缩机头的吸入侧外面的水凝结或结霜指示出来并且在有些情况下将在压缩机运转时引起一下重击。这可以通过调节膨胀阀以提供正确的吸入压力来纠正。(见第24 段)。唯一可实现的压缩机现场维修是检查它的效率,更换密封组件和更换阀盘组件。压缩机内部工作应该只能在合格的改建车间中进行,因为极紧密的公差和细密配合的部件。通常,更为经济的做法是用一个新机更换掉严重磨损的压缩机。如果要修理或更换压缩机应与有经验的维修人员联系。制20.1 应用。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是在三相冷凝机上两个分开的控制开关的组合。在1 匹马力单相机组上只有一个低压侧开关。工作如下:20.2 高压切断(除了1 匹马力单相外所有机组)。开关的这个部分保护系统免遭可能造成损坏的过压。在排放压力上升到高于切断压力395 PSI 时电路断开。这使手动复位自动跳闸,把开关触点锁定在断开。它们只有在排放压力降到大约60 PSI 固定压差的高压以下而且手动复位被按下时才能闭合。20.3 低压切断(所有机组)开关的这一侧是用在制冷系统和抽空工作循环的控制中。它也防止压缩机把系统抽到真空并有可能损坏制冷部件。这一侧上的机构独立于高压侧工作。当吸入压力上升到高于接通设置18 PSI 时电路闭合,而当吸入压力降到6 到8 PSI 的切断设置时它断开。接通和切断都是自动的。这一侧包括一个可调节的压差,而且不需要手动复位。20.4 检查。为了检查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设置,按下列步骤进行:* 警告 *为了避免压缩机损坏,两个压缩机辅助阀必须非常慢地运行,并且它们一定不能完全关闭。a. 从抽吸辅助阀和排放辅助阀上拆下杆保护罩。b. 逆时针转出每个辅助阀上的杆到杆走得尽可能远。这将关断压力表端口。从每个压力表测试端口上拆下塞子。c. 用一个商用制冷歧管组件来检查吸入和排放压力。d. 起动压缩机,保证抽吸辅助阀和排放辅助阀都是打开的(见第11.4 段)。20.4.1 按下面的步骤检查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的吸入压力设置:a. 慢慢地顺时针转动抽吸辅助阀杆来关断压缩机的吸入侧。当阀接近关闭时,吸入压力开始下降。注意下面的状态:当吸入压力降到6 到8 PSI 时,开关应切断(打开)且使压缩机停止。然后压力开始上升。如有必要可慢慢打开抽吸辅助阀以使吸入压力上升。当它达到约18 PSI 时,开始应接通(闭合)并起动压缩机。b. 如果上述状态都满足,则无需调节开关的吸入设置。在那种情况下,逆时针旋转阀杆使其尽可能远再全部打开抽吸辅助阀。c. 如果吸入设置需要调节可参阅第20.5 段。20.4.2 (除1 匹马力单相外所有机组)。按下列步骤检查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的排放压力设置。* 警告 *为避免压缩机损坏,压缩机辅助阀必须非常慢地关闭,决不允许排放压力超过500 PSI。a. 慢慢地顺时针转动排放辅助阀杆来关闭压缩机的排放侧。当阀接近关闭时,排放压力开始上升。当排放压力升到395 PSI 时,开关应切断(打开)并使压缩机停止。b. 如果上述状态满足,则无需调节排放设置。在那种情况下,逆时针旋转阀杆,使其尽可能远再全部打开排放阀。c. 如果排放设置需要调节可参阅第20.5 段。20.4.3 如果吸入设置和排放设置都无需调节,则按下列步骤把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a. 确保两个压缩机辅助阀都完全打开。b. 装回杆保护罩。c. 拆除歧管表计组件并装回两个测试端塞子。d. 从制冷压力控制开关上拆除跨接线。20.5. 调节。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可用位于控制开关顶上的三个螺丝来调节。a. 低压范围“接通”(吸入侧)调节螺丝。这个螺丝应该调节到在18 PSI 下自动接通,起动压缩机。b. 低压压差“切断”(吸入侧)调节螺丝。这个螺丝应该调节到在0 PSI 下自动切断,使压缩机停止。c. 高压范围“切断”(排放侧)调节螺丝。这个螺丝应该调节到在395 PSI 下自动切断,使压缩机停止并自动使手动复位跳闸。20.5.1 要调节吸入压力设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 通过循着第20.4 段a 至d 中概述的步骤开始。b. 慢慢地关闭抽吸辅助阀直到压缩机停止运行,然后再完全地打开抽吸辅助阀。c. 观察压缩机开始运行的压力。如果压缩机在18 PSI 之前起动则通过逆时针转动低压范围螺丝来升高接通设置。如果压缩机在高于18 PSI 时起动,则通过顺时针转动低压范围螺丝来降低接通设置。注意:在每一侧上的压差都不受这个调节影响。d. 重复步骤b 和c 直到开关在大约18 PSI 下起动压缩机。20.5.2 要调节压差设置(吸入侧)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注意:这项调节在吸入压力已按第20.5.1 段中所述调节好之后进行。a. 慢慢地关闭吸入阀直到压缩机停止运行并观察压缩机停止运行时的压力。再安全打开抽吸辅助阀。如果压缩机在高于6 到8 PSI 下停止则通过顺时针转动低压压差螺丝增加压差来降低切断设置。如果压缩机在低于6 到8 PSI 下停止则通过逆时针转动低压压差螺丝减少压差来升高切断设置。注意:其它设置不受这个调节的影响。b. 重复步骤a 直到开关使压缩机在6 到8 PSI 下停止。20.5.3 (除了1 匹马力单相外所有机组)要调节排放压力设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警告 *为避免压缩机损坏,压缩机辅助阀必须非常慢地关闭决不允许排放压力超过500 PSI。a. 慢慢地关闭排放辅助阀直到压缩机停止运行并且观察压缩机停止运行时的压力。再安全打开排放辅助阀。如果压缩机在低于395 PSI 下停止,则通过逆时针转动高压范围螺丝来升高切断设置。如果压缩机在高于395 PSI 下停止,则通过顺时针转动高压范围螺丝来降低切断设置。b. 在高压侧压力降到离切断点至少60 PSI 时,按下高压手动复位按扭来闭合开关接点。压缩机应该起动。注意:开关接点只有在排放压力降到低于大约60 PSI 的高压固定压差时并且当手动复位按钮按下时才能闭合。c. 重复步骤a 和b 直到开关使压缩机在395 PSI 下停止。一旦吸入和排放压力设置都正确设置好,就按照第5.20.4.3 段中所述把系统恢复到其正常工作状态。20.6 拆除。如果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不能正确地调节,就应该换掉。按下列步骤进行:a. 按第16.2 段中所述抽空压缩机。* 小心 *在进行之前要确保制冷系统隔离开关被锁定在断开并标出标签。b. 注意:压缩机和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之间的制冷管道断开时会有少量压力泄出。慢慢地断开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和压缩机之间的那些小铜管。c. 从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上拆掉盖。d. 标记并拆下来自开关端子的电线。e. 从背板上拆去螺丝并拆下开关。20.7 重新安装。按下列步骤安装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a. 从新开关上拆掉盖。b. 把开关定位并通过开关背板装上安装螺丝。c. 连接从制冷剂压力控制开关到压缩机的铜管,要保证从开关低压侧来的管子连到压缩机的吸入侧,而从开关高压侧(仅三相机组)来的管子连到压缩机的排放侧。在拧紧管子接头之前,稍稍打开压缩机辅助阀并使少量制冷剂经过松开的接头吹出以除去可能已进入压缩机的空气。d. 重新接好到制冷压力控制开关端子的电缆。装回开关盖并拧紧盖螺丝。e. 用开关前面的校准刻度略地调节压缩机开关到恰当的设置。f. 打开压缩机抽吸辅助阀和排放辅助阀并且合上制冷系统隔离开关。20.8 测试。测试压缩机上和开关上的小铜管有无制冷剂泄漏。20.9 检查。按第20.4 段中说明来检查制冷压力控制开关的设置。21 过滤器-干燥器过滤器-干燥器具有吸收和堵住湿气和有害酸类的能力。此处它还能除去制冷剂中过量的蜡,它会阻塞膨胀阀。至于过滤作用,它可吸住和堵住固态杂质如脏物、结垢、碎屑、清漆、焊剂等。过滤器-干燥器具有有限的吸收能力。如果过量的湿气进行系统,就不得不更换过滤器-干燥器。这种状态的征兆是观察窗中出现乳白色,或者是系统的其它某个部分发生运行故障,通常是膨胀阀冻结。21.1 拆除。如果过滤器-干燥器需要更换,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 按第16.1 段中说明来抽空制冷系统。* 小心 *在进行之前确保制冷系统隔离开关锁定在断开并加上标签。b. 从过滤器-干燥器上断开铜管连接并塞住铜管开口端。* 小心 *这时会有一些制冷剂逸出。c. 拆下固定过滤器-干燥器安装夹的螺丝并将过滤器-干燥剂提出来。21.2 安装。保证要安装的过滤器-干燥器尺寸正确的,新的和没有湿气的。随时机提供的过滤器-干燥器是推荐供R-404A 用的一种。按下列步骤进行:a. 把安装夹放到过滤器-干燥器上并固定就位。b. 从过滤器-干燥器和制冷系统铜管上拆除保护罩并把管子接到过滤器-干燥器上。c. 完全打开抽吸辅助阀和排入辅助阀并且恢复制冷电源。注意:如果在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观察窗出现气泡,则要添加制冷剂。21.3 测试。测试两个管接头处有无制冷剂泄漏。22 观察窗观察窗安装在过滤器-干燥器下游的制冷剂液体管路中。如果窗周围有泄漏,则更换此部件。注意如果眼是黄色的,它指示出系统中湿气过量。这种状态需要由有经验的制冷维修技术人员来纠正。22.1 拆除。如果观察窗需要更换,可按下列步骤进行:a. 按第16.1 段中说明抽空制冷系统。* 小心 *在进行之前要确保制冷系统隔离开关锁定在断开并加上标签。b. 从观察窗上断开铜管连接并塞住铜管开口端。* 小心 *这时会有一些制冷剂逸出。注意:在断开观察窗铜焊接头时,要用适当的散热器来防止过多热量传导系统的邻近部件中并造成损坏。可用商用吸热膏,如果没有散热器,可使用湿布,小心不要使布引火。22.2 安装。按下列步骤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