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的诗情破茧而出_第1页
让孩子们的诗情破茧而出_第2页
让孩子们的诗情破茧而出_第3页
让孩子们的诗情破茧而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 让孩子们的诗情破茧而出 让孩子们的诗情破茧而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之宗那便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高潮迭起,字字珠玑,千古流芳。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竭尽所能,继承和发展这一灿烂的文化,让我们的学生不单停留在阅读吟诵、理解欣赏的层次,更应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我们中国的诗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每一个学生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那么怎样才能打开学生创作的源泉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不能刻意地去为诗定型,什么并列结构,什么前呼后应,什么整齐有致,还有什么押韵。还没开始呢,就套上诸多枷锁,如同让学生戴着铁镣歌舞,看者也会味如嚼蜡。因此,不必强求,只要是心灵的书写 ,就有生命力,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它所蕴涵的思想和智能,完全可以倾倒名人志士或哲人。孩子的天性就是诗,我清楚地记得某本杂志上记载:周国平四岁的宝贝女儿,简直是个儿童诗人。有一天,他随家2 / 4 人上山游玩,在采摘了一大束野花后告诉大家:花在我手中,我的手就是花瓶 。又有一次,晚上她和母亲睡觉,她怕黑,就告诉妈妈,:我不喜欢太黑,感觉有点像污染。这种纯粹的单词联想或许比较幼稚,但却很质朴,很适合儿童的品位,不似那些人为地扮嫩 ,什么太阳公公、月亮婆婆 ,使人腻味。 写诗需要灵感,而灵感来源于生活,只有联系生活,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题材。所以我们要告诉学生们:写诗就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深有感触的事情。只有心里有了想要说的话,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最好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就不愁无诗可写。如我们班一位学生的西瓜:大西瓜,大西瓜,生出好 多黑娃娃。黑娃娃,不听话,屋前树下到处爬,还要钻入黑泥巴。小芽,绿藤,黄花,变成了一个小西瓜。像这种从生活中来,写生活中事的诗就是成功的诗。 写诗也需要想象,让我们的学生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再添加奇特想象成分,那就好比给心灵插上了翅膀。就如杨颂小朋友的星空:夜空是只浩大的摇篮,里面躺着无数颗星星。云彩是他们的被,风儿为他们哼着动听的催眠曲。小星星眨巴的眼睛终于闭上了,风儿阿姨也停止了哼3 / 4 曲。啊!天空多么安谧,星空多么美丽 。在小诗人的眼中,星星们是一个个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盖着松软的棉被,正要进入甜蜜的梦乡,而阵阵微风也成了温柔的催眠曲,想象既生动又合理。 写诗还需要感情,诗是心灵的体验,具有生命的质感,是感情的宣泄的形式,一首闭门造出的诗,即使辞藻再丰富,想象再独特,恐怕也难以打动读者。相反,最能让我们砰然心动,恰恰是那些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朴实真挚的作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把那些触动你神经的内容,用诗的语言把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被感动的,肯定不止你一个!如一个孩子在看到因狂风肆虐而荡然无存的家园,写 下了:狂风饿了,大口大口地吞掉了房子,无辜的人们失去了温暖的家。我要给风妈妈打个电话,喂?风妈妈,您可要好好教育风娃娃啊!这样的诗,谁能说它不出色? 还有一件法宝,那就是多给孩子以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赞赏。 1852 年秋天,屠格列夫在打猎时拾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随手翻了几页,便被其中的童年所吸引。于是,他四处打听这个初出茅庐的无名作者,并且很快找到了年轻人的姑母,表达了他的欣赏和肯定:这位4 / 4 年轻人如果坚持下去,他的前途 无可限量! 年轻人正为生活的苦闷而无所事事,得知这一消息,一下子找回了自信和人生价值,真的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为享誉世界文坛的文学巨匠。他便是列夫 托尔斯泰。孩子们在刚开始创作时,所有的生硬,笨拙都是最正常不过的现象,也许他们的作品一无是处,但是,此时我们必须瞪大我们的双眼,去寻找,去挖掘闪光之处,让他们有机会和赞许握一握手, 扬起自信的风帆,开始下一段征程。而当他们有了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小点,我们也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肯定,而且要让他们感觉这是一次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当然,表扬也要适度和适量,所谓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 ,如果一直让学生生活在赞许之中,也就感受不到表扬的存在了,而且,长此以往,他们便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对于别人的建议、意见毫不理会,一旦遭受挫折,便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