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氧泄漏爆炸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液氧泄漏爆炸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液氧泄漏爆炸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液氧泄漏爆炸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液氧泄漏爆炸紧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氧泄漏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分场级)编制:审核:审批:空分分场2011年3月目 录1总则11.1编制目的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2基本情况12.1分场简介12.2主要工艺12.3分场危险源部位32.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42.5人员情况42.6空分消防设施42.7预防事故的措施53组织机构及职责73.1组织机构74.应急响应及处置84.1联系电话84.2预案响应条件84.3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84.4人员紧急疏散、撤离94.5危险区的隔离94.6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104.7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114.8现场保护和现场清消135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4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及演练147附件151组织机构名单152值班联系电话153本分场平面布置图174消防设施配置图18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控制事故的扩大与蔓延,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1.2编制依据国电集生2003260号 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电集生2006205号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国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标准国电赤峰化工有限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空分分场在液氧、储存及输送过程中发生的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液氧泵(J17108A)出口法兰液氧泄漏。2基本情况2.1分场简介空分分场位于厂区2道3道街中间,北面是三号路。装置区东面是动力分场四台高压锅炉,西面是维修分场的办公楼和物品存放区,南面是本分场的空冷系统、空分开闭所 。2.2主要工艺本空分设备采用分子筛吸附净化、增压透平膨胀机、全精馏制氩及液体泵内压缩工艺。整套设备包括:空气过滤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空气预冷系统、分子筛纯化系统、增压透平膨胀机系统、氧氮精馏系统、提氩系统、仪控系统、电控系统等。2.2.1、生产特点是:高温高压,低温深冷,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多。2.2.2、主要危险、有害物质:O2、Ar、N2、液氧、液氮。氧气特性温 度:31.9密 度:1.429g/L(标准状况下)外观性状:无色透明气体沸 点:183爆炸危险性:强助燃剂燃 烧 性:助燃危险 特 性:在明火或静电存在时与可燃物燃烧、爆炸更加剧烈,危害性和破坏性扩大。氮气特性密 度:1.25g/L(标准状况下)外观性状:无色无味气体沸 点:-195.8危险性:具有窒息性燃 烧 性:惰性气体 液氧特性密 度:1143Kg/m3外观性状:深蓝色透明液体沸 点:-183爆炸危险性:强助燃剂燃 烧 性:助燃危险 特 性:液氧引起人员冻伤,其在明火或静电存在时与可燃物燃烧、爆炸更加剧烈,危害性和破坏性扩大。液氮特性密 度:810Kg/m3外观性状:白色透明液体爆炸危险性:窒息性燃 烧 性:不燃烧危险 特 性:其在大量泄漏时容易引起人员冻伤,使人窒息,危害性较大。蒸汽状态参数(高压蒸汽、中压蒸汽、低压蒸汽)高压蒸汽:压力:8.83MPa 温度:530中压蒸汽:压力:3.82MPa 温度410低压蒸汽:压力:0.5MPa 温度158不饱和蒸汽为白色,饱和蒸汽为无色,蒸汽泄漏时容易引起人员烫伤。高压蒸汽泄露造成冲击容易造成人员伤亡。2.3分场危险源部位2.3.1、板式换热器和附属管道。2.3.2、空分装置高压液氧泵、主冷、输送液氧管道、液氧贮槽。2.4主要危险、有害因素2.4.1、液氧贮槽,液氧输送管道的连接部位发生液氧泄漏或管道发生液氧泄漏蒸发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火灾爆炸危险。2.4.2、液氧泄漏后蒸发在一定空间内积聚达到一定浓度易发生中毒事故。2.4.3、液氧泄漏喷出或在事故状态下与人接触,易发生冻伤事故。2.4.4、主冷凝蒸发器液氧爆炸,易造成气流冲击波伤害,冷箱内珠光砂被气流冲出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大量气体泄漏会引起氮气窒息、火灾、冻伤等事故。2.5人员情况分场现有人员43人,管理岗位6人,化工运行岗位28人,液体充装2人,检修班7人。2.6空分消防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主要框架楼都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消防栓。空分分场火灾类型主要为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根据火灾类型灭火器主要选择干粉灭火器根据各工况灭火类别分设在不同的场所。2.6.1、消防栓、灭火器数量及分布序号厂房名称消防栓数量(个)干粉式灭火器磷酸铵盐ABCMFABC型数量(个)干粉式灭火器磷酸铵盐ABC型MFABC5数量(个)推车式台数MFT/ABC50(个)手提式台数MT71室外装置区2862主厂房8283压缩机8284辅助厂房85控制楼746室27控制室2284.000平面82.7预防事故的措施2.7.1、在现场开关阀门时要缓慢操作,避免氧气流速过快;并应使用规定的工具防产生火花。2.7.2、严禁在富氧条件下进行焊接作业,动火作业前动火部位要与其他系统可靠隔绝,对动火的管道进行置换吹扫并分析合格落实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动火作业。2.7.3、液氧贮槽必须采取接地措施。液氧设备、管线要做好防雷接地。管道接地线应完好,法兰间电阻值不符合要求的应加联接跨线,接地装置应完好可靠。氧气管道及附件投入使用前应严格脱脂,并用氮气或空气吹净。2.7.4、加强对低温液体贮槽、氧气缓冲罐制造的监督、管理、验收,避免出现因选材不当、设计缺陷造成低温贮槽质量问题。储槽充满率小于0.90,严禁过量充装。与储槽相连的阀门、仪表、管线冻结时,严禁用铁锤敲打或明火加热。应用70-80干净无油热空气、常温氮气或温水融化解冻。2.7.5、电气设备如有打火现象应立即进行停车处理以免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同时要保护好电线电缆,避免冻坏或烫坏发生电气火灾事故。2.7.6、装置的工作区内禁止存储放置可燃物品。对于装置运行所必需的润滑剂和原材料必须由专人妥善保管。2.7.7、不得穿带有铁钉或带有任何钢制件的鞋子,以避免产生火花。不能穿戴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保证衣物无油脂。2.7.8、如果发现某些区域氧气的浓度已经增加或有可能增加,则必须清楚地做出标记,并挂禁止烟火的警告牌,并强制通风。人员在进入富氧容器或厂房之前,必须用无油空气吹除,并经取样分析确认含量正常才能进入。2.7.9、人员避免在氧气浓度较高的区域停留,如果已经停留则其衣物必被氧气浸透,应立即用空气彻底吹除置换。2.7.10、冷凝蒸发器液氧中的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必须严格控制。2.7.11、在处理或做低温液体相关操作时,必须穿戴必要的保护用品,裤脚不得塞进鞋或靴子内,袖口不得塞进手套内,以防止液体触及皮肤。2.7.12、进入空分设备保冷箱前,有关的区域必须加温。3组织机构及职责3.1组织机构3.1.1、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领导组组长:路微副组长:刘文冲技术组组长:崔立国 应急抢险组组长:夏英军现场救护组组长:纪东明安全疏散组组长:尹士江现场保护组组长:当班班长3.1.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车间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组长:路微 副组长:刘文冲 组员:崔立国、纪东明、夏英军、3.1.3、技术组:职责:负责工艺技术指导的指挥工作。组长:崔立国 组员:刘玉辉、孙志凯、王德昌、冯光3.1.4、应急抢险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抢险及清理工作。组长:夏英军 组员:主控副操3.1.5、现场救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紧急救护工作。组长:纪东明 组员:现场副操 3.1.6、安全疏散组 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疏散工作组长:尹士江 组员:检修班成员3.1.7、现场保护组: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及人员的清点工作组长:当班班长组员:气体充装工 4.应急响应及处置4.1联系电话事故报警火警电话:2256119路 微225621615048377273刘文冲225610313634768158纪东明225621813789431280崔立国225621715247649816夏英军2256217150476417924.2预案响应条件分场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分场应急小组应迅速做出判断,决定启动本预案或相关专项应急预案。4.3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处理措施4.3.1、分场应急小组接警后,立即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各应急工作小组和分场各职能部门。要求所有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4.3.2、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第一时间召集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研究和决定应急救援初步方案。4.3.3、尽快组织撤离事故区域无关人员,采取一切可能措施防止人员伤亡。4.3.4、决定启动本预案或相关专项应急预案,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4.4人员紧急疏散、撤离4.4.1、发生事故时应立即联系清点班组人员人数,如有联系不上的应及时汇报给应急领导小组并报告现场人员人数。4.4.2、发生爆炸、液体泄漏时现场人员要立即查看现场有无外来人员,如果有应立即将外来人员通过安全通道撤离出事故现场到安全区。4.4.3、安全疏散组应戴好防护器材进入现场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带领现场人员通过安全通道撤离事故现场。确认现场人员全部撤离,同时在事故现场周边拉上警戒线,禁止外来人员进入。4.4.4、一旦事故有可能扩大到危及周边区域单位安全时,由应急救援小组通知危及周边区域单位以便及早采取疏散防护措施。4.5危险区的隔离4.5.1、以发生液氧着火部位为中心设定危险区,危险区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由应急救援小组划定。由现场保护组用隔离绳或警戒带围起,并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监测和巡逻检查。4.5.2、发生重大事故后,应急救援人员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区进行隔离,尽可能降低危险场所的能量和危险物质的数量。4.5.3、事故现场周边区域严格控制往来人员和车辆,以防止发生事故二次伤害。4.5.4、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4.6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4.6.1、一旦发生液氧泄漏、爆炸、着火等重大事故,在场员工要保持镇静,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事故源稳定事态,防止事故继续扩大,如在有限时间内未能控制事故,则应马上向分场应急救援小组报告,同时向所属部门领导报告。4.6.2、依据现场检测设备的检测结果判断,进入事故现场人员是否应配备特殊防护用品、器材,无防护措施不得擅自进入事故现场,避免造成二次伤害。4.6.3、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到达后,根据实际情况指挥各专业救援小组开展工作,各专业救援组以相互协作为原则,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加强联系,各专业救援组组长听从应急领导小组指挥。4.6.4、控制事故扩大的主要措施:4.6.4.1、跟据各种参数的分析、判断确定事故发生的源点,在初步确定事故起因的情况下,以减少危险物质的数量和降低能量为原则。4.6.4.2、尽可能采用远程控制措施进行切断、隔离。4.6.4.3、及早通知临近装置采取防范措施。4.6.4.4、当事故状态超出专项预案处理能力时,应以保护现场人员为主,避免无谓的伤亡,并同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4.7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4.7.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4.7.2、现场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院观察治疗注意: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4.7.3、报警操作人员发现液氧泵(J17108A)出口法兰液氧泄漏发生着火、爆炸等事故做出认定,并在第一时间向班长及调度、分场相关领导汇报。4.7.3.1、报警内容:将液氧泵着火具体的部位、有可能发生事故的性质(泄漏、冻伤、窒息、火灾、冲击)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讲清楚。4.7.3.2、各小组做如下工作:1)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工作。2)安全疏散组迅速对厂内通往受灾区域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疏导其他非救灾抢险车辆和人员改走其他通道,确保抢险、救灾通道畅通无阻。防止受灾面积扩大或发生二次火灾爆炸事故。迅速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派人到界区主要十字路口引领消防车。3)技术组组织工艺处理措施:将事故液氧泵及备用液氧泵的自启动联锁切除,按下两台液氧泵紧急停车按钮,停止液氧泵,操作人员迅速关闭两台液氧泵的进口阀(HV1711004A/B)出口阀(LCV1711003A/B)、回流阀(PCV1711005A/B);关闭氧气送出阀(FCV1711502A)、氧气放空(FCV1711503B)联系调度通知相关岗位。原则是将事故危害降至最低限度。4)现场保护组在液氧泵爆炸现场划定隔离、警戒范围,拉设警戒线。5)技术组研究工艺处置措施及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并立即展开行动。6)现场救护组在事故区域快速搜索有无受伤人员,如有人员被烧伤、烫伤、冻伤、窒息,在医院救护车未到前迅速进行现场急救。若有人员受伤,将伤员移至安全地带,并进行现场急救(人工呼吸、包扎伤口等)。注: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以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等。4.8现场保护和现场清消事故处理完现场由现场保护组负责保护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事故现场的清理工作由领导小组确定时间专人清理。4.8.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1)对急需抢修的设备进行抢修和维修。待完全处理好后,方可解除隔离区域的警戒,准备恢复生产。2)在事故处理完,当班操作人员要对现场进行详细检查,严禁烟火,及时清理现场,防止再次发生爆炸、泄漏、窒息、火灾等事故。并对相邻设备进行监控。3)短期恢复生产后,分场应加大监测、巡检频率,以防新情况发生。5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1.各小组联系确认事故处理完成,由各组长向应急领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