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让教学因点睛而亮丽 智慧阅读教学系列谈之八 让教学因点睛而亮丽 智慧阅读教学系列谈之八 作者 /黄桂林 在成语故事画龙点睛中,画家张僧繇仅仅是“提起笔来,轻轻一点”,那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乏神韵的四条龙,转眼就“腾空而去”。可见此间的“点睛之笔”是多么神奇,又是多么需要。如果不是那一笔,四条龙永远不会腾飞,观赏者永远不会感受到张僧繇绘画艺术的真谛。作为语文教师,如果尽显自己的教学智慧,依据教学进展和教学实际,随时随地来个画龙点睛,也许课堂平静的水面上会时时荡漾起令人欣 喜的涟漪,叫人兴奋的浪花。这样的画龙点睛,就能催生出课堂上的一个个精彩。 一、表达:点在学生动情处 发展语言,提升精神,这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语言的发展离不开语境,精神的提升离不开情境。为此,文本解读中,可通过联想、想象,进行语言形象的还原和拓展,2 / 13 带学生进入如入其境、似见其人的境地,让语言的解读变成画面的感受,让课文的阅读变为生活的感受,从而使作者与文中人物似在一起、想在一处。接着来个画龙点睛,引导学生走进情景,叙谈感受,抒发情感,让学生借助飞扬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请看 一夜的工作 (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的教学片段: 师:知道那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是总理的办公室,你想里面的陈设会怎样?为什么? 生:我想总理办公室的陈设一定是这样的:下面是高级的地毯,上面是豪华的吊灯,四周是新颖的壁灯,总理用的是高级的办公桌椅。因为他是国家的总理,这是办公室最起码的设施。 生:我认为总理办公室应该有新式的电话、新式的壁橱、新式的桌椅,一切都该是高级的,因为他是国家的总理。 师:是啊,作为一个国家的总理,这些办公设施是不足为奇怪的,而 走进总理办公室,出现在你面前的又是什么画面呢?请大家细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 / 13 (生自读、圈划后交流) 生:我看到的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 生:我看到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很是简单,只有写字台、小转椅和台灯。 师:你们看,想象中的陈设那么豪华,事实上的陈设这样简单!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作者,有什么想说呢? 生:一个国家的总理,办公室的陈设如此简朴,简直叫人不可思议! 生: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的办公室吗?里面的陈设少得不能再少了。难道就不能改善一下办公条件,就不能装个空调、铺个地毯?我想,只有我们新中国才有这样的好总理! 生:我想,无论总理办公室的设施多么豪华,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这是总理的办公室,是工作的需要。可总理没有考虑这些,而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4 / 13 上,哪个中国人看到如此简陋的办公室之后对总理不产生敬佩之情呢? 上述案例中,在学生凭借想象,勾画出办公室陈设的豪华,与实际情景形成强烈反差后,教师引学生进境,激学生动情,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 的共振,情感的共鸣。此时,学生的惊异、感叹、激动、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神情激动,言语飞扬。可见,要善于创设、捕捉、运用情感升华和语言发展的契机,通过追问引导,让学生在具体的精神活动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语言的发展。 二、梳理:点在思维发散处 在充满张力的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思维空间无限广阔,而由于语言驾驭能力有限,学生对语言的解读信息往往是优劣并存,鱼龙混杂。为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保证语言解读的准确、合理、灵活而深刻,在拓展解读思路的基础上,面对诸多解读信息,要引导学生进行及 时而科学的梳理,区别正误、优劣,使解读信息给学生清晰的条理。下面是秦兵马俑(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下册)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我们好像亲临临潼,感受了5 / 13 享誉神州的珍贵历史文物 秦兵马俑。看到这些惟妙惟肖的兵马俑,你认为我们最要感谢谁? 生 1:我认为最应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否则,兵马俑就可能一直沉睡在地下,我们就没有可能看到它。 生 2:我最想感谢秦始皇,因为没有他,就不可能有如此浩大的工程,自然就不会看到这兵马俑。 生 3: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以前,我们只听说有兵马俑,但没有亲眼目睹。真要亲自去,还不知到什么时候,是作者的这篇文章把我们带到了现场。 生 4:我认为最应感谢的是古代那些修建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没有他们,那有什么兵马俑呢?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如果对这些感谢对象排排队,谁在前谁在后呢? 生:首先还是应该感谢古代的劳动人民,没有他们,秦始皇去发动谁实施这一工程;没有这一工程,那个农民到6 / 13 什么地方去发现兵马俑的陶片;没有农民的发现,兵马俑怎会重见天日;兵 马俑不能重见天日,作者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上述案例中,引导拓展、开掘语言的情感内涵,这对尊重文本价值取向,促进价值取向的生长很有必要。学生的发言也表明了他们思维的活跃和思路的开阔。面对如此众多的感谢对象,如果不加处理,学生很可能无所适从,除了上述所言,兵马俑的挖掘者、装运者,还有课本的编辑者、印刷者等,似乎难以穷尽。为此,教者巧妙点拨,引导“排队”,如此一来,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看起来是简单地“排队”,实质是思维方法的反思、思维结果的梳理、思维成果的提升。因此,引导挑战教材,超越教材,课堂必 然会呈现出空前广阔的信息空间。面对各种信息,教师要冷静头脑,引导处理,或分清正误,或区别优劣,或综合梳理。这样,才能保证“挑战”和“超越”的效果。 三、拓展:点在情思诱发处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必须为学生精神提升和语言发展创造一个“场”,以激发情感,诱发情思,并促使他们借助语言外化涌动的心潮,放飞震撼的心灵,抒发奔涌的情感。7 / 13 由于学生与文中人物情感差的存在,阅读中他们难以与作者、与文中人物产生心灵共振,也就难以看到他们情感涌动带来的语言流淌。结果工具性因情感性的缺失而难以发挥功能,情 感性因工具性的失灵而显得苍白无力,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可抓住最能诱发情感、诱发情思的情境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发学生的精神生活,触发学生心中积蓄,以形成语言与精神同构的心灵产物。阅读永远的白衣战士(苏教版国标版四年级下册)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通过真心表白,抒发对人物的敬佩和怀念之情,但学生多就事论事,思路难以拓展,为此教师进行了针对性引导。请看下列片段: 师:许多患者脱险了,而叶欣却倒下了,倒在了抗击“非典”的战场上,她永远地走了,走得那么匆忙。 xx 年 3月 29 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工,许多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来到这里,与她做最后的告别。花圈如海,泪水如雨。同学们,我们就是她昔日的同事,就是她曾经救护过的患者,我们都来到了青松厅啊,要送一送自己的好同事,送一送可敬的护士长。此时此刻,面对永远倒下了的叶欣,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 生:叶欣啊,我就是那个老梁啊。你醒醒,让我再看8 / 13 你一眼,让我再听一听你那温和的话语。为什么我留下了,你却走了。要不是为了我,你肯定不会走的。 生:叶欣啊,我是你的同事啊!要不是你声色俱厉地把我们推出门 外,把安全让给我们,把危险留给自己,你肯定不会倒下。护士长,我们好想你呀! 生:叶欣阿姨,老梁就是我爷爷啊,我爷爷的生命是您用生命换来的。阿姨啊,你醒醒,再看一看我爷爷吧! 生:护士长,我是你的同事,“这里危险,让我来吧”,这是你说得最多的话,这句话让我们远离了危险,而你自己却倒下了。大姐,你一路走好! 生:叶欣阿姨啊,还记得我吗?我妈妈患病后,我到医院看望她,你隔着窗户告诉我,妈妈没有事,要我放心。十天以后,我妈妈病愈出院了。而你怎么就走了呢?阿姨啊,每年的清明节 ,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去看望你的! 患者站起来了,护士却倒下了,叶欣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读了课文,学生被叶欣为病人、为同事的舍己为人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为了让他们走进青松厅里为叶欣送9 / 13 行,与叶欣话别,促进学生言语流淌,情感升华,教师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充当角色,亲近人物,道感谢,话离别。这样的教学环节,在学生心灵的大海上引起了奔涌的浪花,在学生心灵的回音壁上引来了强烈的回响,学生语言的完善和精神的提升就能成为了现实。 四、叫停:点在思维偏差处 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容易 转移,常会纠缠于“看来有趣,实质无用”的细节上,教师的责任在于发现偏差并及时叫停,把他们将注意力引领到教学目标上来。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跟着感觉走,教师随着学生转”的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率。阅读五彩池,一学生突然提出:“五彩池能游泳吗?”教师见学生很感兴趣,便引导讨论:为什么你想到这样的问题?游泳需要什么条件?五彩池有这样的条件吗?经过长达 10 分钟的讨论,学生得出了五彩池不能游泳的结论:因为有的池小,有的水浅,而且池中有长长的、尖尖的石笋。此刻,教师再问先前提问的学生:“还想不想去游,还敢不敢去游?”该 生说:“不想了,不敢了!”教师长吁一口气,问题总算解决了。 面对美丽的五彩池,学生想在里面游泳,其想法是真10 / 13 实的。然而,在如此奇丽的风景区游泳显然不妥,教师便尝试通过对话让学生深谙其理。而结果铭刻于学生心中的再不是美好的向往,而是无奈的回避。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五彩池的美丽,并由此产生赞叹、向往之情,结果却适得其反。如果教师能深明课文人文内涵,就无须带学生“转弯抹角”地浪费时间,一句话就可解决问题:“是啊,这么美的五彩池,能在里面游泳真是一种享受。如果真让你去游泳,你肯下去吗?为什么?” 此时,学生就可能恍然大悟:这么美的五彩池,谁舍得跳下去呢?这样,五彩池留在学生记忆里的就是永远的美好和向往。 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王国,他们容易使自己的探究热情持续地逗留在那里,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探究场景里是不是掉队和迷路。如果学生语言解读偏离目标,但又表现出浓厚兴趣,简单回避不行,过多耗时也不行。有效的办法就是随机点拨,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在有目标、有方向的引领中对生成作有效点化,不断地充实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并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解读的目标观。 五、追问:点在学生质疑处 11 / 13 课文阅读永远没有休止符,当我们认为,似乎一切问题都已有了明确的答复时,学生心中还有不少、甚至很多不解。而这正是引领学生从文内走向文外、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契机。因此,课文阅读后,很多教师都安排质疑的环节,这无疑是重要和必要的。这种质疑,不仅能全面地把握学生对文本解读的状况,了解学生心中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够在质疑中发现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巧妙点拨。因此,对学生质疑,教师要善于判别,准确捕捉,对颇有价值的疑问,可通过追问,引导探究,促进疑问转化为优质的 教学资源。下面是小珊迪(人教版课标本四年级下册)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课文已经读完了,你还有哪些问题呢? 生;为什么小珊迪伤得那么重,他还要叫弟弟送还零钱呢? 师:你认为呢? 生:我想,他告诉那位先生是去换零钱的,而那位先生根本不知道他被撞伤了,肯定还在等他换回的零钱。因此,他无论如何也要把零钱让弟弟还给那位先生。否则,那位先12 / 13 生还以为珊迪是骗他的。其实,从情理上来讲,他自己被撞得如此严重,他完全可以不去考虑先前的承诺,但他并没有这样。想到这些, 我真的很感动。 师:是的,想到这些,不仅是你,我们在坐的每个人都很感动。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事情会怎么发展呢? 师:大家认为呢? 生: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他肯定很快回来,把零钱还给那位先生,并且谢谢他。然后会用那个便士去买个饼子,再飞快地跑回家,将饼子送到弟弟手中。弟弟可能一天没吃东西了,哥哥肯定心疼。当弟弟询问哥哥有没有吃过时,小珊迪一定会说自己已经吃过了。两个孩子没有亲人的疼爱,但是他们相依为命,实在叫人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b卷】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强化训练高能带答案详解(模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题(得分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一)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试题汇编附答案详解
- 客户服务支持响应流程工具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之第一讲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 伺服实现机床手轮同步功能
- AKAIEWI5000电吹管快速入门(中文说明书)
- 卡拉瓦乔课件
- 李东垣《脾胃论》【译文】
- 东方财富通的函数修订版
- 第17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 《医院员工激励问题研究11000字(论文)》
- 品管圈计划书(模板)
- GB/T 26559-2011机械式停车设备分类
- GB/T 2423.22-201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