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_2_第1页
《岳阳楼记》_2_第2页
《岳阳楼记》_2_第3页
《岳阳楼记》_2_第4页
《岳阳楼记》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教案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教材简析 岳阳楼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范仲淹继承了孟子 “ 乐以天下 ,乐以天下 ” 的民本思想 ,又将其发展成为 “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 的观点 ,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 ,在当时乃至今天都有其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在表现这种抱负时 ,没有空发议论 ,而是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借题发挥 ,将叙事、描写、议论和抒情自然结合在一起 ,由此形成这样一个基本构思 :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 “ 大观 ”再写 “ 迁客骚人 ” 登楼时一喜一悲的情怀 ,最后将这种情怀和 “ 古人仁之心 ” 作对比 ,自然引出议论 ,说明作记的意图。可以说岳阳楼记是层层铺垫、卒章见志的典范。 作者简介 范仲淹 (989 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 ,吴县 (今江苏苏州 )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 (1015)进士 ,官到参知政事 (副宰相 )。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 ,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 ,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 ,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 ,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 ,关心人民疾苦 ,不忘 “ 忧天下 ” 的初志。中2 / 6 年做官后 ,接连上书议论国事 ,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 ,贬饶州。康定元年 (1040),边事紧急 ,召为龙 图阁直学士 ,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 ,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 ,训练有方 ,又能团结当地羌人 ,戍边数年 ,名重一时 ,羌人尊呼为“ 龙图老子 ”, 西夏称为 “ 小范老子 ”, 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 (1043),吕夷简罢相 ,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 ,重在整顿吏治 ,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 ,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 ,攻击他引用朋党 ,迫使离朝 ,“ 庆历新政 ” 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写作背景 岳阳楼始建于唐朝 ,到滕子京 “ 重修岳阳楼 ”, 其间又几经扩建 ,规模宏阔 ,气势壮观 ,而且它又地处 “ 衔远山 ,吞长江 ” 的洞 庭湖滨。 范仲淹受友之拜托 ,为岳阳楼作记 ,我们知道 ,范仲淹少时有大志 ,虽吃粥度日 ,仍苦读不倦 ,慨然 “ 以天下为己任 ” 。举进士后 ,曾带兵边塞 ,屡建大功 ,西夏称他 “ 胸中有数万甲兵 ”, 相戒不敢犯边。在朝廷中 ,他积极主张改革朝政 ,为当时着名的政治家。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 年 ),因提倡改革被贬知邓州。他的朋友滕子京 ,也是一个锐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 ,被人诬告 “ 前在汪州费公钱十六万贯 ”( 宋史卷三百三 ),于庆历四年 (1044)春天 ,降官知岳州。作为一个封建文人 ,遭到贬谪 ,不能不产生 “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 的愤3 / 6 懑、颓丧情 绪。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曾说 :“ 放臣逐客 ,一旦弃置远外 ,其忧悲惟悼之叹 ,发于诗作 ,持为酸楚。滕子京守巴陵 ,修岳阳楼 ,或赞其落成 ,答以落甚成 ,只待凭栏大懒数场 !” 等楼修好后 ,他要痛哭几场哪 !范仲淹深知这位平素 “ 尚气 ,倜傥自任 ”( 宋史卷三百三 )的朋友的思想和性格 ,因此 ,担心他闹出事来 ,经常想劝慰他 ,却一直无此机会。现在 ,滕子京知岳州 ,两年时间 ,政绩卓着 ,“ 乃重修岳阳楼 ”, 便驰书前往邓州请范代笔 ,属文以记胜。这样一来 ,范仲淹受朋友委托为岳阳楼作记 ,就成了规箴知己的绝好机会 ,同时 ,自己也在遭贬中 ,亦有抒发自己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这篇文章的主题定为抒发自己的胸襟怀抱 ,达到规劝朋友的目的。 第一课时 学习要求 1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检查预习。 注音 滕谪属衔汤晖述潇骚霪霏耀 樯楫摧冥谗萧澜芷汀偕嗟噫 3 课文朗读 要求 (1)读得流利 ,读音正确。 (2)读出句中停顿和语调。 4 / 6 (3)读出文章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志趣。 (教师组织学生自读后巡视 ,解答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 ) 诵读交流 :比一比 ,看谁说的准。组织学生采用个人、小组、或男女生对抗等形式 ,反复诵读 ,在诵读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4 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 156 页 第二课时 学习要求 理解词义 ,翻译课文 教学过程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解释文中重点实词、虚词 ,翻译课文 方法 :组织学生结合页下注释疏通文义 ,理解课文内容。用现代汉语复述内容或者请学生一人问、一人译 ,或者一人读 ,一人译的形式。 (附名句 )1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3 前人之述备矣。 4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 5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6 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 , 7 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 ,其喜洋洋者矣。 5 / 6 8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 9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10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在翻译的基础上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课后学习 :巩固课文翻译。完成练习册课堂练习部分。 第三课时 学习要求 梳理课文思路 ,把握结构 ,通过诵读体会语言之美和作者的情怀。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2、梳理思路 方法 :组织学生合作讨论 ,梳理文章结构思路 ,小组派代表发言。 (提示 :全文可以分成三大部分 ) 3、精读品析 (1)“ 迁客骚人 ” 的 “ 览物之情 ” 有哪些异处呢 ?造成这些异处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 “ 览物之情 ” 无异呢 ? (2)作者提出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 那为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