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日期:2009年9月15日课题: 15的认识本课初备课时共 8课时,本课第 1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1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15。重点难点: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课前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谈话:观察第11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2学生汇报。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二、反馈实践: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三、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2整体感知。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四、开放性活动: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2猜数游戏。提问: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五、书写各数: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六、完成想想做做1. 看图连线,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2. 看数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 看图写数,练习完成后分小组说一说有几个梨、几个菠萝、几根香蕉、几个草莓?4. 排一排,读一读新课标第一网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大家按一定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娃娃排队。5.数一数,写一写先组织学生数一数,再独立写一写6.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按花瓶上表示应该有的朵数,分别补上缺少的花:1朵,2朵,2朵。板书设计: 15的认识1 2 3 4 5练习设计: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日期:2009年9月15日课题: 几和第几本课初备课时共 8课时,本课第 2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课前准备:15的数字卡片、水彩笔、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1、出示排队买票图。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出示课件。2、谈话。(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小刚排在第几?(3)排在第1的是谁?原来老爷爷排第几?老爷爷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进行礼貌教育。)(4)黄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二进一步感悟新知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2“想想做做”第1题。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左边第3个,左边3个。右边第2个,右边2个。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3)书上练习。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3“想想做做”第2题。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4“想想做做”第3题。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1)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5“想想做做”第5题。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组讨论)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6.“想想做做”第4题。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下山的动物呢?三、总结评价。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板书设计: 几和第几 练习设计: 小兰 小红 小华一共有( )小朋友,从左数小华排第( )个,小红排第()个。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日期:2009年9月15日课题: 0的认识本课初备课时共 8课时,本课第 3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重点难点:理解0的两种含义。课前准备:小袋子、几只千纸鹤、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拿出一只小袋子,里面装有几只千纸鹤。请学生猜一猜,袋子里装有几只千纸鹤。(告诉学生“不超过5”,请学生理解“不超过5”的含义)学生猜测;教师根据学生猜测,贴出数字卡片,提示学生继续猜测。拿出一只,在学生面前示意一下,并指一下黑板上的数字,让学生跟读。2、这时候盒子里没有千纸鹤了,指名学生回答(盒子里是否有千纸鹤)。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没有”在数字王国里怎么表示,引出今天 的课题。3、揭示课题(板书:认识0)二、数字0的写法1、出示课件,教师读数字好朋友“0”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伸出食指,一起边念儿歌边写0.提问0像什么。(溜溜一个圆,从上往下写,从左往右弯,写完像鸭蛋。)2、翻开书16页,找到田字格,用铅笔将红色虚线的0描写一遍。(提问在书写0是应该注意什么)三、数字0的含义教学(一)数字0表示没有1、出示课件“小白兔采蘑菇”。(1)第一个小白兔采了几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板书:3(2)第2、3只小白兔呢?分别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板书:2、1(3)第4只小白兔采到蘑菇了吗?(一个也没有)老师说明:第4只小白兔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就用“0”来表示。(板书:0)领读:“0”,0和2、1一样,也是一个数。2、地里原来有几个萝卜?小白兔拔走了几个?地里的萝卜还有吗?(没有)老师说明:没有了也可以用“0”来表示。3、今天我们认识了“0”,在什么时候要用“0”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二)数字0表示起点 1、拿出直尺,找“0“的位置想一想,我们也有一样文具,静静地躺在我们的铅笔盒里,它上面也有数字是从0开始排起的。你们知道是谁吗,看谁先找出来。2、提问,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你在尺子上发现了哪些数字,读一读它们3、师:观察尺子左边的0,(点击课件0)猜猜看,这个0也是表示没有吗?(生思考,自由发言)想想看,尺子上的刻度是从哪里开始的?(生:从0开始的)对,从0开始,我们就可以说,0表示的是起点(板书:起点)师:观察尺子,从0这个起点开始,越往右走,数字越大,离起点0也就越来越远。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0表示起点吗?(几生举例)出示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图片,学生欣赏。(.起跑图;.立定跳远图) 四、神奇的0扩展0的认识1、小结本堂课中所学的数字“0”的含义(请学生小结)师:生活中的0很神奇,当0和其他数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0的意义也不一样了。(教师先把0和一张数字卡片拼在一起,展示神奇的“0”)五、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4,集体订正。六、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它?并试着想想它在此处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进一步学习“0”。板书设计: 0的认识 练习设计: 教后记:新课标第一网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18日课题:69的认识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写69,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重点难点:1.从情景中抽象出69的含义,会读写692.掌握69的顺序课前准备:学具盒,直尺图,水彩笔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顺序。3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袋漂亮的玻璃珠,同学们每人抓一次,看你抓到了几颗?引导学生初步接触69。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认识6。 (1)提问:(电脑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 (2)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里互相看看拨得对不对。 (3)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字卡片。组长说数,组员举数字卡片。 (4)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想想做做”第1题)2学写6。 (1)提问: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22页的田字格里。(2)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想想做做”第2题)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讲述:我们认识并会写6、7、8、9了,下面“狗贝贝”想带领你们这些聪明的小朋友到闯关游乐城去玩玩,咱们出发吧!(电脑课件出示游乐城)1第一关:看数继续画。(“想想做做”第3题)交代:每个同学有一张题纸请你帮贝贝继续画,要求看清上面的数。学生做完到实物投影下展示,并反馈。2第二关:打扑克,比大小。(“想想做做”第4题)交代:每个同学拿出数字卡片,同桌为一组,两人同时出任意一个数,同时说出比较的结果,快的一方获胜,可以得到对方的卡片。选几组学生汇报,学生可以互相评价。3第三关:找座位。(“想想做做”第5题)(1)(课件出示:8说:“我应该站在哪里?谁比我小呢?”7说:“谁比我大?我应该站在哪里?)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由于答案不是惟一的,所以只要答对就予以肯定。(2)学生在题纸上填尺子刻度,并观察5离8近一些,还是离1近一些? 4第四关:吃水果。(“想想做做”第6题)讲述:“狗贝贝”对每一位同学都很满意,它为每个小组拉了一车水果作为奖励,只要你答对了它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水果。分小组合作练习,做完后学生互评。 5按要求排队。教师先选一组示范:第6个同学举手,前面8个同学向左转,第7个同学蹲下等。以小组为单位排队,选出发令员提出要求,学生分组活动。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新课标第一网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同伴给你什么帮助?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板书设计: 6、7、8、9的认识练习设计:看数画6 7 8 9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题:69的组成本课初备课时共6 课时,本课第4课时个人复备栏陈增英教学目标: 掌握8、9的组成,能从8、9的一些组成推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重点难点:能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8、9的分合。课前准备: 8个花片,9个硬币教学过程:一、 游戏引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个袋子,袋子里有一些花片。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小朋友从袋子里拿出几个花片。然后告诉老师你拿出了几个花片,老师很快就能知道袋子里还有几个花片,相信吗?想不想来试一试?师生一起做游戏,连续做两次。 提问: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你能猜出其中的秘密吗?(袋子里一共有8个花片) 谈话:小朋友猜得对。老师知道袋子里一共有8个花片,是根据8的组成想出还有几个花片的。如果小朋友学了8的分与合,也能猜对。二、新授18的分与合(1)谈话:请同学们拿出8个花片,排成一排(出示课件),就像这样。(播放课件声音)每次(按顺序)移动一个花片,可以分成几和几?(2)小猫是这样分花片的(课件展示),同学们,请你们也像小猫这样移动一个圆片,看一看,这时8分成了几和几?(8分成了7和1-同时课件分成) 小猫又是这样说的(8可以分成7和1,7和1合成8)同时板书 8 把书翻开到第35页, 7 1 把你刚才分的结果也像这样填写在书上,并且说一说。(3)小猫这次按顺序又移动了一个花片(课件展示),请你们照小猫这样按顺序再移动一个圆片,看一看,这时8分成了几和几?把你分的结果填在书上的方框里。请一位同学把你刚才填的用分与和说一句话。同时板书 8 6 2(4)师:同学们,你们会按顺序再移动一个花片吗?(学生移动花片)(同时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按顺序移动一个)你有什么发现?说一说,把结果填写在书上 同时生板书 8 5 3(5)按顺序再移动一个呢?试一试,并把结果写下来 。 并板书 8 4 4(6)师:你们是这样写的吗?(把板书重新向上写)指名说一说分与和(7)启发学生思考:看着这几种结果,你还能想到什么?指名回答:由 8 想到 8 (随即在下面板书1,7)指名问:7 1 1 7由 8 想到? 6 2学生填写(8)谈话:你能很快记住8的分与合吗?先自己记一记,再说给同桌听。(9)小结:像我们刚才那样,每移动一个花片,就能很快得到8的4种不同分法,再由前三种分法想到8的另外3种分法,这样有利于我们记忆8的分与合。师:刚才呀,8的分与和同学们学的都很不错,大家有没有信心向更高一层挑战?2自主探索9的分与合(1)教师把9个正反颜色不同的圆片在黑板上排成一排, 都是正面朝上。(2)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按顺序每次翻动一个圆片,翻好后,大家就一起说9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9,好吗?把你所说的写正在书上,同时在下面写下另一种分法(挂小黑板)(3)学生熟记 8 与9的分与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8,9的分与合。提问:谁能按顺序说出8(9)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9),(闭眼汇报)并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的。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老师说明题意,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2想想做做2数的组成游戏。游戏时,同桌两人一组,两人出的数字之和分别是8和9.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伙伴交流四总结: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本领?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8 8 8 8 7 1 6 2 5 3 4 48 8 81 7 2 6 3 5练习设计: 填一填: 8 9 ( 7 ) ( ) ( ) ( 1 )( ) ( 2 ) ( 7 ) ( )( 5 ) ( ) ( ) ( 3 )( ) ( 4 ) ( 5 ) (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题:10的组成本课初备课时共 6课时,本课第5课时个人复备栏陈增英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重点难点:掌握10的分与合课前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不同的分法。 10 10 10 10 10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 )合起来是10; 5和( )合起来是10; 9和( )合起来是10。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 (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 10,结束后对调进行;(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 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 (2)10可以分成9和1。( ) (3)10可以分成1和0。( )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习。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想想做做第1题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 ) 3( ) 5( ) 7( ) 9( ) 2( ) 4( ) 6( ) 8( ) ( )7 ( )5 ( )4 ( )8 ( )1 ( )3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四、小结谈话: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同桌小朋友相互讨论,最后集体交流。板书设计: 10的组成练习设计: 填一填: 1 4 5 6 9 10 8 7 3 2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25日课题:练习四本课初备课时共 6课时,本课第6课时个人复备栏陈增英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地掌握210各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重点难点:掌握210各数的组成课前准备: 19的数字卡片,(两张4,两张5)小棒7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210各数的组成,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同学们掌握的怎样。(板书课题)二、练习1练习四1看图提问:把蘑菇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5可以分成几和几?6呢?7呢?2练习四2猜一猜:练习数的组成。游戏时,分两人或三、四人一组,一人心里想好10的一种组成,另一人或两、三人猜,直到猜对为止。还可以猜其他数的组成。3练习四3卡片游戏:一个小朋友拿一张卡片,其他小朋友拿出两张卡片上的数能合成那张卡片上的数。4练习四4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做呢么想的?5练习四5蚂蚁公园建了一些房子,要分给蚂蚁娃娃们住,可他们不知道哪两个能住在一起,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看图游戏)6练习四6练习有序:先让学生弄清楚叶子的生长顺序,然后再让学生在叶片上填上数7练习四学生独立写一写。三、知识的总结 四、能力检测板书设计: 练习四练习设计: 填一填: 8 9 10 2 3 1 2 83 4 2 5 6 8 10 7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新课标第一网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18日课题:10的认识本课初备课时共1 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重点难点: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和组成及写法课前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问:(1)每个小朋友都有生日,谁来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2)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又是几月几日呢?谈话:再过几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了,全国各地都 在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课件显示:北京天安门张灯结彩,广场放满了鲜花,各地举国欢度国庆的情景)我们学校的小朋友也载歌载舞庆祝国庆。(课件显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二、讲授新知,感知数101初步感知看图数一数。提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许多穿着各民族服装的小朋友在跳舞)追问:究竟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呢?先让学生看图轻声数一数,然后请一个学生上来大声数一数。小结:同学们数得对!有10个小朋友在跳舞。2实物操作动手摆一摆。谈话:如果按照图上的人数摆小圆片,一个小朋友摆一个,你们能不能用小圆片来表示跳舞的小朋友呢?操作:同桌合作共同摆小圆片。(学生动手摆小圆片)提问: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数一数你们摆了多少个小圆片。小结:对!按照图上的人数来摆,桌上摆了10个小 圆片。3实际应用看数说一说。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10这个数,愿意和10交朋友吗?让我们联系生活用10说一句话。(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学生汇报用10说的。一句话,教师选择并加以推荐。如: (1)我们两只手有10个指头。 (2)我们小组有10个小朋友。 (3)9月10日是教师节。 (4)早操排队时,我站在第10个。4临摹写数照着写一写。谈话:10这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不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合成的。写10的时候要摆好两个数字的位置,先看老师怎么写左边一半先写1,右边一半再写0。(在田字格上示范)注意两个数字不要*得太紧,也不要离得太开。(学生临摹写数)5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10。 (板书课题:10的认识)那么图画上的10个小朋友在唱什么歌呢?我们一起采听一听、唱一唱。(放歌曲娃哈哈)三、巩固深化,掌握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1)读出直尺上的数,先从左往右读,再从右往左读。 (小组活动,读给同伴听)(2)同桌游戏:一人顺着读直尺上的数,另一人倒着读这些数。2“想想做做”第2题。要求:拿出小棒,先数出10根放在桌上,然后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1根小棒表示几?而1捆又表示几呢?最后说一说: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3“想想做做”第3题。(课件动态显示樱桃图)(1)让学生数数一共有多少颗樱桃。学生可能会1颗 1颗地数,也可能2颗2颗地数。(2)要求同桌互相2颗2颗地数,在书上填数。(3)伸出自己的左手,数数有几个手指;数数两只手 一共有几个手指,在书上填数。(4)说明:数数时,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 或5个5个地数。4“想想做做”第4题。5“想想做做”第5题。(1)数一数,再填空。(3)指导学生用“第几只”回答问题。(4)分别指出10只小鸭和从左边数起的第10只小鸭。6互动游戏。(1)准备:把010各数写在小卡片上(一张卡片上写 一个数),发给每一个学生;并且做一些用于抽签的纸条, 把问题写在上面。(2)游戏开始,指定一个学生抽出一张纸条,并大声 读出问题。凡是手中有符合问题答案的卡片的学生,立即 站起来。比一比,看谁的反应最快。 抽签的纸条上写以下问题: (1)比5大的数。 (2)比8小的数。 (3)6和8中间的数。四、总结评价:在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样想的?板书设计:10的认识练习设计:新课标第一网1.看数画8 10 9 52.在里填上,或010 55 109 87 96 68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2009年9月1日课题:比一比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重点难点: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课前准备:实物、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二、新课导入、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明确目标。三、新课教学、明确比较的要求。()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指导看图P4(投影):图上有什么?、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练习P4。()看图长的画,短的画O。()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小结。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四、巩固练习、课本P5想想做做。(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五、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1. 长的画“”,短的画“”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 培 陈增英 魏玉珍 郭如贤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18日课题:等于、大于、小于本课初备课时共 8课时,本课第4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知道数是有大小的,理解符号“=”“”“”的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符号来描述数的大小。2. 在比较的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3. 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合作、探究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4. 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观察、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重点难点:理解符号“=”“”“”的含义课前准备:学具盒,小猴、小白兔、小松鼠、小熊的头饰图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谈话: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决定举行第一届森林运动会,咱们去看看吧!2.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1)你们瞧,有哪些队参加了比赛?学生回答。(2)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每个代表队各来了几位运动员,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排排队。(生说,师用小动物图片粘贴)二、 引导探究,学习新知。1. 认识“=”。(1)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参加拔河比必须两队人数要相等。小朋友想一想哪两个队可以参加拔河比赛?(生提出比赛队伍,可简单说说理由,引出“同样多”)(2)我们一起来验证小兔队和小猴的的队员是否同样多。用小兔头饰和小猴头饰摆一摆,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3)指出: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板书)(4) 介绍“=”。“=”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学生汇报: 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指导学生写“=”。(师板书,生书空。)(5) 引导学生摆“同样多”。教师摆3个,让学生对着摆,要求和同样多,指名到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自己摆。问:有多余吗?有多余吗?和都没有多余的,说明和同样多,我们也可以用“=”来表示。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6) 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像刚才小白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和的个数同样多,我们都可以用“=”来表示。2. 认识“”“”。(1)对比了小白兔队和小猴队,我们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再来比比其它的队,好吗?(生回答,师选两个队。)(2)以小松鼠(5)小熊(3)比赛为例,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指一名板演。(3)师边演示边问:一一对应下来,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4) 指出: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的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5) 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大口朝前大于号, “”:尖头朝前小于号 , 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指导书写“”和“”: 先书空,再描红,最后独立写。(6) 启发学生根据“53”和“35”再说说几比几大,几比几小。(7) 出示以下练习: ()比()多 ()比()少4 2 4 5要求学生先用和摆一摆,再填空。三、 巩固深化,提高能力想想做做1:引导学生摆一摆,填一填。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想想做做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里应填什么符号?四、 总结评价,拓展应用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新课 标 第一网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1. 出示: 2 1 1 0 3 3 2 3 5 4要求先在里填上“”“”或“=”,再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2. 让学生从1、2、3、4中任意挑选两个数,先比一比,再用“”“”或“=”连一连。3. 举卡片游戏。依次出示:4 2 5= 1要求学生从学具盒中选出合适的数字卡片并举起来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培 陈增英 郭如贤 魏玉珍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2009年9月1日课题:分一分本课初备课时共 1课时,本课第 1课时个人复备栏赵培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重点难点: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课前准备:学具,文具教学过程:一、 新授1、教学“分一分”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2、想想做做想想做做1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想想做做2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想想做做3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二、全课小结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新课标第一网把圆形圈在一起 教后记:参加备课人员周兆发 赵 培 陈增英 魏玉珍 郭如贤 徐攀芳开发区小学 一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备课时间:2009年9月28日课题:5以内的加法本课初备课时共 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徐攀芳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前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游戏:快速抢答;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学生回答后人板书。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1、谈话: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常州市钟楼金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第一批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引进高层次及紧缺专业人才5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东韶关市始兴县事业单位招聘暨“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89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色彩考题广东题库及答案
- 优化营销部门营销方案
- 中考自贡化学真题及答案
- 云南策划活动方案
- 女娲补天试题类型及答案
- 企业咨询是给方案吗
- 书画院妇女节活动策划方案
- 妇幼健康项目课件
- 煤化学煤焦化技术课件
- 上级迎检管理制度
- 2025年危险货物水路运输从业人员考核试题
- 梯田文化课件七年级
- CJ/T 164-201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 固收理财合同协议
- 配送生鲜公司管理制度
- JJF(新) 129-2024 阻容法烟气含湿量测定仪校准规范
- CVC堵管的处理及预防
- 2025高考复习必背译林版高中英语全七册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