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贵州 铜仁2014年5月目 录摘要IAbstract:II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信息素养概述13 问卷调查概况23.1 调查对象群体与程序23.2问卷发放33.3问卷思想的设计43.4 研究的方法44 数据调查分析55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现状105.1对信息技术的意识105.2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115.3对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情况115.4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及再提升意向115.5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使用及获取所存在的问题126 解决策略及方法127 研究局限138 结论13参考文献14附录15致谢19 教育技术学专业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 -以铜仁地区为例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技术学专业 学生 王明莉摘要 在信息化教育的今天,教育也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而在变化。铜仁地区的教育也普及信息化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应对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本次调查以铜仁地区为例,针对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分析。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对待信息技术有较高的意识,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情况大致掌握,但达到熟练程度的占少数人员,对于检索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教师接受多个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教师对于培训内容多样化,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在不断提高。关键词信息化教育 ; 中小学教师 ; 信息技术能力 ; 信息素养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in Guizhou provinceTongRen prefecture as an example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udentWang mingliAbstract: In todays information education,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s changing. Tongren Prefecture education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information education,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 in coping with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is survey in TongRen Prefecture, for example, analyse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ongren Prefecture. Trea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ongRen Prefecture has high awareness, grasp of computer basic operation situation, but achieved proficiency in the minority staff, for searching tools using high frequency, training teachers receive more training institutions, diversification of teacher training,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ongRen Prefec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city continues to increase.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literacy II1 研究背景及意义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领域里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小学完成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阶段,在2000年10月25日27日,于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会后教育部将其作为正式文件下发全国。1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中小学完成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现在已经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教师职业不能只是单纯的满足前辈的经验或在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致使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这个领域也不例外。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是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与此同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方针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同时推进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创新发展的事实和教育创新能力的引领作用,证明它是素质教育的坚定伙伴和素质教育条件与环境的创造者。2”教育信息化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环境与应用问题上,应用的关键是教师。要想推进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必须得以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为前提,教师应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教师的总体技术水平还不高,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相对落后,这无疑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整体综合受到影响,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来对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研究、分析、总结概况。2信息素养概述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保罗泽考斯基首次提出素养这一概念。Doyel针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阐述了:“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能够确定信息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需求,确定潜在的信息源,制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也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的信息源进行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融合以及在批判思考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 3”据以上陈述,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点:(1)、信息意识,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的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2)、信息能力,指能够有效地获取、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操纵信息工具的能力、检索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提炼信息的能力、整合创建信息的能力、交流传播信息的能力等。(3)、信息伦理,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那个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是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43 问卷调查概况3.1 调查对象群体与程序此次调查以贵州省铜仁地区5所中小学的认可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走访了铜仁实验小学,铜仁学院附属中学,南长城小学,铜仁三中,铜仁学院(大四师范生),共发放了120份问卷,走访教师80人,走访师范生40人,收回115份,回收比例达到97%,在调查的过程中由于个人事宜,有效问卷是112份,有用比例为97%。本次调查针对即将面临教师岗位的大四在读师范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以随机抽取调查的方式,针对于该群体当面发放问卷、并亲自验收填写过程,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在针对一部分人群还咨询了一些相关的问题,这样更有利此次调查所做的不足和改进的地方。发放的问卷调查表中,铜仁地区正在就职的教师占75%,大四师范生占25%。图1 问卷发放情况图2问卷发放回收比例 图3发放对象3.2问卷发放(1)预先走访铜仁地区4所中小学,依次走访铜仁学院附属中学,南长城小学,铜仁三中,与学校教师进行交流关于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经验及课程体验,对于本次设计的问卷调查确定方向,初步了解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及本次需要调查与研究的方向。(2)初步设计了铜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共有26个题,设计题型有单选题和多选题,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设计问卷调查表,从中小学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意识(判断对信息技术的态度,问卷表1-5题),对常用教学软硬件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判断对信息技术的基本使用情况调查表6-11题),对常用检索工具掌握程度(判断对信息技术软件的使用情况12-14题),对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及期望(判断对信息技术就培训内容或再提升的方向15-17题),对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渴望信息资源的丰富及完善1826题)。(3)原本调查表的设计共有30个题,考虑到调查对象可能对于本次工作的配合所存在的问题,围绕五个方向将题目压缩为26个,但是并没有影响调查内容,这样可以将繁琐的问题精简,方便调查对象在填写时感觉到杂乱冗余而拒绝填写的现象。(4)走访了铜仁地区5所学校,首先走访了铜仁学院8个专业的大四师范生,共发放了40份问卷,全部回收了。其次走访了铜仁地区实验小学(发放20份问卷),铜仁学院附属中学(发放20份问卷),南长城小学(发放20份问卷),铜仁三中(发放20份问卷),共发放了80份问卷,回收了75份,由于个别教师个人事宜,有5份未填写完整,因此作废。3.3问卷思想的设计从本次研究主要是反映贵州省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实际水平,“能力”一词是从各方面来自“信息技术能力”的综合,不只是以往的单方面考虑校园软件、硬件设施就可以得出调查的水准。5在设计的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问卷调查表主要从教师的应用信息技术意识,对常用检索工具掌握程度,对常用教学软硬件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及再提升的意向,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使用及获取所存在的问题五个方向进行设计。3.4 研究的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借鉴与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作为引导,在教学以实践为前提基础。根据设计的铜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问卷调查表作为测量量表,对问卷调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五个方向进行量标,每个题目都进行分析,取最高的比例和最低最明显的差异作为对比和分析,理论联系实践。还采用文献法作为理论支撑,调查法作为数据来源,以保本次调查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贵州省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真实水平及现状。4 数据调查分析 (1)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据调查数据显示,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为表1(问卷表第1题):表1研究对象等级(人数)不重视不怎么重视一般重视非常重视教师18%16%42%26%大四师范生3%24%24%48%此表来自问卷调查表第1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所做出的数据统计。从表可以看出,教师对信息技术非常重视的占26%,而一般重视的则占42%,说明教师并没有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师范生有48%的人非常重视信息技术,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2)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的动机是(问卷表第2题):表2研究对象个人意向为参加公开课和优质课等个人意愿教学需求教师3%17%80%师范生26%10%63%此表出自问卷表的第2题,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的动机。从表了解到教师和师范生使用多媒体多用于教学需求,个人意愿的情况则比较少。在教学生涯中,应养成使用多媒体的习惯。(3)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作用的情况如表3(问卷表第3题):表3研究对象作用程度(人数)没有用有点用较有用很有用教师014%28%59%师范生3%17%50%32%从表3可以看出,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起很大作用的占59%,也就是说,五分之四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很有用;而大四师范生认为很有用的占32%,认为较有用的占50%,这是不理想的,在校学生对信息技术使用意识有待提高。(4)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效果情况如表4(问卷表第4题):表4研究对象教学效果(人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应用与否没有多大区别有负面影响教师45%67%7%17%师范生68%71%8%8%从表4可以看出,45%的教师认为应用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有67%的教师认为能提高教学效率,24%的教师认为应用与否没有多大区别或有负面影响。68%的大四师范生认为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71%认为能提高教学效率,16%认为应用与否没有多大区别或有负面影响。综合来看,教师和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5)认为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情况如表5(问卷表第5题):表5研究对象教学资源的需要(人数)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理论著作典型示范课例教学课件教师50%10%17%23%师范生55%3%18%30%从表5来看,中小学教师50%认为最需要的教学资源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有23%的教师认为教学课件也有需要,而对典型示范课例和教学理论制作的需要比较少。对于大四师范生来说,对优秀教学案例需求有55%,同时30%的师范生对教学课件有需求,对典型示范课例的需要和教学理论制作很少。(6)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问卷表6-10题):表6 教师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内容等级(人数)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007822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008515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力0157411多媒体设备应用能力046927计算机的基本维护与管理能力8423812铜仁地区大四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问卷表6-10题):表7 大四师范生对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内容等级(人数)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计算机基本操作0137116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313768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力534555多媒体设备应用能力324668计算机的基本维护与管理能力1132515如上表所示,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对计算机基本技能五分之四是一般掌握程度,而熟练掌握的占据少数,对计算机的基本维护与管理能力,有42%的人会一点,38%的人一般掌握,很少有部分教师熟练掌握。大四师范生对计算机基本掌握情况五分之三属于一般程度,熟练掌握占五分之一。(7)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对信息技术辅助工具使用情况: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对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情况如表8(问卷表第12题):表8辅助工具研究对象(人数)教师(%)大四师范生(%)Word9689Excel6966Power Point(PPT)8876E-Mail6256搜索引擎 如:谷歌,百度6574Web Log(博客)1934论坛2324从表8可以看出教师和大四师范生对于Word、Excel、PowerPoint、E-Mail、搜索引擎 如:谷歌,百度检索工具的使用使用频率较高,教师和大四师范生使用Word人数分分别占96%、89%。对Excel使用人数占69%、66%,相对于Word相对少一些,对PowerPoint使用人数占88%、76%、使用人数多,Web Log(博客)、论坛使用与教学相对较少。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对教学检索工具的使用情况如表9(问卷表第13题):表9检索工具研究对象(人数)教师(%)大四师范生(%)互联网9692网络论坛2721新闻组1921图书馆检索工具1947电子百科3555科技期刊检索1221QQ工具3158广播无线电视513报纸、图书、书刊4653收音机45由表9可知,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使用检索工具频率最多的是互联网、占96%,还有使用电子百科,报纸、图书、书刊的较多。大四师范生使用检索工具频率最高的是互联网,占92%,其次是QQ工具、电子百科、广播无线电视、图书馆检索工具。(8)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及再提升意向图4 教师和师范生参加培训的机构图5 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及师范生培训的内容据调查报告数据搜集显示,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所参加的培训最多的是校内培训,占81%;参加国家组织的占56%;参加省市组织的占56%。大四师范生参加最多的是校内培训占68%。铜仁地区63%中小学教师希望培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56%的教师希望培训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44%的教师希望培训教学媒体选择、开发与应用。大四师范生则希望培训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教学媒体选择、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与操作,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设备维护,分别占比例为:58%、68%、34%、39%、49%。对于信息化教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30%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重理论实践轻,33%认为培训流于形式轻知识技能,还有其他对于培训所存在问题的看法,22%认为培训时间太短,22%认为培训管理不到位。大四师范生则有53%认为培训时间太短,50%认为培训流于形式轻知识技能,61%认为培训内容重理论实践轻,39%认为培训管理不到位。(9)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使用及获取所存在的问题。铜仁地区44%中小学教师认为在使用课件中存在课件数量不足,26%的教师则认为课件质量不高及与教材不配套。61%的大四师范生认为课件质量不高,34%的认为课件数量不足及不适合课堂教学使用。63%的教师认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原因主要是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够,37%的教师认为学生不适应,影响学生学习成绩。68%的大四师范生认为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不够,47%认为你学生不适应,影响学生学习成绩,45%认为教师信息素养低难以有效整合教学。48%的教师认为在信息化教学建设中存在资金短缺,软硬件资源匮乏;41%认为缺乏信息化教学氛围。52%大四师范生认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缺乏信息化教学氛围,45%认为教学观念局限,认识不足。5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难以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是缺乏教学软件和素材,52%认为工作忙或升学压力,没时间精力,41%认为设备条件差。71%的大四师范生则认为缺乏教学软件和素材,61%认为设备条件差。5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现状5.1对信息技术的意识大部分教师和师范生认为信息技术重要,使用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有很大作用,大部分人对待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很有需要,对待信息技术用于教学需求的比例也比较高。总而言之,铜仁地区教师对信心技术的意识比较高。这样,对于现代信息化教学的推进有很大作用,信息意识也是作为信息素养的构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是见证铜仁市区中小学教师和大四师范生的信息素养。5.2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从调查数据显示,铜仁市区中小学教师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大部分属于比较熟练的掌握范畴,有少部分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很可观的调查结果显示是,中小学教师没有不会计算机基本应用的,有很少一部分教师对于计算机基本技能是会一点,就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是乐观的。大四师范生大部分人也是比较熟练掌握,有较少一部分师范生是熟练掌握,但就针对作为准教师而言,更期望能熟练掌握甚好,以便能够适应作为职业生涯信息化教育的需求。5.3对信息技术工具使用情况据调查数据,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使用的信息技术辅助工具最多的是办公软件,例如Word、Excel、PPT的使用人数比较多,大多数教师及师范生使用搜索引擎,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及大四师范生使用检索工具频率最多的是互联网、占96%,还有使用电子百科,报纸、图书、书刊的较多,还有QQ工具。就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都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常用的生活必备软件。在中小学教学应用中,教师掌握最基本的常用软件是很有助于教学的拓展。5.4对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及再提升意向据调查数据显示,针对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和大四师范生就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来自校内培训,还有接受国家组织和和省市组织的培训。根据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和大四师范生更期望培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培训,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教学媒体选择、开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多媒体技术及教学设备维护,中小学教师和大四师范生还认为在培训中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重,理论实践轻;培训管理不到位,培训流于形式轻知识实践。5.5对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的使用及获取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在使用课件中认为课件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认为影响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因主要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不够,学生不适应,影响学生成绩。信息化教学资源不够是认为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软硬件资源匮乏,缺乏信息化教学氛围,难以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是缺乏教学软件和素材,设备条件差。6 解决策略及方法为了解决在职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更新问题,使之能够适应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并使其他门学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适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发展和需要,很多教师进修院校,教研部门等也采取各种办法,对在职信息技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以及教育行政干部进行信息技术培训。6(1)培训目标的确立就中小学阶段针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内在对信息技术的需求,还需要教师外在对信息技术的实现,也就是实践的考察,就两个大体目标出发针对性的进行培训。7(2)培训内容的改善在课件数量方面,尽量将内容和数量增加,将课件质量提高,改善学校信息化教学氛围,整体提高教师技术能力水平,针对学生的发展方向,建立一个符合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信息技术系统体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资金方面可以多注入资金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改善软硬件资源,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素材的引用。8(3)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信息技术是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考察的一项专业领域技能,不能重理论,轻实践,也不能一味注重实践操作而忘了基础理论的学习,将两者建立桥梁,使两者更加紧密的体现在教师专业领域。7 研究局限对于本次研究而言,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视野还不是很宽限,所能想到的研究方向还不是很完善,就本次所作的研究和分析,更期望在此经验上做些积累,力求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更加深刻宽泛的分析研究问题。此外,还有其他因素的局限:(1)、就调查范围而言,只是限于铜仁市区五所中学和小学,还有铜仁学院大四师范生,随机抽取,就问题的扩散区域还可能不到位,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将范围在加大研究范围。 (2)、就调查统计而言,在做出百分比数据中,大多采用四舍五入,所以数据准确精度不高,这是需要做出改进的方面。(3)、就问卷设计而言,从教师信息素养要求和信息技术能力出发,制作的铜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问卷调查表,可能还不能更全面就中小学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更全面的揭示问题的代表性,更待进一步验证。8 结论总之,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对待信息技术的意识较高;对于计算机基本掌握情况大部分是一般掌握程度,熟练掌握的较少,这种现象有待提高,教师应在教学中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教师对于检索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教师大多数已接受培训,对于培训内容需求较大,对于计算机教学资源的需求大。要使教师能及时的了解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并用它积极指导和改革教育教学实践,就应该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定期化,规范化。培训体系需要在实践的校验中不断修改,完善和发展。各级教育的主管部门,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进行必须的投入。各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各校,各校对于各学科教师本人都应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并应有相应的考核以及激励的措施。这样才尽可能改变投入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以尽快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1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沈宏伟.教师的信息素养 J.江苏教育,200214周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M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5于紫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探究J.教育,2005(11).6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荣曼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立交自主模式的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5).8刘杨.新课程理念下的校本培训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附录铜仁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调查与研究以铜仁地区为例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本次调查。本次调查仅限了解本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基本现状,本次调查数据仅用于研究,请不必担心相关数据会产生不良影响。希望您如实填写,在您认为合适的答案上勾选,在此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1、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不重视不怎么重视一般重视非常重视2、教师使用多媒体上课的动机是为参加公开课或优质课等个人意愿教学需求3、您认为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起到作用吗没有用有点用较有用很有用4、您认为应用信息技术后教学效果怎样(多选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应用与否没有多大区别有负面影响5、您认为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教育理论著作典型示范课例教学课件6、计算机基本操作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7、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与应用水平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8、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能力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9、多媒体设备应用能力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10、计算机的基本维护与管理能力不会会一点一般熟练11、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如何?经常使用一般很少使用从来没有用过12、你能熟练操作下列那些教学辅助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