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官当不贪为宝_第1页
父母官当不贪为宝_第2页
父母官当不贪为宝_第3页
父母官当不贪为宝_第4页
父母官当不贪为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官当不贪为宝-权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近几年,国家各项惠农政策高密度出台。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倾斜,村官手中的权力不断扩展,他们也成为腐败分子追逐、拉拢和腐蚀的对象。根据高检的数据统计,涉农职务犯罪案件中,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占到了40%多。如何通过宣讲,提高“父母官”们的拒腐防变能力,成为了预防工作的关注点之一。 这篇编自北京市怀柔区院的同志在长哨营满族乡村“两委”班子培训会上的宣讲稿,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或许可以为预防同仁提供借鉴。 咱们怀柔镇于家园小区文化墙上有一幅图,一个人跪着拿一块玉献给一个站着的人,旁边四个字:不贪为宝。这图是有典故的。它出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春秋时,有宋国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献给掌管工程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住建委主任)子罕。献宝人说:“我给雕玉的人看过,他们认为是真正的宝玉,所以我才敢拿来献给您。”子罕说:“我认为不贪的品格是珍宝,而你认为那块玉石是珍宝。假如你把宝石给了我,我们不都失掉了自己的珍宝吗?所以,还是让我们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守护好我们各自的宝。” 我想在座的各位,我们都应当向子罕学习,把不贪作为自己的“宝”,并守护好它。 下面,我分析一下“村官”发生职务犯罪的原因: 首先,从外部环境看,农村发展中隐含巨大的利益是诱发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 据我了解,现在不论村大小,每年每个村都有不少于15万元的建设资金。每年新农村、林地、救济、基础设施建设及工程建设等,涉及“三农”的方方面面。每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全村人的吃喝拉撒都得管。因为有工程,有巨大的利益,“两委”班子成员就自然成为腐败分子瞄准的对象。所以我说,现在的村干部也是“高危人群”,不能老想着管理、教育他,更应该做的是保护他。现在从上到下也想了不少办法,如村账镇管、农村民主议事决策八步法等,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从更多的层面采取措施保护你们。 利益这么多,责任这么重,权力这么大,权力自然就成了双刃剑。手中有权,一不会使,二使错了地方,三不敢使,结果是什么?不会使,容易被人当枪使,跟着别人屁股后面转。使错了地方,不该使的权力你使了,应该民主决策的,你却一个人说了算。这事不该办,你却做主办了。不敢使,该行使你权力的时候,你不使,怕这怕那。最后,轻的是村里乡亲没得到实惠,不拥护你了。重的是你的乱作为或者不作为,违法犯罪了,让自己栽进了看守所。 第二,从思想上看,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扭曲、“家长制”、“官本位”思想严重是导致犯罪发生的根本原因。 1.价值观扭曲,导致私欲逐渐膨胀。 处处腐败处处反,人人自清人人清。古人云:“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列宁也说过,政治上有教养的人是不会贪污受贿的。 如若没有对腐败“零容忍”的态度,时间一长,不注意思想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扭曲。思想一跑偏,结果就正不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这么几种现象,导致了价值观的扭曲。一是“腐败宽容度” 现象在很多人、很大程度上存在。“腐败宽容度”是什么意思?就是在我们身边,很多的人,对腐败行为和现象持有宽容态度。具体表现有:当上村干部,捞点很正常;大家都搞贿选,不搞贿选上不去;他腐败他的,我管不着;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占了也白占;都这么大吃大喝,有什么大惊小怪的真的是群众对腐败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吗?其实不是的。从内心来讲,广大群众对腐败是深恶痛绝的。 二是潜规则盛行,出现“正常的非正常化”和“非正常的正常化”现象。现在潜规则非常普遍,几乎遍布到各行各业。如工程建设领域,有“介绍费”提成,医疗系统有“回扣”等等。比如有一个老师雨中帮助学生的故事。雨中老师见学生路边等车,没带伞,便摇下车窗,向学生要30元钱,女学生以为是黑车就上了。结果到了地方不要钱,老师解释说:如果说我免费拉你,你敢坐吗?又比如“案件一进门,两边都托人”,打官司有理也托人;花钱到医院看病做手术,却要送医生红包。有一个好医生,病人家属送来红包,起先不收,病人家属心理负担很重,胡乱猜疑,后来,医生想了一个办法,先收下红包,手术后再还给家属。 三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人生最难吃的两碗面:情面、场面。看到别人吃喝,自己也跟着吃喝;看到别人不务正业,自己也就不务正业。整天交朋识友,贪图享受和小便宜。当上官了,瞅个便宜就想占,三头五角的,吃饭报个票,买个小东西就报销,自己花集体点钱行,集体沾自己“光”一丁点也不行。检察日报登过一篇报道,说河南一个村,一个人刚当上村小组长,就从会计那支了15万元,跑北京、上海,抓住他时正在火车上,钱也快花光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想尝尝有钱人的滋味。 2.法律意识淡薄,不拿法律当回事。 “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墓,但弄不好钱就可把人带进坟墓。”据说这是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说过的一句话,希望大家三思。 腐败分子什么都信,就不信法律。有些腐败分子信佛,在佛祖面前许愿:只要你保佑我升官发财,或者这事能够平安过去,检察院不抓我,下月我来给你交1万香火钱。他在干什么?他这是在和佛祖做交易,佛祖能饶得了他吗!有些贪官进了监狱后,在忏悔书或法庭上说:都是我不懂法,不学法,才走到今天这地步。要我说,这些都是谎话,不是真心话。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懂不懂法?重庆文强案中的律师李庄懂不懂法?他们比谁懂得都不少,怎么也犯罪了?要我说,这不是懂不懂法的问题,而是法律意识的问题。啥叫法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对法律有一种敬畏的心理。这和学历、官衔没有关系,心理没有腐败的念头,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并能时常自我警示、警醒。法律明文规定不能做的,你坚决不做,你拿法律当回事,法律就拿你当回事。出事的人,总是看见人家没事,就认为自己也没事,也就觉得法律就是那么回事。等到出了事,法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没有法律意识真就会出事。那时就懂得了“人心似铁假似铁,官法如炉真如炉”的老话儿。所以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你做的正,它就保护你;你做的歪,它就惩罚你。 管理学上有个名词:青蛙效应。你要把一只青蛙猛地扔到热水锅里,它会啪地跳出来。然而你要把它放到凉水锅里,慢慢加热,它就会被煮死。别人给你十万块钱,你肯定不敢要。可是先给你一百,明天给你五百,过几个月给你几千,再过几年给你几万。越收胆子越大,最后被“收”进了监狱。好多大贪官,许多人不理解,一贪就贪几千万,贪那么多钱干吗,这辈子根本花不完,可他就贪了。唐朝人荀鹤写了一首诗: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官本位”、“家长制”思想有残留,个别人十分严重。 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县衙内乡县衙的三堂有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自古以来“升官”和“发财”是紧密相连的。当代,最典型的莫过于福建郑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说过的“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的“豪言壮语”,他三个春节收礼30多万元。五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中就有这么一种思想。现在这种思想在咱们农村还依然存在。选上“两委”,尤其选上村主任,更觉得是光宗耀祖,是家族的荣耀。不能否认,许多人都有这样或多或少的想法。能耐不大,官味十足。问:你有什么特长?答:我腿特长,手特长。这种“官本位”思想是和法治社会相对立、冲突的,这种思想要不得。有了这种思想,就容易高高在上,时间一长,就爱搞“一言堂”,就会有“家长制”,听不得不同意见,就爱和挑自己毛病的人较劲,就爱把自己折进去。太拿这个官当回事,不是好事,拿这个官太不当回事,也不是好事。希望大家明白,应该这么理解:“官儿”只是个岗位,大家岗位不同,责任不同,尽好自己的责任就好。 另外,村级行政决策方面存在制度缺陷,依法依规履职还停留在个人觉悟上;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履职不规范,决策环节没有形成有效衔接;部分村级干部对民主决策不懂,认识不深,自主、自觉执行民主决策和接受监督的意识不强等制度不规范,也是职务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忠告: 一是不要谁给你梯子你都上,自个儿长点心眼。 二是“喝凉酒,耍官钱,早晚是病”。 三是“别总看贼吃肉,不见贼挨打”。 四是能够吃“话头子”,“善待”反对你的人。 五是心胸要大度,有人监督你是好事,让你时刻警醒。 六是“有油水的地方常常最滑,爬起来站稳都难”。这是曾国藩说的。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遇事儿想开些,从生物学上讲,不顺是生活的常态,顺恰是偶然。要做足心理准备,不求人人满意,但求无愧我心。 七是林肯说过的一句话:“你能够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你也能够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但你却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 实习编辑:冯晓淑 阅读相关文档:热电特色廉建 移民工程的源头防控 相约讲故事的人 青山热电 廉洁方能聚人 林志梅 “生产力”成了预防的代名词 走马故事里的预防文章 红安的红色正能量 “红星照耀中国”之伟人篇 “黑金”幕后 电影院暗藏“吞款机” 防范涉农骗补的温州对策 惠民变“惠商”的背后 小官骗补须严防 甘肃 传承生态与文化之美 贿档联网后的新挑战 竞争上岗 预防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