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1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2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3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4页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论辩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学抓起 摘 要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培养学生的论辩能力则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论辩能力的培养则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基本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论辩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设计特点、儿童心理学的角度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论证了培养小学生,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结合他人 已有的与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条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路子。 关键词 小学生 ;论辩能力 ;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 论辩,即辩论,是指对某一事物或问题,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陈述不同的论据以辩驳争论,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分而言之,论指论述说服;辩指争辩反驳。论辩的方法可分为雄辩、诡辩,以及由二者之中派生出2 / 8 来的悖论。但是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纵观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凡是具备卓越论辩能力的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能凭着纵横捭阖的 口才收到出奇制胜、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甚者,凭着出众口才出世入仕,加官进爵。可见,“口才”是“人才”的重要构成因素。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 21 世纪,培养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口才卓越的人才,无疑是教育的一大重任。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设计了三个维度,贯穿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领域的课程结构。但是,纵观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对论辩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或重视得不够。所以我们有必要重申:论辩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学抓起。 培养小学生论辩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辩是口语交际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一个基本方法。能力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研究表明,培养学生良好论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 / 8 论辩能力的培养这个话题,并不是新兴的,追溯起来已有较长的历史。早在 1929 年颁布的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语文科的作业就包括“说话”一项,其中五、六年级规定的训练项目就有“辩论”的练习。此后的各种大纲均有不同的要求。 2002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称课标)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阐述:“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 ( P2)课程基本理念关于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样阐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课标关于口语交际 的教学建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 ( P2) 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来看,总目标这样要求:“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4 / 8 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目标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在参与,体现了口语交际的实践性。如第一学段目标:“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 学段目标:“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第三学段目标:“课堂内外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总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对“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以上阐述,我们不难解读课标对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内涵和要求。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而语文能力则包含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能力,任何一方都不是孤立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语文教育必须为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能力服务。 而课标中所提到的“讨论”、“商讨”、“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和应对能力”等关键词,其所体现的都是论辩的一种形式。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课标的要求。 5 / 8 (二)教材的设计意图 根据课标的理念及课程设计思路和编排的特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有意识地渗透和安排了很多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其中不乏阐述、说服、申辩、反驳等成分。如:2002 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在入选的课文中,编者也有意编排了关于论辩内容的课文,如:两小儿辩日、矛与盾、将相和、晏子使楚等。 2002 年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 11 册积累运用四 P81 和第 12 册积累运用五 P117 要求学生能够当众演讲(演讲的主要成分是论述说服)。第九册积累运用五 P108、第 11 册积累运用六 P118和第 12 册积累运用三 P74 等均有要求学生进行辩论的练习。 可见,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论辩能力是教材的要求。 (三)论辩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我国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课程标准有“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6 / 8 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的要求。 辩论是思想的竞赛,也是说理的竞赛,著名学者余秋雨也说过:“辩论其实就是一场智力游戏。”在辩论过程中需要迅速调集个人的知识储备,具有边听、边整理的能力,判断别人见解正误的能力,确立自己立论的能力,快速组织语言作出针对性讲析的能力等。通过辩论可以锻炼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性,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 提高推理演绎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组织学生围绕看法不一致的主题进行讨论,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语交际的辩论能力。辩论是难度较大的一种讨论形式,正反双方要通过激烈的争辩来捍卫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明辨是非,提高认识。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论辩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四)社会和生活的要求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大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7 / 8 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 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时,毛遂自荐使楚,口若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战国时,苏秦游说诸侯,身挂六国相印,促成合纵抗秦联盟;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凭着如簧巧舌就说服赵王现出五座城,因而官拜上卿;东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吴主孙权联刘抗曹,终获赤壁大捷;建国初,周恩来奔走各国,谈笑风生,言谈间卷舒风云,树立了中国外交新形象;“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慷慨陈词,雄辩滔滔,唤起千百万人民与法西斯决一死战的信心,扭转了世界局势; 20 世纪 80 年代,撒切尔夫人妙语连珠,精心打造“铁娘子”时代 3( P56)口才在他们那里,已然成为一种攻无不克的法宝。 纵观历史,从斡旋于国际事务的外交家活动家,到驰骋商海的企业家,到谈笑风生、从容不迫的谈判专家,到语惊四座、令人拍案叫绝的演说家,直到讨价还价、分文不让的市井小民,无一不需要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卓越口才。 当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多样性和信息传播的我渠道性是这一时代的显著特点。 随着传播手段的愈加现代化,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以8 / 8 及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交往的密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人越来越显现出一种长期 特有的优势,他们在各种场合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有 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 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 4( P8)。”我国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在掌握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一文中指出:“到了今天的信息社会,声传技术异常发达,国际间政治的、财贸的、科技的、文化的交流导演频繁,忽视口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