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前知识回扣课件.ppt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前知识回扣课件.ppt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前知识回扣课件.ppt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前知识回扣课件.ppt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考前知识回扣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三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第29讲美苏争锋,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b)1.历史背景(1)二战后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2)随着二战结束,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日益加剧。(3)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力图“领导世界”,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势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2.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主张英美结盟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共同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3.表现(1)政治: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遏制苏联,称霸世界)。(2)经济: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3)军事: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4.苏联对策(1)政治: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经济: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3)军事:1955年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二、(加试)“德国分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b)1.德国分裂(1949年)(1)背景:德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冷战逐渐加剧。(2)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19501953年)(1)背景:在美苏支持下,1948年成立大韩民国(南)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北)。(2)过程:朝鲜内战美国干涉中国抗美援朝停战协定。(3)特点: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原因: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2)结果:经过两国的对峙和谈判,苏联撤走导弹。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三、(加试)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c)1.消极影响:导致美苏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不得安宁,冷热战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紧张。2.积极影响:(1)美苏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彼此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推动世界整体发展。(3)不结盟运动出现,第三世界崛起。(4)推动科技发展。,第30讲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一、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过程(b)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1.诞生:1961年在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铁托、尼赫鲁、纳赛尔推动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标志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2.宗旨和原则: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3.影响:(1)标志着第三世界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有力的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b)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四、“一超多强”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具体表现(b)1.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表现:“一超”美国: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建立单极世界;“多强”多个力量中心的发展: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五、欧盟的成立的标志及影响(b)1.标志:(1)1991年签订欧洲联盟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2)1993年,马约生效,欧盟成立。2.影响:欧盟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六、中国综合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b)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已是政治大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做出了贡献。,七、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c)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大国关系的缓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使世界经济出现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第31讲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加试)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b)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形成(1)建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1948年开始实施。(2)宗旨:缔约方通过相互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3)性质:是二战后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与贸易关系的规则和秩序,建立起缔约方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体制。它体现了自由贸易的精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3.三大支柱(GATT、IMF、WB)作用:关贸总协定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是二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美国在这三大支柱中拥有特殊地位,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二、欧元的诞生(b)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2002年1月1日开始进入流通领域。三、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标志和影响(b)(经济合作组织)1.标志: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诞生。2.影响:(1)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它的建立对三国的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2)三国间经济发展取长补短,从而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为以后把自由贸易协议逐步向中南美洲推广,以便最终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奠定了基础。,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b)(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建立:1989年,在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首次会议。2.发展:1991年,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3年,江泽民在美国西雅图出席APEC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APEC大家庭精神);2001年,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五、(加试)欧盟成立的原因和影响(c)(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合作程度最高)1.原因(1)近代欧洲国家持续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欧洲人对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欧洲国际地位下降,受到来自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3)欧洲相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上的认同感,为欧洲联合创造了条件。,2.影响(1)开创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典范。(2)增强了欧洲的实力,成为世界经济三强之一,利于维护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推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六、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b)1.建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2.意义(1)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2)表明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3)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4)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经济全球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1.1986年,中国政府正式向关贸总协定提出恢复缔约方地位的申请。2.1995年,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3.2001年11月10日,在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正式批准加入该组织。,八、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c)1.问题出现的原因(1)由于殖民主义的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