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天理人欲第7课朱子语类三则,【词句积淀】一、字音辨识着意()愦愦()芜秽()()恁地()剖判()不肖()昏塞()札定脚()战战兢兢()答案:zhukuwhunnpuxioszhjn,二、熟语积累1.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2.如履薄冰: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火眼金睛(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1.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战战兢兢,被困难吓倒。()2.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答案:1.2.所指对象错误。,【文言归类】一、通假字1.此便是无克己工夫(“_”同“_”)2.极要与他埽除打叠(“_”同“_”)3.然小路面前有个物引著(“_”同“_”)4.无一时一刻不照管克治(“_”同“_”)答案:1.工夫功夫2.埽扫3.著着4.克治克制,二、一词多义1.穷答案:动词,推究、追究到底/形容词,困厄,处境艰难/动词,穷尽、走到尽头,穷得多少义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2.及答案:介词,等到/动词,到达/动词,比得上/介词,和、与,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3.乃答案:连词,却/连词,于是、就/副词,才/表示判断,为,是的意思,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三、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名词活用若是上智圣人底资质()_2.形容词活用(1)圣贤教人()_(2)用之则愈明()_答案:1.名词作形容词上等的2.(1)形容词作名词圣贤之人(2)形容词作动词明白事理,四、古今异义1.古之学者为己古义:_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且须分个内外古义:_今义:方位词。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答案:1.学习的人2.“内”指通过学习提升自己,“外”指学习是为了炫耀自己,3.若是中人之资质古义:_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在身材、相貌、智力等方面居于中等的人4.须大段著力古义:_今义:大部分,形容数量多,重要的、主要的答案:3.一般人,普通人4.仔细,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此便是天理人欲交战之机。()翻译:_2.乃为人欲引去。()翻译:_答案:1.判断句。“是”为判断句的标志。这就是天理和人欲交锋的关键。2.被动句。“为”为被动句的标志。却被人的欲望牵引而去。,3.君子喻于义。()翻译:_4.此须明理以先之,勇猛以行之。()翻译:_答案:3.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义”置于谓语“喻”后。品德高尚的人懂得理义。4.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先之”置于谓语“明理”后。这(就要求)必须先明白事理,(然后)勇猛地去做。,5.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翻译:_答案:固定句式,“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吗?”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是很沉重吗?到死才能停止,不是很遥远吗?,【语句品评】1.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句意品读】常言道:“好书不厌百回读。”朱熹认为,书须精读,反复读,深思,不贪多,要勤奋。因为只有通读精读,才能掌握书中的义理,即真味;只有从反复诵读入手,才能真正把书读通、读透。他还特别指出不好的读书习惯,“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读得不深不透,也就是说没有弄懂书中的真趣。,【知行启迪】若要把握书中的精髓,就要勤学苦思;若浅尝辄止,就不能掌握义理、获得知识。在信息爆炸的当代,若要扩大知识面,一目十行、观其大意的速读也是必不可缺的能力。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才是高效的读书法。,2.问:“寻常遇事时,也知此为天理,彼为人欲。及到做时,乃为人欲引去,事已却悔,如何?”曰:“此便是无克己工夫。这样处,极要与他埽除打叠,方得。”【句意品读】理与欲的问题,就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学说去规范人的行为,也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知行启迪】重拾中国传统儒家的“节欲”观,则将大有益于人们对自我节制欲求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追根究底,是由于人们对自己欲望的无限度放纵和追求。许多贪官私欲无度,身陷囹圄,就是因为无“克己工夫”,不时常打扫心灵尘埃的缘故。,3.今人只一言一动,一步一趋,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从这边便是为义,从那边便是为利;向内便是入圣贤之域,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句意品读】重义轻利是儒家的一贯立场,朱熹把义利问题等同于理欲问题,把孔孟关于义利的关系从理学的角度做了进一步的论证。在他看来,一个人要加强道德修养,主要的就是要严守义利之分别。【知行启迪】_,参考示例:儒家的“义利观”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当今社会,二者之间更需要协调,一味地强调“义”或一味强调“利”都是不合时宜的,找准义与利的结合点,发挥这两者的积极作用,只有在“义”与“利”之间求和谐,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进时代的进步。,【精要研习】1.第一则讲了一种怎样的读书方法?请结合具体的内容加以分析。【明确】,2.圣人、贤人、普通人在天理、人欲之间是如何选择的?应如何看待?【明确】,3.本则门人向朱熹问的是关于读书的问题,朱熹却回答义利之辨,是否答非所问?为什么?【明确】并不是答非所问。读书首先要明辨义利,是“为人”还是“为己”,是为了成圣成贤,还是趋于愚昧不肖,这是读书的原则。所以,整段语录也是和读书密切相关的,他说的是读书的一个原则性问题。,【探究平台】朱子语录集中体现了理学的思想,阅读下面材料,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衡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6年福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
- 汉中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新余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烟台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池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池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2026年宣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
- 2026年沧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桂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b卷)
- 台球助教培训课件
- 麻醉疼痛护理科普知识精讲
- T/CNCIA 03002-2020涂料(漆膜)抗病毒性能测试方法
- T/CMA-RQ 120-2023燃气表检测用光学接口及通信协议
-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竞赛(花艺赛项)选拔赛备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技能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课件
- 2024年天津自然博物馆招聘制社会化工作人员考试真题
- 淋巴瘤PET-CT及PET-MR显像临床应用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软件外包项目管理制度
- 护工服务的流程与质量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