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_第1页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_第2页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_第3页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_第4页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反思 感悟彩陶之美是赣美版小学五年级第 9 册第 14 课的教学内容。本课设置的目的是对中华传统文明的关注与传承。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器 ,其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 年以前,中华祖先用泥和火创造的陶器在实用的前提下,又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融入造型和纹饰中,使它们具有了观赏价值,赋予了更深的文化涵义,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作为欣赏 评述课,本课旨在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了解我国彩陶文化的审美价值、实用价值、了解彩陶文化的历史,从而感悟彩陶。 彩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既古远陌生又新鲜奇特。什么是彩陶?彩陶是在哪里发现的?原始人用什么方法制作出了彩陶?各种各样的陶器的做什么用的?彩陶上的图案又代表着什么?孩子们都是很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 在初步把握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情后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教学。 我创设了一个考古的情节,带同学们去体验一次考古文化之旅。从 “ 仰韶文化 ” 到 “ 马家窑文化 ” 到 “ 龙山文化 ” 。力图把彩陶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与 “ 仰韶文化 ”的知识传达给学生。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挖宝的游2 / 5 戏。希望通过展示 发掘的宝贝(图片形式),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图案纹样、审美特征、功能等方面了解彩陶,感悟彩陶文化。 带同学们进入考古之旅的第一站是 仰韶文化的其中两个分布地:陕西、河南。我分别出示 “ 人面鱼纹盆 ”“ 彩陶鹳鸟石斧瓮 ” ,引导学生观察陶器,说出自己的感受。 接着进入考古之旅第二站 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晚期在甘肃和青海出现了一个分支,那就是马家窑文化。出示 “ 彩陶漩涡纹尖底瓶 ” ,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讨论、推测。 最后进入考古之旅第三站 龙山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彩陶越来越融入 我们的生活,在龙山文化的分布 地山东又有什么新发现?出示白陶鬹,它的造型、颜色、图案与前面欣赏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文化之旅结束后,比较三个文化时期几件彩陶的艺术特点,并开始创作,体 验远古生活。我示范了彩陶制作的两种方法:手捏法和泥条盘筑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 看似完美的情景创设,完整的课程设计,本以为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实际教学之后才发现了许多问题。 1.导入设计要新颖,应更好的切入主题。 课程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 “ 挖宝 ” 的游戏,用 FLASH 做了一3 / 5 段动画,请同学们上来挖宝,看看你们挖到了什么宝贝?这时,学 生的兴趣很高,都愿意来尝试。彩陶一个个的被 “ 挖 ”出来了,我本以为同学们会跟着欣赏彩陶,了解彩陶,但是同学们对彩陶似乎不太感兴趣,他们还沉浸在 “ 挖宝 ” 的游戏当中。这给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带来了麻烦,他们对 “ 挖宝 ” 产生了兴趣,但是对宝贝并没有多大兴趣。所以导入可以新颖,但是要更好的切入主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产生学习动机。 2教师语言表述要准确,以达到预期目的。 在出示 “ 彩陶鹳鸟石斧瓮 ” 图片时,我提问彩陶上的 “ 鹳鸟 ”“ 石斧 ” 画的像不像?有同学回答说不是太像,感觉“ 鹳鸟 ” 不像鸟, “ 石斧 ” 画的像飞机,这下我着急了,学生怎么没有按照我预想的来说,于是我连忙说这件彩陶器表绘有一幅目前我国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鹳鱼石斧画而闻名于世,珍贵非凡。虽然如此,可是学生依然明白不了。此环节我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原始人在生产力极低的情况下能绘出新石器时代幅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画是多么的了不起,我们的祖先是多么的聪慧,而不单单是像不像的问题。 3对彩陶文化要注重探究精神的培养。 当出现 “ 人面鱼纹彩陶盆 ” 时,学生们展开了大胆的想象猜测,他们对彩陶上的图案进行了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有的4 / 5 学生说是水盆,有 的学生说是脚盆,还有的学生说可能是装水后用来照镜子用的。我本应该为他们的想法鼓掌,鼓励 他们要有探究的精神。可是此时我一一否定了他们,我想用权威来告诉他们答案。 我播放了一段国宝档案的视频,根据最新的研究,它是一个瓮棺盖,至于上面的图案,专家推测很可能是半坡人期盼生命繁衍的一个象征。因为人们对鱼神的崇拜是新石器时代的普遍现象。虽然目前最新的推测是瓮棺盖,人面鱼纹是人们期盼生命繁衍的一个象征,但并不代表以后不会有新的结论,对于彩陶文化我们要时刻保持探究精神,同时鼓励同学们要更深层的挖掘彩陶文化,美术课程也 应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说不定同学们以后就是一名考古学家! 4课堂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悟并用 我示范了彩陶的两种制作方法,手捏法和泥条盘筑法。接下来的创作我分了三个小组来完成,分别是第一组:捏造型,第二组:画纹理,第三组:在卡纸造型上添加纹理。本来在创作环节我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我觉得只要学生在对彩陶文化的艺术审美上有自己的认识和独特感受就行了,但是没有想到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并且有的学生甚至自己创作出了非常独特的造型和具有浓厚彩陶风格的装饰图案,在色彩的把握上也有正确的理解和表现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