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_第1页
《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_第2页
《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_第3页
《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_第4页
《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 m我们共有一个家复习学案课题 我们共有一个家 课型 复习 复习备课人 孙海军 学习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3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我爱你,中国 教学难点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学习内容 师生活动 时间 调整意见 一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2 / 12 我可爱的表现 祖国 们我爱你 共中国基本要求 有 一五十六我国是一个统一 个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 家是一家维护民 族团结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我们都是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龙的传人 我与祖国民族精神 共命运内涵意义 怎样做 3 / 12 二、集体探讨,展示交流。 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 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三、拓展巩固 (一)典型试题 4 / 12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爱国主义 B 自强不息 c 勤 劳勇敢 D 团结统一 2 XX 年 3 月 5 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京开幕。少数民族代表成为大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中国广播网用汉语普通话、蒙、藏、维、哈、朝 5 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网络在线直播,成为大会的亮点。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二)当堂达标 做检测题(二) 一、选择题: 1、 “ 玉树不到,青海常青 ” 这一口号向世人展示了() A 中国人民的强大无敌和称雄 世界的决心 B 青海玉树优美的环境 c 全国各族人民心连心 D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2、大陆熊猫 “ 团团 ”“ 圆圆 ” 已在台湾适应了台湾生活,成为台湾的 “ 开心果 ” 。实现了两岸人民真正 “ 团圆 ” 的政治基础是( ) 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5 / 12 坚持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全国实现 “ 通邮、通航、通商 ” 二、学以致用: 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作者这一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 6 / 12 7 / 12 1师布置任务,板书课题 2生自读课本,梳理知识,完成框架图 3小组交流 4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其余同学背诵 5学生互相提问,师巡视,指导 6师生共同点评、完善,强调书写 8 / 12 1师生共同强调重点、考点 2学生上黑板默写上述问题 3其余学生写在本子上 4师生共同点评、完善,强调书写 1 生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