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的写法_第1页
话题作文的写法_第2页
话题作文的写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 话题作文的写法 1998 年 2000 年 ,高考作文的命题思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连续 3 年 ,命题只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 ,如 ,1998 年关于考生“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话题, 1999 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今年的关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话题。这一类“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供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解放 ,是对僵化的“叙 议 联 结”的写作模式的大反拨。 从今年的阅卷实践来看,“话题作文”确实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引发出了多样化的表达。学生的作文也是“丰富多彩” ,佳作迭出。从内容来看,有的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生命的意义,有的描述对美的不同的感悟,有的呼唤各逞风采的个性从文体来看,有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散文、杂文、故事、童话等等,甚至还有写得很好的戏剧小品和诗歌,还有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等应用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鞭辟入里的议论,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有惟妙惟肖的描写,有意味深长的 叙述,有含蓄深沉的抒情。每天都有许多佳构妙作,引得阅卷教师拍案叫2 / 3 绝,击节赞赏。 然而,也有许多学生对这种“话题作文”很不适应,用的仍然是过去的“材料作文”的写法。有的硬从材料中抽象出一个哲理加以论证,这种写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显得有点隔靴搔痒,空洞浮泛。有的对学者叙述的关于 4 个图形的这道题目本身进行评论或解释,显得思路局促,没话找话。有的根据这 4 个图形乱加比附,显得不伦不类。甚至有人只是对“材料”作了简单的扩写。今年的高考作文,第一次采用基础等级加发 展等级的评分方法,诸如此类的作文不但得不到发展分,在基础等级中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往者以逝,来者可追。素质教育必然会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而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这种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的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很有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的考生必须掌握这种“话题作文” 的写法。“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并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的“材料” 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 ,“话题”并不是题目 ,它只是规定一个写作的规范 ,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留给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都很大。今年的考题中就明明白白地写着 :“只要与学者的这道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 ,就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