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来宾市纬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doc_第1页
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来宾市纬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doc_第2页
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来宾市纬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doc_第3页
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来宾市纬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doc_第4页
交通土建毕业设计(论文)-来宾市纬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广西科技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来宾市纬十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姓姓名:名:学学号:号:班班别:别:土木094班专专业业: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学学院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校内指导老师:校内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校外指导老师:广西柳州2013年5月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目目录录第一章第一章概概述述.-3-1.1工程项目概况.-3-1.2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3-1.2.1相关文件.-3-1.2.2相关规划.-3-1.2.3采用的相关规范、规定及规程.-3-1.3工程项目的背景.-4-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第二章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7-2.1区域概况.-7-2.1.1地理区位.-7-2.2土地开发现状.-8-2.3现状道路及评价.-9-2.4道路现状交通量及评价.-10-2.5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10-2.6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11-2.6.1自然条件.-11-2.6.2工程地质概况和地震情况.-12-第三章第三章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14-3.1交通调查与分析.-14-3.1.1车型划分标准.-14-3.1.2车辆拥有量调查.-14-3.2交通量预测.-15-3.2.1前言.-15-3.2.2预测的思路和方法.-16-3.2.3交通小区划分.-17-3.2.4车辆交通发生、吸引量预测.-18-第四章第四章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19-4.1工程建设规模.-19-4.2主要技术标准.-19-4.3主要技术标准选用情况说明.-20-4.3.1道路等级.-20-4.3.2设计速度.-20-4.3.3车道数的确定.-21-4.4设计荷载.-23-第五章第五章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方案设计.-24-5.1设计原则.-24-5.2总体方案.-24-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2-5.3道路工程.-24-5.3.1道路平纵横设计方案.-24-5.3.2道路交叉设计方案.-26-5.3.3路基、路面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27-5.3.4路基路面排水.-38-5.3.5人行道及过街设施、无障碍设施及其他附属工程设施等.-38-5.4排水工程.-39-5.4.1排水现状及相关规划.-39-5.4.2设计原则.-39-5.4.3技术标准.-39-5.4.4雨水管设计.-40-5.5附属工程.-41-5.5.1交通工程.-41-5.5.2景观绿化工程.-46-第六章第六章致致谢谢语语.-48-全全套套图图纸纸加加扣扣33001122225500558822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3-第一章概述1.11.1工程项目概况工程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来宾市纬十路工程1.1.2项目地址:位于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1.1.3工程规模:来宾市纬十路为新建工程,红线宽40米,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50Kmh。道路呈东西走向,西起经一路,东至东环大道,路线总长2734.475m,设计范围长2203.935m。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及绿化工程。1.21.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及采用的规范、标准及采用的规范、标准1.2.1相关文件相关文件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来宾市2013年政府工作设计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建设用地规划红线图1.2.2相关规划相关规划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1.2.3采用的相关规范、规定及规程采用的相关规范、规定及规程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涵洞实施细则(JTGD6504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20014-2006)(2011年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城市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技术规范标准等。1.31.3工程项目的背景工程项目的背景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东邻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西毗河池市、南宁市,南连贵港市、南宁市,北与柳州市、桂林市、河池市交界。来宾由于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将建设成为广西重要的以能源、特种冶金、建材等为主的重装备制造业基地。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撤销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来宾市。新设的地级来宾市,辖兴宾区、合山市(代管)、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四县一市一区,其中来宾市人民政府驻地兴宾区为新设,以原来宾县的行政区域为兴宾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的行政区划对解决由地、市同城引发的管理方面诸多问题、对合理划分桂中地区的行政区域、促进新的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轴两翼”区域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整体推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开放、西江经济带的开发建设,来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加快了城市化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城市基础项目建设,如之江路、铁北路跨高速桥梁、桂中大道延长线、兴宾区城南新区路网、华侨大道、阳华路等项目相继建成,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5-来宾市纬十路位于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是来宾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道路呈东西走向,西起经一路,东至东环大道,路线总长2734.475m,设计范围长2203.935m,红线宽40m,双向4车道,设计速度50Kmh。根据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宾市公共交通规划(2010-2025)以及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的实施计划,结合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内迎宾北路、红水河大道、维林北路、东环大道、来华北路、铁北路等道路的相继实施情况,为完善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的路网建设,加快推进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的建设步伐,满足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的开放开发对道路交通需求,迫切需要建设来宾市纬十路。1.41.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道路等级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Kmh503设计路线长m2203.9354道路红线宽度m405征用土地亩155.26估算金额万元14877.007平均每千米造价万元6750.199挖方1000m3106.946填方1000m391.25利用方1000m30借方1000m3104.938弃方1000m3106.9468计价土石方1000m3198.1969行车道路面m27148710人行道路面m22223811雨水管m536012沿线交通设施m2203.93513绿化工程m2203.935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7-第二章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2.1区域概况区域概况2.1.1地理区位地理区位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地处东经1082411028、北纬23162429之间,素有“桂中”之称。市域东西横距202.1km,南北纵距134.3km,总面积1.34万km2;于2002年12月28日成立地级市。来宾市毗邻南宁、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等市,区位优势明显,是桂中的交通枢纽,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水路纵横延伸,铁路贯通南北,并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相互衔接,已初步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路融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南北向有桂海高速公路把桂林、柳州、来宾、南宁、钦州、防城港、北海等七市一线串联,东西向拟建梧州至平果高速公路及其它高速公路共同把百色、南宁、来宾、贵港、梧州串联。湘桂铁路纵贯南北,红水河横贯东西。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又是广西重点开发的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红水河越城而过,500800吨船舶可直航广州、香港、澳门。图图22-11来来宾宾市市地地理理位位置置图图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8-2.22.2土地开发现状土地开发现状本项目沿线主要为林地、水田和旱地,存在部分水塘、荒地等,目前沿线正在开发。图图2-2沿线现状林地沿线现状林地图图2-3沿线现状旱地沿线现状旱地图图2-4沿线现状水塘沿线现状水塘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9-2.32.3现状道路及评价现状道路及评价来宾市纬十路为新建工程,道路为东西走向,西起经一路,东至东环大道,路线所经多为林地、水田、旱地等;道路沿线目前正在开发,现状除道路设计终点东环大道正在施工,其余路段为农民耕地及村民耕种的低等级机耕路。图图2-5起点处现状起点处现状图图2-6沿线开土地发现状沿线开土地发现状图图2-6设计终点东环道道施工现状设计终点东环道道施工现状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0-2.42.4道路现状交通量及评价道路现状交通量及评价本项目为新建道路,无现状交通量。未来随着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片区路网的建成,连接迎宾北路、红水河大道、维林北路、中南大道、东环大道等主次干道的纬十路对道路交通起到分流集散作用,未来交通量预计将有较大程度的增长。2.52.5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林、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情况根据现场走访调查,本项目沿线目前正在开发,道路设计终点处有部分建筑,主要为私人民房和临时建筑物。图图2-7沿线砖厂沿线砖厂图图2-8终点居民建筑终点居民建筑项目区域内有部分树林,无国家及自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1-治区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分布,无古树名木存在;现场踏勘中,也未发现受国家及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栖息与活动的情况。2.62.6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2.6.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2.6.1.1气候气候来宾地处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北回归线从市区南缘通过,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盛行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团,冬季多寒冷干燥的大陆气团,故夏长冬短,雨热同季;年温差大,日温差小;冬春气温日际变化大,气温垂直差异大于维度差异;春温低于秋温,冬季热量不足;终年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0,日照时数1582小时,降雨量1360毫米,无霜期331天。2.6.1.2水文情况水文情况本项目位于来宾市红水河沿岸阶地上,现状自然沟渠较多,沟渠纵横交错,内部有较丰富的水系。经在场区沿线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来宾市纬十路道路沿线地表水体分布较多,地表水分布情况对沿线道路施工较为有利。场地主要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杂填土孔隙和含砾红粘土裂隙中的上层滞水,该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下渗补给,水量较贫乏。在较低洼的地段的稳定水位埋深1.806.20m左右,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在旱季地下水位下降,在雨季地下水位上升明显。据调查周边,场地内地下水常年水位变幅为13m。2.6.2工程地质概况和地震情况工程地质概况和地震情况2.6.2.1工程地质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2-拟建场地位于来宾市红水河溶蚀盆地中部,属溶蚀准平原地形地貌,场地开阔。场地主要为水田、旱地、草地等,地势有一定起伏,现场地地面高程在7592之间,最大相对高差约为17m。(2)地质构造场区地质构造有互朋桥巩正断层与良江三五断层,来宾市区正处于两断层构造之间,位于互朋桥巩正断层东面10公里,位于良江三五断层西面5公里,市区内无区域大断裂通过。据野外工程地质调查,场地范围内未发现地裂、塌陷、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3)地层分布特征参考相邻道路的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场地岩土层分布及其特征,自上而下描述如下:(1)杂填土(Q4ml):灰褐色,黑褐色,稍湿,松散,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含有少量煤质、碳渣,植物根系及腐殖质。为新近回填土,回填时间5年。该层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有分布,揭露层厚0.205.90m。(2)耕表土-1(Q4pd):灰褐色,稍湿,松散状,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该层土场地内大部分地段均有分布,揭露层厚0.200.50m。(3)含砾红粘土(Q3el):褐黄色、棕红色局部夹灰白色,硬塑状,以粘土为主,夹1035%角砾,粒径多在215mm,最大粒径达75mm,形状不规则,呈棱角状。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属高液限粘土,中压缩性土;揭露层厚3.4010.90m。(4)工程地质初步评价(1)场地杂填土层和耕表土-1层松散稍密,欠固结、压缩性高且土质不均匀,容许承载力低,未经处理不能直接用作路基,建议在路基施工时挖除或进行地基处理。(2)含砾红粘土层属高液限土,且具弱膨胀性,膨胀总率大于0.7%,除非有成熟的地方类似场地工程经验,否则不宜直接作路基持力层。应对此类土进行处治。2.6.2.2地震情况地震情况来宾市地处较为稳定的华南准地台,区域构造运动相对较为微弱,周边地区的地基相对稳定。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项目区域地震峰加速度分区为0.05g区,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35s。本项目所在区域附近无活动断裂通过,区域稳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3-定性好。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本项目道路工程、桥梁等重要构造物采用简易设防。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4-第三章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3.13.1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调查与分析3.1.1车型划分标准车型划分标准交通调查涉及到交通流向、流量和交通设施以及与交通有关的社会、经济、自然、土地利用等基础资料,涉及到历史、现状和规划的资料。资料调查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分析与预测的合理性。调查的车型分类及折算系数,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进行,详见表3-1。车型分货车、客车、其他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共4类。货车主要分为小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特大货车、拖挂车和集装箱。客车分为小客车、中型客车和大客车,同时城市还有一种特殊小客车出租车。其他机动车主要分为摩托车、拖拉机。除此之外,城市交通构成中还有行人交通。车型分类表车型分类表表3-1序号车型划分范围折算系数1小型货车02吨(含2吨)1.02中型货车27吨(含7吨)1.53大型货车714吨(含14吨)2.04特大货车14吨以上3.05载货拖挂全挂(独立挂车)及半挂(非独立挂车)3.06集装箱装载国际标准集装箱3.07特种车吊车、挖沟机、推土机等3.08小型客车07座(含7座)1.09中型客车719座(含19座)1.010大型客车大于19座1.511拖拉机4.012摩托车0.53.1.2车辆拥有量调查车辆拥有量调查2011年底,来宾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36万辆。市区道路面积150万平方米,年末公共汽车营运车辆126标台,按市区人口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5-18.6万人算,来宾市1470人拥有1辆标准公交车。国内一般大城市8001000人拥有1辆标准公交车,中小城市12001500人拥有1辆标准公交车。2010年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43辆、助力车40辆、家用汽车8辆。来宾市2010年各类拖拉机拥有量要达3.5万台。2010年末,来宾市拥有营运汽车6514辆,比“十五”期末增长18.22%。其中,营运客车1888辆33236座位,营运货车4626辆22708吨位。拥有客运班线315条、6445班次,比“十五”期末分别增加了67.6%、89.8%。拥有运输船舶267艘,总功率36498千瓦,2262客位,载重131941吨,比“十五”期末增加1.01倍。来宾市2004年到2006年机动车保有量见表3-2。来宾市机动车保有量调查表来宾市机动车保有量调查表表32车类年份大客(辆)小客(辆)大货(辆)小货(辆)摩托(辆)合计(辆)机动车增长率200429726706916244529049572-20053262952817693510995588712.7%2006415330787180555722611209.36%3.23.2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预测3.2.1前言前言城市交通规律十分复杂,它与区域综合社会经济实力、城市综合规划的决策驱动力、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城市发展技术水平等综合因素有关,城市客流、物流、交通流的预测结果是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也是城北商贸组团片区规划道路规模确定的重要依据。城市道路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客流、物流的物质载体之一,为城市交通集散、分流等提供服务。正确预测未来来宾市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流量和流向,才能使道路网的布局、标准和规模适应道路交通需求的发展,在通行能力上能够与整个道路系统相互协调与道路自身的服务水平要求相协调。3.2.2预测的思路和方法预测的思路和方法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本研究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6-主要预测思路和方法:采用建立在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宾市公共交通规划(20102025)等相关资料、规划的基础上,参考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南宁市综合交通规划(2009-2020)等预测思路和方法,参照南宁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题设计南宁市城市交通模型建立及应用中的城市交通模型建立及应用情况,按照国际惯用的“四阶段法”预测,即交通发生或吸引量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方式分担预测和交通分配预测四个阶段。预测分客流和货物两个子系统进行。客流子系统预测,即根据各个交通分区居民、流动人口出行量的预测结果,分布到各个分区上,同时也分担到自行车、小客车、大客车、出租车、摩托车等各种运输方式上,得到各类客运OD表。货物子系统预测,即根据货车拥有量、出行率、必要的货车调查,进行综合分析,获得货车发生、吸引量及货车时间空间的分布表。然后建立分配模型把各类运输工具的OD分配到路网上,获得各个路段的交通量。交通量的预测是建立在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具有良好耦合性即某种函数关系的基础上,交通量的生成、分布和变化发展直接取决于土地使用的类型、结构、布局、规模和强度,同时受地域空间距离阻抗的影响。交通运输作为一个子系统,它将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网络结构、质量、密度。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对交通运输的共同分担、竞争和互补联运等。来宾市对外交通主要由公路、铁路分担,水路和航空分担的比例很少,公路分担比例最大。来宾市市内交通主要由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分担,支路连接各个居民点、连接各用地片区、与主要骨架道路网连通,承担小部分组团的对外交通。从交通方式上看,市内交通又分别由私人轿车、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出租车、公交车、摩托车、自行车共同分担。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城市次干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纬十路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计划2014年底建成通车。因此,预测特征年分别为:2014、2015、2020、2028年。交通量预测四阶段工作流程如图3-1所示。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7-图图3-13-1四阶段预测工作流程四阶段预测工作流程3.2.3交通小区划分交通小区划分(1(1)交通分区划分原则)交通分区划分原则结合现状行政区划、城市用地特征、城市道路网络构成、城市对外交通及城市总体发展规划,按照如下原则划分:尽量利用海域、河流、湖泊、铁路等屏障和主要干道、快速环路及公园、大型人工构造物等作为交通分区的边界线。交通小区划分尽量与行政区划实际界限基本一致,便于数据统计分析。同一交通小分区内的用地性质具有均质性。由中心区至外围地区,交通小分区面积由小到大,规划区域以外按照规划区域出入境交通路口划分,凡与该方向有关的区域都归并到该分区内。规划区域内一般交通小分区面积在1km2、人口在10000人以下。现状与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用地规划相结合,使现状交通小区与规划交通小区保持一致。尽可能与城市道路网规划协调一致,便于用地划分,有利于道路路段可用小分区编号表达。(2(2)来宾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分区划分情况)来宾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分区划分情况根据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交通小区划分为21个,又根据用地性质和组团模式划分为10个地带区域。中心城区分区较细,外围人口密度较小,分区面积较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8-大。在主干路基础上,还配有次干路、支路,次干路、支路均包含在主干路切割后形成的方格或接近方格的地块范围内。因此,一般当主干路切割成的方格内用地性质相同或相近时划分为一个交通小区,如果用地性质有明显差异,可划分为2个交通小区。3.2.4车辆交通发生、吸引量预测车辆交通发生、吸引量预测3.2.4.1预测原理和方法预测原理和方法“土地利用交通运输”系统中,土地利用是交通生成、分布、分担和发展的根源。社会和经济活动是土地利用中最活跃的环节,发生、吸引交通量正是与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活动存在某种函数关系。本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原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各个交通分区发生、吸引交通量预测。所谓回归分析方法,即是假设某一土地上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与土地利用的性质、强度、规模在现在和未来都保持稳态的线性关系,从而确定发生、吸引交通量的定量关系模型。土地利用的性质按照商业、金融、体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科研、教育、行政、居住、工业、仓储、市政、对外交通等划分。为了便于利用调查结果,结合广西城市典型用地发生吸引量调查结果,主要吸引点用地性质分为5类: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学校写字楼住宅区。3.2.4.2交通量预测结果交通量预测结果预测的交通量预测结果分别见下表。来宾市纬十路预测2028年机动车平均交通量为17496pcud,非机动车平均交通量为640vehh。本本项项目目机机动动车车交交通通量量预预测测结结果果表表表3-3单位:pcud路段2014201520202028纬十路16196174482367834992本本项项目目非非机机动动车车交交通通量量预预测测结结果果表表表3-4单位:vehh路段2014201520202028纬十路503514559640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19-第四章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4.14.1工程建设规模工程建设规模来宾市纬十路为新建工程,红线宽度为40米,双向4车道,道路走向自西向东,起点与规划经一路相交,终点至东环大道,道路路线长2734.475,设计范围长2203.935米。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交通工程及绿化工程。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的相关规定,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如表4-1所示。项目建设规模表项目建设规模表表4-1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建设范围技术标准道路长2203.935m,宽40m纬十路雨水管5360m城市次干路4.24.2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交通量预测结果、城市道路的性质和功能、前后道路技术标准衔接、来宾城市空间拓展需要、地形条件和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意见等因素,根据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道路定位以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确定本项目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40m设计速度:50kmh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桥涵设计荷载标准:城B级道路横断面型式:双幅路机动车道数:双向4车道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的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15年(沥青砼路面)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20-抗震设防:本项目道路工程、桥梁等重要构造物采用简易设防。本工程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4.34.3主要技术标准选用情况说明主要技术标准选用情况说明4.3.1道路等级道路等级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相关规定:“主干路应为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主干路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次干路应为与主干路结合组成道路网,起集散交通的作用,兼有服务功能。支路应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根据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来宾市公共交通规划(20102025)、来宾市城北商贸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纬十路是来宾市城市次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考虑纬十路交通流的特点及其在路网中的功能,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所规定的道路功能与性质,将纬十路道路等级定为城市次干路,等级划分是适宜的。4.3.2设计速度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道路交通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道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规定,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分为50Kmh、40Kmh和30Kmh三种。考虑到纬十路红线宽度为40米,根据规划与本项目相交的道路多为主次干道,设计时速较高,因此采用城市次干路标准中的50Kmh的设计速度。4.3.3车道数的确定车道数的确定4.3.3.1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计算行车速度为50kmh的城市次干道,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350pcuh。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21-4.3.3.2机动车道数的确定机动车道数的确定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机动车车道数=设计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即:机动车车道数=349920.110.61350=1.71,取整数2。由此可得纬十路所需车道数为双向4车道。4.3.3.3多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修正多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修正当一个方向上的车行道有两条或多于两条车道时,处于不同位置的车道的通行能力是不一样的。每条车道通行能力的大小受到车道两侧慢行车比例和出入车道的次数的影响。若靠近中线的第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则第二条车道为0.80.89,第三条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本项目由于未采用分离隔离的二块板形式,车行道受到的影响较小,采用最大值。多车道道路的通行能力为:mPKNN1式中:一条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1N车道系数之和。mK4.3.3.4非机动车道宽度需求分析非机动车道宽度需求分析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一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当无机非分隔设施时,应取8001000vehh,考虑到本项目路侧未设置机非隔离带,对非机动车通行影响较大,因此一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取800vehh。自行车道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一条车道设计通行能力=640800=0.8,取整数1。因此本项目单向所需自行车道数为1条,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一条自行车道宽度为1m,加上路侧安全距离,并考虑三轮车通行,非机动车道宽度取5.0米。来宾市纬十路工程广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22-4.3.3.5道路负荷度和服务水平分析道路负荷度和服务水平分析参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采用路段交通量与设计通行能力的比值(vc,又称饱和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