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探索1.doc_第1页
写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探索1.doc_第2页
写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探索1.doc_第3页
写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探索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探索 镇海古塘中学 许耿忠一、问题的结症所在当前不少初中生最怕的是写作文,拿起笔常常不知写什么,怎样写?暝思苦想了大半天,没头绪,无奈中把过去写过的材料重新处理一下仓促了事,也有把作文选中的范文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勉强凑数的,殊不知这种“炒冷饭”的做法,并没有对他有什么帮助,更谈不上创新或想象能力的培养。落笔不知写什么,原因何在?一句话肚里无货,缺乏的是生活素材的积累,学生每天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世界,从生活内容看,应该说丰富多彩的,从情感上看,每天都有喜怒哀乐。可为什么不能拮取其中新鲜生动的事例写成文章呢?说到底学生还是缺乏发现生活的能力观察力。二、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有可能正确运用说到观察,许多学生还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他们认为“看到了”“看到过了”就是观察过了,于是观察后的结论,还是没东西可写。为了说明这种蜻蜓点水式观而不察的弊端,我曾以人民币为例启发他们,人人都看到过人民币,而且不止一次,但人们注重的是仔细的辨认面值。可我们有谁能说出人民币上的正反面图案?原因何在?正是我们缺乏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例如:人民币版面中心是什么图案,旁边又有什么图案设置,所有这些都是在“看到过”的过程中被忽视的,于是就产生“熟视无睹”现象。因而,随意看到的,看到过的,决不能叫观察,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抓住事物特征的、分主次、有层次、仔细地、多次反复地、甚至带上一定感情色彩的。一句话概之,观察是人们根据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它是自觉的,不是盲目的,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观察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始终是和有意识的注意力结合在一起的,因为观察是一知觉过程,为了保证知觉的顺利进行,必须创造条件,以“保证引入感觉材料的选择性和明晰性”这就要求观察主体必须善于把自己的注意有意集中和保持在观察对象上,以排除式减少外界无关刺激物的影响,保证观察顺利进行。我曾以打扫卫生“擦玻璃窗”为题进行现场观察指导作文。一开始部分学生也这么认为,拿起抹布,擦去玻璃上的灰尘污垢,不就完了,有什么内容可写,于是,我先提出简单写作思路:一、为什么要擦;二、怎样擦;三结果怎么样。到了现场,学生看了玻璃,多数学生反映玻璃很脏,于是我就围绕着“脏”字,叫他们观察脏玻璃的基本特征,许多同学都能回答“玻璃蒙上了一层灰尘”,“蒙上一屋灰尘的玻璃与平时干净的玻璃的透明度有什么区别?”我继续发问,学生终于回答脏玻璃的特征“象一块毛玻璃”,我再叫学生走到玻璃窗面前,仔细地观察玻璃上还有什么?学生看到窗框四角有小的蛛网,玻璃上还有黑色的点点斑斑苍蝇粪迹。当学生观察到这些后,也感觉到了,有意识有目的观察与平时随意地看到有大不相同的结果。于是我顺水推舟地强调了观察过程中点面结合的方法。我们观察的“面”是脏玻璃的基本特征,“蒙上了一层灰象一块毛玻璃”,“点”是两个细节,一是苍蝇粪迹,二是玻璃窗框四角的蛛网,之所以是点面结合。对“面”的观察,是为了捕捉观察对象最突出的总体特征,以取得观察对象的新鲜而鲜明的综合印象,对“点”的观察是为了有重点地精细地了解观察对象局部及局部特征。点面之间的关系,细部观察是总体观察的基础,总体观察是细部观察的飞跃,又可进一步成为细部观察的向导,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既概括又具体,既本质又生动地把握住观察对象。玻璃的脏,可以有不同程度,可以有千百万种现状,只有点面结合才可能显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客观真实的一面。三、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善于观察十九世纪德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享有“短篇小说之五”的盛名,他二十多岁开始学写小说,他的导师福楼拜看了他的习作,劝他全部付之一炬,然后从最基本的观察社会入手,培养使用眼睛的习惯去“发现过去任何人没有看到过和说起过的形象和式样”,用“画家的手腕,刻划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莫泊桑的文学道路,就从观察生活上真正开始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学画是从画蛋开始的,学习观察任何两只鸡蛋在不同观察角度,两位名家不同的辉煌,源于共同的起点观察。今天作为学生学习写作能否从中得到借鉴?当学生擦玻璃时,第一次用湿抹布擦洗后,显得明净如新,过后不久便现出乳白色的一抹一抹水迹,为引起学生观察的注意力,我发问为什么玻璃上会有水迹,学生都说是水不干净。于是我作了补充“抹布没搓洗干净也是原因之一,于是我提出观察,需要用眼,同样需要用心,否则观察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象而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实质,不能切实地解决问题。当玻璃擦洗干净后,我叫学生继续观察说出干净玻璃的特征,有的说玻璃象空灵,有的说玻璃象明镜能反映出房屋树木等,“除此之外,这时你的心情怎样?”物品继续发问。有的同学说心似乎也得到一次清洗,显得轻松愉快。那么我说你轻松愉快时脸部有什么表情,学生从玻璃窗的映照中看到了自己脸上的笑容。我对他说,这是深层次的观察,通过事物反射,观察到了自己内心变化。学生通过一次生活的实践似乎对观察的方法及观察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领悟,当我再叫学生写擦玻璃窗的作文时,他们觉得笔下有的是现成内容,更多的是内心感受。有的认为生活小事很简单,但通过观察去透析它却不那么简单。有的认为只有学会观察才能再现生活的画面。通过观察尝到了甜头,也真正感觉到,拮取生活的材料,观察是首要的途径。列宁不止一次地引用过歌德的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为了使我们写的文章有生命力,我们们何不把常青树移植进去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指出“观察、体验、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