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前 言言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Tianjin Economic-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于 1984 年 12 月 6 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 准建立,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 天津开发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东南部,紧靠天津港、天津港 保税区和天津塘沽区,东临渤海湾,西临京山铁路,是京津塘、津滨高 速的东起点,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依托京、津,辐射三北,具备发展工 商业的良好条件。经过十八年的开发建设,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 环境日臻完善,优越的综合投资环境,突出的产业优势以及天津开发 区一贯坚持的“投资者是帝王”的服务理念,使得天津开发区已成为中 国乃至整个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之一。形成了以摩托罗拉、雀 巢、丰田汽车、诺和诺德等跨国企业为代表的电子通讯、食品、机械、 生物医药四大支柱产业,经济实力日益高速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发展 最快综合效益最好的经济开发区,2002 年天津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突 破 1000 亿元,成为天津市“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龙头和天津市重要 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经济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天津开发区曾于 1985 年制定了天 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七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990 年制定了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八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大纲。1992 年 12 月, 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发区规划管理局、计划 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开始编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 并于 1996 年发布实施。其后又陆续编制了各项专项规划。 21 世纪之初,面对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动向, 区域性经济竞争加剧以及中国加入 WTO 所带来的新挑战,天津经济 技术开发区在迎接新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目前,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次创业”已进入攻坚阶段,新一轮投资环境、 城区环境、人文环境等全方位城区综合建设正同时启动。为此,根据 开发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总体规划和各项专向规划进行整合, 形成涵盖人口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景观体系规划、绿地系统及环保 规划、交通规划、基础设施规划、防灾减灾规划等的规划体系,以此作 为近期城市建设和编制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的基本依据。 按照“科学化规划、现代化建设、产业化发展、集约化运营、市场 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城市建设与经营理念,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战 略是努力做到“实施大规划,促进大开放;构筑大交通,促进大流通; 营造大景观,促进大招商;创造大环境,促进大发展。 ”以提高开发区的 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塑造区位优势,通过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优 化城区功能、发展服务业、完善产业链和美化人居环境,加快建设外 向型现代化工业新城区的步伐。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分析一、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分析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环境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天津市东南,距北京市 160 公里,距天 津市中心 45 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38 公里。作为天津市滨海新 区的经济中心,开发区北接北塘镇,东南邻天津新港、天津保税区,西 南方向紧靠天津市塘沽区,塘沽海洋高科技园区。开发区拥有两条高 速和一条快速轻轨联系天津及北京市区:京津塘高速公路延长线(泰 达大街)从区内穿过;津滨高速公路延长线(进港四号路)为开发区的 南界道路;京山铁路自开发区西侧经过;由泰达体育休闲中心至市区 中山门的津滨轻轨则是国内第一条联系开发区和母城的商业客运轻 轨线。 (二)自然环境 、气象 天津开发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季风环流旺盛,属暖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少雨、多风;夏季受太平洋副热 带高压影响,和东南海洋气候控制,高温高湿多阴雨;秋季冷暖适中, 多晴天;冬季受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控制,以偏北风为主,稳定天气 多。年平均气温 12.2,年平均蒸发量 1926.6 毫米,年平均气压 1016.4 毫巴,日照百分度 65%。日照时数 2871.6 时,冬季土壤冻结深 度 500600mm。 年平均气候参数表 序号 项目单位数值 1 历年平均气压 mb1016.3 2夏季月平均气温25.2 3冬季月平均气温2.3 4 历年平均降水量 mm601.6 5一日最大降水量mm191.5 6 历年平均蒸发量 mm1926.6 7冬季平均湿度62% 8夏季平均湿度74.3% 、地质状况 天津地处渤海湾西侧,属冲积-海积平原,填垫前为盐田。地面标 高东高西低,按大沽高程系,平均高度为 2.5 米。经填垫后,地面标高 可达 3.5 米。地形属于退海滩地,并处于新华夏构造体系。 地质状况 良好,无地震断裂带穿过。按国家规定,建筑物抗震等级按七度设防。 但本区属于退海滩地,地基土较软,须进行变形校核或采取复合地基, 各种类型的桩基是本区较好的人工地基选型。 、海潮 开发区地处海河、永定河下游,位于渤海湾西侧,属冲积-海积平 原,填垫前为盐田。据历史资料统计显示,渤海湾的最大潮位为:50 年一遇的最高潮位为 4.7 米,100 年一遇的最高潮位为 5.18 米。结合 新的天津市总体防洪标准,近期及远期的堤防工程均按照 100 年一遇 设防,七级风标准,工程标准等级为 11 级。 、抗震设防 中国地震裂度委员会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颁布了国家地震裂度 区划图,规定天津地区基本设防裂度为 7 度。 二、开二、开发发区社会区社会经济发经济发展分析展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截止到 2001 年底为止,天津开发区所辖界内共有居住人口(包括 暂住人口)3.82 万人,而从业人口达到了 9.48 万。 至 2001 年底,天津开发区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3400 多家, 合同外资额约为 146.8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达 85 亿美元。2001 年 全区 GDP 达到 312 亿元,工业总产值 865 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 产值 500.42 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57.85%;进出口总值 78.86 亿美元, 出口总值 40.35 亿美元,完成财政收入 67.55 亿元 。2002 年开发区工 业总产值首度突破 1000 亿元,成为天津最重要的发展外向型工业的 经济中心。 (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随着天津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逐步提高,开发区日趋成为投资者赢 取利润的乐土,并成为外商在中国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地区。根据开发 区计划统计部门的预测分析,随着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全区预计到 2005 年 GDP 将达到 630 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 1500 亿元。开发 区母区预计到 2005 年 GDP 将达到 490 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将达到 1100 亿元;预计到 2010 年 GDP 将达到 980 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将达 到 2200 亿元。 三、开三、开发发区区发发展条件分析展条件分析 (一)发展的优势条件 、卓越的区位优势 天津开发区东临渤海,隔海与日本、朝鲜半岛相望,以东北、华北、 西北为经济腹地,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便于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 济。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天津港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 桥运输距离最近的起点,其年货物吞吐量持续在一亿吨以上。 在中国成功加入 WTO 之际,京津冀北大北京地区的空间发展规 划已获通过,以京、津、唐城市群为主导的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核心即 将形成。作为“双核”之一的天津市,早在 1996 年就确定建立了由塘、 汉、大组成的天津滨海新区,以实现城市总体规划及工业战略发展重 点东移的目标, 形成核心城市“有机疏散”。 、良好的工业基础及高素质人才队伍 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中国最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之一。天津市开发区现有大中型工业企业 3400 多个,以电子电气、食 品饮料、医药化工、机械制造行业为主,具有发达的工业基础、完备的 产业服务体系,其中许多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和较强国际竞争 力。同时,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多个研究院所和部分中等专业 技术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产生了一些能转化为生产力的 重要科研成果。 、庞大的市场与优越的市场条件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人口总量两千 多万,市场容量巨大。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与北方经济中心之一(天津) 紧密结合,对全国市场有极好的传导性、扩散性。 、完备的基础设施 天津开发区硬环境保障供应系统随着区内经济发展需要的不断 扩大,并适度超前。为提供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已开发的区域 均具备“九通一平”条件(道路、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讯、热力、 燃气、卫星有线电视线路等九通及场地平整)。 、一流的政府服务与管理 天津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代表天津市人民政府行使一级管理权限, 坚持“一站式”、 “一条龙”、 “一贯制”全方位服务,保证企业在最短时间内 不出开发区办完各种与投资、经营、生活有关的手续;银行、海关、公 证、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都有独立的机构驻区服务,形 成了快捷、优质、配套、透明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发展的不利因素 、区内居住人口过少 目前在开发区工作的从业人员中,其中大多数为住在母城的通勤 人员,他们仅在上班时间在开发区从事生产活动,在闲暇时间很少在 开发区从事购物、娱乐等活动,因此造成了开发区缺乏人气。 、生活服务设施不够健全 开发区的购物场所、娱乐设施、服务设施和卫生设施等不够完善, 特别是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服务设施比较缺乏,这使得到开发区居住 存在很多不便,也造成了开发区人气不旺的局面。 、用地发展空间有限 现有开发区用地共计约 41 平方公里,到 2005 年将全部开发完成, 而开发区周围多为建成区。在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开发区可预期 用地明显不足。 、政策优势丧失,核心竞争力弱化 随着国家全面对外开放,开发区原有的政策优势已趋于同化,并 在逐渐丧失。面对来自国内外资源日趋激烈的争夺和来自外部的有力 竞争,天津开发区自身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此同时,开发区 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尚不够强大,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弱,都市化进程 比较缓慢,周边的市场环境和配套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整合说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整合说明 根据天津市总体发展要求和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趋势,开发区的 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基本思路,建设成为以利用外 资、发展工业、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区域; 建设成为先进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并致力于 建设成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优越、产业结构合理、 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标 志区。 规规划划编编制依据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年);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1991 年)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995 年); 3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4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专业规划以及其他相关的规范与规定。 规规划原划原则则 1 基于开发区的区位环境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天津市城市总体 规划 1996-2015 年和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1996- 2010 年所规定的规模与功能定位,配置相应的设施与空间,并 根据开发区和滨海新区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作必要的深化和调 整。 2 强化土地资源集约化的经营理念,强调资源优势化的经营原则。 土地成规模紧凑开发,提高土地效用效率;培育“泰达”城市品牌, 强调城市化经营原则,塑造和谐而独具特色的城市环境,提高 空间与整体环境质量;强调文化原则,加强科教文卫设施的建 设,带动开发区的发展;强调生态原则,确定分项指标体系和组 织绿地系统,注重城市生态空间的利用和塑造。 3 规划设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结合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前沿 理论与重大课题研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贯彻可持续 发展战略和权威性、先进性、超前性、区域性原则,同时考虑规 划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营”新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开 发区“城市竞争力”为核心,以资源市场化运作为手段,以优化城区环 境和功能为目标,建立现代化的,独具特色的“泰达”城市品牌。 1 立足于本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使城区发展与天津市工业战略 东移的策略相适应,与滨海新区开发相协调,准确定位开发区 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提供可选择的发展用地,维持适度的用 地弹性和发展空间; 2 城区总体布局科学合理,用地集中紧凑,功能结构清晰,各项用地 指标经济适用,形成通畅、安全、快速、便捷的城市对外交通和 城市道路系统交通服务体系; 3 提高和改善市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型居住 区的建设。完善城市金融商务、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 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提升和健全城市服 务功能; 4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扩大开发区公共绿地,建构山水园林和生态 绿化系统,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加强对开发区大气、水体环境 的强化治理,控制城区噪声污染和废渣排放,促使城区环境质量 有较大的提高; 5 建立与开发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充裕完善的给水、排水、 供电、电讯、环卫等城区市政设施系统。重视开发区防洪、消防、 人防等防灾设施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6 拟定开发区近期建设的重点,落实近期各项开发用地、各类设施 建设和市政工程项目安排。注重城区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提出 规划实施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四、四、规规划区范划区范围围和和规规划期限划期限 规划区的界址为:西至京山铁路,南至进港四号公路,东北至东 海路,面积约 41 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 2001 年2015 年。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整合方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整合方案 城市人口规划城市人口规划 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市政公共设施规划市政公共设施规划 环境保护规划环境保护规划 防灾减灾规划防灾减灾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近期建设规划 规划实施措施规划实施措施 城市人口规划城市人口规划 一、人口一、人口现现状特征状特征 1 区内居住人口少,截至 2001 年底,常住人口 3.82 万人,人口 密度低。 2 从业人口远远多于居住人口,开发区内相当大一部分从业人 员采取“区内上班,区外住”的通勤方式。 3 从业人口学历以中等学历最多,从业人员职业构成中工人数 量多,并且增长迅速,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 二、人口二、人口规规模模预测预测 (一)开发区从业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开发区从业人口现状 表 1 开发区历年从业人口统计 单位:人 年份 从业人数每年净增人口增长率(%) 199445309 1995577911248227.55 199664329653811.31 19977075464259.99 199878423766910.84 199986460803710.20 20009285463947.40 20019478219282.08 、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拟合曲线如图 1 所示: 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线性回归 y = 6.7122x + 23.054 R2 = 0.9783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468101214 时间 人口数量(*10 3) 注:本图横坐标时间量 4、6、10、12 等分别对应 1994、1996、2000、2002 年等。 )乘幂回归 线性回归拟合曲线如图 2 所示: 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乘幂回归 y = 17.926x0.705 R2 = 0.9876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468101214 时间 人口数量(*103) 注:本图横坐标时间量 4、6、10、12 等分别对应 1994、1996、2000、2002 年等。 )趋势外推法 由表 1 可见,开发区从业人口增长率具有稳中带降的趋势,近三 年、近五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5.02%、7.22%。根据预测公式: 未来从业人口=2002 年从业人口 (1+增长率)年数 来确定未来从业人口规模。 根据上述方法,预测结果表 2 所示: 表 2 从业人口规模预测 单位:万人 年份 方法200520102015 线性回归12.415.719.1 乘幂回归12.114.817.4 增长率%:5.0211.614.818.9趋势 外推增长率%:7.2212.317.524.7 平均12.115.720.0 由表 2 可见,开发区 2005、2010、2015 年预测从业人口分别为 12.1、15.7、20.0 万,最终从业人口规模约为 20 万。 (二)开发区居住人口规模预测 、自然增长 开发区人口年龄结构为年轻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会逐年增加, 预计 2001 年至 2005 年的人口增长率为 0.8%,2005 年至 2015 年自 然增长率为 1.1%。 、机械增长 随着开发区服务设施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每年机械增 长持续增加。预计 2001 至 2005 年,年均增长 3500 人;2006 至 2015 年,年均增长 4000 人。 、暂住人口 随着中远期的居住人口增加,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从业人口结构 优化,暂住人口比例将下降。预计 20012005 年暂住人口与常住人 口比为 0.4,2006 至 2010 年为 0.35,2011 至 2015 年为 0.3。 、开发区居住人口预测 依据以上预测值,得出 2005、2010、2015 年的开发区居住人口预 测值: 年份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 率(万人) 常住人口机械增长 预测(万人) 暂住人口(万人)总居住人口(万 人) 20052.591.781.756.12 20102.723.922.338.97 20152.886.182.7211.78 三、人口结构预测 1 年龄结构预测:随着外部迁入人口的增长,2035 岁年轻劳动 力的迁入成为主要的人口增长动力,而随着中远期开发区人口 总量的增加,这部分人口所占比例会逐渐降低。 2 性别比预测:随着开发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岗位设置对性 别要求差异的逐渐降低,使性别比逐渐降低。预计至 2015 年, 开发区性别比减低到 110,接近天津市平均水平。 3 人口社会结构预测: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服务从业人员以及 白领阶层的增加,将会改变以蓝领工人为主的社会结构。按照 中远期发展目标,高级金融服务、物流产业、信息产业的高速发 展将吸引大量高级研究人员、技术人员、金融服务业白领阶层 来开发区居住。 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用地规划 一、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现现状状 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约 41 平方公里,以京津塘高速公 路为界,南部为生活、办公行政与金融商务片区,简称南部生活区,北 部为工业区。其中生活区占地约 11.3 平方公里,工业区占地 26.4 平 方公里,学院区以及森林公园占地约 3.1 平方公里 截止 2001 年底,全区累计开发土地面积 27 平方公里,其中工业 区 21 平方公里,生活区 6 平方公里。 二、用地布局二、用地布局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注重区域发展 随着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的加速,开发区城市总体布局方面,应 重点考虑开发区的内外部联系,注重协调发展、优势互补、增强其集 聚功能及辐射力,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 、强化科学布局 在已有生活区和工业区地域划分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及产业 布局特点,将用地布局进行科学的规划调整。实现生活休息与现代化 生产,高科技研发和二、三产业相联合的,以加工制造业为基础,以高 新技术产业为动力,同时辅以金融、信息、会展、休闲等产业的多元功 能的复合型综合城区。 、集约利用土地 合理确定土地的发展强度和规模,以市场经济规律来实现土地的 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不断提高城 市化水平。 三、土地开三、土地开发发和利用原和利用原则则一一“心心”两轴,两大功能区两轴,两大功能区,分片,分片实实施,施, 注重效益,注重效益,滚动滚动拓展拓展 “一心”是指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根据功能组成金融商务行政中心。 “二轴”是指沿泰达大街和南海路分别作为纵横两条主要空间发展轴。 以“一心两轴”为骨架,将开发区的发展中心和各个功能分区串联起来。 以京津唐高速公路延长线泰达大街为分界线,将开发区分为以南部生 活服务区和北部工业区为主的“两大功能区”,同时致力于发展森林公 园及滨海大学园区、时尚广场区等次级功能区。 “分片实施”是指不同的功能组团各类用地要相对平衡,在建设中 应在综合布局的前提下,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快发展的速度,要 建成一片收益一片。 “注重效益”,是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先建设收益高、 形象好、具有吸引力的片区,如市民广场及时尚广场,使之成为开发 区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全区的建设发展。 运用“滚动拓展”的发展模式。通过开发区局部的发展来带动开发 区全面的进步,逐渐形成一个有影响力、有自身调节能力、经济发达、 生态环境优良、集行政、商贸、居住、工业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城区。 四土地利用平衡表 代码项目面积 (ha) 比例 (%) 人均用地 (m2/人)R居住用地329.488.0627.97 公共设施用地520.7344.2 C1行政办公设施用地43.593.7 C2商业金融设施用地150.1212.74 C3文化娱乐设施用地82.477 C4体育设施用地19.841.68 C5医疗卫生设施用地16.361.39 C C6教育科研设施用地208.35 12.74 17.69 M工业用地1950.447.71165.57 W仓储用地40.713.46 绿地318.9127.07 G1公共绿地226.9819.27G G2生产防护绿地91.93 7.8 7.8 U市政设施用地130.473.1911.08 道路用地700.9859.5 S1城市道路用地676.157.39 S2广场用地13.681.16 S S3停车场用地11.2 17.15 0.95 T对外交通用地19.760.481.68 水域及其它用地76.19 E1水域23.25E E2城市发展用地52.94 1.876.47 总用地4087.62100347 (注:各项人均用地按照 2015 年开发区居住人口规划预测 11.78 万人计算。) 五土地利用五土地利用发发展展趋势趋势 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用地问题已经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天津工业战略东移的实施,今后仍将是天津市一个重要的经济增 长区域,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 开发区以发展工业为主的性质决定其必须具备较大的工业发展 备用地。目前,投资企业在开发区母区选地建厂的项目明显增多,且 呈现出项目规模大、占地多、预留发展用地面积大的特点,用地存量已 经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投资项目弹性需求。因此,须突破开发区用 地边界概念,向外扩展。目前,应通过政府行为和部门调控等手段着 手开展此项任务的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规划与筹备之中的开发区土地 拓展的重要举措包括开辟位于母区和天津城区之间的开发区新区 (40KM2),位于母区以北包括北塘镇在内的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 (5.4KM2)等,这些举措为开发区及天津市面向 21 世纪的工业及高新 技术产业的发展预留了重要的备用土地资源,使开发区在未来更趋复 杂的区域经济竞争和产业拓展中占据了先机。 六、土地复用六、土地复用 随着开发区招商引资速度的加快,工业用地储量已显不足。据预 测,目前土地储备只能供近几年使用。因此,需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加 强土地管理,开展土地复用工作。 工业起步区内土地出让期限一般为 1015 年,目前部分地块土 地使用权已到期,应加强对这些地块的用地管理,及时进行摸底调查, 进行动态管理。 对于已到期的地块,根据项目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 、项目仍继续生产的,地块未重新进行规划的,可参照当前土地价 格,确定土地价格,进行土地使用权延期。 、项目不再生产的,或地块已规划为其他用途的,应无偿收回土地 使用权,根据规划重新进行土地转让。 七景七景观规观规划框架划框架 通过对中心城区主入口景观的控制,对城区街道的景观设计,对城 区广场等区域的体系化开发,改善城区的环境品质,形成和谐的视觉 意象,进而形成城区的节奏感与归属感,形成现代化的独具魅力的泰 达景观规划体系。 、点要素 利用开发区主要对外交通节点(如泰达大街与津港四号路出入口 等),主要道路节点(东海北路与南海路交叉口、黄海路与泰达大街交 叉口等),结合市民广场等大型标志性建筑物以及生态绿化节点,构 建风貌景观节点,形成地标性景观。 2、线性要素 通过绿化带、街道整治等建立景观轴线系统。 生态景观轴:主要由中心区的南北中轴绿带(泰丰公园至市民广 场)和东西向百米绿带及区内的次级公共绿地组成,是全区重点进行 景观处理的轴线。 街道景观轴:独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可以形成鲜明的景观轴线,为 景观系统的主要构架,如南海路、泰达大街等快速景观轴,又如绿廊 步行街、第三大街等休闲景观轴。 、面的要素 根据开发区的用地结构特点形成五大景观风貌区。 现代商务风貌区(modern business scenical district) 位于中心城区的商务区是城市公共活动集散的中心。规划布置中、 高层为主的大体量公共建筑,以展示现代都市魅力。商务区以泰达市 民广场投资服务中心前广场等为景观节点,结合“十”字型空间轴线, 形成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的商务景观区。 现代生活风貌区(modern living-style scenical district) 位于开发区南部,共划分四个组团。规划在大量现代化、标准化 住宅小区建设的基础上,体现出了优美、整洁、宁静的居住环境特点。 在住宅小区组群间的交界线上,进行公共游憩绿地以及商业、托幼等 社区内外共享的交流空间与服务设施的布局建设,一定程度上体现最 具先进性的外向型社区化的居住环境理念。 时尚广场风貌区(faddish square scenical district) 位于开发区东部区域,毗邻天津保税区,规划结合泰达足球场、 会展中心、网球场馆等建筑,配合街道小品、人工湖和喷泉的布置,建 设一处代表泰达文化的、尺度适宜、环境幽雅的广场景观区。 现代工业风貌区(modern industry scenical district) 位于开发区中、北部,按照现代产业园区的理念,通过合理的规 划,布置新颖的新型厂房和生态化厂区,建立现代产业链,实现资源 能量的最优化利用。通过工业区道路改造,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绿化 率,通过厂区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工业区的景观质量,以展现现代 工业的勃勃生机和开发区发展的强劲动力。 学院教育风貌区(educational schools scenical district) 分别位于开发区中心城区现泰达学院及西北部规划的学院区,功 能分区合理,或与周围公共设施结合,或与森林公园的规划有机结合, 营造个性鲜明,层次丰富的教育社区风貌。 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 一、居住用地一、居住用地现现状状 截止 2001 年底,开发区生活区已经建成欣园、海望园、翠亨小区、 泰丰家园、阳光新干线等一大批中高档居住小区,累计居住用地大约 150 公顷,累计建筑面积大约 202 万平方米,共有家庭户约 4797 户, 平均每户约 2.8 人,集体户 2369 户,平均每户约 5 人。 另外,开发区内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单身宿舍群。主要 有以下几家:分布在工业区内的天海公寓;分布在生活区内的天河公 寓、泰丰屋村,以及欣园、晓园、紫云小区等处。目前已有的宿舍建筑 规模约为 12 万平方米。 二、居住用地二、居住用地规规划原划原则则 居住用地规划按照“方便、集约、美观、舒适”的发展目标确定如 下的规划原则: 、面向二十一世纪,坚持居住区规划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为城市 居民创建优美、舒适、安全、方便、现代化的生活居住环境; 、居住用地布局与就业岗位同步协调和平衡,重视因地制宜地组合 生活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绿化植物和自然环境条件,创造朴实、 大方、明朗、亲切并富有地方景观特色的生活环境; 、集中紧凑地组织生活居住用地,按照居民生活的不同层次要求, 配置各级公共服务设施,使生活居住区功能明确、建设有序、方 便生活、便于管理; 4、在开发住宅新区的同时,注重对旧区的维护、更新,保证所有居民 的生活环境。 5、新居住区的开发在档次上以中高档为主,严格限制低档住宅小区 的开发(一般只作为蓝领公寓类项目使用);在高度结构上以低层 (别墅)和中高层为主,严格限制多层住宅的开发;同时,应注意 严格控制独立式别墅小区的开发。 三、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开发区居住环境建设,必须坚持执行“控制中间,发展两头”的基 本思路,即为了提高开发区居住环境,将高层公寓控制在一定的范围 内,同时一头提高蓝领公寓数量,以满足区内人员需要;另一头降低 住区容积率,提高住区环境质量,将生活区居住用地分为两大类:一 类为中高档商品房开发用地,另一类为蓝领公寓式开发用地。 规划居住用地按城区路网结构,其布局总体上划分为 4 个组团, 分别为城东组团、城中组团、城西组团、城北组团。居住区规划在满足 需要的基础上,以提高住区环境质量为目标,新建住区以低层低密度 为主,降低容积率,提高绿化率。 、城西组团 位于泰达大街以南,四号路以北,洞庭路以东,南海路以西。城西 组团根据开发建设年代,可以划分为两个区域。 第二大街以南,黄海路以西范围,作为开发区住宅建设的起步区, 建成区以多层住宅为主。目前存在的问题:a.高标准住宅不多;b.生活 配套设施不完备。在今后的规划建设中主要通过城市改造和整治来加 以完善。 起步区以外的区域,已建和在建项目包括了御景园邸、阳光新干 线等一批现代化居住小区,由于开发建设较晚,所以住宅开发和配套 设施建设相对较好。 、城中组团 位于泰达大街以南,四号路以北,南海路以东,北海路以西。规划 在第二大街以南建设以多层住宅为主,低层住宅为辅的居住区。加强 公建与市政配套建设,为改善居住质量,相应布置居民休闲娱乐的室 外场地,创造一个亲近自然,亲近绿化、空气和阳光的现代化居住区。 、城东组团 位于泰达大街以南,四号路以北,北海路以东,东海路以西。规划 以高层公寓及低层别墅区为主,多层为辅,结合周边商业设施,逐步 完善公建与市政配套,创造居住区内部优美的环境,将建设成为一个 现代化的居住区。 、城北组团 位于泰达大街以北,第五大街以南,南海路以东,北海路以西。规 划以多层为主,中高层为辅,以泰丰公园为景观中心,塑造高档次花 园式的可持续“生态居住区”。 四、住宅容量控制指标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中规定以及开发区 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控制指标:各个居住区以别墅花园式住宅及高层 公寓为主,别墅区建筑容积率一般控制在 0.6 以内,建筑高度小于 10 米,建筑密度小于 24(联排式别墅前述指标可适当防宽),绿化率大 于 50;高层公寓容积率控制在 2 左右,建筑高度控制 40 米,建筑密 度小于 18,绿化率控制在 3845。 按照开发区住宅的发展趋势预测,每户建筑面积平均约在 140 平 方米左右,如每户平均人口为 3.5 人,则至本次规划期末,新增居住 人口约 77418 人。 五、蓝领公寓规划 目前工业区内为普通员工使用的生活服务设施无论是在数量上, 还是在地域分布上都满足不了目前及今后的发展需求。按照“适度控 制、规模发展”的人口发展策略,规划把包括蓝领工人及普通管理人 员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口的生活空间重点安排在工业区内,集中进行 蓝领公寓规划建设。 、规划目标 根据开发区从业人口发展分析,至 2015 年,母区内从业人口规模 将达 20 万,根据从业人口结构,白领、蓝领分别占约 6.7、13.3 万,除 去来自天津市区、塘沽区等开发区周边地区的通勤人数以外,据推算 蓝领人口中需通过蓝领公寓解决居住问题的外来从业人口约为蓝领 总数的 55%左右,总计 7.3 万人。 、供需分析 目前,开发区已有天河公寓、天海公寓等以蓝领职工为服务对象 的职工公寓,建筑面积总计约 6.16 万平方米;另外包括美克家私、三 星电子、标准建材在内的一些生产型企业为解决外地单身职工居住问 题,在工业区的厂区内建设宿舍,建筑面积总计约 4.3 万平方米; 以 上两项总计,目前已有的宿舍建筑规模为约 10.46 万平方米,可解决 1.5 万名蓝领职工的生活居住,与 2015 年的安排 7.3 万名蓝领职工的 需求,尚存在 5.8 万人的缺口。 、规划方案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依据设计规范(JGJ3687)相关标准测算, 按照人均建筑面积 10m2/人计算,共需解决职工宿舍约 58 万平方米。 根据调研统计分析,在工业区内规划建设 4 个生活服务区,基本可以 满足远期规划需求,具体分布如下: 1)位于第五大街以南,睦宁路以西,占地面积约 4 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约 7 万平方米,容纳人数约 6000-7000 人左右。 2)位于第十二大街以北,南海路以西,占地面积约 20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 24 万,容纳人数约 24000 人左右。 3)位于第八大街以南,泰丰路以东,占地面积 6.6 万平方米,建 筑面积 16 万平方米,容纳人数 16000 人左右。 4)位于第十一大街以南,睦宁路以东,占地面积约 5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容纳人数约 7000-8000 人左右。 由于开发区的招商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对于单身公寓的建设要 求也应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随着招商形式发 展的需要,除母区之外,开发区中小企业园二、三期的一部分可持续 发展用地可作为今后开发区解决外来人口居住问题的发展备用,以备 今后发展所需。 六、社区邻里中心规划: 结合居住用地的布局特点,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服务半径的基础上, 布置多个社区服务中心,并注重与绿化等用地的结合。社区中心内, 根据发展的具体要求,集中建设公益性设施、必备商业服务设施,以 及其他类型的服务设施,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 针对开发区已经建成的居住区,结合用地布局特点,按照性质相 似、地段相邻、文化心理特征接近等因素进行社区划分,目前形成约 6 个社区片:紫云社区、康翠社区、华纳社区、雅园社区、 翠亨社区、 泰丰社区等,社区数量会随着居住区的发展而逐步增加。通过城市改 建,集中配套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规划在已经建成的居住区内结合 商业用地,配套建设 2 处社区服务中心,每处包括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文化中心、健身中心等公益性设施,邮局、银行、便利店等必备商业服 务设施,共计建筑面积 2500 平方米,以及室外硬地广场 1000 平方米。 对于开发区未来新建生活区,规划建设 5 处社区邻里中心,每处 建筑面积 3000-4000 平方米,室外硬地广场 1000-1500 平方米,占地 约 3000-4500 平方米。根据具体需要包括: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医疗 服务站、政务服务大厅、警务站等公益性设施,邮政所、家政服务中心、 修理店、书店、菜市场、储蓄所及自助银行、照相馆、洗衣店、药店、连 锁便利店等必备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放心早点铺、咖啡馆、饭店、眼镜 店等推荐性商业服务设施。 公共设施规划公共设施规划 目前开发区生活区已建、在建各类公共设施面积 199.6 万平方米, 各类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泰达大街以南,四号路以北,北海路以西的 范围内。 一、公共一、公共设设施施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1 对规划区进行有步骤的建设,形成集商务、金融、行政办公、文 化娱乐等诸功能为一体的中心区,使其在远期成为辐射塘沽城 区乃至滨海新区的商务中心区。 2 城区范围内建立分级分类公建服务系统,形成层次分明、系统 完整的各级公共设施体系。 3 重视公共建筑群的设计,通过重点地段规划、建筑设计的国际 招标,塑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水准,富有时代特色的公共建筑 景观区,丰富新区的城市景观。 公共公共设设施施规规划划 (一)行政(一)行政办办公公设设施施规规划划 现有行政办公用地主要集中在南海路以西,第一、第二和第三大 街附近,以及以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及其它主要行政机构为标志的中 心城区北侧中轴线上。 未来规划在中心城区南侧中轴线上,集中建设一定规模的办公写 字楼,作为开发区的金融商务区;以商务区南端的市民广场为底景, 结合轴线绿化带和步行道,烘托出行政办公中心庄重的气质和亲民的 氛围。 (二)金融商(二)金融商贸设贸设施施规规划划 、金融商务用地 现在各类金融、商贸等机构,主要集中在黄海路以西的第一大街 两侧。 规划在中心城区中轴线北侧地段,建设金融服务区(已开工),作 为金融、商贸、保险、证券、信托等机构主要办公区;在中心区滨海广 场南侧中轴线与第二大街交口处规划商务服务中心区,集中提供商务 办公等功能;在黄海路以东,沿第二大街两侧,规划部分次一级商贸 金融等服务用地。 、商贸商业用地 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使社区级商业中心与地区级商业中 心合理分级,一般生活性购物与休闲娱乐性购物设施相互渗透。 (1)点 参照开发区居住用地的布局特点和组团规模,根据实际需求,布 置相应规模的商业服务中心包括综合商场、书店、药店、食品店、超市 等等,形成多点多心,辐射周边,更有效、方便地服务居民,满足居民 日常购物之需。 (2)线 结合城市景观,建设沿第三大街景观走廊以及中心城区内两条南 北向绿廊式林荫步道(与南北中轴线对称),作为休闲购物区,形成集 商业服务、文化交流、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特色风情街;并在太湖路两 侧结合轻轨线路布置适量商贸商业用地。 (3)面 围绕开发区与保税区主要结合部的出入口规划形成大型贸易展 卖中心区(现阶段按城市发展预留地保留),与开发区会展中心等共同 发展,提供商品展卖、娱乐购物、文化交流等综合功能。 (三)教育(三)教育设设施施规规划划 开发区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 10000 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校 3 所, 在校生 3500 人;学前教育机构 3 所,在校生 700 人;职业院校 2 所, 在校生 3500 人;国际学校外籍学生 400 人;南开大学泰大学院在校 生 1900 人。根据开发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人口规划,开发区规划 期限内居住人口为 12 万人,其中常驻人口约占 75%,各阶段入学人 数为:学前教育入学人数约为 3016 人,小学生入学人数约为 5396 人, 中学生入学人数约为 4353 人。 依据开发区实际的用地状况、人口现状及开发区教育发展规划, 在规划期内拟建以下设施:开发区西北部教育科研用地内规划学院区, 在第二大街以北、北海路与太湖路之间,除已建的泰达学院外,规划 建设泰达学院二期。为了普及义务教育,在生活区新建 2 所中学,3 所 小学,新建 4 至 5 所托幼设施。 另外,积极鼓励社会办学,以缓解分流部分入学压力。同时结合 工业区规划建设的蓝领公寓,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用房。 (四)医(四)医疗卫疗卫生生规规划划 开发区现有国办医院 1 所,建筑面积 7995 平方米,现有医疗病 床 120 张。另外有社会办医单位 2 所,企业单位保健站 33 所。 根据开发区卫生服务的现状,在保证居民基本医疗的基础上,在 中心城区建设国际心血管专科医院 1 所,占地面积 108000 平方米(在 建);在生活区三期用地内,新建综合医院 1 所,占地面积约 40000 平 方米;结合分散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多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并支 持社会办医。 (五)体育(五)体育设设施施规规划划 现有体育场地为工会俱乐部及游泳池、网球场、泰达会馆游泳池、 冰场、网球馆、泰达体育场。 根据需要,规划在开发区东部,泰达大街以北兴建一个可容 3.5 万人的现代化足球场(已开工),做为天津泰达足球队参加全国联赛的 主场,其设施和规模均达到举办各级国际足球比赛的要求;同时,在时 尚广场区域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游泳馆。 在开发区生活区(三期)规划中,分别在第一大街以北,太湖路以 东和市民广场东侧预留 2 处社区体育设施发展用地(拟建多功能体育 馆或体育场)。同时,各新建居住小区内均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设置小 型健身场地,居住组团内结合绿地应布置儿童活动设施,形成合理的 体育设施系统。同时鼓励大中小学内体育设施面向社会开放,以缓解 基层体育设施不足的压力。 (六)文化(六)文化娱乐设娱乐设施施规规划划 目前,开发区已经建成的文化设施有,开发区工会俱乐部、泰达 国际会馆、华娜高尔夫球场、青年宫等设施。在建的设施有泰达图书 馆、市民广场等设施。 规划拟在泰达大街以北,北海路与东海路之间,结合规划的会展 中心、多功能电影城及大型足球场,建设时尚广场综合文化设施,带 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完善城区的综合功能,服务于天津市区及滨海新 区。 另外,通过国际会议中心和国际会展中心的规划建设,来提升开 发区的会议会展设施水准。 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工业与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工工业业与与仓储仓储物流用地物流用地现现状状 截至 2001 年底,开发区工业区已开发土地 21 平方公里,已出让 面积 1181.38 公顷,其中出口加工区面积 77.41 公顷,仓储用地面积 40.875 公顷。 工工业业用地用地规规划划 (一)规划原则 、考虑城市的生态环境,做到既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又满足城市 环境保护的要求。 、相关企业之间开展必要的协作,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 、工业区和其它功能区做到用地紧凑集中,互不妨碍。 、合理安排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的相对关系,减少相互干扰, 密切联 系,以方便居民上下班,减少上下班出行交通。 (二)布局方案 根据开发区产业结构以及开发顺序,将工业用地按主要功能分为 三个区域。 、中心工业区 位于泰达大街以北、十二大街以南、渤海路以东、北海路以西。经 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电子通讯产业、轻工食品产业、生物医药 产业 、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摩托罗拉、西迪斯、三星电子、通用 电器、顶益公司、SEW、诺和诺德、史克必成等几百家实力雄厚的跨 国公司入驻该区。 、出口加工区 位于十二大街以北、南海路以东、东海路以西、东海路北路以南。 总用地面积 2.8 平方公里,是由海关对进(出)区的货物及区内相关场 所进行 24 小时监管的境内关外 的特殊封闭区域。中央政府赋予了 这个特殊经济区域特殊的优惠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从事加工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客房模板使用及课件
- 龙园中学8年级数学试卷
- 宁阳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
- 心理健康月知识培训课件
- 线上教学播放课件的好处
- 邳州小升初的数学试卷
- 2025年软件设计师考试Web应用开发工具试题
- 2025年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工程标准化创新试卷
- 2025年物流师(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试卷:物流企业文化建设
-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
- 福建福州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医疗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化学品使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丝绸课件
- 2025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开笔礼校长致辞:翰墨初启 开笔破蒙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保安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2024年安徽省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GB/T 45355-2025无压埋地排污、排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
- NBT47018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