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文言词语与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与句式教学设计 一、了解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在梳理探究前了解学生情况,从而确定 “ 文言词语和句式 ” 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共有三个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二、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探究内容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六 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准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小组。 三、教学过程 师: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 学 生 要 具 有 阅 读 浅 易 文 言 文 的 能 力 , 文 言 文 是2 / 12 “ 言 ”“ 文 ” 并重的,这里的 “ 言 ” ,即文言知 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 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 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 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以上例 到例 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 到例 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具有的属性,即认为宾语怎么样;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是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事物,即认为宾语是什么或把宾语当作什么。 3 / 12 生乙: 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士不敢弯弓而抱怨(过秦论)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见项王(鸿门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繁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以上例 到例 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例 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例 到例 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古汉语的使动用法就是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一种用法。 生丙: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使动用法是表示主语使宾 语怎么样。 生丁: 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 小) 2、不远万里(认为 远) 3.鱼肉百姓(以 为鱼肉。) 4、春风又绿江南岸(使 绿) 5、烛之武退秦师(使 退)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 使动意动小组同学解答 4 / 12 师根据情况补充 师补充: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是什么,意动用法是表示主观意念上认为宾语怎么样、是 什么,这种主观认识不一定与客观情况相符。比如 XX 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中的作文素材,是选自韩非子的一个寓言故事,其原文是这样的: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 “ 不筑,必将有盗。 ” 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是著名的 “ 智子疑邻 ” 的故事。文末 “ 智其子 ” 中的“ 智 ” 是古汉语的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其子智即认为自己家的孩子聪明。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了谓语所表示的性质状态。这个失窃家庭的孩子也可能聪明,也可能并非很聪明,凭此一点不能作出聪明与否的结论,更不能因此而对邻居家 老人产生怀疑。而使动用法是客观上即事实上使宾语发生了某种变化,或者使宾语将要发生某种变化。丰衣足食:使 丰足。 “ 丰、足 ” 是客观上使 “ 衣、食 ”发生了变化。 (二)实词词义 师: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5 / 12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 : 1、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 (例 “ 眄 ” 的含义,根据 “ 目 ” 和 “ 眄 ”的对象 “ 庭柯 ” 就可知其大致是 “ 看 ” 的意思。例 “ 啖 ”的含义,根据 “ 口 ” ,就可知其大致是 “ 吃 ” 的意思。 ) 2、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6 / 12 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 ( “ 地 ” 与“ 固 ” 相对, “ 地 ” 是名词 , “ 固 ” 也应是名词,解为 “ 险固的地方 ” 例 “ 跬步 ” 对 “ 小流 ” ,可以推断 “ 跬步 ” 即为 “ 小步、半步 ” 的意思。) 3、 例如:( 2002 年全国高考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其他例句略 3、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学会联想 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相关联想,通过联想可推断词义。A 项 “ 竟 ” 是完毕、终了的意思, “ 竟死 ” 即一直到死的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学过 “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 。 “ 竟 ” 即完毕的意思。 D 项中的 “ 结发 ” 在孔雀东南飞中学过 “ 结发同枕席 ” 的诗句,古时候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 20 岁,女 15 岁)才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 7 / 12 生乙:(第二小组补充) 4、 收天下之兵。(过秦论)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成语 来推断词义。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掌握了不少成语,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例 中的 “ 兵 ” 。我们可借助成语 “ 短兵相接 ” 中 “ 兵 ” 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 “ 兵器 ” 之意。例 中的句中的“ 危 ” 字,可借助成语 “ 危言危行 ” 很容易推断出是 “ 端正 ” 的意思。) 5、 故山殊可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 其他例句略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文章语境推断词义 语言环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 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语境来推断。(例 “ 过 ” 搭配对象为 “ 山 ” ,可释为 “ 游览 ” 。例 “ 鲜 ” 应和 “ 无 ”8 / 12 对应,结合上文意思,故为 “ 少 ” 。) 生丙: 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用 ” 和 “ 以 ” 位置相同, “ 以 ”的意思不就是 “ 用 ” ) 2、卖官鬻爵 (“ 鬻 ” 因与 “ 卖 ” 处在结构相同的同等位置上,就可由已知的 “ 卖 ” 来推出未知的 “ 鬻 ” 的相同的含义。 ) 3、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 应 ” 搭配对象为节拍之“ 节 ” , “ 应节 ” 即为 “ 随着节拍、和着节拍 ” ,可释为 “ 随着,和着 ” 。) 4、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对方这样做是使自己感到幸运的,幸而、幸好)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 实词词义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充 师总结:综上所述,在一词多义辨析时,如能辅之以技巧,根据字形推断,利用句式辨别,结合语境把握等,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9 / 12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师: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如果对一些句式,尤其是像宾语前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种句式,进行梳理和探究。 (探究问题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生甲: 宾语前置 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张衡传)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 项王曰: “ 沛公安在? ” (鸿门宴)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苏武传) 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成语:唯利是图 生乙: 1、例 至例 是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否定词【不、未、无、莫、毋、弗】十宾【余、吾、尔、自、之、是】十动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10 / 12 “ 不、未、毋 (无 )” 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 “ 莫 ” 。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 前否定词之后。 2、例 至例 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介词的宾语前置( 1)宾语在动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动?( 2)宾语放在介词前面格式:主十宾【谁、奚、胡、何、曷、安、恶、焉】十介十动? 3、例 至例 是:用 “ 之 ” 、 “ 是 ” 作标志的宾语前置格式:主十宾十之(是)十动 师总结:同学们归纳得很好,宾语前置共有三种情况: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前置 用 “ 之 ” 、 “ 是 ” 提宾。 生丙: 请其他小组同学做拓展练习: 1、 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译文: “ 只是务必除去那些陈旧的话 ” 2、吾谁敢怨?(捕蛇者说)译文: “ 我敢埋怨谁呢? ” 3、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译文: “ 我凭什么到这样的地步呢 ” 4、唯弈秋之为听(弈秋)译文: “ 只听弈秋的教导 ”(“ 唯 ” 译为 “ 只 ”) 5、唯马首是瞻(冯婉贞)译文: “ 只看我的马头行事 ” 6、成语: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译文: “ 我不欺骗你,你不11 / 12 欺骗我 ” 其它小组同学质疑 宾语前置小组同学解答 师根据情况补 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 圆明园的毁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化妆实训室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21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先从自己做起课件
- 勾股定理说课稿课件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 康复技术专业介绍
- 家庭教育学解读
- 灯箱制作技术分析
- 2025年轨道车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食药监局考试题库
- 202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廉洁答题题库与答案
-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
- 企业法制讲座课件
- 【高朋律师事务所】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2025年)
- 汽车网销电话邀约话术培训
- 2025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 音乐感知:从听觉到绘画
- 手抄报设计花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