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1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3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4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开题报告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科利华分校课题组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指南的有关精神,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确定为我校的“十一五”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核心课题。选择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点认识: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当前,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网络环境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第二,信息技术为教师的备课和上课带来了更加实用的辅助;第三,信息技术使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本立意的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这次课改关系到亿万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教师来说,课改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课改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广大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取决于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这是摆在我校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使用比较恰当,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不少教师程度不等地被信息技术所左右,信息技术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变成了“高科技污染”。如何使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我们想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做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新课改进绵薄之力,发挥我校作为现代化示范初中的模范带头作用。3、我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校被评为省首批现代化示范学校,2004又被市教育局授予课改学校实验基地铜牌,这些促进我校把整合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我校也因此得益,成为一所热门学校。本课题研究针对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整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优化课堂结构,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创设独有的广阔的学习活动环境,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供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地演示工具,课堂上热热闹闹眼花缭乱,使信息技术变成教学过程中的“高科技污染”,而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和谐相处、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圆满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能够帮助我校从一所热门学校向品牌化学校发展。二、课题界定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等,我们课题里主要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它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继承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特点的教学类型。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数字化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让学习者在这些情境中进行探究、发现,有助于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效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相互渗透,协调一致,构成一个整体的活动或过程,从而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它强调各自特征和继承性,在整合中并不丧失各自的特征。整合是一种和谐,被整合对象要彼此适应这种和谐。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在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日益普及,理论研究研究日益深入细化,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专著已经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实践层面,各种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而且推出了大量的精彩的教学实例。我校作为省级示范初级中学,十五期间的研究更加深入,着力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研究信息环境下的自主式教学模式,学校被南京市教育局确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向各学科普及,推出大量成功案例,课题研究顺利结提,被评为优秀课题。可以说学校在信息环境下学科教学整合研究上已经总结了宝贵的经验,锻炼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建构过程一方面对新知识进行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而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构意义的,因此每个个体可以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方式理解知识的一部分或某些方面。为了使学生建构知识的完整意义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主义采用以下的教学原则:(1)采用情境教学;(2)协作学习(支架式教学);(3)随机通达教学(4)自上而下的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意义建构的环境,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而信息技术环境下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便捷、更有效的学习环境,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自由与多样,学生的学习不局限于教师传授,他们可以更加主动!五、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说1、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手段支持下的课堂更具有优势与活力;2、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有利于教师的情感与智慧的激发;3、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4、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突显开放性与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六、课题研究的变量1、自变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2、因变量:教师的教学方法、整合水平3、干扰变量:社会环境、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及态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水平等因素,会对本课题产生一定的干扰。研究过程中我们会尽可能避开突出的个体情况而研究老师的整体发展情况七、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我校所有老师八、学科范围以初中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为重点研究学科,课题研究辐射到化学、生物等学科。九、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的素质。让学生在新颖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上,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地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增强教师整合的意识和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一代科研型的教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究信息技术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质量,走出师生减负增效的新路,使我校成为一所品牌化的学校。十、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目前我校在整合方面存在问题的调查与研究(2)整合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3)整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4)整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十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调查法(1)调查目前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方面的现状;(2)调查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与教学效果,搜集资料,了解情况。2、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类型的研究对象进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课堂实例个案研究。3、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就是要创造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自然条件下进行实践,并对实践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进行。4、文献法对国内外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和提炼,以形成信息技术环境下整合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十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通过计划、调查、实践和总结反思等几个环节,运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积极开展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在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有效整合方面的研究,得出具有推广价值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课前备课、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等方面入手,改革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解决好主体和客体、手段和目的、预设和生成等之间的矛盾,力争使整合达到最佳结合点,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2月2006年6月2006年4月: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组;开始对我校如何进行此课题的研究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研究方案。运用调查研究法,调查我校在整合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初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状的调查及分析(负责人:肖莉萍)2006年5月到6月:制定课题研究的活动计划,课题组开会学习讨论国内外有关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负责人:王跃平)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7年7月课题组组织课题阶段实施,重点研究子课题2,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在有效整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并从中选出部分向全市展示,撰写整合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和研究(负责人:董秀明);摄制优秀实验课例录像;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负责人:赵晓燕)第三阶段:2007年8月2008年4月课题组中期评估:分析第一阶段的材料与数据,写出中期实验报告与研究论文;进行中期评估、交流、研讨等活动。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活动,重点研究子课题3:在第一阶段研究探索的基础,吸取经验教训,加强理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撰写整合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呈现的基本特点(负责人:桑青),并向全校推广。收集有关研究的教学案例、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撰写整合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方法初探(负责人:马菁)。第四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2月准备结题,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整理有关材料,编辑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研究专辑;申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做好结题工作。(负责人:王跃平)十三、技术路线研究中以网络技术应用和软件自主研发并重。1、网络技术中以合理开发与应用校园网络平台为主,合理运用好校园信息平台、交流平台以及资源库平台。辅以广域因特网技术的应用。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体现则以教师自制软件的技术路线加以体现和实施。十四、课题研究的现有基础与保障条件1、国内外许多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阐述和实践经验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如何克抗教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等教育技术理论。2、围绕本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06年3月,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织了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进行一些相关的调研工作,了解我校目前在整合方面达到的水平,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3、学校为省示范初中,一直强调以信息化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学校办学特色彰显,理念先进。学校硬件设备配备到位,校园网已经完成,多媒体进入班级,教师人均一台电脑。学校资源库平台已经建成并在不断充实资源与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软件和硬件保障。4、我校在九五、十五期间承担了省级、市级的课题研究,现均已顺利结题。在课题研究中,锻炼出一支有较强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为我们下一个阶段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本课题由校长直接领导,教科室策划管理,信息中心提供技术保障;学校设立专项基本资金,并提供研究所需的相关条件,在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并且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不断激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十五、课题研究的研究组织本课题由市电教馆、区电教中心和区教科所具体指导下开展各项研究活动。课题组顾问:洪礼彬(市电教馆),高建军(区进修学校)王彩燕(区电教中心)等课题负责人:戴继根(校长)课题组组长:马剑波(副校长 分管教学)课题组成员:姓名工作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课题组中的分工马剑波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高级中学数学具体负责诸谦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高级中学生物子课题研究王跃平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高级中学语文课题管理及研究赵国林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一级中学英语子课题研究钱德荣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高级中学数学子课题研究周红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一级中学英语子课题研究桑青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语文子课题研究董秀明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数学子课题研究马菁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化学子课题研究肖莉萍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语文子课题研究汪磊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英语子课题研究秦路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数学子课题研究李光蕾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数学子课题研究赵晓燕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中学生物材料的整理闾勇十三中科利华分校中学二级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撑课题负责人戴继根校长曾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研究,其中有国家级子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省级课题21世纪数码校园与教育形式网络环境下自主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市级课题开发课程资源,搞活课堂资源、区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备课方式的探索中学语文人本立意的目标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这些课题的研究为我校进一步研究此课题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我们在研究课题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和经验。基于网络环境的语文学习新特点及模式探索建立动态的时尚语文的学习体系挖掘语文资源,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一道选择题的思考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计算机网络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新课程观下理科探究教学的若干思考等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的论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研究,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