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心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程学习心得 在网络学习中,我根据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选修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这是一门专门研究小学科学教学的课程,课程中列举了多篇教学案例,教者的自我反思和专家的点评。既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探究 ,又提供了大量的体现科学教学改革理念的优秀科学设计,为我们广大科学教师提供了通俗易懂的理论指导和可借鉴的实践范式。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可谓获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 课程面向 全体学生 ”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 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与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每个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民族、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 ” 这是区别于 “ 纯应试教育 ” 、 “ 天才教育 ” 的根本。 “ 面向全体学生 ”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 “ 面向全体学生 ” 就意味着2 / 9 “ 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 ” ,而不是培养少数 “ 天才 ” 以应付检查、评比和升学。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从小得到公 平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机会和条件。 “ 面向全体学生 ” 应表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首先就应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能不能蹲下身来,以学生的视角去思考,设计教学环节;能不能真正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等等。 “ 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 ” 对于这句话,课程中是这样解释的: “ 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各种他们能直接参与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要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作出解释或结论,写成研究报告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 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于 “ 学生是学习科学的主体 ” 这句话,我觉得简单的概括起来应该是 “ 教师要勇敢地退下来,适时地走进去。在教师勇敢地退和适时地进中,促进生3 / 9 生互动 ” 落实到具体的做法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步骤:第一步,在课始,学生进行精彩两分钟展示;第二步,明确当堂课的学习目标(学什么,怎么学);第 三步,自主探究,突显学习过程,教 师退下去,学生动起来;第四步,合作交流,师生、生生互动,教师适时走进来;第五步,总结、梳理、提升;第六步,灵活运用、拓展延伸。教师不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引发了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学过程充满了智慧和自信。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习变得轻松而富有实效。 “ 科学学习的核心 探究 ” “ 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 ” 使孩子们适应不同的学习方式。加德纳指出: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优势领域,他们正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有的通过语言学习,有的通过数学推理学习,有的通过视觉艺术学 习。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通过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来充实教学活动。例如我在设计研究土壤这课时就是把探究的舞台交给了学生,我是这样做的:(一)学习内容: 1、课外观察,初步认识。 学生利用假期野外郊游踏青的时候,去小树林、田野等可供学生自由取土的地方,运用感官和简便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比较,了解一些土壤的知识。 4 / 9 2、课内探究,深化认识。 学生将课外的观察作好记录、整理,带回土壤样本,教师提供充足的实验器材,学生进行选择性研究,并作好记录。 (二)实施要求: 注重观察,同时注重动手、动脑。启 发学生进行有效探究,通过观察体悟、实验验证、交流探讨实现知识的整合。 精彩回放 镜头 A:课外观察,初步认识。 利用假期休息,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有的到公园,有的到绿化带, ,认真观察、搜集与土壤相关的信息,他们带回的发现真不少: 我的观察发现: 干土 颜色浅,摸上去很硬的,闻闻看好象有草的气味。 湿土 颜色很深,摸一摸有点软,有些还粘在手上,还有点臭。 发现一个死了的小虫子、几条很小的蚯蚓、有树叶、草、枯掉的花瓣、小石头、泡沫、破报纸 地面上的土壤很干,挖深些有点湿了 ( 析:在广阔的大自然中观察学习,学生们兴趣盎然,既开心又充实,在不断地观察、收集、询问的过程中,不但了解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中已经悄悄播下了 “ 热爱自5 / 9 然,探索自然 ” 的种子。读着孩子们略带稚嫩的描述 ,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寻寻觅觅的脚步 ,听到他们叽叽喳喳探究的声响。这样做既 “ 解放儿童的身体,让他们能看,能说,能想,能做,又把儿童的眼睛解放出来,让他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 (陶行知语)大自然是一所大课堂,在大自然中畅游的孩子们,自然会看到教室这个小课堂中看不到的无限风光。) 镜头 B:课内探究,深化认识 上课前,我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实验材料,如盛水的烧杯、玻璃棒、纸、细筛子、放大镜等,学生取出自己采集的土样。这时我并未满足学生跃跃欲试想动手的心,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关于土壤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 土壤里有些什么? 植物为什么离不开土壤? 土壤里全都是土吗? 为什么干的土和湿的土颜色不一样? 为什么湿的土有点臭臭的? 土壤里有空气吗? 用手碾土粒,为什么好象刺刺的,有点扎手? 我把学生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6 / 9 讨论,找出哪些问 题通过学生口头回答就能解决,哪些问题不宜在课上解决,最后确定了本课能用实验研究的题目: 土壤里有没有空气? 干土和湿土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土壤中的大颗粒和小颗粒都是些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打算研究的的题目、选用什么材料、制定实验方法的步骤。 (析:爱因斯坦说过: “ 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由此可见,科学探究始于问题,而提出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基 础,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让学生在实验之前先明确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研究价值的分析、归类,又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科学探究是有一定目标指向的,它不等同于纯粹的玩,而是有选择、有意义的 “ 玩 ” 。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避免了学生进行盲目的无效探究。) 镜头 c:伟大的发现 “ 老师,土壤放在水中冒泡泡了,有空气,有空气! ” 7 / 9 “ 杯子底的一些土有点滑滑的,还粘手。 ” “ 烧过的土壤颜色边浅了,还有难闻的气味。 ” (析:只有当探究不 再局限于固定、单一的模式,学生的视野不再拘泥于 “ 课堂 ” 这方小小的天地,才能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学生反馈 学生如是说: 三( 1)班的沈依菁: “ 在公园观察土壤时,我发现花坛中土壤的颜色不一样,我回家后查阅了一些资料,知道了原来土壤越肥沃,颜色会越深,喜欢种花的爷爷还告诉我,有些植物喜欢较肥沃的土壤,有些植物土壤太肥反而不利于它生长。通过研究土壤我不仅认识了土壤,还学到了些种植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 三( 5)班的沈嘉奕说: “ 上科学真带劲儿。我们既能玩 ,又能学到不少知识, 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气和千姿百态,太高兴了。 ” 三( 3)班的严峻奕说: “ 我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的土壤中有许多塑料袋、易拉罐、废旧电池等垃圾,报上说这些都是不会腐烂的垃圾,会污染土壤,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的话还会危害到人类健康。这让我联想到环境保护问题,我多8 / 9 么希望每个人都来重视环境保护,毕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看着那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听着他们快乐的心声,我知道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让他们亲近自然、亲历探究比给他们一些具体的科学知识更有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基础 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应当把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去探究,不断的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践。探究活动的内容选择与组织要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在研究土壤一课的教学中,无论课外观察、课内探究都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问题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得知识:有关于土壤的、关于环保的、关于植物的 本课教学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引领学生从书本走向实践,由课内走向课外,让学生在一个动态、开放、 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22002-6:2025 EN Prerequisite programmes on food safety - Part 6: Feed and animal food production
- 【正版授权】 IEC 60749-34-1:2025 EN-FR Semiconductor devices - Mechanical and climatic test methods - Part 34-1: Power cycling test for power semiconductor module
- 【正版授权】 IEC 60068-3-14:2025 FR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3-14: Supporting documentation and guidance – Developing a climatic sequential test
- 校园超市消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课件演练
- 校园消防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药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初级底盘考试题及答案
- 金桥劳务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古建筑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数字化数据中台技术方案
- 锁骨骨折的护理课件
- 《物业管理法规》课件
- 2024华为干部管理资料第7版
-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精讲课件
- (完整版)投标文件范本(格式)
- 中国风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 GB/T 10433-2024紧固件电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环
- 2024年样板注塑机转让合同范本
- 医院耗材供货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