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四)词类活用教材课件.ppt_第1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四)词类活用教材课件.ppt_第2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四)词类活用教材课件.ppt_第3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四)词类活用教材课件.ppt_第4页
2020版高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章 文言文阅读(四)词类活用教材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情分析】词类活用是一个重要的考点。继2011年仅作为一个干扰项出现后,单独对词类活用进行考查的题目接连在2014年至2016年出现。尽管2017年换成考查的是虚词,但不排除以后还会考查词类活用的可能性。,(四)词类活用,在2019年广东省高职高考科考试大纲的“古代诗文阅读”具体要求中的第一点即是: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而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要牢固掌握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一方面要保持现代汉语和古汉语的延续性,另一方面要掌握一定的规律,同时要牢记一些典型的句子。另外,在文言文阅读量提高的过程中,要有意地培养词类活用的意识,提高敏感度,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考虑到是否存在活用的问题。,【考纲解读】,【知识梳理】,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的某种语法功能,离开句子,离开语法结构,就不存在活用。词的“活用”会使它原来的意义发生变化,一般是既保留了原来的意义,又增加了新的意义。本小节内容涉及较多语法知识,为简单明了地加以呈现,我们采用了较多的图表形式,同学们可以复制成小卡片随时复习。,一、回顾现代汉语的语法公式部分同学在复习时,也许会觉得现代汉语的语法部分较难,但那是判断文言词句是否“正常”的基本参照系,如果和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不一致,也就是“不正常”,那就可能存在活用的情况了。所以,请务必排除畏难心理,记牢上面的表格。,二、名词活用为动词(一)名词+名词如果两者不存在修饰或并列的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可能会活用为动词。1.小明的爸爸偏正短语2.小明小赵并列短语【例1】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并翻译。(1)范增数目项王。()(2)籍吏民,封府库。()【答案】(1)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2)籍: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造册。,一个名词,(二)能愿动词(可、得、肯、愿、欲、能)+名词(后面没有其他动词)【例2】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什么?并翻译。(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答案】(1)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2)面:名词没有活用为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因为“面”后面还有动词。,(三)名词+介宾短语(于+地点名词)【例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并翻译。(1)沛公军(于)霸上。()(2)沛公欲王(于)关中。()【答案】(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2)王:名词作动词,称王。,(四)副词+名词【例4】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并翻译。(1)亡去不义。()(2)二月草先芽。()【答案】(1)义:名词活用为动词,符合道义。(2)芽:名词活用为动词,发芽。(五)所+名词(1)我所说的就是你所想的。(2)置人所罾鱼腹中。,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一)形容词+宾语(名词、代词、之)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动宾短语,而没有形宾短语。但在古汉语中恰恰存在着形容词后面跟着名词、代词或之的情况,形式上构成了“形宾短语”。这和现代汉语发生了矛盾,这样形容词就活用为了动词。1.我美丽你。(错误)2.我打你。(正确),一般动词意动使动,我认为你美丽。(正确)(形容词作意动)我使你美丽。(正确)(形容词作使动),【例5】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是形容词活用为一般性动词,并翻译。(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答案】(1)私:偏爱。(2)远:远离。(二)所(能愿动词)+形容词能愿动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作状语的,后面可以跟形容词,但在古代汉语中存在着动词优先的原则,此时形容词作动词。1.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2.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三)使动、意动的讲解一般:主语谓语宾语,1.使动:谓语动作的发出者是宾语。不及物动词如后面带宾语,往往作使动。形容词后面如带了宾语,也有可能是作使动。,【例6】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是活用为使动,并翻译。(1)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2)钟鼓乐之。()(3)春风又绿江南岸。()(4)大王必欲急臣。()(5)足以荣汝身。()【答案】(1)从:使跟从。(2)乐:使快乐。(3)绿:使变绿。(4)急:使着急。(5)荣:使荣耀。,2.意动:谓语动作的发出者是主语。形容词、名词都可能作意动。【例7】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哪个词是活用为意动,并翻译。(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3)吾从而师之。()(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答案】(1)美:认为美丽。(2)师:以为师。(3)师:以为师。(4)耻:认为耻辱。,四、名词活用为状语(一)形式:名词+动词(二)条件:该名词不作主语【例8】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不是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并翻译。(1)沛公军霸上。()(2)(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4)吾得兄事之。()(5)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答案】(1)“沛公”不作状语,因为“沛公”作主语。(2)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3)日:名词作状语,每天。(4)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5)人:名词作状语,像人一样。,【典例精析】,【例题1】(2016年广东高职高考题)(见前)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躬操杵臼名词作动词B.服危冠大襦名词作状语C.人望见咸异之意动用法D.遂书以为传使动用法,【答案】C【试题分析】A项,躬,名词作状语,亲自;B项,服,名词作动词,穿上;D项,书,名词作动词,作文章。C项是“以为异”,意动用法,判断正确。,【答案】D【试题分析】D项的“然”,“以(之)为然”,是意动用法。A项中的“歔欷”,指悲泣、叹息等,此处没有活用。B项“妻”,把女子嫁人,动词,没有活用。C项“诣”,造访,动词,没有活用。,【例题2】(2015年广东高职高考题)(见前)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使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必歔欷流涕名词作状语B.子章以兄之子妻之使动用法C.杜令王攸诣宣名词作动词D.颖然之意动用法,【例题3】(2014年广东高职高考题)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人乃悦服。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选自晋书,有删改)【注】肫,同“豚”。,【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选D项,“箕”的意思是“(张开腿)像箕一样”。A项,“乐”是“以(其风土)为乐”,意动用法。B项,“坏”是“使损坏”,使动用法。C项的“怪”在此处形容词作动词,作“责怪”解。,【例题3】(2014年广东高职高考题)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乐其风土使动用法B.坏府舍屏障意动用法C.坐者怪其失言名词用作动词D.籍散发箕踞名词作状语,【同类比较】,(2012年广东高职高考题)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注】圯:桥。直:故意。里所:大约一里路。,【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选C项,怪之,以(之)为怪,应该翻译为:觉得(他)奇怪。,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尝:曾经B.良业为取履业:已经C.良因怪之怪:奇怪D.有顷,父亦来顷:片刻,【对点训练】,【答案】A【试题分析】A与B比较,A项“手”带了宾语,自然就作了动词,相当于“手拿着”;此外,名词前有状语或后有补语等,凡在语言结构中处于动词位置的,都是用作动词了。C与D比较,C项“明”前有能愿动词“足以”,有副词“尚”,于是“明”就作了动词“照明”,作句子的谓语;当然,如果形容词后带了宾语,更明显地是用作动词了。D项只是一般的形容词,解释为“聪明”。,【答案】C【试题分析】C项的“福”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可解释为“降福”或“保佑”。A项的“腊”、B项的“王”、D项的“焦土”也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都是正确的。,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草行露宿”不同类的一项是(),【答案】A【试题分析】题干的“草”“露”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表明行为的处所,应该分别翻译为“在荒草中”“在露水中”。A项的“草”“莺”就不同了,是“长”和“飞”陈述的对象,作主语而不是作状语,与题干的“草行露宿”不同类,所以应选A。再看B项,“北”与“西”规定了动词“构”和“折”的方向,应该分别翻译为“向北”“向西”,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C项的“云”与“响”,D项的“猱”与“鸷”,都是分别描述动词“集”“应”“进”“击”的情状的,都应该翻译为“像那样”,都属名词活用作状语。小结点拨:辨识名词活用作状语,必须从了解句意与分析词的搭配关系入手。,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与“苦其心志”的“苦”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良药苦口利于病。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天下苦秦久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于是废先王之道以愚黔首。A.B.C.D.,【答案】B【试题分析】使动用法是文言常见的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其特点是动词(或活用作动词的形容词、名词)对宾语含有致使性,即“使宾语发生该动作”,译成现代汉语是一个兼语结构。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使动用法的结构特点,正确理解上下文意思。题干“苦其心志”的“苦”是形容词作动词,构成“使苦”的特殊动宾关系,这就指明备选项也必须具备这些特点。句中的“乱”是“使乱”,“劳”是“使劳”,句的“苦”是“使苦”,句的“完”是“使完好”,句的“愚”是“使愚”;乱、劳、苦、完、愚,都是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与题干“苦”的用法完全一致,所以B组是正解。而句的“悲”,句的“苦”,都是意动用法;句的“乱”,句的“小弱”,是“作乱”“变小变弱”,属一般的形容词作动词,所以不能选A、C、D。,【答案】B【试题分析】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意谓性,即“认为宾语具有这种性质”,译成现代汉语时,相当于“认为是”“把当作”或“感到”。理解意动用法,是为了准确地理解或翻译文言词语;反过来,也只有把上下文意思和这种特殊的动宾结构弄清,才能正确地理解意动用法。题干“草菅人命”意为“把人命看成草菅那般微贱”,因而有“随意杀害人”的意思。“草菅”原是名词,在句中用作动词,带了宾语“人命”,是意动用法。备选项中,A句的“刃”也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用刀杀”,即活用作一般动词,不是活用作意动动词;C句的“守巴陵郡”是“为(做)巴陵郡之太守”,也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不是活用作意动动词;D句的“西”是名词活用作“入”的状语,应该翻译为“向西”。只有B句的“粪土”是“把看作粪土”,“粪土”是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与题干的“草菅人命”完全一致。,6.写出下列表格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形作名,老交情,作使动,使受挫折,作使动,使跟从,作使动,使逃跑,形作名,轻装的精锐部队,名作动,称王,名作动,驻扎,形作动,与交好,名作状,连夜,形作使动,使活下来,名作状,像对待兄长那样,名作动,登记户口,名作动,用眼色示意,递眼色,名作状,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名作使动,让称王,名作动,取道,名作状,抄小路,悄悄地,名作动,安顿住下来,作使动,让承担,作使动,使完整,作使动,使发急,逼迫,名作动,穿着,名作状,在朝廷上,名作动,走上前,名作动,用刀杀,名作意动,以为羞,名作意动,以为先(后),名作动词,游泳,名作状,在上面(下面),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