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0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0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0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0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第20课时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时古代商业的发展,思维导图,知识清单,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了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人社会地位提高。2.秦汉:商人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3.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集市贸易得到发展;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4.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商业空前繁荣。5.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1)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3)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二、市的变迁,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三、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表现(1)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2)南方: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微点拨北宋之前的中国古代城市,多为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经济功能处于从属地位。宋代以后,随着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市坊界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并且出现了工商业市镇。,思维导图,知识清单,四、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1)西汉:由于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同亚非许多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4)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清代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为目的。,思维导图,知识清单,自主探究辨一辨区别“市”“草市”“夜市”提示:(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草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是在夜间进行买卖的市场。北宋时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思维导图,知识清单,串一串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主题一,主题二,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材料解读,材料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解读首先,根据出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可知材料介绍的是宋朝的东京。其次,解读关键信息,材料中“土市子”“鬼市子”“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反映了宋代东京商业不受时空限制。,主题一,主题二,真题溯源2014天津文综,13(节选)材料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提示:扬气:出现于扬州盐商中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影响: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1.(2014课标全国,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图片说史唐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变化,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一,主题二,解读(1)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2)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主题一,主题二,材料探究材料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及其兴起的背景。提示:特点: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背景: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大运河的开凿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主题一,主题二,论从史出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1)从城市功能看,北宋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多分布在江南地区。,主题一,主题二,高考例析2.(2018海南单科,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主题一,主题二,教材补遗,史著赏析,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历程(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诸侯国各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教材补遗,史著赏析,(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这对稳定各朝的政局和促进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改革币制,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教材补遗,史著赏析,(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但铁钱的使用极为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不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此后,历代政府也大都发行纸币,影响至今。,教材补遗,史著赏析,草市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摆脱坊市分离的新道路。周宝珠试论草市在宋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读本段材料主要摘录了宋史专家周宝珠对中国宋代商业发展的评论:乡村集市是新事物,是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乡村集市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城市规模,另一方面在集市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城市。,1,2,3,4,一、考查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1.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经常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这说明当时()A.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已出现B.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C.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D.官府加强了对商业的控制,A,解析:根据材料中“路过滑国到成周经商,需奔波数百里路”,可知当时已出现较远距离的贩运活动,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郑国鼓励民众从事商业,“郑国商人弦高贩卖畜牧产品”是个体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商人的社会地位是否得到提高,故C项错误;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故D项错误。,1,2,3,4,2.汉代长安城的宫殿、官署、武库等朝廷机构的建筑物约占都城面积的9/10,剩下供居住的仅占1/10。唐代长安的宫城和皇城占10%,而居民区占63.8%,其他面积为道路、河渠等设施所占。从汉至唐都城布局的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弱化B.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B,解析:从汉至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故A项错误;汉代长安城政治性建筑物占都城面积的90%,说明汉代长安城以政治职能为主,而唐朝长安城政治性建筑物仅占10%,居民区及道路、河渠等设施占大部分面积,说明唐朝长安城的政治职能减弱,经济职能增强,故B项正确;从汉至唐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题干中对比的是北方城市长安城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1,2,3,4,二、考查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3.西周晚期颂鼎铭文记载:“王曰:颂(人名),命女(汝)官司(管理)成周(洛阳)贮廿家,监司新造贮,用宫御。”由材料推断()A.此时实行“工商食官”制度B.工商业呈现出多元化新格局C.国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从商之族具有专业化的特点,A,解析:材料中的铭文可翻译成周天子命人管理洛阳二十户商家,并监管新进的为宫中所使用的货物,由此可知政府严格管理商业,即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才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的专业化特点,故D项错误。,1,2,3,4,4.唐代洛阳被称为“东都”,是大运河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唐高宗称其“中兹宇宙,通赋贡于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