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doc_第1页
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doc_第2页
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doc_第3页
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地有毒蔬菜识别指南2010-09-28 21:38:31|分类: 【饮食课堂】 |标签:农药蔬菜大全组图残留 |字号大中小订阅 请点击:渴望美好的百科精品博客博文精品大全智力游戏健康知识美图趣图哲理感悟编辑制作:渴望美好来源:凤凰周刊欢迎推荐、点评、引用!请点击:渴望美好的百科精品博客博文精品大全情感图文幽默搞笑诗乐歌舞视频影视大全 在农产品质量缺少可靠保证的今天,学会规避农药残留较高蔬菜的知识或许是很重要的常识。如何避免蔬菜残留农药中毒,对大陆消费者来说,已是极需掌握的生活常识。据2005年统计,中国主要粮食的平均农药用量为14kg/公顷,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长江流域一带一般每年使用农药30一45kg/公顷,有的达75kg/公顷以上。而蔬菜的农药使用量更高于粮食,公开数据显示,北京郊区菜地平均用药量达135kg/公顷以上。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增加迅速。以黄瓜为例,截至2004年底,大陆黄瓜的栽培面积从1990年的45.3万公顷增加到150.3万公顷,占世界总栽培面积的61.93%,产量从1999年679万吨升至2004年的2556万吨,增长了2.76倍,居世界首位。 增产的大部分来自于大棚生产。大棚技术在北方广泛使用,棚中过高的温度与湿度加大了对农药的依赖。一位对此做过调研的植保人员称:“大棚菜基本就是在农药中泡大的。”过量和不规范施用农药,尤其是施用国家禁止的农药,使有毒蔬菜造成的事故屡见不鲜。什么样的蔬菜更容易出现农药中毒?什么季节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偏高?什么地方的蔬菜相对安全?凤凰周刊记者汇总大陆多地的常年农药残留检测记录,试图写出一份清晰的防止有毒蔬菜的指南,以供读者参考。韭菜“灌根”,卷心菜“灌心”继4月初山东青岛爆发“毒韭菜事件”后,各地紧急下文,严查蔬菜安全。4月22日,沈阳一名六岁女童在食用韭菜不到12小时内就口鼻出血,中毒身亡,成为一个月内第二幕被公开报道的蔬菜安全惨剧。在当地媒体的采访中,院方初步怀疑是残留农药中毒,与此同时,沈阳数家医院急诊室也陆续收治多名韭菜中毒患者。事实上,韭菜农药残留并非新鲜话题。早在2005年,此次毒韭事件发生地的山东省,其工商系统就曾在一次覆盖全省的农产品抽检中,发现韭菜农残超标极为严重。而在距沈阳300公里外的吉林省长春市,一项贯穿2000年至2004年的农残调研行动显示,韭菜是唯一一种四年都登上农残不合格榜单的蔬菜。这份名为长春市蔬菜中农药残留现状分析的农残报告,由东北师范大学完成。依据其中的四年检测记录,韭菜农残超标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毒菜”。韭菜天生能挥发出一种辛辣味的硫化丙烯气味,这能抑制普通病虫,但并不能阻止韭菜的最大天敌韭蛆。韭蛆钻入地下,蚕食韭菜根部,普通的农药喷洒无济于事,农户只能采用“灌根”的方式,即施农药于韭菜根部,以求杀死韭蛆。据大陆媒体报道称,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开运经过实地调研,披露部分本地农民使用一种名为3911的违禁农药,不但可以杀灭韭蛆,还具有肥料的功效,能保韭苗叶肥粗壮。但施用的直接后果,是韭菜农药残留的大幅超标。作为一种常年生植物,韭菜一年内能多次收割上市。连续的收割与施药,往往无法顾及农药残留的安全间隔期,施药不久便带毒上市的情况不时发生,使之成为一种高危蔬菜。属甘蓝类的卷心菜,也是出现在此份报告中的另一种高危蔬菜。与韭菜“灌根”相反,卷心菜的农药残留,大部分来自于“灌心”施药。为消灭钻进卷心菜的“钻心虫”,农户往往将杀虫剂浇灌到菜心上,称为“灌心”。如果采收时机稍有提前,农药就很容易残留其间,这些躲藏在叶片最深处的菜心,毒性反倒比包裹它的绿叶更甚。绿叶类甘蓝类茄瓜类瓜果类除韭菜与卷心菜外,在东北师范大学的此项报告中,其他多次上榜的蔬菜包括菠菜、油菜,这些蔬菜都属绿叶类。四年的检测数据,传递出这样一个粗线条的讯号,即绿叶类蔬菜农残大于瓜果类。虫害青睐叶面宽大的蔬菜,而绿叶菜本身,也与农药施用的接触面积较大。在多地的历年调研中,农药残留的分布,多以绿叶菜的剂量为最大。比长春农残调研更为清晰的分析结果,摆在了西北农业科研人员的案头。2008年,在大陆西北干旱地区的甘肃省武威市,其农产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级农艺师陈志叶等人,每季度从河西内陆干旱灌溉农业区内的重点蔬菜生产基地中,抽取蔬菜样品进行农残检测,品种涉及茄瓜类、瓜类、白菜类、甘蓝类、绿叶类。在这150份样本中,8份绿叶类蔬菜超标3份,超标达到37.5%。甘蓝类的农残超标仅此于绿叶类,在6份样本中有1份超标。黄瓜、西葫芦、辣椒等茄瓜类次之,豆类蔬菜则无一超标样本。这一递减结果,在检测小组的观察中,被总结为“绿叶类甘蓝类茄瓜类瓜果类”的农残检测规律。此规律,同时也在前述的长春调研数据中得到印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毒韭事件”等一系列农残中毒个案,并非只与蔬菜产地有关。陈志叶进而提议,因为本地芹菜等绿叶菜类、甘蓝类农残超标严重,应作为今后治理重点;对黄瓜、西葫芦、辣椒等茄瓜类蔬菜,应予高度关注;豆类蔬菜则相对安全。五月至八月毒性最强品种的差异,是蔬菜农药残留水平波动的重要因素。而在时空范围内,这一波动则显得更为明显。一条巨大的连续“W”型曲线,画出了安徽省合肥市自去年5月到今年5月的蔬菜农残检测结果。合肥市植保植检站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5月13日,当地100株甘蓝上的虫卵达到973.3粒,菜青虫产卵高峰显现。农户在成虫期即用药,并未经安全间隔期就上市贩售,将农药残留超标曲线拉高。随后指数浮沉,在秋季之后归于平静。业界一般认为,由于病虫害的发生多在夏秋两季之间,农药残留水平的上升,也与之呼应。6年前,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重庆)研究员柴勇等人,在大陆西南地区,也同样获得了这样的曲线变化结果。在当时的调查中,全年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数和超标率,随时间推移,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农药残留全年超标率为9.89%,3月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最低,为7.55%,6月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最高,达到了14.29%,8月次高,11月又再次明显降低。这与国内其他许多研究结果类似。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多地的蔬菜检测中,5月都是检出农残不合格数据较高的月份。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肖层林指导的长沙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课题透露,2007年12月至2008年9月期间,调研小组从长沙市所属县、区蔬菜生产基地抽取39512份样本,检测发现2008年的3月与5月,合格率为全年最低水平,而其他月份的合格率都在99%以上。事实上,这一直观曲线的起伏,还掺杂着诸多变数,比如气候的变化。若气温适宜,作物生长迅速,则对农残有稀释作用,反之亦然。并且,即使在同一棵蔬菜上,不同部位的农残剂量也不尽相同。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陈玉萍在2004年指导的一项“不同蔬菜中农业残留规律”研究课题中,以实验证实,萝卜根与萝卜叶,在施药前15天,原始农残比例为1比5,施药20天后,这一比例可上升为1比10。“毒菜”的生长经历如此迥异而隐蔽,所以在出街贩售之后,要甄别其真面目,也就成了难事。超市比农贸市场更危险?出乎一般人的想象,在肖层林的课题中,来自22家农贸市场的农残速测合格率,要比26家超市的综合数据高,甚至其中某家超市的合格率仅有80%。课题组推测,由于超市蔬菜多出自定点生产基地,讲究外观品质,其农药施用量,可能高于农户小规模的自产蔬菜。绿色和平组织调查员也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于京、沪、穗三地分别购买了15个品种的蔬菜,当时所有样品均被送往青岛一家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大型超市的果蔬农药含量,总体上比农贸市场还高。尽管对于此项调查外界质疑不断。但经此一事,再无人敢对公众打保票,称超市农产品一定比农贸市场安全,尤其是在近年来,各地不断在超市中查获农残超标蔬菜的背景下。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特殊处理工艺,超市中所贩售的各类脱水、冷冻蔬菜,也存在着农残隐忧。泰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周升扬曾撰文分析,蔬菜经过脱水工艺后,其农药残留比例会显著扩大,以脱水菠菜为例,其中的“毒死蜱”成分,可以增加至少50%。此外,冷冻、保鲜工艺,都会使蔬菜的农残度发生波动。综合各项科研成果,盛夏时节在超市购买一盒脱水绿叶菜,其为“毒菜”的可能性将极大。如何居家去除农残?这就成为不仅是主妇们才关注的话题。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的农残去除经验,不过大多未经科学证实。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志勇则通过试验,求证出了若干实用信息:他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醋酸溶液、自来水,以及冷藏和烹饪方法,试验对甘蓝叶片表面7种残留农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和处理时间下,醋酸溶液对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要好于盐溶液,自来水的去除效果最差。冷藏在48小时内对农药残留去除没有显著影响,而烹饪对农药残留的去除率最高,在65%以上。农药毒性有几何?中国现在使用最多的农药为磷类与酯类农药。磷与酯皆可对人体机理产生损害,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有机磷类农药现在仍在使用的有60多种,分为高毒、中毒、低毒三类。高毒类有机磷农药少量接触即可中毒,低毒类大量进入体内亦可发生危害。根据实验,人体对有机磷的中毒量、致死量差异很大。由消化道进入,较呼吸道吸入或皮肤吸收中毒症状更重、发病更急。有机磷农药有着“神经毒剂”的称号,当有机磷进入人体后,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破坏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及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入抑制和衰竭。有机磷农药在生物体内转化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有些经氧化而毒性升高,而水解可降低毒性。如马拉硫磷被氧化成马拉氧磷后,毒性可增加数十倍。有机磷视侵入途径的不同而有不同毒性,除从大小便排泄外,亦可从乳汁排出部分。近年相关研究证明,帕金森症、淋巴瘤、白血病、儿童性早熟、乳腺癌等很多疾病,源头直追农药的不当使用。经常接触农药的人患帕金森病的几率比没有接触过农药的人高90%,此外可导致糖尿病。全世界每年农药中毒超过300万人,其中有4万多人死亡,中毒男性精子质量大幅度下降。在厄瓜多尔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在2至5岁的儿童中,那些生活在使用大量有机磷或其它农药的农田周边城镇中的孩子,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相对较低。在加拿大内因特,由于食用杀虫剂污染的鱼类及猎物,致使儿童和婴儿表现出免疫缺陷症,耳膜炎和脑膜炎发病率是美国普通儿童的30倍。1983年哈尔滨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