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木兰诗七下 24 木兰诗教案 微山夏镇一中七年级备课组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2 / 8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 “ 替父从军 ” 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 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 乐府诗 ” 继诗经楚 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 乐府 ” 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 “ 双璧 ” 。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3 / 8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 “ 木兰 _” 句式概括每节内 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 “ 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 _的人 ” 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 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4 / 8 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 象异同。 附板书:木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平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5 / 8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 a 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 b 战事紧迫。 c 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 d 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 互文。)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 “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第 5 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 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第 6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6 / 8 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 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 第一段中 “ 唧唧复唧唧 ” 声与 “ 不闻机杼声 ” 的矛盾。 ( “ 唧唧 ” 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从木兰诗中 “ 爷 ” 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 “ 爷 ” 也作“ 耶 ” ) 木兰去时是应 “ 可汗 ” 之征,而归来却受 “ 天子 ” 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 “ 可汗 ” 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 “ 天子 ” 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 “ 可汗 ” 却成7 / 8 了 “ 天子 ” 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 “ 蕃王称 ”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 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 “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 、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 “ 奥尔良姑娘 ”贞德,她们 “ 幸运 ” 地跃出历史地平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国妖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打扮。 ( “ 帖花黄 ” 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 “ 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 对镜帖花黄 之句。 ” (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镇痛分娩后护理
- 观2014感动中国有感600字8篇范文
- 儿童游乐场所运营协议
- 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支持与补助协议
- 合作社与农户土地经营权互换协议
- 小组长竞选稿400字13篇
- 遥感技术在农村发展中应用协议
- 游澄迈红树林湿地公园1000字(8篇)
- 企业加盟合作协议书
- 潮汕家乡的元宵节作文600字11篇
- 2025年鱼菜共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品牌年轻化创新-洞察及研究
- 潍坊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
- 护理学科研创新试题及答案
- 广告标识牌、宣传品、物料设计、制作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日本签证个人信息处理同意书
- DB50∕T 632-2015 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规程
- 2024年湖北襄樊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DB61-T 1248-2019 压裂返排液 回配压裂液用水水质要求
- 井下矿山顶板安全知识培训
- 病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