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 琵琶行(并序),【国学撷粹】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钟子期去世了,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知义明理】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说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这是何等悲壮而又感人的行为!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令人动容。千百年来,“知音”典故不但在中华大地传为美谈,而且名扬海外。,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遣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嫉恨,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把他贬为江州司马。 被贬的第二年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一传世名篇。,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 歌行体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长,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演化出来的,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特征的诗叫作歌行体。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辨识通假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 ”,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 三、一词多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特殊句式 (1)送客湓浦口(省略句,“客”后省略介词“于”) (2)使快弹数曲(省略句,“使”后省略代词“之”) (3)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短语后置) (4)转徙于江湖间(介词短语后置) (5)感斯人言(省略句,“感”后省略介词“于”) (6)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动句) (7)沉吟放拨插弦中(省略句,“插”后省略介词“于”),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七、名句积累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2016全国高考) (2)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2015课标全国高考) (3)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2015北京高考),资源助读,知识整合,(4)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2015四川高考)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2015湖南高考) (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014安徽高考) (7)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014浙江高考),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理理文章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二、说说文章主旨 这首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这首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一】 把握叙事脉络 1.这首诗的故事情节及详略安排是怎样的? 提示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故事充满传奇色彩。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详略处理非常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深化了主题。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2.请梳理一下这首诗中音乐描写的脉络。 提示这首诗的音乐描写是贯串全诗的,从开头的“无管弦”,到后来的“转轴拨弦”,到“四弦一声”,到“却坐促弦”,诗情随着乐律而变。琵琶女的演奏,可分前后两段,先是“自选曲目”霓裳六幺,后是“规定曲目”,即专门应诗人之请弹奏的乐曲。可以说音乐是双方交流的“第一语言”,假如没有这一媒介,也就不会有这一沦落天涯叹知音的故事了,更不会有“江州司马青衫湿”了。,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二】 理解诗中人物形象及情感 1.诗中人物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 提示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了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如“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琵琶女初试才艺表现出的一段天然风韵;“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出了琵琶女感伤身世的悲苦之情;诗人的“叹息”和“唧唧”,写出了听乐的心领神会和听言的深深感慨;“江州司马青衫湿”,则是诗人情感的总爆发,如开闸之河水,一时俱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2.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为什么会引起诗人强烈的共鸣?你怎样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 提示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琵琶女的,即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琵琶曲,可以说是一种音乐语言,诗人借助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容仪的端庄,隐约地猜到她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诉说身世,则更是直接地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预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正像唐宋诗醇评论的那样:“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后来这两句诗,已经脱离了本诗的原始意象,具有了更为广泛、更为丰富的应用。,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任务三】理解诗中的景物描写 这首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评论这首诗是“以江月为文澜”,确实很有见地。如“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明月江水寒”都是以静衬动:前者接住水面上飘忽而来的琵琶声,次者凝固了琵琶曲的强大感染力,后者映射出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无限感慨。,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诗人与琵琶女可谓萍水相逢,一次这样的邂逅为什么会在诗人心底造成如此猛烈的情感震荡以致不能自持? 提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助词,表停顿。其:指示代词,那。铮铮:拟声词。一般指金属互相敲击的声音,这里形容琵琶声清脆动听。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其:指示代词,那个。倡女:歌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穆、曹二善才,当时京城著名的两位琵琶师。善才,唐代琵琶师的通称。悯然:忧郁的样子。出官:由京外任。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然,助词,形容词词尾。感:后省略介词“于”。表被动。斯:指示代词,这个。是:指示代词,这。始:副词,才。因:连词,表承接,于是。为:动词,写。长句:指七言诗。,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四译文白对译,一,二,一、课文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三,一,二,1.在琵琶女演奏之前,作者先写她调弦的动作和神情,这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解析:这一节主要写琵琶女的弹奏美妙动人,各种表现手法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先写她调弦的动作和神情也不例外。 参考答案:这样写对下文描写琵琶女弹奏起到了铺垫和烘托的作用。这种铺垫和烘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调弦已十分动听,正式的弹奏更不用说了;二是琵琶女弹奏乐曲的感人,未成曲调已有情,弹奏中间自然更有情了。,三,一,二,2.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不同填空。 (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 ; (2)“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 ; (3)“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 ; (4)“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 。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鉴赏评价能力,能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来揣摩比喻手法所产生的修辞效果。 参考答案:(1)粗重 (2) 轻细 (3)流畅 (4)冷涩,三,一,二,3.这部分文字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请谈一谈比喻的修辞手法在其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解析:古代许多诗文大家在描写音乐的时候,总是将无形的音乐形象化,通过比喻,以形喻声,以形绘声,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其在丰富的想象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将抽象无形的音乐变得有形可感,不仅写出了声音的轻重、快慢、高亢、低回与呜咽,而且写出了不同的音色和音量,复杂而有层次,表现了琵琶女内心的情感起伏。,三,一,二,4.下列对这节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这一节没有写对话。其实人们之间肯定有交谈,关于琵琶女也只是用“欲语迟”“千呼万唤”带过,这样处理是为了集中描写琵琶女的演奏。 B.这一节没有写琵琶女的容貌。她应该是风韵犹存的,或者她的愁容、她的憔悴。没有写这些是为了更突出她演奏的高超技艺。 C.这一节没有写众人。其实船上还有客人,也还应该有船夫和仆人。诗人只以主述者置身其间并传达感受,是为了突出中心事件和主体形象。 D.这一节没有写其他的船只。江面上不可能只有这“东船西舫”两只船,但没有写这些,这是为了渲染一派宁静沉寂的气氛。 E.邀请琵琶女,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这说明琵琶女依然保留着年少时的傲慢,对一般的邀请者不屑一顾。,三,一,二,解析:D项,“东船西舫”就是周围的船只。这么多船只上的人都沉浸在音乐的艺术境界中,同船的诗人与朋友自不待言了。E项,应为“准确地写出了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的腼腆羞涩”。 答案:DE,三,一,二,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6题。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注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写了五首放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五首奉和。君:指元稹。,三,一,二,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 B.“赠君一法决狐疑”中的“一法”,不是“钻龟”“祝蓍”,而是“三日”“七年”,即时间。 C.“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两句是说周公忠心耿耿但害怕别人说他篡权,王莽“谦恭”但时间不长。 D.“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玉”“材”均指人才。即要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才会知道。 E.“试玉” “辨材” 指周公、王莽的例子,既是论点,又是论据,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味。,三,一,二,解析:C项,应为“周公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是假;王莽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D项,应是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答案:CD,三,一,二,6.结合诗的颈联,简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解析:诗歌的颈联是典型的议论,这与一般诗歌的写景抒情手法有明显不同。从整首诗来看,这首诗也不是一般的抒情诗,而是融入了议论和说理,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悉。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在表现手法上,以议论为诗,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诗的颈联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极通俗地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诗歌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味。,三,一,二,三,三、语言运用 7.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调离九江不久,就有人在浔阳建亭纪念。白居易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 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下联写九江人民对白居易的深情厚谊。请你也拟写一副对联,把对琵琶行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解析:拟写对联时要根据题干的提示,从诗的内容、人物的命运以及主题方面去思考。 答案:示例(1)浔阳江上琵琶语,海角天涯沦落人。 (2)大弦嘈嘈,诉说天下悲愤事;小弦切切,倾吐四海哀伤情。,一,二,三,8.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 它在艺术上的成功还在于运用了优美鲜明的、有音乐感的语言 用视觉的形象来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 唱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心声 琵琶行一诗通过写琵琶女生活的不幸 萧瑟秋风的自然景色和离情别绪,使作品更加感人 结合诗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击 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 这些本来郁积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于诗中,一,二,三,解析:首先要通读材料,理解思路,材料主要从琵琶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进行阐述。从艺术形式方面介绍,其余为内容方面。先说内容后说艺术。为总说,紧随后。“唱出了”“心声”引领句。的顺序根据逻辑可排为。的顺序可根据“艺术上的成功”“音乐感的语言”和“用视觉”“听觉”来判断;而应在最后。 答案:,技法指导 联想和想象在作文中的运用 类比性联想使本体的特征更突出,语言生动形象;对比性联想使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补充式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使读者产生共鸣。 一、类比性联想 我们在描写景物、刻画人物时,除了对本体进行正面的细致的描绘外,还可以通过联想,联想到与本体特征类似的事物,用这些类似的事物和本体做比喻,使本体的特征更突出,语言生动形象。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荷塘里的月色,月光下的荷塘,氤氲着浓郁的诗意。作家写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刚出浴的美人”;缕缕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因为恰到好处地使用了联想,这些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带给读者别样的情趣。,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二、对比性联想 我们在描写画面、叙述事情时,还可以联想与本体特征相反的事物,用这些事物与本体做对比,使本体的特征更加突出,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如丰子恺的杨柳,其中写道:“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 这一段文字,丰子恺写杨柳的特征,不仅是对杨柳万枝千条“下垂”特征的正面描述,还联想到只知道一味向上,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的其他花木,如牡丹、红杏等,这一对比联想,既丰富了内容,又更加突出地表现了杨柳之难得,难得的高而不忘本的高尚品性。,技法借鉴,主题阅读,三、补充式想象 我们在作文中要表达情感,而情感又很抽象,很难加以描绘,只靠一般的描写也不足以传达。因为一味地说悲说乐,未必有多少人感动。如果我们运用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很自然地就会与读者产生共鸣,打动人心。,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对点小练 请选取一段名曲,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写出听曲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写作示例我凝听着红旗颂这首名曲,乐曲的旋律如波涛汹涌的海浪撞击着我的五脏六腑,如暴风骤雨将我的灵魂荡涤得一尘不染。在乐曲声激越处,我的眼前好像有无数面红旗漫天飞舞,耳边嘹亮的号角声像闪电、像雄鹰划破乌云翻滚的天空,使我不由得热血沸腾。什么风花雪月、低吟浅唱的曲调,在这样的旋律面前,都仿佛山间溪流相比于浩浩江河,百尺土丘相比于莽莽雄峰,全部显出了幼稚、浅薄和无聊的本质,一切的郁闷、烦恼、贪欲、嗔痴、自恋,统统都显现出卑劣低俗。在音乐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感受到了世界的浩荡伟岸,感受到了一股真正的正气、勇气和斗志。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就静下心来聆听这首红旗颂,它会带给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力量,带给我渡过所有难关的勇气!,文字里的音乐 名句诵读 1.铿铿锵锵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牛殳方响歌) 2.唯羡风流田太守,小金铃子耳边鸣。(张祜王家五弦) 3.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4.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 5.第五弦声最掩抑,陇水冻咽流不得。(白居易五弦弹)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8.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韩愈听颖师弹琴),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素材趣读 1.金庸笑傲江湖对箫声的描写 琴音似止未止之际,却有一二下极低极细的箫声在琴音旁响了起来。回旋婉转,箫声渐响,恰似吹箫人一面吹,一面慢慢走近。箫声清丽,忽高忽低,忽轻忽响,低到极处之际,几个盘旋之后,又再低沉下去,虽极低极细,每个音节仍清晰可闻。渐渐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渐渐地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但闻雨声潇潇,一片凄凉肃杀之象,细雨绵绵,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箫声停顿良久,众人这才如梦初醒。,技法借鉴,主题阅读,2.屠格涅夫猎人笔记对歌声的描写 他唱着,他的歌声的每一个音都给人一种亲切和无际广大的感觉,仿佛熟悉的草原一望无际地展开在你前面一样。我觉得泪水在心中沸腾,从眼睛里涌出,忽然一个暗哑的、隐忍的哭声使我大吃一惊我回头一看,酒保的妻子把胸脯贴在窗上,在那里哭。雅科夫急速地向她一瞥,唱得比以前更加响亮,更加甘美了,尼古拉伊凡内奇低下了头,眨眼把脸扭向一旁浑身软化了的糊涂虫呆呆地张开了嘴巴站着;那个穿灰色长袍的农人悄悄地在屋角啜泣,悲戚地低语着,摇着头;连野老爷的铁一般的脸上,紧紧的靠拢的眉毛下面,也慢慢地流出大粒的眼泪来;包工师把紧握的拳头放在额前,身体一动也不动要不是雅科夫在一个很高的、特别尖细的音上仿佛嗓子崩裂了似的突然结束,我真不知道全体听众的苦闷怎样才能解决呢。没有一个人喊一声,甚至没有一个人动一动;大家都仿佛在等待着,是否他还要唱,技法借鉴,主题阅读,技法借鉴,主题阅读,“风乍起,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国贸)考前冲刺测试卷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
- 202年护士康复护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会计差错更正全真模拟试题集
- 自考专业(国贸)高频难、易错点题附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营养护理学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经题型强化题库:语文综合测试题
- 2025年专业摄影师高级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及答案试卷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理念辨析高频考点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花艺师职业资格考试花卉设计理念真题模拟训练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得体表达》训练试题库
- 污泥运输合同范本
- DBJ04T 289-2020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 开学防自然灾害 反毒品安全主题班会 课件
- 运输车辆司机安全培训考试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 视频制作及推广合同
-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焊工技师考试题(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 【零碳园区】绿色低碳工业园区自评价及第三方评价报告
- 手术室工作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 大讲堂实施方案
- 战略管理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华南理工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