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4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教案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并据此解释相关的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能够运用 1 月、 7 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4根据相关图表准确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 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重点、难点: 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及对气候的影响。 2 / 14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3判断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正确分析其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课时: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复习回顾】 ( 1)请同学在板图 1 中写出 A、 B 两点地面及高空的高低气压状况,并画出 A、 B 两点间高空及地面的风向。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2)板图 2 是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请同学在3 / 14 图中分别画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 A 点的风向。画完后请学生回答: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是什么?在运动的地球上南北半球风向偏转的规律是什么?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 二战 ” 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想一想】大家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 “ 飘 ” 洋过海,不远万里 来到美国的吗? 【板书】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指导看书】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 P33 第一段,思考: 1大气运动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意义? 4 / 14 2什么是大气环流? 【学生回答】略。 【板书】一、大气环流 由于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的差异,导致高低纬度间产生热量的差异,会驱使大气不断地运动。 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 【转承】 “ 大气环流是怎样形成的呢? ” 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板书】 二、三圈环流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第一步假设: 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 PPT 演示】单圈环流的形成。 5 / 14 在地球上,赤道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形成低压,而两极地区冷,形成高压,空气在赤道地区受热上升(红箭头向上指) 到高空形成高气压 ,极地空气冷却下沉 (蓝箭头向下指 ) 高空形成低气压 ,赤道大气由高空流向极地(红箭头向北弯,用胶条与蓝箭头底部相连),极地大气则由地面流向赤道(蓝箭头向南弯,并用胶条固定在地球仪上),形成单圈环流。 【板书】 1冷热不均使其动 ,形成单圈环流 由于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多少不均,高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少,而低纬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多,这样高低纬度间产生了温度差异,形成了一个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33 的活动部分,思考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是否能够维持?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因为地球实际是在不停的运动的。 【教师总结,继续启发】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运动的地球上大气受几个力的作用? 6 / 14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下面我们仍然假设地 表均匀,来研究在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下,大气环流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请看 PPT。 【教师演示】 第二步假设: 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点赤道(不移动)。 【讲解】首先,讲解低纬环流的形成:赤道地区空气因受热而上升,致使赤道上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可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称为赤道气压带。而极地地区空气因冷却而下沉,致使极地上空形成低气压,地面形成高气压。这样,高空的水平气压气压梯度力就是由赤道指向极地(启发学生思考得出)。设计如下的师生问答。 【启发提问】空气由赤道流向 北极,将形成什么风向的风? 【学生回答】南风。 7 / 14 【启发提问】风能一直向北吹吗? 【学生回答】要受到地转偏力的影响。 【启发提问】风向要怎样?向哪偏转?偏转为什么风? 【学生回答】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备注:教师用手势或身体表示) 【启发提问】高空的磨擦力大小? 【学生回答】小。(备注:教师进一步指出:可忽略为零)。 【启发提问】因此,南风最终会偏成什么风? 【学生回答】西风。 【启发提问】回答得很好。正是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纬 30 附近南风偏转为北风。这样,赤道流向极地的气流还能北上吗? 【学生回答】不能。 8 / 14 【启发提问】那会怎样呢?(要启发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下沉。 【启发提问】对。气流最终在北纬 30 附近下沉。那么,30 附近的近地面的气压将会怎样? 【学生回答】升高。 【启发提问】形成高气压,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这样,大气就要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南北流出。能沿直线运动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启发提问】非常正确。(演示并引导学生画出东北信风、东南信风 )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就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 【启发提问】通过以上的分析,思考地球上共形成了几个环流圈呢?分别是什么? 9 / 14 【学生回答】有三个,即: A低纬环流圈 B中纬环流圈 c高纬环流圈。 【板书】 2地球自转使其偏,形成三圈环流 【总结概括】由于大气环流,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依次是(指挂图):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启发 提问】在高低气压带之间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存在,于是在全球近地面形成了六个风带,你能否根据高低气压状况,画出风向?如果在南半球风向如何?找一同学将风向画到示意图上。 【总结】它们的名称从北往南分别是(指挂图):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东北)信风带、低纬(东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板书】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10 / 14 【想一想】现在大家知道这些氢气球炸弹是如何 “ 飘 ” 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的吗? 【学生回答】略。 【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如果只考虑 冷热不均造成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应该形成单圈环流的大气运动;但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发生偏转,形成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对地理环境影响较大的是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下面我们列表比较这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分布、成因、特征等。 ( 1)全球的气压带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特征 气流 性质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 (0) 附近 11 / 14 热力原因:终年受热,气流上升 热低压 上升 湿热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 30 附近 动力原因:高空气流聚集,被迫下沉 热高压 下 沉 干热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 60 附近 动力原因:冷暖气流相遇,暖空气爬升 冷低压 上升 温湿 极地高气压带 两极 (南北纬 90) 附近 热力原因:终年寒冷,气流下沉 冷高压 下沉 冷干 12 / 14 ( 2)全球的风带 风带 分布 风向 性质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燥 中纬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 13 / 14 东 北风 东南风 冷干 【转承】地球主要有哪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啊? 【学生回答】略。 【转承】对,是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运动形式。哪位同学能够说出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启发提问】请同学们读课本 P35 图 2 11,讨论此图说明了什么问题?分析形成原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生回答】略。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季节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崇明区危化品运输车辆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产抵押贷款买卖合同书
- 2025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铜管材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防雷接地施工及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版风机租赁与销售一体化服务合同模板
- 2025版个人二手房买卖协议含房屋质量保证期限及维修责任
- 2025版葡萄酒线上线下联合促销销售合同
- 2025版柴油市场调查与分析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海上货物运输合同-集装箱运输管理及安全协议
- 广西田林八渡金矿 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 (2025)新《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附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度旅游景区安全生产管理协议3篇
-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
-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与写作教学整合策略探究
- 知识产权保护与监测管理制度
- 新版FMEA第五版2019版FMEA:设计DFMEA全解
- 腹膜透析护理查房
- 2024年设备监理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电力增容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信息技术项目技术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