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对探究活动进行设计。3.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新知导学,达标检测,内容索引,新知导学,1.概念:是指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进行的扩散。2.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一、渗透作用,水,半透膜(或选择透过性膜),浓度差,有一层,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条件,3.渗透作用发生的原理(1)以半透膜为界面,单位体积清水中的水分子数蔗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所以在单位时间内由清水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分子数由蔗糖溶液进,多于,多于,清水的水分子数。因此,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的液面会。(2)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浓度溶液向浓度溶液扩散。,上升,低,高,例1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A.1丙;2甲;3乙B.1乙;2甲;3丙C.1甲;2乙;3丙D.1丙;2乙;3甲,答案,解析,解析甲、乙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体积相同,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故甲、乙漏斗液面高度最终一样高,甲的半透膜面积是乙的两倍,达到同一高度所需时间更短,因此甲对应曲线2,乙对应曲线3,则丙对应曲线1。,例2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的浓度大于溶液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的浓度与溶液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和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解析在图乙中,高出液面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与渗透压达到平衡,此时即漏斗内液体的浓度应比溶液的浓度高。,答案,解析,有关渗透作用的三个误区,(1)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而不是单向运动,观测到的现象是由双向水分子运动的差别所导致的液面改变。(2)当半透膜两侧的溶液达到平衡时,是指两侧的水分子运动达到平衡,而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一定相同,两侧的液面高度也不一定相同。(3)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此处的浓度是指物质的量浓度,是单位体积中微粒的多少,不是质量分数。,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细胞膜,细胞质,皱缩,不变,2.植物细胞的渗透系统(1)半透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_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称为,,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2)浓度差: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植物液泡内部的,当它和外界溶液有浓度差时,发生吸水或失水。(3)原理和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现象。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现象。,液泡,原生质层,细胞质,细胞液,大于,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小于,例3若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一定条件下,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D.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不发生渗透作用,答案,解析,解析植物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发生渗透吸水;活细胞处于外界溶液中,渗透作用就会发生,即当溶液浓度甲乙时,也发生渗透作用,此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实验原理(1)植物细胞的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原生质层的伸缩性细胞壁的伸缩性。(2)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细胞,原生质层发生_。(3)外界溶液浓度b,细胞渗透吸水B.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ab,细胞渗透失水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该细胞可能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如C项),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后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如B项),也可能正处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如A项)。,答案,解析,答案,例5用0.5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分别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10min,三组细胞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a曲线为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B.a、b、c三组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相同C.若将细胞转移到蒸馏水中,有两组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若实验继续进行,只有一组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解析,解析分析图示可知,a、b、c的细胞体积依次减小,说明失水量依次增大,0.5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比0.3g/mL中的失水多,故a曲线不是0.5g/mL蔗糖溶液处理组;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洋葱细胞失水的方式都是渗透失水;将细胞转移到蒸馏水中,0.3g/mL蔗糖溶液、一定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的细胞,能够吸收外界的水分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0.5g/mL蔗糖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尿素是小分子,可进入细胞,从而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蔗糖不能被吸收进入细胞液,细胞不会自动复原。,从溶液角度分析质壁分离及复原,(1)在一定浓度的溶液(溶质不能穿膜)中只发生质壁分离现象。(2)在一定浓度的溶液(溶质可穿膜)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可自动复原,如甘油、尿素、乙二醇、KNO3溶液等。(3)在高浓度溶液中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溶液浓度过高时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4)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溶液。,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1.番茄和水稻吸收离子的比较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含Mg2、Ca2和的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示反映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量。即植物细胞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有性。,不同,不同,选择,(2)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和番茄培养液中浓度超过初始浓度的原因是什么?_,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率比吸收Ca2、Mg2的大,造成培养液中Ca2、,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浓度比血液中高2025倍,说明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时从浓度向浓度运输。3.结论细胞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具有性,这种特性是通过实现的,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膜。,选择,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高,例6将等量的、微量的、K、Ca2共同置于100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根对水的吸收和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根吸收矿质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A.只有B.只有C.只有D.都正确,答案,解析,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水没有减少,而矿质离子不同程度的减少,所以根吸收水和吸收矿质离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且不同矿质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表中不能看出根尖对矿质离子的吸收是否受温度的影响。,膨胀,质壁分离复原,浓度差,半透膜,质壁分离,学习小结,涨破,皱缩,原生质,小,选择透过性,层,达标检测,1.下列叙述,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发生渗透作用的两个条件是存在半透膜、膜两侧存在浓度差()(2)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进行的是双向运动()(3)成熟红细胞在低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吸水涨破()(4)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5)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细胞液颜色变浅()(6)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跨膜运输都必须是顺相对含量梯度进行的()(7)同一细胞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不同,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1,2,3,4,5,(8)用培养液培养植物,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都比初始浓度低()(9)动植物细胞都能吸水涨破()(10)水分子、离子、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答案,1,2,3,4,5,2.如图甲烧杯中是5%的淀粉液,图乙烧杯中是5%的葡萄糖液,将装有蒸馏水的透析袋分别放入图甲、乙烧杯中(水和葡萄糖分子能通过透析袋的膜)放置一小时后A.图甲烧杯中透析袋外的淀粉液浓度不变B.图乙烧杯中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液浓度降低C.图甲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加入碘液后呈蓝色D.图乙烧杯中透析袋内的液体加入斐林试剂后呈砖红色,1,2,3,4,5,答案,解析,1,2,3,4,5,解析图甲烧杯中透析袋外的淀粉液浓度大于透析袋内蒸馏水的浓度,由于淀粉不可以通过透析袋,所以水分子从透析袋出来进入烧杯,导致透析袋外的淀粉液浓度降低,A错误;图乙烧杯中透析袋外的葡萄糖可以进入透析袋,而透析袋内的水分子可以出来进入烧杯,所以烧杯中水分子增多,葡萄糖分子减少,则图乙烧杯中透析袋外的葡萄糖液浓度降低,B正确;由于淀粉不可以通过透析袋,所以图甲烧杯中透析袋内没有淀粉,加入碘液后不会出现蓝色,C错误;图乙烧杯中葡萄糖可以进入透析袋,葡萄糖是还原糖,所以图乙烧杯加入斐林试剂后需水浴加热才可以变成砖红色,D错误。,3.(2018成都模拟)五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幼根与物种A的幼根分别放入甲戊五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数小时后,取出称重,重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关于该实验结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2,3,4,5,答案,解析,A.与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等渗的溶液是甲溶液B.马铃薯比物种A更耐旱C.物种A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D.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浓度最大的是乙溶液,1,2,3,4,5,解析在甲溶液中,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不变,说明马铃薯吸水和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甲溶液是马铃薯幼根细胞液的等渗溶液,A正确;由图可知,马铃薯吸水能力比物种A强,所以马铃薯更耐干旱,B正确;幼根细胞的发育程度不同,因此物种A幼根的细胞在甲浓度溶液中不一定会发生明显的质壁分离,C错误;在这五种蔗糖溶液中,乙溶液中的马铃薯幼根细胞的重量减少最大,说明乙溶液的浓度最大,D正确。,4.当你连续吃咸菜时,你的口腔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其原因是A.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1,2,3,4,5,答案,解析,解析连续吃咸菜,口腔黏膜细胞质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水,使口腔黏膜出现干涩感觉。,1,2,3,4,5,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下实验材料做相关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答案,解析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其紫色液泡便于观察。,(1)用上述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应选择的最佳实验材料是_(填序号)。,解析,1,2,3,4,5,(2)在观察质壁分离实验中,将取自同一材料同一区域的三个细胞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结果分别如下图1、2、3所示,这三种蔗糖溶液的浓度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训室教育培训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延安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印刷企业岗前培训
- 社区保密文件培训
- 湖南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四川省重点中学化学九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吉林省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金融分析师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智慧审计数字化场景DeepSeek+AI智算一体机设计方案
- 机械清扫队管理制度
- 第16课《田忌赛马》课件
- 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2025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20学时题库及答案
- 普洱茶考试题及答案
- 节目演出安全协议书
- 酒店物件赔偿协议书
- 职业技能考评员培训课件
- 基于视觉的增强现实虚实注册技术:原理、挑战与突破
- 护士职业暴露与防护 课件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竞赛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