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3页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4页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 作者:肖红亚转贴自:转载点击数: 151 爱如茉莉教学案例及反思 肖红亚 案例记录: 一:激情复习导入: 1、【点击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爱如茉莉,如饮山泉,品尝到清淡中的丝丝甜意,父母之间的真爱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 生:读题目 2、理清文章思路。 师:课文三次写到了茉莉,作者分别是这样描写的:【 点击多媒体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清香弥漫 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通过比较看出作者对茉莉的感受有什么变化? 生: “ 平淡无奇 ” 一词看出作者开始对茉莉花不以为然;后来觉得它 “ 清香弥漫 ” ,渐渐喜爱上茉莉;最后茉莉2 / 13 在作者心中变得更加 “ 洁白纯净、散发出缕缕幽香 ” ,袅袅地钻进心中。) 师:作者对茉莉花的感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问题是思维的发动 机。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文章的隐含的线索,使学生在探求 “ 爱 ” 和 “ 茉莉 ” 之间的关系时思路更加清晰,更易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精读课文,品味真情。 板块一 1、师:认真读读 6-8 小节,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圈画出来,在心有所动的地方写上简要的批注。【出示】 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 “ 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 吃不下去的。 ” 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2、学生自读,写批注,交流。 师:谁先来说说? 生:(读整段话)我从这段话看出妈妈很关心爸爸。 3 / 13 师: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尤其深刻? 生:我从 “ 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 这句话中感受到的。 师:妈妈的病怎样?【点红 “ 虚弱的声音 ” 】 生:妈妈正在生病,是急病。 师:病中的妈妈想到的是什么?再读这句话,尤其留意其 中重点的词语。 生:我从 “ 记住 ” 一词看出,在妈妈心里,让爸爸安心地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比自己的病还要重要。妈妈再三的嘱咐我,是为了让我记住。 生:我从 “ 等他吃完了 ” 看出在妈妈心里,自己的病不比一碗饺子重要,要让风尘仆仆的丈夫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生:我从 “ 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 看出妈妈是了解丈夫的,知道丈夫对自己的关心胜过一切,要是丈夫知道自己生病了,是什么事也没心思做的。 师:你们能通过对语言体会,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很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生多层次朗读。 师总结:病中的妈妈最挂念的是爸爸。【板书】病中的挂念 “ 言为心声 ” ,一句朴素的话语流露妈妈对爸爸的挂念。 4 / 13 ( 3)、引读: “ 然而 ” 生读: “ 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 师: “ 直奔 ” 一词你感受到什么? 生:妈妈的健康超过任何事情,心情非常急切,读句子。) 师: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病了? 生:爸爸也许是从饺子上看出来的,自己包的饺子和买的饺子是不一样的。 生:爸爸可能从我的神情上看 出来的。 生:爸爸了解妈妈,平时出差归来,妈妈一定守候在家里,给他做好吃的,最爱吃的是饺子。现在家里的情况告诉自己,一定是出事了。 师:妈妈尽力瞒着自己的病情,爸爸却一看就知道妈妈生病了,有句唐诗说得好: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板书】:急切的脚步流露出爸爸对妈妈的一片真情。读句子 板块二 1、师总结学法:爱就在这些平淡朴素的生活细节中。接下来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的剩余部分,注意通过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茉莉般的 爱。 5 / 13 以板块一为基础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然后循序渐进地运用,使学生有法可依。 2、结合学生交流 出示 1: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生:我从 “ 紧握着的双手 ” 中看出爸爸对妈妈的关心爱护。 师:学习课文常常要联系上下文,从文中找找看,说说爸爸为什么这样做? 生:读句子。 师:【出示 “ 我夜里睡得沉 ” 】读一读,说说爸爸为什么 这样做? 生: “ 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 看出在爸爸心里,妈妈的健康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哪怕自己再累也要照顾好她。 生: “ 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 ” 看出爸爸了解妻子对自己的体贴,知道她为了让自己多睡会儿,是不肯叫醒自己的。 师点评:【板书】紧握着的手,行为心表,紧握着的手便流露出爸爸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6 / 13 师:这段话中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真爱?尤其注意人物的表情。【点红 “ 恬静的微笑 ” 】 生读:恬静的微笑 师: “ 恬静的微笑 ” 流露出妈妈怎样的内心世界? 生:她看到了爸爸这样尽心照顾自己,感到非常幸福。 生:妈妈身体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因为有了爸爸的悉心照顾,心里感到幸福的。所以脸上露出恬静的微笑。 师:【板书】恬静的微笑 师:因为有爱,睡梦中爸爸依然紧抓着妈妈的手 【配乐读】 因为有爱,病痛中妈妈脸上挂着恬静的微笑 【配乐读句】 因为有爱,阳光也动情 【出示下句】 出示 2: 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精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 的芬芳与光泽里。 师:认真读读,一个 “ 探 ” 字写出了什么? 生:阳光也有感情,也不愿打扰爸爸妈妈,不愿破坏眼前温馨的画面。 师:是的,景物是内心感受的写照。 7 / 13 生【配乐读】 师:读着读着,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在我们心中涌起? 生:感动。 师:因为真爱最能打动人心,把你的感动读出来。 生:震撼。 师:这是爱的力量。爱能震撼人的心灵,爱能照亮整个世界。也请你把感受读出来。 生再读。 师:听了你动情的朗读,我们似 乎闻到了真情的芬芳,有一种动人的旋律在我们耳边悠然响起。 师:谁接着说?(学生自主交流。) 略 生: “ 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 看出妈妈也很爱爸爸。 师: “ 手脚麻木 ” 告诉我们什么? 生:妈妈在病中,为了让爸爸能多睡会儿,忍耐着,心甘情愿地付出。 师:让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一幕:【出示】 “ 当我推开病房的门, ” 师: “ 这恬静的微笑里 ” 现在我们知道妈妈此刻手脚麻木,刚才我们感受到妈妈是很幸福的,那么这是装出来德8 / 13 吗? 生:妈妈为劳累的丈夫能在病床边香甜的睡觉,心里特别安慰。这 “ 恬静的微笑 ” 是真情流露,不是装出来的。 师:爸爸妈妈都不顾自己的身体,真心为对方着想,结果两人身体都不舒服,这真是甜蜜的误会。 ( 3)师: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映儿心中对茉莉花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出示】 出示 4 “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 师:请一 生读,【逐渐点红】开始映儿以为,真爱不应该像茉莉一样平淡无奇,在目睹爸爸妈妈之间的爱之后,在映儿心中,对茉莉花有了怎样全新的认识? 生:更加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读】 师:在我们心中对茉莉花、对真爱有了怎样全新的认识? 生:我们体会到了真爱就像茉莉一样平淡、朴素而真实,那么洁白纯净,带着缕缕幽香。 【配乐读】 师:我们也真切地体会到 “ 如茉莉一般的爱 ” 才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天长地久的爱。茉莉花的旋律在我们心中9 / 13 静静流淌。 【配乐读】 这样的讨论,在进行细节的品味之后,联系上下文感悟文章的主旨,即见树木,也见森林。 出示 5 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生:个别读小组读,齐读。 四:归纳提炼,积累语言。 师:开始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和映儿一样对 “ 爱是什么? ” 存在疑问,请大家读读这些板书? 生:爱是病中的挂念 /爱是急切的脚步 /爱是恬静的微笑/爱是紧握着的双手 师:爱就在这些平淡朴素的生活细节中。(加 “” )结合刚才的交流,或是 生活中的感悟,说说在你的心中,爱是什么 =?请给这首小诗再补充几句。 学生练写,交流。 生:爱是生日时点燃的那支蜡烛。 生:爱是回家时递上的一双拖鞋。 生:爱是共同的脚步。 生:爱是温暖的被子。 生:爱是一个煎鸡蛋。 10 / 13 师:结合同学们的交流和老师自己的感受,编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出示: 爱 爱是热腾腾的饺子, 爱是美丽的谎言。 爱是急切的脚步, 爱是病中的挂念。 爱是亲密的牵手, 爱是细心的呵护, 爱是恬静的微笑, 爱是对亲人的片片思念。 爱就一个字, 却是人世界最美丽的语言。 【配乐朗读】 五、作业 1、爱有不同的表现,在不同的人心中,对爱的感受也不同,以 “ 爱如(),() ” 的句式,写写你心目中的爱。 11 / 13 设计思路及教后反思: 从知道要上评优课开始,就酝酿着,准备着,想着该怎样设计出新颖的流程,怎样把握 教材学习的重点,怎样写出富有诗意的引导语言。课文是爱如茉莉,有薛法根这样的名师上同题课在前,所以觉得最大的难题就是怎样突破他的经典设计。 但是,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必定是经过反复琢磨推敲,必定有其高人之处。再怎么挖空心思,他的两个精华 “ 关注细节 ” 、 “ 感受语言 ” 依然成为难以逾越的高峰。 好吧,把目标定得低一点,不必超越,向他学习,能用的拿来一用。在不断地研究教材,不断地研究薛大师的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尤其是结合我们身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觉得 “ 感受语言 ” 不必和 “ 关注细节 ” 割裂开来。最后教学设计中定下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关注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茉莉般的爱。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关注细节 ” 就是在 “ 感受语言 ” 。 第一次试教,对教学设计不熟,一直关注的是自己,一节课磕磕碰碰上下来,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的发言没有很好地做出回应,说白了,就是预设不够充分。另外,还有两处景物描写的难点没有很好地突破。 12 / 13 接下来的时间,一边在心中模拟着学生可能会说的话,一边播放着自己设计的课件。渐渐的,对每个环节学生的交流情况逐渐心中 有数起来;对两处景物描写的内容,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尽情朗读的过程中,我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所感动。我豁然开朗,像这样抒情性的景物描写,不必让学生拘泥在一个字或一个词中,就让学生像我一样,在音乐的渲染下尽情地读。语言的分量,真爱的魅力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学生的心里。语言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多了会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第二次第三次的试教,证明这些修改是有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围之中,时时被真爱打动着。 “ 教学相长 ” ,说的不错,学生的发言有许多闪光之处,激发出我的激 情和灵感。比如对于 “ 记住 ” 一词的理解,有个女生说: “ 这件事在妈妈心中是很重要的,才会要女儿记住。 ” 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我抓住 “ 怎样的事情才会要别人记住 ” 一点,引导学生发散开去,很好地理解了这个词语。 评优课结束了,以第二的名次没能出线,虽然遗憾,但是觉得收获还是很大。教学设计修改到第八稿,厚厚的一摞,见证了我思想和教学水平的锤炼过程。 在真爱要不要由夫妻之间的感情,延伸到大爱的层面,我选择了 “ 不 ” 。因为我觉得,教材中诸如 “ 同学之爱 ” 、13 / 13 “ 师生之爱 ” 、 “ 父母与子女之爱 ” 的题材很多,不必在一篇 课文中面面俱到,一网打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