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刘长锋).doc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刘长锋).doc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刘长锋).doc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刘长锋).doc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刘长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长锋,江苏省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刘长锋(江苏省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222345)本课是一首苏轼的豪放词代表之作,突出地体现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也突出地体现了苏轼思想的内在矛盾。为了深刻了解、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其风格,特作如下设计:一、指导思想(一)注重诵读学习本词时,首先要注重诵读。通过多次诵读,体会诗词的意境,进而体会诗词的风格。诗词曲都是有韵律的,诵读时可以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感受诗词曲的韵味;也可以先由学生读,然后让学生加以点评,再让学生读;也可以先教师示范读,让学生体会,再让学生跟读;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不管怎么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作者表现于字里行间的情感。诗词曲本身都是文情并茂,诵读要做到声情并茂。要通过诵读达到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风格来,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声音这一媒介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二)知人论世理解诗文要知人论世。“诗言志。”要理解作者的情感思想,就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及其遭遇,如此方能进入作者的心理世界,了解作者所思所想。尤其是苏轼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理想与现实形成强大的反差,其境遇与其抱负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矛盾就鲜明地体现在苏轼的作品之中。(三)注重诗词本身的理解与挖掘王国维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对于诗词曲的理解,要注重挖掘作品中的意象、景物描写,理解其意蕴,分析诗词曲之中的相关词语,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当、巧妙。(四)结合相关诗文,辅助理解作者的思想在某个历史时期会突出地体现在相关的诗文之中,不仅如此,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情感、态度。有鉴于此,在学习本词之时,还要结合前后赤壁赋、江城子密州出猎以及杜牧赤壁等诗文,加强学生对于本词的理解。(五)课前补充相关诗词的知识就像欣赏歌曲必须懂得音律一样,对于诗词曲的欣赏、学习,学生也必须懂得一些至少是了解一些关于诗词曲的格律、平仄、用韵等方面的知识。为此,我专门找时间为学生讲解、介绍了一些关于诗词曲的知识,使学生不光能体会诗词曲的思想内涵,还要能体会其节奏美、韵律美,了解词曲的词调、曲调(平仄、用韵)对于抒情的作用,就像音乐的曲调(C、D、E、F、G、A、B)调以及各调的大调与小调、降调与升调等,它们各自规定了乐曲或歌曲的节奏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的格调,这种格调是愉悦、轻松、欢快还是悲伤、压抑、沉闷、伤感,是柔和还是激烈,是秀美还是壮美给学生播放关栋天演唱的赤壁怀古、刘桂娟演唱的声声慢、包美圣演唱的雨霖铃,让学生从总体上体会婉约、豪放两种风格。(六)课后拓展延伸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文学作品的不同风格通过比较体现出来,同一风格的文学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思想情感,因此,比较是最好的鉴赏方法。同为苏轼之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大相径庭,风格迥异,前者感情真挚、凄婉痛绝,而后者激昂慷慨、豪放、伤感、旷达;同样是豪放词作,同为苏轼的词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就有所不同;同为怀古之作,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有所不同;同为热血男儿立志报国之作,岳飞的满江红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所不同。同样风格的词作,有大同也有小异,异同通过比较呈现出来。因此必须注重比较阅读。(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本词的豪放风格。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适当加以引导、指点,加深并强化学生的认识、体验。二、教学目标(一)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二)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三)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三、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二)难点: 1.赤壁怀古的豪放词风;2.正确理解“人生如梦”所表达的思想情绪。四、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讨论法、比较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播放关栋天所唱的赤壁怀古,学生说出听后的感受。(三)了解相关的写作背景(四)诵读、领会本词的情感基调1. 出示ppt,指点学生诵读要求:6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 然后几名学生朗读,并让学生对照要求进行点评,然后教师点评。2. 教师示范诵读(同时运用手势加强情感的表达),学生听老师诵读、领会。3. 出示诵读本词的情感基调:n 【高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n 【低徊,平稳过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n 【激昂慷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n 【热烈奔放】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nn 【舒缓】遥想公瑾当年,n 【渐紧渐烈】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n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n 【沉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n 【沉静,旷远】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4. 师领读,学生跟读。(五)探究文本1. 一学生读上阕。出示:上阕主要写景,找出写景之句。A明确: 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 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B明确:作者抓住江岸悬崖、陡壁、怒涛、浪花等可视性极强的形象,描绘了惊心动魄、紧张激烈、蔚为壮观的奇险画面。为我们营造了雄奇壮阔的意境。(意思表达出来即可,不拘泥于固定词语)3. 作者从眼前之景生发了什么样的感慨?这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B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赞美大好江山,抒发豪迈之情。作用在于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引出下阕的咏史怀古(对英雄人物的描写)。4. 齐读下阕,问:下阕塑造了哪两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由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讨论后回答) B 明确:仰慕英雄感慨自己周瑜:少年得志,风流儒雅,年轻有为, 指挥若定,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苏轼:官场失意,仕途坎坷,韶华不再, 功业未就,壮志未酬5. 作者写周瑜,为什么还要写小乔?用意何在? B(提示:杜牧有赤壁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学生讨论后回答)参考:自古美人配英雄,将美女小乔与年轻有为的大将周瑜放在一起来写,美女英雄相得益彰;自古英雄爱美人,爱美人更爱江山。为美人而战,其志在小;为江山而战,其志在大。两者兼顾,自然更好地表达出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6. 由此我们如何理解本词的豪放风格? B(提示:从背景、意境、人物、情感等几方面考虑)背景:大江、千古、故垒、三国、赤壁场景壮阔意境:江山如画雄奇壮美人物:周瑜奋发有为,指挥若定大将风范情感:化感慨为乐观旷达7. 百家争鸣对于词尾“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慨。封建士大夫失意时往往发出人生如梦的感叹,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根据整首词的风格,联系苏轼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发表自己的观点)提示: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讽刺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C明确: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诗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悲叹和愤慨,在貌似自我慰藉之辞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巩固拓展(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 把“风流人物”换成“英雄人物”好不好?为什么? C明确:不好。在苏轼心目中,只会冲冲杀杀的,不能算作“风流人物”,只有懂得儿女情长的人物才算是“风流人物”。所以,苏轼这里故意把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跟十年前的周瑜的燕尔新婚放在一块来写,突出自己所敬佩所向往的周瑜“风流人物”那“儿女情长”的一面。“英雄人物”似乎只让人们想到了英勇顽强、刚毅果决、坚忍不拔,那样一种豪气,一种气概。苏轼心目中所敬仰、所向往的,就是要做周瑜那样的刚柔相济、侠骨柔肠、文武双全而建功立业的“风流人物”。 苏词的豪放集中体现在作者的遣词用字上。很多评论家都认为上阕的形容词和动词用得传神,试以“乱”、“穿”、“惊”、“拍”、“卷”为例,说说其表达效果。每人一词即可。 B明确:(意思贴切即可,用词可以不同。参考:)“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本义为“马骇也”,意即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之汹涌,气势之宏大;“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八个字,版本不同,“穿空”或作“崩云”,“拍岸”或作“裂岸”、“掠岸”。试从意境创造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不强调哪种说法对错,只要分析出表达的含义即可) C明确:老师个人的看法是:从表意上说“穿空”与“崩云”都写山石之高耸,“穿空”写山插入苍穹,极写其高,“崩云”写云都被山尖创破,表现出一种动态,似乎更好。“拍岸”或“裂岸”写出了声响,而动作的气势体现不出来,而“掠岸”极写浪涛冲上岸,席卷岸边,气势宏大而壮观,意境更加壮阔,表意更好。 “强虏灰飞烟灭”中“强虏”有的版本作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