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雪松老师《声音的变化 》评述.doc_第1页
傅雪松老师《声音的变化 》评述.doc_第2页
傅雪松老师《声音的变化 》评述.doc_第3页
傅雪松老师《声音的变化 》评述.doc_第4页
傅雪松老师《声音的变化 》评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傅雪松老师声音的变化一课的评价20130211班 18号 沈炜煜傅雪松老师执教的声音的变化一课独具特色,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是一堂精彩的科学课。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逐一进行简要的评述,并简单谈谈我个人的收获与感受。第一,从教学目标来看,傅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得全面、具体、适宜。本节课力图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建立声音的特征、对声音特征的强、弱、高、低的表述方式以及建立声音特征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傅老师不仅教给学生“音量是由物体的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这些科学知识与概念,并让学生经历“通过探究实验来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这一过程与方法,而且还引导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制定以大纲为指导,符合四年级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同时,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也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通过观察、比较,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感受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这一教学重难点的教学也很突出。第二,从教材处理上看,傅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灵活的处理。她既没有跟着教材走,按照教材的程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又没有完全脱离教材。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科学的选择,设计了诸多新颖的、富有个性化的教学环节,让人耳目一新。同时,傅老师也没有选用课本上的钢尺、玻璃杯等材料进行实验,而是选用硬币、中阮等学生熟悉的实物材料进行教学,富有创新性。当然,尽管没有按照教材的步骤走,但整节课的重难点还是很突出,紧紧围绕教材内容,攻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吸引了学生。第三,从教学设计上看,傅老师的设计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教学环节之间过渡自然,详略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并有较强的新颖性,因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讲授声音是从声音的产生、变化和传播三个方面进行的,忽视了对声音特征的观察。本节课在研究声音变化之前,先期对声音特征进行分析,观察不同面值的硬币从相同高度落在桌面时所产生的声音来了解声音有哪些特征,进而又研究从不同高度掉落下来的硬币在声音特征上有哪些变化,引起学生关注声音特征的变化与物体振动有什么关系,从而产生这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即声音变化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本课通过鼓面观察振动的大小、琴弦振动的快慢,感受振动中振幅与频率的变化,从而建立声音特征的变化与振动的关系。 在第一个教学环节,即引入新课时,傅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即“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新内容,即“声音的变化”。接着,傅老师通过让学生观看电视节目想挑战吗来研究有关声音的一些问题,揭示出一个现象,就是挑战者通过物体下落的声音特征来分辨出是哪一种物体,由此也激发孩子的思考,就是“这种事情我们能不能做”?同时,傅老师在播放之前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思考这则视频中有哪些与声音有关的问题。这种视频导入的方法引起了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并且引出了主题。在第二个环节中,学生进行了小组活动,倾听不同面值的硬币落在桌面上的声音。通过倾听,他们记住了四种不同面值硬币的声音特征。在接下来全班同学的研究中,他们会通过声音来辨别硬币的面值,也为接下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一个基础。第三个活动是师生的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也就是敲击不锈钢管来感受声音的变化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得出结论。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开展了自主性探究,在自主性探究活动中训练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第一是比较的思维意识,通过倾听不同硬币掉落的声音,并比较声音特征的变化来认识可以用强、弱、高、低描述声音的特征,而这种描述又是相对的。第二是训练学生运用科学词汇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第三是用分析实验过程强化学生建立对比试验的意识,并能理解试验中控制变量的原因。在这些活动中,傅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她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同时,傅老师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最后的结课环节,傅老师提出,“对于声音的研究,今天我们仅仅刚刚开始,我们到中学的时候还会继续学习,对于振动大小改变了,实际上是改变的是什么,对于物体振动快慢改变了,改变的又是物体什么”,从而既小结了本节课的内容,又明确了学生将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有关声音的知识深入学习下去。在教学设计上,傅老师最大的特色就是尝试使上节课讲的“振动产生声音”和这节课的“声音的变化”之间建立一个学生感性的联系。因此,她在开始时让学生扔硬币来感受声音的特征,使学生在声音的特征和实际上由振动产生的声音之间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之后紧接着非常有逻辑性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如果物体振动的情况发生变化,那么声音的特征会不会变化。提出这个探究性问题以后,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先让学生用同样的力度敲击不同的钢管,再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根钢管,做这样的实验使学生感觉到振动不同,声音的特质不同。第二个层次是老师演示,用一个中阮,用中阮的弦和用鼓面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振动的变化引起了声音特质的变化。这种逻辑层次的表现不露痕迹,使学生自然地过渡到建立了一个“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物体的振动情况变化以后,声音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变化了”这一科学概念。特别要提及的是,傅老师善于化抽象为形象,充分考虑到了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通过把玉米粒放在鼓面敲击鼓面,使学生能够看到振动的幅度,从而把抽象的振动转变为直观具体的画面,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声音的强度与振动的大小有关。此外,傅老师在以内容为载体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习惯。比如,鼓励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描述声音的特质。让学生尝试用术语来描述声音,比如在黑板上板书出“高、低、强、弱”“特性”,让学生尽量用术语来描述声音的特征。再有,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相关的能力,即让他们把振动的变化和声音特性的变化之间联系起来。在不同的试验里都潜移默化地渗透了“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要对变量进行控制。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的比较才有意义。”这能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掌握这种科学思维的方法。第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看,傅老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演示法等,使课堂富有启发性、艺术性,而且气氛活跃。此外,傅老师在课堂上播放了视频,适时、适当、高效地使用了多媒体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看,傅老师上课时口齿清楚,语速适中,语调富有感染力,语言科学严密;板书设计科学合理,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教态大方、庄重,态度热情;运用现代化教学仪器比较熟练。第六,从教学效果上看,傅老师的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课堂上教学效率高,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顺利达成,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最后,从科学课课程理念上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比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等。总而言之,从各个方面综合来看,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科学课,值得我们学习。看了本节课,我获益匪浅。首先,我懂得了在做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灵活处理教材,突出重难点,处处渗透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