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教案_1_第1页
《空城计》教案_1_第2页
《空城计》教案_1_第3页
《空城计》教案_1_第4页
《空城计》教案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空城计教案 空城计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理解孔明 “ 空城计 ” 得以施计成功的重要原因 3、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把握孔明 “ 智勇 ” 的形象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视频。 (过渡)听着滚滚长江东逝水,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你们看过三国演义吧,在众多传奇人物中,你最佩服谁?(学生众说纷纭)【注意对学生的肯定:看来大家对三国演 义都很熟悉】三国演义里有个人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很受老百姓的推崇,那就是 诸葛亮。你知道为什么诸葛亮那么受人尊敬吗?(学生回答)【对,因为诸葛亮是 “ 忠诚的典范,智慧的化身 ” 】你知道他的故事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的空城计。【板书:空城计】 二、整体感知 2 / 6 1、出示字词 司马懿( y)旌旗( jng)隐匿( n)城铺( p)妄行( wng)擅动( shn)鹤氅( chng)纶巾( gun)焚香( fn)模样( m)麈尾( zh)抚 掌( f) 远遁( dn)言讫( q)笑容可掬( j) 把不会读的字音标在自己的文章中,然后通读课文。 2、请全班推荐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为他挑错。 (过渡)你能读懂文章吗?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蜂拥】 (过渡)司马懿领兵十五万向西城蜂拥而来,孔明却只有二千五百兵。二千五百人对十五万大军,面对如此悬殊的差距,试想你是孔明,你会怎么做? (学生想象 )孔明呢? 他摆下空城计全身而退,不损一兵,真不愧是智慧的化身! 三、孔明之智 1、孔明之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回答时请用 “ 智在,从可以看出来 ” 的句式,并用四字短语概括。 急中生智 司马懿兵临城下,孔明想到了空城计 临危不惧、处乱不惊 在司马懿兵临西城,众官 “ 尽皆失色 ” 的情况下,孔明却依然在司马懿的大军面前镇定自若,传令施计; 足智多谋 传令将 “ 旌旗尽皆隐匿,大开城门,每一门用3 / 6 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 ,围绕城门的 “ 空 ” 设了一道计谋吓退司马懿;【为什么不能 “ 高言大语 ” ?为何“ 大开城门 ” ?营造一种平静而紧张,隐隐有大军埋伏的氛围,引司马懿上当】 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 此人料吾生平谨慎, 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 料定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自己也十分了解司马懿。【如果换成是司马昭带兵,孔明还敢用空城计吗?】 深谋远虑 “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 2、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各抒己见。孔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固然让人惊叹,不过在他身上,还有值得我们钦佩的地方,那是什么?(学生回答:胆识、勇气) 孔明的胆识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动作、神态】 “ 披鹤氅,戴纶巾 ”“ 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 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镇定自若。 “ 笑容 可掬 ” 从神态上看出他的沉着果敢 “ 笑容可掬 ” 什么意思?【形容满脸笑容,掬,双手捧着。你能示范一下 “ 笑容可掬 ” 的样子吗?】孔明做出一副 “ 笑容可掬 ” 的样子。他是对谁而笑?又为什么而笑呢?【司马懿带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孔明在危机关头摆下了空城计引司马懿中计,笑容可掬的样子是装出来给司马懿看的。】孔4 / 6 明的笑除了欺瞒司马懿,其实还有一层作用,你知道吗?【安抚人心,给身边的官兵信心,使他们共同配合演好这出戏。】兵临城 下,危在旦夕时,其他人的反应怎样?【尽皆失色】他们会想什么?用第一人称描述其中一个官员此时此刻的心理。 孔明的笑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微笑,那他这时心里在想什么呢?【出示图片】(学生猜测)【老师有一段京剧唱词,它正好体现了孔明此时的心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唱词】 【板书:失色】这两者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板书:对比】 3、(过渡)通过众官和孔明神色的对比,我们不禁为孔明的胆识倾倒。平时我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除了运用语言、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也会用到侧面衬托,除了上面所说的 “ 众官 ” ,还有哪个人 也是?(学生:司马懿) 【出示司马懿图片】你知道的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 老谋深算 “ 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 多疑自负 原先 “ 笑而不信 ” 亲自 “ 望 ” 过后,转为 “ 大疑 ” 【看到什么?为什么 “ 大疑 ” ?他在想什么?】不听司马昭的劝告 4、【老师找了一些司马懿的功绩,大家来看一下。出示功绩】可见,司马懿本身并非平庸之辈,他也是个有着深谋远虑的5 / 6 大将之才。那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解答,司马懿既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那他为什么会中了孔明的计? 司马懿:多疑,大意, 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临危不惧,知己知彼,知道司马懿对自己非常了解,所以出奇不意。计高一筹 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连孔明都承认此乃 “ 不得已而用之 ” ,属弄险之举,然而最终得以成功施展,除了孔明的智慧和胆识,也在于计策本身的 “ 奇 ” 字之上。 四、总结 狭路相逢 “ 智 ” 者胜,在这一场司马懿与孔明的对决中,终因孔明的计高一筹而取得了胜利。故事在众官的 “ 惊服 ” 声和孔明的 “ 拍手大笑 ” 中落下了帷幕。但孔明聪明绝顶的形象却深深地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智勇的化身 诸葛亮,不但我们佩服,就连他的老对手司马懿也十分佩服他。如 果同学们还想了解更多的三国故事,就请走进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 ,愿同学们能在三国演义中体会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五、作业(二选一) 1、作者为了突出孔明的智勇双全,不仅从正面着重刻画了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和动作,还通过司马懿和众官进行侧面衬托。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