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评析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评析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 “汇、挡、献、刮 ”,初步领会左右结构生字宽窄布局的迎让规律。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尝试背诵喜欢的段落。 3探究并发现写春夏秋冬四段的组段规律,学习和积累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 / 19 一、导入 板书课题 交流关于小兴安岭的资料。 【通过对小兴安岭资料的展示,使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 1.多种方式读文:读准字音读、圈画生字读、标注自然段读、难读句子连读三遍、带问题读: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初读情况 ( 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白桦、淙淙、嫩绿、涨满、蘑菇、脑袋、葱葱茏茏(树木青翠茂盛)、当美餐 ( 2)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字音同位互相纠正。 3 / 19 ( 3)分段朗 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 ( 4)有困难部分重点练习。 【通过初读,引导学生将生字词从课文中 “拎 ”出来,为学生能够顺利地阅读课文扫清障碍。然后再把生字词放到原文中去读,领会生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通过自由读,分段读,抓住难点段落读,使朗读由正确,到流利,再向有感情朗读过渡。】 三、梳理脉络 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从整体入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样做符合课程标准中要培养学生 “整体把握的能力 ”的要求,也符合汉 语学习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4 / 19 1.出示字词夯实基础 2.齐读课题,关注美丽 【 从 标 题 入 手 , 抓 住 了 文 章 的 表 达 主 线——“美丽 ”,也抓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主线。】 二、悟读感受 1.主线阅读:如果你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为什么?(课后题) 2.根据学情重点悟读。 春季: 师: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小兴安岭的春天是怎样的诱人呢?指生读第二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本段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树木、积雪、小鹿) ( 1)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5 / 19 师:这句描写树木的句子你认为哪个词用的特别好?为什么? “抽出 ”换成 “长出 ”行不行?为什么? “嫩绿 ”写出了春天刚发芽的叶子很娇嫩 师:是啊,作者抓住一个 “抽 ”字,我们体会到了枝条快速而有力的生长的样子。 指导朗读第一句。 【通过品词析句,了解小兴安岭 “春天 ”的美丽。在品析的过程中, 采取换词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作者用语的精当,这样做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这种方法也是现代语感派大师洪镇涛先生倡导的 “比较揣摩法”;但是必须要注意:文章是由一部分一部分构成的,每一部分都是一个有次序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多教师采用 “反弹琵琶 ”、抓重点句段导入等教学方法,但是这些方6 / 19 法的运用大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在具体学习文章时是不能忽略 “整体 ”的。本文虽然课后习题提示 “如果你有机 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 ”但是编者的意图在于当学生充分地了解了小兴安岭后的个性化认识。不应该在刚开始学习文章的时候就提出。如果学生说喜欢 “冬天 ”,就先学写 “冬天 ”部分,如果喜欢 “秋天 ”就先学“秋天 ”部分。这样组织学生学习容易造成肢解课文的现象。尤其是,如果这样组织教学的话,是不符合课标的要求和学习汉语的特点。这一环节可以这样设问:上节课我们已经理清了文章的思路,那么,作者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究 竟是从哪几个方面去描写的呢?每一部分又是从哪些方面写得?作者是运用哪些精妙的语言来表达的呢?当学生指出是从 “春夏秋冬 ”四个方面描写的,教师话锋一转:那么,首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部分。】 ( 2)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了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 指生读,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用的特别好? “ 汇 ”是怎样的情景?课件演示(山上的积雪7 / 19 融化了,雪水从四面八方都流入到小溪中,这就是 “汇 ”) 指导写 “汇 ” 想象画面再读第二句话。 读着读着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淙淙地)这是溪水发出的轻柔的声音。该怎样读?指导读好淙淙地流着。 师:积水汇进了春天的图画,还有什么也汇进了小兴安岭春天的图画呢? ( 1)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指生读,通过这句话你看到了一群怎样的小鹿?(悠闲、自在、快乐) 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散步、俯下、喝水、侧着脑袋、欣赏) 8 / 19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小鹿的什么的?(动作、神态) 师:是呀,作者就是通过描写小鹿的动作、神态,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悠闲快乐的小鹿的。 指导朗读 师:小兴安岭的春天真美呀!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次感受春天的美丽。 (指生配乐再次朗读描写春天的部分)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这么生动的语言同学们想不想把他积累在你的脑袋里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请看大屏幕左边的词是描写的景物,右边的词是把这些景物写具体的词,请大家试一下。 树木抽出嫩绿 积雪汇成流着涨满 小鹿散步俯下侧着欣赏 9 / 19 ( 2)现在老师加大难度把右边的词语去掉再试着背 一背。 ( 3)出示画面再试一下。 【注意语言的积累,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使学生感受不同景物的描写所运用语言的妙处。】 3、大家都已经沉浸其中,我们通过作者的描写看到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让我们回顾一下,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么美丽的画卷的:先交代了季节 →又写了树木 →其他景物(板书)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景色的特点,让我们如身临其境。 师:春天过去了,夏天来了,小兴安岭的夏天更迷人了,默读第三段,一边读一边画出描写的景物。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笼,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这里的树木给你什么感觉?(茂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0 / 19 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密密层层三个叠词,还有封、挡、遮三个字。 指导朗读,读出树木的茂盛。 “挡 ”是这节课的生字,还能体现夏季特点。指导写挡 梳理写法先交代季节 →树木 →其他景物 师:是啊,夏天正是草木茂盛的时候,此时的小兴安岭更是绿意浓浓,让人不得不赞叹这里是绿色的海洋。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首 先抓重点句子,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从中提炼出重点字词如“汇 ”。一个 “汇 ”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到来的特征。然后指导书写这个字,随文建立字的音形义的概念;其次,就是理清描写 “春天 ”和 “夏天 ”的思路 ——先交代了季节 →又写了树木 →其他景物。作者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景色的特点,让我们如身临其境。这也是教学的思路,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的方法。教者 注意了学习方法11 / 19 的归纳和总结,为教会学生独立阅读奠定基础;恰当的过渡语使课堂结构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3、快速默读 4、 5 段,边读边像学习春夏两个季节一样,找找哪个生字能体现秋冬两个季节的特点? “献 ”“刮 ”两个字指导书写 【教者在组织教学中不是全盘 “授与 ”,而是运用学习写 “春天 ”和 “夏天 ”的方法自学 “秋天 ”和 “冬天 ”两部分。体现了教 ——扶 ——放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但要注意自学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 三、感悟写法 师:作者写秋冬这两段和春夏有什么相同之处? 每个季节都先写了树,树木是小兴安岭最主要最丰富的物产,所以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各个季节景色时,都紧紧围绕树木来写。 12 / 19 师:为什么还要写其他景物呢? 正因为有了这些景物,才把小兴安岭装扮的更加美丽,不仅如此,丰富的物产,稀贵的动植物还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齐读最后一段。 师: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请同学们记住描写景物要抓住他们的特点,这样才能突出其与众不同。本文在写小兴安岭时抓住了他不同季节独有的景物特点来描写,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感悟文章的写作特点,达到读写结合之目的。】 四、小练笔 (课件出示图片)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美丽的景色,如夏天的湖滨公园,秋天的马鞍山风景区,同学们也来试着写一段。 【总评】 值得肯定的方面: 13 / 19 1、引导学生掌握读书和写作的方法,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单就阅读教学而言,叶圣陶先生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第一,必须讲求方法。怎样阅读才可以明白通晓,摄其精英, ……都得让学生们心知其故。第二,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国文教学的成功与否,就看以上两点。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57 页)又说: “习惯的养成在教师的训练与指导。学生拿了一篇文章来预习,往往觉得茫然无从下手。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 ”(叶圣陶语文教 育论集第 11 页) 就一篇文章的教学而言,虽然教无定法,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还是比较欣赏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 “导儿学步 ”。即在阅读的过程中遵循先由 “教 ”,再到 “扶”,最后到 “放 ”,这是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的。 例如,韩丽文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在导读过程中,为使学14 / 19 生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并不是全盘授与,而是采用了:教读 导读自读的教学思路。 在初读课文 时教师提出:课文重点从哪几方面写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春、夏、秋、冬。 韩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 “春天 ”这部分时采取‘教 “的方法。即:一是,整体感知,理解意思。看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写春天的(树木、积雪、春水、小鹿等几方面写得);二是,一句一句地指导朗读。感悟每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同时,抓住重点词语细加品味。例如,为什么说树条是 “ 抽出 ” 而不用 “ 长出”?然后根据作者这些用语的特点,逐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三是,读整个自然段,体会全段的感情;四是,梳理文章的写作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 “夏天 ”部分时,教师采用了 “导读 ”的方法,即首先提示学 “春天 ”那部分的学习方法,学生有了学习思路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或启发诱导,或点拨明意,师生同舟共济,学生学得投入、学得有趣,不但达到了共性目标,而且使各类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这样处理,既完成了本段的学习15 / 19 任务,还使学生学会了怎样阅读。 在学习 “秋 ”和 “冬 ”两部分时,教师采用让学生 “自读 ”的处理方式。即以小组的形式分别自学 “秋 ”和 “冬 ”两部分。然后各小组交流汇报。 最后,通读全文,抓住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小兴安岭应该还有那些美丽的景色和宝物;接着体会文章全篇采用 “总 ——分 ——总 ”和每个自然段采用 “总 ——分 ”的写作手法。 2、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叶圣陶先生在论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时强调: “阅读时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 ……总而言 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韩老师在课的最后安排了小练16 / 19 笔:抓住身边美丽的景色,如夏天的湖滨公园,秋天的马鞍山风景区等让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将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尝试性地 “表达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识词。并在随文识字中建立字词音形义的概念。这样做是受汉语一字多义和汉语是音形义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 存在的不足: 教者无论是对文本整篇的处理,还是局部的研读上有忽视“整体 ”之虞。 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XX 版)强调: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单就 “整体把握能力 ”的培养,在以往的 “教学大纲 ”中也曾反复强调过。为什么要这样提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从汉语的特点来看。一是,汉语不是一种形态语系。它不像印欧语言那样必须依靠严格的形态变化显示句子的17 / 19 语法关系。汉语是一种 “人治 ”语言,不是“法治 ”语言,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词语的语境意义和语感。 语法关系大都依靠词的顺序,句子中词语顺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就不同。因此,许多情况下句子的意思须从整体上去把握;二是,汉语中单音词较多,而许多词语又大多是多义的,一个字或词在不同的语句里意义不同,要想了解字词的意思必须从整个语句中去考察;三是,汉字大多数属于象形、表意文字,每个字本身蕴含一定的人文信息,因而汉语文人文蕴含深刻、含蓄,注重用形象说话,不能通过简单的词句分析来领悟语言内在的深刻含义。 汉语文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汉语文须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不宜进行分析结构式的理解。汉文字的创造和运用,造就了华人 整体地、综合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汉语文课堂教学应该适应汉语文这些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不宜进行零打碎敲和机械训练。 其次,从辩证法角度来看,课标这句话暗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必须处理好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部分与整体的辩证统一。部分和整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没有部分,也就不可能有整体;离开了整体,各部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离开了对文18 / 19 章各部分的深究,不可能真正深刻地认识它的整体;离开文章的整体,孤立地去研究各个部分,也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各部分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的许多语文课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隔墙板施工质量控制合同
- 2025至2031年中国卤甲松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便携轻便式汽车轮重检测台设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亚克力旋转展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PE软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防滑防震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醇再生溶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轻型龙门架信号灯标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羊毛领带衬布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参与的多维度探究与实践策略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晚期肾癌新视点》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白糖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 法务岗位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
- 安全专题课件教学课件
- 2024自制抱杆起重吊装方案的安全规定
- 成功食品库房规划方案
- 三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可打印版)
- 生态养生养老综合示范区建设项目投资可研报告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