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商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要求.doc_第1页
磋商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要求.doc_第2页
磋商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要求.doc_第3页
磋商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要求.doc_第4页
磋商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要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磋商项目技术、服务、政府采购合同内容条款及其他要求一、机构人员配置(1)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1人或以上,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康复机构管理经验和肢体残疾(脑瘫)康复基本知识。管理人员兼任主管教师的需具有相关学历。(2)康复医师:专(兼)职康复医师1名或以上,职业范围为康复医学、儿科。(3)康复治疗师(士):有医疗、康复、护理、教育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康复治疗师(士)5名或以上,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1:5。(4)教师:普通教师具有医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主管教师具有医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大学及以上学历。教师与接受训练儿童的比例为1:10。教师可由经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5)教育评估人员:要具有医学、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评估人员与接受训练儿童的比例为1:15。(6)社会工作者:专(兼)职社会工作者1名或以上,具有专业证书。(7)心理咨询师: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1名或以上,具有专业证书。二、场所及设施设备由青白江区残疾人联合会提供。三、机构业务开展(一)肢体残疾(脑瘫)康复的业务开展定点康复机构在接收肢体残疾(包括脑瘫)时,要收集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基本信息、医疗康复信息等,建立“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档案”。熟练应用常用的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对肢体残疾(包括脑瘫)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根据康复计划,对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实施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沟通、认知和社交等领域的康复训练。开展肢体残疾(包括脑瘫)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做好康复服务记录。向家长提供咨询服务,普及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简易训练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对案例讨论、家长培训、肢体残疾(包括脑瘫)社会活动等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收集反应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训练前、后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社区指导与回访:每月至少一次入户或利用电话、网络等途径随访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情况,有随访记录,保证机构康复与社区家庭康复的有效衔接。(二)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业务开展 1.合理选择科学系统且具有连续性的康复训练方法。2.科学评估孤独症儿童发展水平。3.采取个别化训练模式,促进孤独症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4.制定个别化教育训练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训练计划目标应符合孤独症儿童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需求,并和家长达成一致。 5.合理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发育特点,并有课程纲要。 6.质量调控:个案评估档案齐全;有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并有持续改进措施;每天有家长联系记录;定期征求家长意见,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三)智力障碍儿童康复的业务开展。1.合理选择科学系统且具有连续性的康复训练方法。2.科学评估智力障碍儿童发展水平。3.采取个别化训练模式,促进智力障碍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发展。4.制定个别化教育训练计划:包括周计划、月计划、学期计划,训练计划目标应符合孤独症儿童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需求,并和家长达成一致。5.合理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符合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发育特点,并有课程纲要。6.质量调控:个案评估档案齐全;有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并有持续改进措施;每天有家长联系记录;定期征求家长意见,对存在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四、机构运行保障1、机构要依法服务,制定和完善岗位职责、质量安全保证制度、考核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2、机构要健全财务和财务管理监督制度;资产管理有专人负责且分工明确;社会捐助物资均分类登记、单独立账;主要收费项目向社会公示。 3、机构要加强安全管理,有各项安保制度、安保措施和各种安全预案。4、服务要求:一、服务对象经卫生部门认定的诊断机构确诊的肢体残疾(脑瘫)、孤独症、智力障碍儿童,年龄0-17周岁,符合条件的城乡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脑瘫)、孤独症、智力障碍儿童。二、训练费用1500元/人/月。本费用为标准费用,投标供应商须在响应文件中进行承诺。若不承诺则价格部分不得分。三、服务流程(一)接案咨询功能与能力评估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与服务计划实施康复训练与服务评估训练与服务效果开展咨询转介与康复指导进行家庭随访。(2) 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辅助器具技术人员、家长组成工作团队,在残疾儿童进入机构时、训练1个月时、3个月时和6个月时,共同定期)进行功能与能力评估。根据初次评估结果制订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根据阶段性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估。对比前测,总结效果,转介去向。四、康复服务内容(一)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服务内容根据肢体残疾(包括脑瘫)评估结果和康复需求情况,制定康复计划,确定基本康复训练与服务内容。每天开展康复训练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通过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等物理治疗手段,提高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姿势控制、移动、协调、平衡能力。每名儿童每天训练至少1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过各种作业活动、主题教学、集体活动等,提高肢体残疾(包括脑瘫)上肢精细动作、日常生活活动、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每名儿童每天训练至少1次,每次至少30分钟。根据言语障碍的类型和程度,为需要进行言语治疗的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开展吞咽功能和言语训练,提高肢体残疾(包括脑瘫)言语表达、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每天开展训练1次,每次至少30分钟。对需要矫形器的儿童及时适配或转介,指导儿童及其亲友使用矫形器。提供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心理辅导、康复咨询与指导等服务。每年家长康复指导不少于10个月,每月至少服务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组织受助儿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6个月不少于3次。有条件的康复机构,根据肢体残疾(包括脑瘫)的康复需要,开展肢体残疾(包括脑瘫)的中医康复治疗、心理行为干预等,最大限度地为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入园(入学)提供必要指导指导、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融入社会生活。对康复救助结束、离开定点机构的肢体残疾(包括脑瘫)进行跟踪随访半年,做好随访记录。(二)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内容1.收集相关资料:在接收孤独症患儿时,应收集受助对象相关诊断、测查以及心理教育评估结果,作为制定个别化训练的依据。2.提供咨询:向受助家庭介绍机构的服务项目及教学训练课程设置,依据儿童的情况,讨论儿童个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及相关课程介绍。3.家长培训:提供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心理辅导、康复咨询与指导等服务。每年家长康复指导不少于10个月,每月至少服务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4.康复训练时间。每名儿童在机构内每日至少3个小时,其中集体训练至少1小时,小组训练至少0.5小时,个别训练至少0.5小时,运动训练/感统训练至少1小时;每名儿童每周至少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每名儿童每月至少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每周至少1次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每月至少1次集中家长培训和社会融合活动。5.教学: 教学开展一般以三个月为一个康复期,遵从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发育和行为特征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康复支持。个别化训练:针对儿童的能力发展,提供儿童个性化的指导方案,矫正其问题行为。集体课:涵盖玩具课、精细课、游戏课、语言课、音乐课、生活自理课等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发育特点的课程,并有课程教案。感知觉运动课:运用特别设计的运动和运动器材来整合儿童的感知觉和粗大运动的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康复机构可酌情开设音乐治疗、多感官训练、幼小转衔教育、个人工作系统等课程。6.效果评估:康复训练机构应有至少1-2名教育评估人员,为出入训练机构的儿童进行效果评估。(评估员需经过专业机构培训)7.追踪随访:对全天进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以及离开训练机构的儿童进行追踪随访并做好记录。追踪的内容应包括:儿童全部融入普通教学环境中的实际状况、普幼儿童带班教师的观察与评议、家长意见回馈等。(三)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内容1. 康复训练内容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能力训练,并通过主题、音乐游戏等活动方式组织开展训练。2.康复训练形式包括集体、小组(组别)、个别教学与训练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等。(1)集体教学与训练:要求2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612名儿童。(2)小组(组别)教学与训练:要求1名康复人员,36名儿童。注: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低能力/小年龄段儿童则需2名康复人员,主辅分工。(3)个别教学与训练:要求康复人员与儿童1:1或1:2。(4)家庭社区融合活动:根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提供社区和家庭康复指导和跟踪随访,帮助家长完成在家庭和社区的康复目标。以上集体、小组、个别教学与训练活动和家庭社区融合活动均要求对儿童的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康复方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康复教学与训练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康复训练目标实现75%以上。3.康复训练时间。每名儿童在机构内每日至少3个小时,其中集体训练至少1小时,小组训练至少0.5小时,个别训练至少0.5小时,运动训练/感统训练至少1小时;每名儿童每周至少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每名儿童每月至少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0.5小时;每周至少1次对家长进行家庭康复指导,每月至少1次集中家长培训和社会融合活动。4. 训练每满6个月时进行阶段性功能评估(包括儿童的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等领域),总结康复效果和现状,提出进一步干预意见和建议。提供儿童家长康复知识培训、心理辅导、康复咨询与指导等服务。每年家长康复指导不少于10个月,每月至少服务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6. 项目资助结束时进行总结性评估(包括儿童的智力和适应行为测评、功能评估以及转介),对比前测,分析现状,总结效果,转介去向。五、质量控制(一)肢体残疾(脑瘫)康复质量控制1.肢体残疾(脑瘫)机构康复训练周期为6个月。2.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100%。3.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康复训练总有效率85%。4.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满意率90%。5.家长培训率100%。6.家长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率80%。7.定期组织受助肢体残疾(包括脑瘫)开展文化、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8.离开机构后的跟踪随访覆盖率95%。9.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二)孤独症儿童康复质量控制 1.参加康复的孤独症儿童需按照中国残联“七彩梦儿童救助项目”评估标准进行评估2.儿童康复评估与训练建档率100%,需有周评量记录;3.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满意率90%;4.儿童家长培训率100%;5.家长对培训工作的满意率80%;6.组织受助儿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娱乐等社会融入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7.无重大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