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doc_第1页
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doc_第2页
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doc_第3页
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doc_第4页
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 (征求意见稿)编者按:现将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在基础教育网上公布,请各辖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市各高中校认真学习,并提出修改意见,修改意见请于2004年6月30日前以书面形式或电子邮件()汇总到常州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以便修改后,以正式文件公布。2004.6.11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家教育部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规划和江苏省教育厅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意见,我市将从2005年秋季起,全面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迎接时代挑战、实施国家人才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基础教育加大自身变革力度、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多年来改革力度最大、覆盖面最广、要求最高、最具挑战性的一次教育变革。为加强对我市高中课程改革的领导,提升我市实施高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为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教育支撑和服务,特制订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以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作为深化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每一所学校成功、使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基本思想,不断增强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提升我市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为江苏和全国高中课程改革提供成功案例。二、 目标与任务我市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制度,改变教学方式,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赋予每一所学校合理而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形成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中教育新体系,为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创设优良的环境,全面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是:1、严格执行国家新的课程计划,完成各项改革实验任务,初步形成基本的课改经验。2、基本形成与高中课改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制度创新的能力。3、建立市、辖市区和学校三级课程改革调研机制,及时了解课程改革推进的状态,协调和解决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4、建立市、辖市区两级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组,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5、各地建立以校为本的研训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标准和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教师发展空间。6、建立教育资源现代化、人本化配置新体系,拓展教育资源开发的途径,提高资源整合的力度,建立市级高中教育资源基地,各地形成一批资源配置特色学校。7、全市各高中建立以制订和实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学校自我评价为基础,专业性评估为重点的发展性高中评估体系。三、实施原则1、整体性原则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构建,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使我国的高中课程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全新的课程运行机制。新的课程结构决定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策略,学校要对新课程的实施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设计,创造性地构建学校管理体系,加强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保障新课程的顺利实施。2、开拓创新原则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我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利用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构建课程结构,实行学分制管理,设置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和开发体系,为每一位学生的成功构建个性化的学习课程,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的评价制度,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因此,只有激活实施者的创新智慧,促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和研究,不断反思,才能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3、循序渐进原则新课程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与传统课程的封闭性、单一性和稳定性将成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新课程倡导的价值观要转变为实施者的信念和行动哲学是一个较长的、艰难的甚至是痛苦的的过程。实施者应充分考虑新课程实施的艰巨性,。应从实际出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改进方法,循序渐进,尊重课程实施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不断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4、适应性原则本次课程改革的本质特征是加大课程的适应性。以模块为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旨在使课程体系走向开放,冲破传统的学科逻辑的束缚,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适应有特色的学校文化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模块设置的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开发和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机会,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加快学校发展设计,主动拓展学校发展空间,不断提升自主办学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四、学校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基本标准1、学校制订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课程改革自评制度,成立专家指导小组。2、进入课改年级的班级数不少于8个教学班,学生班额在54人左右。 3、学校建立选课指导教师制度、学分制管理制度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总方案及各年级实施计划。4、能够开设各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全部必修课和70%的选修模块,学生3年中获得的选修学分高于28个学分(其中在选修中获得的学分高于22个学分,在选修中获得的学分高于6个学分)。四星级学校选修模块开设率应超过85,学生的选修学分应高于36个学分,其中在选修中获得的学分应高于8个学分。5、从高二年级起实施学生跨班级选课学习,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40人;四星级学校从高一下学期起逐步实施跨班级选课学习,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20人,并。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选课。6、实验教师全部参加新课程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能够承担高中新课程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选修模块的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7、学校实行教研组办公,建立较为完善的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教师主动参与教学研讨。 8、建立学科教师指导制度,学校有明确的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和考核办法。 9、全面实施以成长档案袋评价为主要方式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科考试制度。10、学校具有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课程资源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资源开发、整合和管理水平,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五、重点工作(一)教师培训1、高中课程改革培训工作坚持“全员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和“以校为本”的原则。2、高中新课程培训采取“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相对集中、段块结合”方式组织进行。市教育局制订出台常州市高中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市教育局和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教育局分别组织当地教育行政干部、全体高中校级领导及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实验教师的通识培训和相关考核。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培训由市教育局教研部门统一组织,分段培训。各学校以构建学习型组织,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为核心开展校本培训。各地培训工作提前一年启动。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组织教师上岗培训的过程中,要把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教育能力作为培训重点,特别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教育学原理、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教学艺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专题培训。4、建立市级学科培训基地,配置培训资源。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为语文、数学培训基地,常州市第一中学为物理、生物培训基地,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为英语、通用技术培训基地,江苏省华罗庚中学为化学、地理培训基地,江苏省溧阳高级中学为政治、历史培训基地,常州市北郊中学为音乐、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基地,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为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与健康培训基地。5、培训采取专题报告、案例分析、专业论坛、学术沙龙、教学观摩、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满足校长和教师的多元化需求,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对培训过程和培训结果的管理和考核,在培训过程中将进行课程理论、课程制度、教育学原理、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等考核。(二)制度建设1、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是更新理念、变革模式的绝好时机。改革学校制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适度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效益。2、市教育局出台常州市高中课程计划编排指导意见。各地和学校依据指导意见,结合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各学科开课方案、课程学分和学生选课实际,从有利于形成学校课程设置特色,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和发展,制订“学校课程计划编排办法”。3、建立有效的学生选课制度是确保课程实施的关键。市教育局出台常州市高中学生选课指导意见,实行选课指导教师制度。学校制订选课指导教师任职资格,各校根据本校实际独立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成立选课咨询机构,引导家长正确对待课程的选择性,切实帮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网上选课。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对高中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市教育局出台常州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及管理指导意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及学生校外活动的管理措施、安全保障等作出制度化规定和要求,以确保课程的开设。5、学校建立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相结合、班主任管理与任课教师管理相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行政班教育和组织管理职能,加强学科教研组的教学管理和研究的职能,增强学校管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6、进一步改革高中教师职务评聘制度,修订教师专业化基本标准,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三)资源开发1、市教研室会同市电教馆、信息中心、辖市区教研部门建立高中学科教学资源库,丰富课程资源,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每年召开相关专题推进会议,提高资源的适应性和使用价值。2、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其他部门共同开发社会教育资源,在部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乡镇)建立创新实验室、教学基地、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指导各学校加强特色(创新)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的建设,在部分高中建立部分选修课程指导与服务中心。3、把学校图书馆建设成课程、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的资源和信息中心,成为学科发展基地。图书馆设立中外学科教材专库,设立本校教师专业发展成果专栏,开设学术沙龙,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丰富素材。4、学校出台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根据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有计划、分步骤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在三年内初步形成校本课程体系。(四)加强教研1、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研训一体化教师培训和教研制度,努力形成学习型教师群体,主动与教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行动研究,为学校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2、加强各级教研室、教师培训中心(教师进修学校)专业化建设,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提升品质,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3、市和辖市区教研室分别建立新课程学科研究中心组,中心组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课程标准和新教材,开发教学指导用书,研制学科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指导各校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4、继续开展合格、先进教研组的评选活动,加强各校教研组之间的广泛合作与交流,并形成制度。进一步提高八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之间的合作水平。(五)改革评价1、全市各高中于2005年9月前完成学校发展三年规划,并经专家组和教育行政部门论证、学校教代会通过方可实施。新一轮学校评价关注学校三年的发展和变化努力的程度。2、与高中课程改革同步实施“普通高中评估方案”,确立评估为学校发展服务的发展性评估理念。发展性评估包括学校申请、专家组初访、学校自评、评价组考核等环节,专家组对学校的评价采取质性分析方法,对学校的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六、确定高中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和试点项目1、市教育局确定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常州市第一中学、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江苏省华罗庚高级中学、江苏省溧阳高级中学为市高中课程改革试点学校。试点学校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确定学校课程计划,制订学校选课指南、课程开发指南,培训选修课教师,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师结构,探索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班级管理模式,开发课程资源,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等,为全市高中课程改革提供经验。2、各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师培训基地按国家课程标准设计学校选修课教师配置方案,制订选修课程教学建议及考核办法,培植培训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七、建立保障1、加强领导。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高中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加强对课程改革的统一领导,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部门的中心工作,责任到人,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责任人。2、政策支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课程的实施制订相关政策,修订、清理与高中课程改革不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规定,为课程改革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3、经费到位。公办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落实,足额到位;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和信息技术的建设,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补贴;市教育局设立高中课程改革奖励专项资金,主要奖励在课程改革中作出较大贡献的学校和个人。4、舆论宣传。全面规划高中课程改革宣传报道工作,营造有利于高中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良好氛围。5、专项督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组织力量对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正确理解新课程,创造性实施新课程。6、专家支持。市教育局聘请部分国家高中课程改革专家为我市课程改革顾问。 附件一: 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工作日程表附件二: 常州市高中课改首批教育教学基地附件三: 常州市高中选修课程首批指导服务学校附件四:常州市高中课程改革顾问 常州市教育局 2004年6月附件一: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工作日程表时 间内 容主管部门2004年5月启动市局校科级干部高中新课程培训计划组织处2004年6月各学科成立中心研究组教研室2004年7月出台常州市教育局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基教处2004年7月出台常州市教育局高中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方案人事处2004年8月启动学科教师培训教研室2004年8月启动试点学校及培训基地各项工作基教处2004年8月各高中启动课程改革校本培训各高中2004年8月启动高中课改素材资源库建设信息中心2004年10月各辖市区出台实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辖市区教育局2004年12月出台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意见局装备站2005年1月出台常州市高中课程计划编排指导意见基教处2005年1月出台常州市高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基教处2005年3月市局校科级干部高中新课程考核组织处2005年3月各高中完成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