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学习网精选】2014年9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1页
【阳光学习网精选】2014年9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2页
【阳光学习网精选】2014年9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3页
【阳光学习网精选】2014年9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4页
【阳光学习网精选】2014年9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领导的中小学生在线一对一辅导平台2014年9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3×15=45分)1(3分)中盛实验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以下是我校部分学生作品和工具,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小木雕B剪纸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D松枝烧制的徽墨2(3分)(2012潍坊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弯曲3(3分)(2003武汉)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4(3分)(2007大连)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字的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5(3分)(2006南宁)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3分)(2009烟台)“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7(3分)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8(3分)(2008青岛)“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C白色污染D臭氧层衰竭9(3分)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0(3分)(2005威海)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出结论11(3分)(2008广东)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12(3分)(2010广州)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13(3分)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易燃C沸点为42.1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4(3分)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15(3分)(2008苏州)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锥形瓶二、我会填:(每空3分,共36分)16(6分)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的战斗中,百万军民上路铲并除雪大型铲雪车的铲斗之所以能铲除坚硬的冰,因为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这说明锰钢的_大,它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17(6分)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变化18(12分)下列描述中_是物理变化,_是化学变化,_是物理性质,_是化学性质(填序号)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酒精燃烧;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木棒受力折断19(12分)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颜色 状态 气味 味道 硬度糖水和盐水_;氧气和水_;铜和铝_;金刚石和玻璃_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7分,其中第一空只要有一个顺序不对就不得分)20(7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用火柴去点白烟;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熄灭蜡烛;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燃着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l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选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_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四、我会写(每个符号写对得2分,共12分)21(12分)写出下列你熟悉物质的符号(请注意大小写的区分)物质名称水氧气二氧化碳红磷镁条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2013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潮州市中盛实验学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3×15=45分)1(3分)中盛实验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以下是我校部分学生作品和工具,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小木雕B剪纸C铁锻制的芜湖铁画D松枝烧制的徽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制作木雕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剪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铁锻制铁画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松枝烧制墨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3分)(2012潍坊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弯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玻璃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冰块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铁丝弯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3分)(2003武汉)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如图所示的装置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压轴实验题;实验装置连接题分析:(1)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时氧气几乎不会减小并且还可以润湿,对病人有好处;(2)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如果导管接反了,会将装置内的水排出解答:解:A、若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时,装置内的氧气越来越多,装置内压强大于外面的大气压,水就会沿着a导管被排出,故A说法错误;B、在给病人输氧时,氧气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这样可以通过水下气泡的多少快慢判断气体的流速故B说法正确;C、氧气从a导管进入,b导管导出,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经过水里面时会呈气泡冒出,现象明显,很容易判断是否有氧气输出,故C说法正确;D、氧气经过水里多时,产生的气泡就多;氧气的流速快时,产生气泡就快,因此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氧气输出的速率;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的装置作用主要是输送氧气,并对氧气润湿,与化学知识没有多大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进气的方向,与洗气是相同的,长管进气,短管排出4(3分)(2007大连)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字的由来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硬度小时比较柔软,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解答:解:铅的硬度小,比较柔软,刻画时容易留下痕迹,可以用来写字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5(3分)(2006南宁)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考点:蜡烛燃烧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鉴定题分析:白烟说明生成该物质呈白色,且能够燃烧,利用此知识判断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由于该物质是白烟,因此它是白色的固体小颗粒,所以ABC均不正确,况且AB是不能燃烧的物质,只有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是白色且可燃故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性质的物质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很好的利用信息进行分析探讨,属基础性物质鉴定题6(3分)(2009烟台)“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酿酒是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过程,物质发生了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碾米的过程,米还是米,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淘米是将米和混有的杂质分离,物质都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洗菜是将菜清洗干净,将物质进行简单分离,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酿酒过程发生了糖类物质变为乙醇的变化,则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学生应抓住有新的物质生成来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物质发生了改变,性质也发生变化7(3分)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8(3分)(2008青岛)“全球变暖”列为“汉语盘点2007”年度国际关键词第一位,与此相关的环境问题是()A酸雨B温室效应C白色污染D臭氧层衰竭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相应的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回答此题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气温的升高解答:解:A、酸雨是指pH5.6的降雨,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与“全球变暖无关”,故错误;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气温的升高,故又称全球性气候变暖故正确;C、白色污染是指由大量使用难降解的塑料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与全球变暖无关,故错误;D、臭氧层衰竭是因为冰箱等电器中的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结果,与全球变暖无关,故错误故选B点评:爱护环境,低碳生活是近些年来社会的热点问题,也成为中考的热点9(3分)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考点:蜡烛燃烧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蜡烛火焰的结构、以及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对四个选项做出判断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B、蜡烛燃烧有水生成;C、燃烧的蜡烛逐渐变短;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解答:解:A、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这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故A选项的说法正确;B、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B选项的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它们都散到空气中,我们看到蜡烛在逐渐变小故C选项的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可以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故D选项的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与蜡烛燃烧的相关问题,看似简单,却容易出错,特别是D选项这就要求同学们一定要细心做题10(3分)(2005威海)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解答: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实验过程,在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报告与交流的基本环节中应属实验的环节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11(3分)(2008广东)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开发新能源,制取新物质新材料解答:解:A、研发氢能源,属于开发新能源,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A正确;B、合成新材料属于制取的新物质,也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故B正确;C、编写电脑程序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故C错误;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属于制取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内容,知道学习了化学后能研究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化学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12(3分)(2010广州)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取氯化钠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D、称取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防止污染腐蚀托盘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B、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操作错误D、称取氯化钠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托盘上各放一张纸,氯化钠放在纸上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托盘天平和酒精灯的使用,了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及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方法13(3分)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B易燃C沸点为42.1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无色气体属于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B、易燃是通过丙烷燃烧表现出来,丙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丙烷易燃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C、沸点为42.1,属于物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14(3分)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物理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C用清洁球擦洗锅上的水垢(物理变化)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是因为淀粉水解生成了麦芽糖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玻璃窗破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用清洁球擦洗锅上水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水加热后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5(3分)(2008苏州)实验室中不能被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试管B量筒C烧杯D锥形瓶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可加热的仪器分为能直接加热的和间接加热的,直接加热的有: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能间接加热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了解这些的基础上,就可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A、试管可用于直接加热,故不可选;B、量筒不能用于加热,故可选;C、烧杯可垫石棉网加热加,故不可选;D、锥形瓶可垫石棉网加热,故不可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可用于加热的仪器,是基础知识,只要同学们留心就可做好二、我会填:(每空3分,共36分)16(6分)2008年初,我国南方遭受50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在抗击冰雪的战斗中,百万军民上路铲并除雪大型铲雪车的铲斗之所以能铲除坚硬的冰,因为铲斗是用锰钢制造的这说明锰钢的硬度大,它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锰钢是铁、锰、碳的合金,韧性好、硬度大,硬度大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因为锰钢的硬度大,可以制作铲车的铲斗,锰钢的硬度大属于锰钢的物理性质故填:硬度;物理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合金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7(6分)在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物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碳,这时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白糖慢慢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糖会逐渐变黑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物理;化学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8(12分)下列描述中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填序号)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酒精燃烧;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木棒受力折断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物理变化,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物质形状、状态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对比变化前后的物质,判断是否有不同于反应物的新物质出现,对变化进行分类;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等区分依据:通过观察或测量就可得到的性质为物理性质,而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解答:解: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碱式碳酸铜受热可分解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这个变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此变化中表现出现来的该物质易分解的性质属于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性质;酒精燃烧,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的颜色、气味、状态可以直接观察气体而得到,不需要发生任何变化,因此这些性质属于空气的物理性质;木棒受力折断,折断的木棒仍为木棒,没有新物质产生,因此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点评: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19(12分)下列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以下各种物质,请将有关的序号填在横线上:颜色 状态 气味 味道 硬度糖水和盐水;氧气和水;铜和铝;金刚石和玻璃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鉴别物质解答:解:糖水有甜味,盐水有咸味故填:氧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故填:铜是红色的,铝是银白色的故填:金刚石硬度大,玻璃硬度小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来判断具体的物质方面的内容三、我会探究(每空1分,共7分,其中第一空只要有一个顺序不对就不得分)20(7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用火柴去点白烟;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熄灭蜡烛;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请回答以下问题:(1)参看(2)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燃着时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l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选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说明此处温度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现象,澄清的石灰水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